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掃路人》導學案(第二課時)
(1)在一片( )中,我隱約聽見“嘩———嘩-———”的聲音,頗有節奏地從嶺下的竹叢中傳來。
(2)茶,很熱,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們倆的心靈( )了。
(3)這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笑聲,一直( )我回到住地。 使用時間: 年 月 日
教 學 內 容 15、天游峰的掃路人 主備:(趙靜) 共 幾 課 時 3 課 型 精讀課文 第 幾 課 時 2 審 核 教 學 目 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借朗讀表達自己的所感所悟。 2、通過朗讀感悟,理解文中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 重難 點 從具體語言材料的朗讀品味中,感受天游峰的掃路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達、開朗的生活態度。 教 學 資 源 武夷山遺產地處中國福建省的西北部,江西省東部,位于福建與江西的交界處。總面積999.75平方公里,通用福建贛語、閩北方言和國語。根據區內資源的不同特征,將全區劃分為西部生物多樣性、中部九曲溪生態、東部自然與文化景觀以及城村閩越王城遺址等4個保護區。核心面積63575公頃,核心次面積36400公頃,同時劃定了外圍保護地帶--緩沖區,面積27888公頃。 預 習 設 計 1、在文中畫出描寫老人外貌、神態、語言、動作的句子,再讀一讀,說說你讀出了什么?邊讀邊做上相關的批注,寫出自己的想法和疑問。 2、反復品讀描寫老人的句子,想想天游峰的掃路人是一位怎樣的老人。 學 程 預 設 導 學 策 略 調整與反思 一、復習導入。 齊讀課題,回憶針對課題提了哪兩個主要問題? 天游峰是什么樣的峰? 二、合作探究,感受老人的自信、豁達、開朗的生活態度。 1、這究竟是怎樣的一位老人? 2、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三至十二自然段。 (1)出示學案中的問題,明確要求。 ▲畫出描寫老人外貌、神態、語言、動作的句子,再讀一讀,說說你讀出了什么? ▲反復品讀描寫老人的句子,說說天游峰的掃路人是一位怎樣的老人。 (2)練習感情朗讀,把你的理解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3、指導學生合作探究方法。 4、交流匯報,相機點撥。 (1)學生代表在全班匯報,匯報的過程中出示相應的句子。 一、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5課天游峰的掃路人,齊讀課題。上節課同學們就課題提了哪兩個主要問題?(天游峰是什么樣的?這位掃路人又是怎樣的一個人?) 天游峰是什么樣的峰?天游峰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現在請同學們交流上節課的學習心得。 二、1、在這又高又險的天游峰上,一位70多歲的老人每天還要爬上爬下,掃那一千八百多級臺階。這究竟是怎樣的一位老人?瞧,老人來了。(出示圖片)看圖,說說你知道的信息。(通過觀察,得出對老人的第一印象:勤勞、樸素。) 2、接下來,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老人,與作者、老人進行對話。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三——十二自然段。(1)出示學案中的問題,明確要求。 ▲畫出描寫老人外貌、神態、語言、動作的句子,再讀一讀,說說你讀出了什么? ▲反復品讀描寫老人的句子,說說天游峰的掃路人是一位怎樣的老人。 (2)練習感情朗讀,把你的理解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3、指導學生合作探究方法。(允許學生只研究某一處、某一句,但必須要讀進文中去,腦海中能浮現出這位老人的形象。反復朗讀思考,邊讀邊圈點勾畫、做批注,再在小組內交流。) 4、(1)學生代表在全班匯報,匯報的過程中出示相應的句子。 ▲外貌:“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雙棕色的運動鞋”;“瘦削的臉,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雙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樸實、健康、慈善、有精氣神的老人) ▲動作:“引我進了他的小屋,沏了一杯濃茶”。(熱情好客) 學 程 預 設 導學 策 略 調整與反思 (2)有感情朗讀,個人讀、分角色讀,讀出老人的自信、開朗、豁達。 5、精講點撥。 (1) “30年后,我照樣請您喝茶!”言外之意是什么? (2)“這充滿自信、豁達的笑聲”怎么能“ 一直伴隨我回到住地呢?” (3)課文重點寫掃路人,而文中用了較多的筆墨描寫了天游峰,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6、學生自由質疑。 四、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1、天游峰的掃路人是一個怎樣的人?從他身上你有什么感悟嗎? 2、再次齊讀課題 3、完成學案中填空練習。 ▲神態、語言:“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掃上山,傍晚掃下山,掃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說得輕輕松松,自在悠閑。搖搖頭,伸出七個指頭,然后悠然地說:“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種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氣,而且還有花鳥作伴,我能舍得走嗎?”“30年后,我照樣請您喝茶。”朗聲大笑。(自在悠閑、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老人) (2)指導有感情朗讀,個人讀、分角色讀,讀出老人的自信、開朗、豁達。 5、(1) “30年后,我照樣請您喝茶!”言外之意是什么? (2)“這充滿自信、豁達的笑聲”怎么能“ 一直伴隨我回到住地呢?”小組合作探討這個問題,再匯報,補充發言。 (3)課文重點寫掃路人,而文中用了較多的筆墨描寫了天游峰,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天游峰的“高”與“險”反襯出掃路老人自強不息、自信豁達的人生態度。) 6、預設:(1)30年后,作者能否喝到老人的這杯茶? (2)天游峰掃路老人的生活究竟累不累、苦不苦? 四、1、你認為天游峰的掃路人是一個怎樣的人?從他身上你有什么感悟嗎? 2、讓我們記住這位對大山有著深深的熱愛與依戀,豁達、開朗、自信的老人吧!再次齊讀課題 3、出示學案中填空練習,指名讀,齊讀。 板 書 設 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