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課堂實錄
這就是少年所講的故事,誰能把這個故事給大家講講。
4、師:先自己練一練。提示:
蟬悠閑喝著露水
螳螂拱著身子舉起前爪
黃雀伸長脖子啄食
少年拿著彈弓瞄準
生1:復述故事。師:故事說得很清楚,還不夠驚險。老師給你個建議,把卻不知道加進去,誰再來試試?
生2復述故事。
三、揣摩文章表達。
師:剛才我們說少年是用螳螂捕蟬的故事來勸說吳王,那么少年是怎么用這個故事來勸說吳王呢?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2-12節,用心揣摩少年和吳王的一言一行,把感受深刻的詞句劃下來,可以寫寫體會。
生:蟬、螳螂、黃雀,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不知道自己身后正隱伏的禍患。師:吳王是用這個道理來啟示吳王。
生:露水沾濕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
師:毫不介意什么意思?少年不在乎衣服被露水打濕,他在意的是什么?
生:他一連轉了三個早晨,從這里看出少年很有耐心。
師:她很會觀察,能從文字表面讀到文字背后的意思。
生:我找的是“第二天清晨”。這樣就和后面的故事連起來了。因為早晨才有露水。師:你說得很有道理,這為故事提供了合適的時間。
生:他一連轉了三個早晨,終于被吳王發現了。
師:明明是吳王發現了少年,怎么是少年終于被吳王發現了呢?
齊讀這一句。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
生:吳王終于發現了少年。
師:這兩句意思有什么不一樣嗎?
生:這樣就表明是少年在等吳王。
師:這個被動句看似被動實際是主動。是少年要讓吳王發現自己。
我有個問題啊,少年在王宮花園轉就轉唄,干嘛拿著彈弓?生:彈弓為打鳥做準備,讓吳王相信。彈弓是他手中的道具。
師:少年以王宮花園做背景,以彈弓做道具,為吳王上演了一場好戲。于是他們就有了這些對話,請你們同位合作讀讀,從第四段開始,想象吳王和少年的神情、動作。
生自由練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