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姿勢(有感于汶川地震中遇難的袁文婷老師)
26歲的袁文婷老師走了,離開了她深愛的講臺,離開了她留戀的世界,陪伴她的,只有幾個地震時她來不及救出的學生!
她走得那樣的慘烈和壯烈,留給我們的是廢墟中一個身軀的兩截,一雙巨大的雙臂下還護著兩個學生,這就是她最后的人生,最后的姿勢!永遠、永遠地定格在這個世界。
人是應該有個姿勢的,無論是活著還是死了,活著的時候我們看別人,死了的時候別人看我們,這個姿勢做得好不好,是生死過渡的真實寫照。
但是,十年磨一劍,要完成一個最后的姿勢,不是一時的靈感,不是一時的沖動,不是榮譽的算盤……一個人一生要演練千百次,到真的要留下最后姿勢的時候才坦然和從容,26歲的袁老師最后的姿勢就是千錘百煉的結果,她對學生的愛護是那么嫻熟,對生命是那樣的舍得!
人世間很多人都有26年的奔頭,雖然沒有袁老師心靈對人生姿勢的策劃與執著,但從她身上我們得到了一個人如何有個姿勢的啟示。雖然我們做得不一定很崇高很偉大,但要去做,要一次一次去演練,直到災難和死神來臨,最后的姿勢才完整自如!
實際上,人在世間的每個姿勢既是最初的姿勢,也是最后的姿勢,只要死神按一下快門,“最后的姿勢”就定格了。袁老師的一生就只有一個姿勢,可能是因為這個姿勢太美,上蒼捕捉它到另一個世界去做教材吧!
我們的世界還在千姿百態,還有很多不同的姿勢浮現在我眼前,死神的鏡頭時時刻刻對準人間,對準每一個人,要最后的姿勢漂亮,必須得最初的姿勢美觀,還要象袁老師一樣用整個人生來苦練,否則,后悔都來不及!
當地震發生之后,袁老師表現出了超常的冷靜堅毅,超常的英勇頑強,超常的富于犧牲精神。她不是地震發生時,喊一聲“地震了”扔下學生第一個跑到操場,之后又在網站論壇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在得到一個“范跑跑”的別名時,還榮獲“最無恥教師”的稱號的泛美忠。從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中國的未來。看到了祖國的美好明天。她的英勇行為證實了地震災害可以破壞我們的家園,但破壞不了13億中國人民團結奮斗,戰勝困難的決心。山可移,中國人民抗震救災的決心不會移。水可阻,阻不斷中華民族的血脈情。
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我想,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老師,塑造和捍衛了我們所謂的師魂,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有理由為這個災難中的四川,災難中的中華民族吶喊:汶川加油!四川加油!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