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問》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3.哥白尼真是一位偉大的天文學家!他是怎樣走上探求科學奧秘的道路的?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二節,思考。
4.指名回答:你從這一節中知道了什么?
5.師:你從這段中的哪些詞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問的?
(小時候就喜歡問、經常纏著、世界、問這問那、省略號)
(聯系哥白尼提出的問題,理解后補充省略的內容再指名讀、齊讀)
6.你還知道哪些名人好問的故事?(學生根據提供的資料說一說)
這些名人的事例,使你受到了什么啟發?指名說。
(學生可能說到:要愛問問題,要多問問題,要敢于問問題等)
7.這么多名人的成功都離不開問,看來引讀…… “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
讓我們牢牢記住這句話好嗎?再次出示齊讀。
8.名人好問的故事讓我想起這樣兩句名言:
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不讓,然后為德。 ——荀況
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毫無異議是問號,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在于逢事都問個為什么? ——巴爾扎克
(出示,指名讀,齊讀)。
四、交流探討,深入理解。
過渡:現在,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這個世界……學會從平常事物中發現問題。(課文第三節前四句話)
1.有了問題該向誰請教呢?你們以前都向誰請教過?(指名學生說)
2.課文中告訴我們要向誰請教呢?
3.指名說什么叫“能者為師”。(出示文字)
4.說到能者為師,老師想送給大家兩句名言:
三人行, 必有我師。——孔子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5.這兩句名言就是告訴我們要不問年齡,不看地位,以能者為師。把這幾句話說給自己聽好嗎?
出示:有了問題,可隨時隨地請教別人。你可以請教父母和老師,也可以請教同學和朋友。只要他確實能給你啟發,給你幫助,不管他年長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師。古人說的“能者為師”就是這個道理。
指名說,齊說。(說時把“你”改成“我”)
五、自學質疑,學思結合。
1.過渡:有了問題要向別人請教,不過有時問題不能完全靠別人來解答,因為別人也有不知道的時候。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么辦呢?
(默讀第4自然段,看看沈括小時侯碰到什么疑問,他是怎么做的?)
2.為什么同是桃花開花時間相差這么遠呢?
3.北宋科學家沈括小時侯是怎么解決這個疑問的呢?(自由讀第四節思考)
a.指名回答
b.從這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小結:一個善問的人,不會滿足于別人給的模糊的解釋,而是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自己的大腦去思考, 得出科學的答案。(板書:觀察思考)
出示: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善于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沈括就為我們做出了榜樣。我們就現學現問。
4.(學生質疑) 相機出示: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這句詩出自____代詩人__________的《 》。
“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始盛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后兩句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讓我們記住這句名言吧: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