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設計
(2)“害怕危險的心理”和“危險本身”,誰更可怕?為什么?“一萬倍”說明了什么?
(3)聯系生活體驗,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如生病了,在黑夜中獨自行走……
(4)朗讀,背誦。
3.教師引讀。
(師引讀)事實上的確如此:一個具有大無畏冒險進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
(生齊讀)也終將會成為一個成功者,一個英雄。
4.誰就是這樣的成功者,這樣的英雄呢?——魯濱遜!讓我們來看看魯濱遜的形象。
5.指名朗讀第14自然段,用“______”畫出描寫魯濱遜形象的語句。
6.教師引讀。
(師引讀)我想象中的魯濱遜是這個樣子的:
(生齊讀)身著羊皮短衣短褲……頭頂撐一把又丑又笨的羊皮傘。
7.你喜歡魯濱遜這個形象嗎?哪一點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
8.教師引讀。
讓我們一起來把魯濱遜的形象印在自己的腦海中。魯濱遜是這個樣子的:身著____,腰間____,肩上____,背上____,頭頂____
9.這樣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讀著讀著,我忽然有了一種希望
出示句子:“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像魯濱遜那樣的人,一個探索者,一個發明家,一個善于創造性勞動的人。”
(1)圈出關鍵詞“探索者”“發明家”“善于創造性勞動的人”。
(2)選一個說說你的理解。
(3)朗讀。
10.討論交流:說說你眼中的魯濱遜形象是什么樣的。
一個成功者,一個英雄,一個探索者,一個發明家,一個善于創造性勞動的人……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解讀第13自然段的重點句——“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一是要聯系上下文,在文本之中讀懂“危險”的內涵,讀懂“害怕危險的心理”和“危險本身”誰更可怕;二是要聯系生活體驗,在學生的相似經歷中,讀出自己對這句話的個性化理解。引導學生解讀第14自然段魯濱遜形象,主要采用兩種不同的引讀方式,在讀中想象感悟,讀出一個栩栩如生的魯濱遜形象來。
三、精讀課文1~6和15自然段,感悟“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
1.默讀第1~6自然段,思考:我手中的這本《魯濱遜漂流記》是什么樣子的?是怎么來的?
2.出示句段:
這是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
學會生存
贈維兒
贈緬兒
爺爺送給爸爸,爸爸送給我,真是一本三代相傳的書。
(1)“維兒”是誰?“緬兒”又是誰?“三代”人依次是爺爺——(吳敬山),爸爸——(吳維),我——(吳緬)。
(2)爸爸為什么要在扉頁上寫“學會生存”?
(3)爺爺為什么要在扉頁上寫“這是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
(4)如果讓你也在扉頁上寫一句話,你準備寫什么?
學會堅強!做一個勇敢者!困難面前永不畏懼!……
3.引讀第6、15自然段。
三代相傳——(第6自然段),四代相傳——(第15自然段)。
設計意圖 扣住文本中兩段贈書的文字,引導學生理清“三代相傳”,聯系《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讀懂“學會生存”“這是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的內涵,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文本延伸——如果讓你也在扉頁上寫一句話,你準備寫什么?這樣的教學層次感分明,簡潔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