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7 ××,我想對你說
〔設計理念〕本次習作活動設計,體現了創新性學習的基本特征――參與性。參與性是化個體思維為創新性的社會化功能的實踐。在對別人的發言作評價時,就能培養學生與人交往的意愿和能力,能和集體成員相互協作,互相尊重,能在參與集體活動中主動學習。
這堂習作指導課,指導學生能把自己的見聞、感受寫出來,做到內容具體、感情真實,有一定的條理,著重培養學生想清楚再說、再寫的良好的語文學習的習慣,著力發展學生的說話能力。
〔教學實錄〕
一、 學生讀給老師的一封信,導入新課。
師:我這里有一位同學最近寫給老師的一封信,在征得這位同學同意的情況下,請他讀給我們聽一聽。
生:讀寫給老師的一封信。
師:這位同學通過這封信給老師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表達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很好。在日常生活中,你和許多人有交往,一定有很多的心里話,想講給他們聽。今天我們就和這位同學一樣,寫出自己的心里話,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這個環節的設計,不僅說明這次習作是來自學生的需要,學生愿意對老師吐露真情,而且幫助學生樹立寫作的信心。自信本屬于一種非智力的心理因素,然而它對人的思維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它可以激發思維,引起人的創新沖動和激情!
二、 指導學生審題。
師:各自默讀習作提示,想想本次作文的內容是什么,有什么要求。
生默讀習作提示。
師:說說本次習作的內容和要求。
生:以“,我想對你說”為題,寫一篇作文,文章內容應該是發自內心的話。
生:對誰說,由自己定,習作內容應該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生:寫時要注意做內容具體,語句通順連貫。
生:寫后讀一讀,不妥當的地方認真加以修改。
〔明確習作的內容和要求,是習作取得成功的前提。〕
三、指導選材。
師:根據習作題目要求,想想自己給誰說,說些什么話。
1. 各自思考。
2. 四人一組,相互說說,自己給誰說,說什么內容。
3. 指名說說。(范圍盡量大些,以便打開學生的思路。)
生:我想給校工劉爺爺說,他每天為我們打掃衛生,無私奉獻的精神令我敬佩。
生:我想給老師說,他對我無微不至的關心,讓我感動。
生:我想給媽媽說,她在家把我當作小公主,不讓我做家務,令我不滿。
生:我想對爸爸說,他在家限制我做開心的事,叫我失望。
生:我想對交警叔叔說,他在烈日中堅守崗位的高大的形象,讓我至今難忘。
〔這個環節的設計,想讓學生先確定說話的對象,再選擇材料,以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驗證學生對題目的理解程度!
四、指名口述作文,集體評議。
1.在剛才同學們發言的基礎上,想想選擇什么具體的事,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2.小組內口述作文,相互評議。
3.老師在巡回指導的基礎上,指名一個同學口述作文,然后集體評議。評議的重點,一是選擇的事是否典型,二是能否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4.指名口述。
5.集體評議,教師適時點撥、歸納。
生:這位同學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表達出了自己對爸爸做法不滿的思想感情。
生:剛才這位同學把爸爸喝完酒回家后的神態描寫地維妙維肖,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
生:我想問一下,你對自己的爸爸在生活上,不能關心你,很不滿,你對爸爸的工作了解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