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畢業總復習建議
2、以改促寫,掌握技巧。
這時候,學生的語言積累、表達能力基本定型,因此,在習作復習中,解放學生的手腳和大腦,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語把自己的認識、感受、情感表達出來,告訴他們這樣寫出的習作就是精彩的。老師們要明確習作的復習重點不是寫作文,而是放在反復的修改和指導審題立意以及指導一些寫作技巧上。還有必須訓練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習作的能力。
可以讓學生將之前寫過的習作找出來按不同類別進行歸類整理,老師引導學生對過去學習的最基本的習作知識和技巧進行必要的整理回顧,注意以下一些寫作技巧進行反復修改。
精心審題。習作的第一步,要審清題目的含義、范圍和要求。有的命題作文的題目往往是一個含意豐富的詞,在審題時,既要弄清這個詞的本意,還要理解這個詞所代表事物的象征意義和比喻意義,只有抓住象征和比喻意義,才能寫出新意。
如去年六年級質量檢測時,學生的審題就很不認真,表現在:①這次習作要求給地震中的“微笑女孩”“可樂男孩”等其中一人寫一封信,贊揚他們(她)堅強、樂觀精神;表達節日的問候,述說對他們的關愛。結果完全符合要求的習作不足三分之一,大多數學生寫成希望他(他們)堅強,有的只寫關愛,寫同學如何捐款的事。②習作要求以客家小學“李斌”的名義寫信,可是出現了較多用“小明、張飛、小紅”等名義寫的習作,有些還寫出了學校的真實名稱。③離題作文多。什么《給爸爸、媽媽的一封信》《一節語文課》《老師,我想對您說》等。
精巧構思。所謂構思就是對所選材料進行精心組織和安排,如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哪些詳寫,哪些略寫,如何開頭、結尾,怎樣過渡、照應。精巧的構思能使作文充滿靈氣和魅力,因此要指導學生盡可能根據習作內容的需要選擇恰當的文章結構形式。比如寫 “課間十分鐘”,可以從一個獨特的視角,寫出“勤學派”“吃喝派”“玩樂派”等課間“諸多流派”不同的“風采”,顯得風趣而生動……如此形形色色的創意構思,能夠突破記敘文體三段式的寫法,充分體現個性化表達的魅力。
3、結合閱讀,提高實效
閱讀教學中的“領悟文章基本表達方法”“探究重點詞句”和“表達自己的感受”的訓練都與習作表達密切相關,《課標》第二學段的閱讀目標側重讓學生體驗情感,領悟內容,這解決“寫什么”的問題;而到了第三學段,就提升到“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和表達方法”上了,這是解決“怎么寫”的問題,可見,我們平時教學就應注重“讀寫結合”的。同時閱讀的過程就是積累語言材料的過程,因此將習作復習與閱讀復習整合起來,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復習課文內容時,可根據不同課文表達方法上的不同特點,確定一個“讀寫訓練點”,進行讀寫結合的訓練。如《十六年前的回憶》一課的“讀寫訓練點”為前后照應的表達方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領悟這個表達方式的妙處后,讓學生進行習作練習,如寫《一件難忘的事》,要求用上前后照應的寫作方法。再如〈匆匆〉一課中用了一組排比句來描寫時間來去的匆匆,教學完后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仿寫。如果有提前規劃,就可在新課教學時進行這項練習。
在課外閱讀復習中,可以將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和表達方法的領悟結合起來,就文章的布局謀篇、遣詞造句,文章如何寫人、敘事,如何表達真情實感,文章怎樣開頭結尾、如何過渡、照應等等,根據閱讀材料的表達特點,每次選擇一個方面進行讀寫結合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