北師大版六年級上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以“地球家庭”為主題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敘述了中國男孩雷棣在得知父親雷潤民為維護世界和平捐軀的消息后,發憤學習、自強不息,決心完成父親未完成的事業——為世界和平作貢獻。
課文重點記敘了雷棣發憤讀書學習及決心靠自己的努力實現愿望這兩件事,飽含著一個孩子失去親人的悲憤和對和平無比渴望的真摯情感。“責任”“成長” 等主題也蘊含其中,通過深入學習,能夠培養學生勇于承擔責任、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本文是這個單元的開篇課文,學好本文,有助于深入理解本單元主題—— “地球家庭”,讓學生明白:我們共同生活在一個美麗的藍色星球上,相互依存,誰也離不開誰,熱愛和平、維護和平是我們共同的愿望。同時,為學習下一個教學單元“戰爭”作好鋪墊。
二、學情分析
我所教授的中心小學六?二班,語文學習的綜合素養較高:學生朗讀能力強,也具備一定的閱讀理解分析能力。不過他們社會閱歷淺,生活積累和情感體驗少。加之,由于長期生活在和平、優越的環境中,他們很難將小家的不幸、國家的災難、地球的和平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相聯系。因此,我決定在教學中盡可能利用多媒體資源創設生動、可感的教學情景,讓學生能更具體地感受“世界并不太平”,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正確認識當今世界局勢,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思想觀念。
三、學習目標
根據本課的內容,結合單元教學要求與學生學情的分析,我將本節課的學習
目標確定如下: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2.了解雷棣企盼世界和平的原因及其發憤讀書、自強不息的動力;
3.樹立學生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思想觀念。
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難點:樹立學生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思想觀念。
四、說教法與學法:
新課標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我主要運用情景教學法和點撥教學法,重在引導。考慮到六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在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學生運用自讀品悟法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法學習課文。
五、說教學過程
這篇課文的重難點語句較多,作者的情感學生從無體驗,他們對此難以理解。因此我設計這樣讓學生去學習:
(一)觀看視頻,進入情境。
要讓學生能體會作者情感,為他們創設一個催人淚下的情景很有必要。學生通過觀看畫面,聽師解說,初步形成一種世界需要和平,不要戰爭的意識,也為課文的重點語句的理解學習打下了情感基礎。
。ǘ┵|疑解疑,理解感悟。
通過學生讀文質疑,抓住含義深刻的重點語句理解感悟(找句、勾畫、批注、體會、朗讀),并運用遠程教育資源補充大量的事實資料(圖片、數據等),讓學生從作者的字里行間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作者的失父之痛、世界并不太平及渴望和平的感受,從而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進一步從內心深處強烈地樹立維和觀念。
(三)升華情感,拓展練筆。
在深入感悟課文內容后,學生的情感達到高潮,除了從讀文中傾吐自己的感情外,還有千言萬語要傾訴,讓學生在《讓世界充滿愛》的音樂聲中,用一個詞、一句話、一個符號等盡情抒發自己此刻的心情,讓學生的情感一瀉千里,一吐為快,從而維和的信念更為堅定,并將化為今后的行動:如努力學習,掌握本領,做好反侵略戰爭的準備,或給戰亂地區的兒童獻愛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