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蘇教版語文12冊)第二課時教學紀實
生:我體會,三幅畫面都是那樣寧靜、優美。
生:畫面是含蓄、飄逸的,就跟江南小橋流水的感覺一樣。
生:那是三首抒情詩。
生:我感覺是朦朧詩。
師:你們的意思是說那完全是一種寧靜美?(生思索、看書)
生:不,應該是靜中寓動。白鷺垂釣時目光的敏銳以及內心的警覺,瞭望時的眼神,都是靜中的“動”。
師:“靜中寓動”,好!這就使畫面更加富于生氣與活力了。提議大家將三幅圖連起來感受,好嗎?(配樂齊讀6、7、8自然段)
師:(總覺得在孩子們精彩的朗讀后應該抒點情,但不知說什么好!嘿嘿)這般詩情畫意還有人覺得美中不足呢。讀讀第9自然段,你想說什么?
生:我同意作者的觀點,白鷺本身就是一首歌,不需要再用歌喉添彩了。
生:白鷺的外形如此精巧,生活習性又這般別樣,它就是一首優美的歌。
生:我想,如果白鷺會唱歌,那就錦上添花了。
師:老師這兒有一首詩,作者是現代著名詩人艾青,請同學們欣賞。(出示)像云一樣柔軟/像風一樣輕/比月光更明亮/比夜更寧靜/不是天上的仙女/卻是人間的女神/比夢更美/比幻想更動人(學生朗讀)
師:你們讀出了什么?
生:這首詩也是描寫白鷺的,寫得很美。(同學均點頭同意)
師:看來,美的事物都是相通的。告訴大家,這首詩的題目是《芭蕾舞演員》。再讀,這回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見白鷺正翩翩起舞,姿態是那樣高雅迷人。
生:我看見白鷺身著白紗裙,悠然又恬靜地微笑著。
生:我聽到音樂緩緩地響起,白鷺就是芭蕾舞演員,隨著優美的旋律用舞姿傾訴自己的情懷。
師:(這里教師應該動情地為學生的精彩發言感慨一番。)體會得真好。芭蕾舞演員也好,白鷺也罷,都是美的精靈。你們愿意拿起筆,寫幾句詩來贊美白鷺嗎?可以仿照艾青的詩句。(學生寫作后交流)
生:“像畫一樣悠然/如歌一般優美/似詩一樣精巧//比白鶴柔婉/比朱鷺輕巧/比蒼鷺清純”
生:“春天一樣輕盈/夏天一樣浪漫/秋天一樣高遠/冬天一樣純潔”
生:“像一道清泉/一縷陽光/自在悠閑//像會唱歌的花朵/會跳舞的白云/盡情翱翔”
生:“如詩、如畫又如歌/像雨、像霧又像風 ”
……
師:情感是詩歌的土壤,你們真心喜歡白鷺,就都成小詩人了。 學到這兒,你們還想說些什么?
生:白鷺真是太美了,真是一首詩。
生:作者的語言很美,也像一首詩。
師:作者郭沫若就是現代大詩人。聯系課文第四自然段,你還想說什么?
生:我想起羅丹的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師:說得好!白鷺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看來,生活中確實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祝愿同學們都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我想,現在大家對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肯定有了很深的領悟了,帶著自己的體會來讀。
生:(齊讀)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師:白鷺如畫、如歌、如詩,它獨具的詩情打動了我們。有人說,世界上的事物,有的因為美麗而可愛,有的因為可愛而美麗,課后想想,白鷺屬于哪一種呢?
一家之言
王向東(蘇教版小語教材編委 《小學語文研究》主編)感謝周老師讓我也經歷了一次“詩意的旅程”。對于《白鷺》這樣一個語言優美、行文詩化的教學文本,如何才能讓學生在與之對話的過程中參透個中的意蘊?教者采用精當而富有詩性的教學語言,引領學生放飛想象,指導學生咀嚼品味;學生靈動的思維被激活,發現的火花被點燃,詩意的表述被引發。整個的教學過程就是一首詩,一首老師、文本、學生互動共享的詩。看了這個過程,腦中自然跳出了一個詞:和諧。隨即,我又有了這樣的感觸:都說“教學是一門藝術”,讓第一范文詩意盎然不就是一種“藝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