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紙 教學設計
師:這樣內涵豐富的語言,我們該怎樣讀好它?先自由練讀§7~12,再指名讀
b、指讀§13
①“我”與姥姥濃濃的親情伴著我的成長經歷。當我憶起姥姥的剪紙聲時,我眼前、夢境會出現怎樣的景象?我的心境會變得如何?
作者是如何表達出這種感受的?引導學生聯系具體語言文字談。
②滿懷著依戀、不舍、思念,讀§13。
四、捕捉字眼,感悟語言風格、民風民情。
1、讀著這篇課文,總有一種濃濃的地方風情風味撲面而來。你們有這樣的感覺嗎?看看本文哪些字眼、語句很有當地的特色,你是怎樣理解的?
2、引導學生捕捉住“小屯”“派啥用場”“樂顛顛”“納鞋底”“按冒”“準頭”等詞語,“剪貓像貓……”“洗衣服……”“姥姥的手就是眼睛……”等語句談意思以及表達效果。
五、學習反饋,提升認識。
1、學到這兒,你明白用“姥姥的剪紙“為題,有何含義?
交流:剪紙不只是指姥姥剪紙技藝高超,更是姥姥與“我“情感的橋梁,是寄托著情感的載體,也表現了姥姥其人。
2、學習這篇課文各方面有何收獲?尤其是在語言表達方面有何改善?
3、鞏固練習:
a、抄寫生字詞,背誦最后兩段。
b、補充習題。
c、聯系生活體驗,說說對“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理解。
附板書:
姥姥的剪紙
人物形象 語言表達
技藝高超 開篇總起
勤勞善良 正面描述、側面描寫
熱愛生活 動作語言
剪紙傳情 生動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