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掃路人》導學案(第三課時)
四、遷移應用: 摘抄文中描寫人物外貌的句子,仿照課文的寫法,觀察自己熟悉的一個人,抓住他(她)的外貌特點,用準確生動的詞句寫一段話。 使用時間: 年 月 日教 學 內 容 天游峰的掃路人 主備:(趙靜) 共 幾 課 時 3 課 型 精讀課文 第 幾 課 時 3 審 核 教 學 目 標 在熟讀、反復讀、品讀的基礎上,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 重難 點 從具體語言材料的朗讀品味中,感受天游峰的掃路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達、開朗的生活態度。 教 學 資 源 天游峰為福建省武夷山第一勝地,位于武夷山景區中部的五曲隱屏峰后,海拔408.8米,它獨出群峰,云霧彌漫,山巔四周有諸名峰拱衛,三面有九曲溪環繞,武夷全景盡收眼底。所屬景區為天游峰景區。 預 習 設 計 1、“老人掃路到底累不累?”再讀課文,分別從課文中找出認為累或不累的理由來。 2、你認為老人能不能活到一百歲?為什么?再讀老人的話,體會老人的樂觀和自信。 學 程 預 設 導 學 策 略 調整與反思 一、復習檢查: 作者無意欣賞天游峰的美景,卻對一位普通的掃路人情有獨鐘,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完成學案第一題。 二、互動探究: 1、“老人掃路到底累不累?”圍繞這一話題展開討論,并說出理由。 2、再讀課文,分別從課文中找出認為累或不累的理由來。 3、開展辯論,說出理由 4、評價學生辯論情況 5、齊讀作者對老人說的話。 6、討論并說出“是”或“不 一、作者無意欣賞天游峰的美景,卻對一位普通的掃路人情有獨鐘,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 二、1、老師有一個問題,你們能幫我解答嗎?老人掃天游峰到底累不累?(分成兩組:一組認為累,一組認為不累) 2、學生再讀課文,分別從課文中找出認為累或不累的理由來。 3、開展辯論,說出理由,讓人聽出累或不累。 4、 評價學生辯論情況,鼓勵學生讀書要邊讀邊想,要讀出自己的理解來。 5、作者最后對老人說了這樣一句話,(引讀作者的一句話)作者是不是在跟他開玩笑? 6、 討論并說出“是”或 學 程 預 設 導 學 策 略 調整與反思 是”的理由。 7、你認為老人能不能活到一百歲?為什么?再讀老人的話。 8、你對老人產生了什么樣的感情?你還想對老人說些什么? 三、從讀學寫,提煉寫法: 1、文章重點寫掃路人,為什么要描寫天游峰的險峻呢? 2、學習作者抓住特征描寫人物外貌的方法。 四、總結課文: 1、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2、談談學完課文后的感受。 “不是”的理由。再讀作者的話,體會作者對老人的祝福。 7、你認為老人能不能活到一百歲?為什么?再讀老人的話,體會老人的樂觀和自信。 8、學到這里,你對老人產生了什么樣的感情?你還想對老人說些什么? 三、1、文章重點寫掃路人,為什么要描寫天游峰的險峻呢?(體會“反襯”的寫法。突出了掃路人工作的辛勞,歌頌了老人的頑強不息,對生活的自信與熱愛) 2、課文的第3、8自然段中都有老人外貌的描寫,認真讀一讀,學習這種寫作方法。運用這種方法寫一寫周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