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課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學期第三單元復習
特殊任務1:理解倒敘與前后照應的寫法。
引領學生了解本組課文的前兩課都是回憶錄,都采用倒敘、首尾照應的寫作手法。這一寫作手法是本組課文特有形式,所以把它作為特殊任務來完成。
讓學生瀏覽課文《十六年前的回憶》和《燈光》的開頭和結尾部分,找出它們之間內容上的聯系,讓學生體會到前后照應、首尾連貫寫法的好處:整篇文章顯得非常緊湊。《十六年前的回憶》的首尾連貫,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親的被害牢記在心的思想感情,《燈光》的前后照應體現了作者對英雄所寄托的哀思與愿望。課文還有不少地方是前后照應的,可讓學生舉出一些例子來說一說,體會一下。如,前面講到“我蹲在旁邊,看他把書和有字的紙片投到火爐里去”,后面交待“聽母親說,軍閥張作霖要派人來檢查。為了避免黨組織被破壞,父親只好把一些書籍和文件燒掉”。這樣前后照應,讀者讀了就會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了解得更加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更深刻。
如這樣多處找前后響應的句子,讓學生讀讀,整理體會,使學生對前后照應的這一寫作手法有了更多的感悟與理解。學有余力的同學,教師可以提供一些類似的課外閱讀上他們練練,也可以償試寫一個片斷或一篇文章,用一用前后照應的寫法,在自己的創作中感受這種寫法的作用。作為這一特殊任務的拓展應用。
特殊任務2:初步了解議論文的特點及表達方式。
本組課文,學生首次接觸議論文――《為人民服務》,應讓學生初步了解議論文的特點:首先是提出要表達的中心論點,緊接著圍繞論點從幾個方面來充分證明論點。文章開頭就鮮明地提出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的宗旨──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然后結合當前的實際,從三個方面說明怎樣才能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一是樹立“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的生死觀;二是正確對待批評,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三是搞好團結、克服困難、提高勇氣、互相愛護,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第二可讓學生了解本文的主要表達方式:引證法、對比論證、例證法,以及說理的條理性,句段的嚴密性、情感的渲染性等,體會毛主席圍繞“為人民服務”的觀點,怎樣把幾個方面的意思像層層剝筍一樣,一層一層講得非常清楚
補充練習
1、《為人民服務》是 1944年9月8日在 同志追悼會上所作的演講。文章開頭就提出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的宗旨是—— 。然后結合當時的實際,從三個方面說明: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