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紙 教學設計
師點評:開篇就將一個充滿喜氣的小屯子展現在讀者眼前,讓人感受到姥姥剪紙記憶高超深入人心。(板書:開篇總起)
b“一把……無所不做。”(出手句段)這是作者正面描述:材料平常,方法簡單,可在姥姥手中一切都活了。如此逼真、栩栩如生。這么一比較,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就表現得淋漓盡致。
c“我從小就聽人……能打鳴。”(句段)這是從側面描述,也是屯子里人形象的夸張。足見姥姥的剪紙已深入人心!
(板:正面描述、側面表現)
d作者那生動傳神的語言將一位心靈手巧、技藝高超的姥姥仿佛帶到了我們的眼前,你覺得該怎樣讀,才能表現出作者在寫這段文字時的心情心境呢?(該讀出怎樣的感情來?)
(表現出對姥姥的敬意、懷念,我們心中也升騰起一種贊美之情)。
引導朗讀好§1、2
e§4~5舉了一個生動的事例:(板:生動事例)我故意刁難姥姥,可姥姥仍剪得形象至極。此時的作者,真是心服口服,我們的心中有何感慨?交流后,引導讀好§4、5兩段文字。
f§7~13剪紙內容豐富、寓意深刻,也表現出其技藝高超。(此時,稍作感悟,主要歸為第四方面時再作深入學習)
(2)勤勞善良
師:同學們用心朗讀品味語言文字,感悟作者滿懷著對姥姥的情感,生動細致地表現著姥姥的特點。你還對姥姥的哪個特點感興趣?品一品作者是如何具體表現的?
a、“慈祥的姥姥……薅草……”
寫出了姥姥人緣極好,做事干脆利落、爽朗善良、著重于動作語言描寫(板)
b、走進如此生動的語言文字,用心揣摩,眼前看到一幅生動的畫面。能讀好這段文字嗎?
3)熱愛生活
a、出示“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朗讀,說說理解,再思考:作者怎么具體表現出“總剪,熟能生巧”的?
b、交流中出示句段㈠:“數九隆冬剪……摸黑剪”
聯系生活談體會:姥姥的剪得多、時間長、長年累月練習使姥姥的技藝嫻熟……之后朗讀句段。
c、出示句段㈡:“姥姥的手就是……手指。”品評這一比喻如何表現出姥姥的這一特點的?
d、你能體會出剪紙在姥姥的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嗎?交流:剪紙,已成為姥姥的重要休閑、娛樂方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了!
e、聯系這兩句段,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再說說文中出示句段的理解。
f、其實,作者在描寫同一個事例時,充滿情感的語言展示了姥姥很多方面的特點,這樣的文字是最有魅力、富有內涵的,引導讀好§4~6。
(4)剪紙傳情
a、讀§7~12,作者是如何表現姥姥借著剪紙在表達著對我們的關愛與期盼的?
讀后交流:
①“我”看不懂剪紙的內容,不解地發問,熱情地交談,表現出姥姥對我的親昵、關心。
②想象,也許姥姥還給我剪了哪些關于小兔子和老牛的故事?
③姥姥只是剪著玩耍的兔子、干活兒的老牛嗎?
交流:其實,姥姥是在借著剪紙表達對“我”的喜愛、呵護,傳遞著對我濃濃的親情。
師引導:表面上看,這些語言文字都在寫姥姥對我的喜愛,透過這些文字,你還悟到了什么?(“我”對姥姥勤勞善良的贊美、對姥姥依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