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二、初讀,讀通順
1、配樂范讀。
2、大家喜歡這首詩嗎?我們一起大聲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3、檢查生字。這句詩能讀準嗎?“卻看妻子(z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4、齊讀(可以讀慢點,要讀正確)
三、再讀,明詩意。
1、看來同學們已經把詩讀通了,那怎樣才能把它讀懂呢?你們有沒有好的辦法?(熟讀法、結合注釋法、查資料、結合上下文、邊讀邊悟、結合插圖等方法。)
小結:看來過去的學習大家已經積累了許多好辦法,今天我們就來運用這些方法來學習這首詩。把你讀明白的和小組同學交流,不明白的標記出來,在小組里討論解決。最后請2號同學把同學們對詩句意思的理解歸納起來,等會兒我們全班交流。
2、交流:(1)交流了哪些讀懂的地方?
(2)有沒有沒有解決的問題?
(3)誰能把全詩的意思說一說?
過渡:看來,同學們運用自己的方法把詩意弄明白了。(板書:明詩意)
3、你們認為詩中哪個詞語最能表示詩人當時的心情?(板書:喜欲狂)
四、細讀,悟詩情。
(一)從哪里看出“喜欲狂”?
過渡:詩人欣喜若狂呀!從哪里能體會到詩人的這種喜欲狂的心情呢?請同學們讀讀詩,細細的品味一下。
1、學生自由體會。
2、集體交流。
a、“涕淚滿衣裳”(喜極而泣、悲喜交集。指導朗讀。)
b、“卻看妻子、漫卷詩書”(家人的喜更增加了自己的喜,一向愛書如命的他居然也隨手狂亂的卷起詩書與大家共享快樂。真的是“喜欲狂”啊!指導朗讀。)
c、“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做伴好還鄉。”(“放”字和“縱”字體會到詩人喜欲狂的心情。52歲的詩人,既不適合放歌,也不適合縱酒,這真的是“喜欲狂”了呀!當詩人想到,在鳥語花香中與妻子兒女做伴還鄉、安享晚年,怎能不欣喜若狂?)
d、出示三峽畫面,想象最后兩句的情境
大家看,從巴峽到巫峽,周圍高山險峻,路途艱難。而出巫峽到襄陽,從襄陽的洛陽又是何等的長途跋涉。在這里詩人卻這樣說,你怎么理解?(歸心似箭、喜欲狂)
3、過渡:通過同學們剛才的體會,詩人的喜悅之情躍然紙上,怎樣把你體會的情感讀出來?(自由有感情朗讀)
4、指名讀。
(二)為什么會“喜極而泣”
1、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怎么會如此的喜欲狂?這“喜極而泣”的“涕淚”里到底包含著什么?請同學們試著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去理解。
2、學生談理解。
3、詩人這樣欣喜若狂僅僅是因為個人嗎?(板書:愛國)
4、這其中也包包含著濃濃的愛國之情呀!看課件,齊讀。
小結:看來同學們真的領悟到詩人的強烈的情感了。(板書:悟詩情)
五、古詩拓展
1、老師這里有一首反映當時在國家危難之時,詩人的著名詩作,同學們想學一學嗎?
2、出示《春望》。
3、用課上總結的學習方法來學習。
4、交流學習體會。
六、總結
作為愛國詩人,杜甫還寫下了許許多多的壯麗的詩篇。就請同學們課下再積累一些杜甫的名作,相信你會有更多的理解和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