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姿勢教學設計
五、評價人物,英魂永存
過渡:在譚老師眼里,人生的價值是大公無私,是為他人著想,為集體著想,為國家著想。所以在那千鈞一發之際,譚老師立即將四位學生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
1、導讀
13日22點12分,當人們從廢墟中搬走壓在譚老師身上的最后一塊水泥板,看到這悲壯感人的一幕時,救援人員這樣說——;獲救的學生這樣回憶——;一位老師說——
2、千說萬說,在人們心中,譚老師是一個( )的老師。
3、這一部分去掉可以嗎?(側面描寫使故事真實可信)為什么要引用這三位人物的話?(他們的所見最有說服力)
六、總結全文,體味結尾
1、在學生眼里,譚老師講課繪聲繪色,不僅妙語連珠,而且很有幽默感。從教26年來,譚老師不僅教學成績顯著,被評為特級教師,而且他非常愛學生,在校園里看到一塊小石頭都要撿起來,生怕學生們在玩耍時受傷,被同事們譽為“最疼愛學生的人”。
(出示)引導齊讀后兩段。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你是如何理解的?
2、譚老師,我想對你說……
3、自由感情讀文。(課文讀到這兒,大家內心一定很不平靜。請大家把自己全部的感情傾注到朗讀中,再一次感受譚老師的無私大愛。)
4、倘若請你把題目中的“最后”換成文中另外的詞語,你會換成什么?(愛的姿勢;責任的姿勢;英魂的姿勢;千秋的姿勢;師德的姿勢)
5、再讀后兩段,總結全文
結課:譚老師走了,他走的那么突然而匆忙,來不及跟家人說一句知心話,來不及向學生說一聲再見;譚老師走了,他留下的是一種姿勢,一個永遠張開雙臂,護住學生的姿勢,一個詮釋恪盡職守、大愛無聲的姿勢。這不是一般的姿勢,這是世界上最英勇最悲壯的姿勢,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美麗的姿勢!
讓我們記住他恪盡職守,充滿無私大愛的雙臂,記住他令世人永生難忘的——最后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