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文字教學設計
教后反思 友情鏈接相關搜索:1、作者介紹伊林:前蘇聯著名科普作家。他為青少年創作了《幾點鐘》、《黑白》、《十萬個為什么》等幾十部膾炙人口的科學文藝著作。具體參看教參2、關于“星座”、“鐵砧”、“砧狀云”等科學術語的解釋參看教參。推薦閱讀:1、戴巴棣的《大自然的語言》節選你看那天上的白云,/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白云飄得高高,/明天準是個晴天。你看那地上的螞蟻,/這也是大自然的語言;/螞蟻忙著搬家,/出門要帶雨傘。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點”?/大自然在水面上寫著:/春天來到人間。大雁在編隊南飛,/不就像“省略號”的一串?/大自然在藍天寫著:/秋天就在眼前。大樹如果被砍倒,/你會把年輪發現——/一年只長一圈,/這是大自然的語言。你如果釣到大魚,/魚鱗上也有圈圈——/一圈就是一歲,/這又是大自然的語言。大自然把“三葉蟲”化石,/嵌在喜馬拉雅山巔。/這是在告訴人們:/那兒曾是汪洋一片。大自然把一塊“漂礫”,/撒在江南的廬山。/那又是在提醒大家:/這兒有過寒冷的冰川。……大自然的語言啊,/真是妙不可言。/不愛學習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遠看不見。2、閱讀《十萬個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