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課堂教學實錄與評析
生: ( 讀) "那螳螂拱著身子, 舉起前爪, 要去捕蟬, 卻不知道有只黃雀在它的身后."這句話可以看出螳螂眼前的利益是可以吃到蟬, 背后的禍患是黃雀要啄它.
生: ( 讀) "黃雀伸長脖子正要啄食螳螂, 卻不知道我拿著彈弓在瞄準它呢."這句話可以看出黃雀眼前的利益是可以吃到螳螂, 背后的禍患是少年拿著彈弓要打它.
師: 是的.剛才同學們所說的關系可以這么來表示:
捕啄
蟬← 螳螂← 黃雀
師: 蟬和螳螂之間用什么動詞好
生: 捕或捉.
師: 螳螂和黃雀之間呢
生: 啄
師: 這句話正是故事的寓意所在.誰來讀這句話
( 生有感情地讀.)
師: 有一個詞他讀得很好( 生答: 一心) , 誰再讀這句話 ( 指名讀)
師: 你讀得更好, 你把一個標點符號讀得很到位.什么標點符號
生: 感嘆號!
師: 對! 像他那樣, 我們一起讀一遍, 好嗎
( 生齊讀)
2.品讀課文1—8 節, 感悟中心.
師: "聽了少年一番話, 吳王恍然大悟", 他想到了什么而"恍然大悟" 他"悟"到了什么 請聯系課文第1 節想一想.
生: 我想這時候吳王可能會想到自己將要攻打楚國的事, 自己就像蟬,螳螂,黃雀一樣, 攻打楚國的事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沒顧到身后隱伏的禍患,所以這個舉動是冒險的.
師: 你這里提到了一件事.就是———
生: 吳王攻打楚國的事.
師: 對.我們在座的各位老師還不知道這件事呢! 第幾節寫了
( 生不約而同地讀了第一節)
師: 請同學們看看這句話( 大屏幕出示) :吳王準備出兵攻打楚國, 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對.大臣們認為, 攻打楚國雖然取勝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諸侯國乘虛而入, 后果將不堪設想.
師: 吳王打算攻打楚國, 大臣們怎么想
生: 大臣們會想, 吳王攻打楚國, 雖然取勝的希望較大, 但其他諸侯國可能會乘虛而入, 那后果會不堪設想.
師: 我們就來設想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后果.
生: 我認為吳王攻打楚國會兩敗俱傷, 而這時諸侯國如果來攻打吳國, 吳國的兵力會大大減少,會抵擋不住的.
生: 吳國的百姓會流離失所, 甚至會家破人亡.
師: 正所謂"興, 百姓苦"———
生: "亡, 百姓苦"啊.
生: 士兵會戰死在疆場, 永遠見不到自己的親
人, 讓人感到很凄涼.
師: 是啊, 醉臥沙場君莫笑———
生: 古人征戰幾人回.
師: 能打嗎
生: 不能.
師: 我們帶著這種感情, 再讀讀這句話.
師: 能不能仿照老師寫"蟬,螳螂,黃雀"之間關系的樣子, 把吳國,楚國和其他諸侯國之間的關系表達出來 先在自己的本子上寫寫.
( 生寫, 師巡視指導后指一生到黑板補充板書)
生: 其他諸侯國←吳國←楚國
師: 下面的同學想想他寫得對不對, 有改進的地方嗎
生: 應該把他諸侯國和楚國調換過來.
師: ( 對著板書的同學說) 你認為有道理嗎 你覺得有道理就改過來.
( 生完善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