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 學與問(精選12篇)

學與問

發布時間:2023-01-07

學與問(精選12篇)

學與問 篇1

  教學設計內容反   思23學與問備課:李曉媛復備:殷明星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3、聯系課文說出詩句中帶點字的意思,再理解詩句的意思。4、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教學重點:理解“多問”與“勤學”的關系。教學難點: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教學時間:兩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激趣導入1、(師板書“學”、“問”)知道什么叫學問嗎?(知識、學識、文化……)2、(師在“學”與“問”之間板書一個“與”字)學與問之間存在著什么樣的關系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共同學習《學與問》這篇課文。二、初讀指導1、自學課文。(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順句子。(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詞語的意思。2、檢查自學情況。(1)認讀詞語。鑰匙、芳菲、翱翔、強健、哥白尼、五彩繽紛、殿堂、好奇、瞬息萬變、相輔相成、日新月異(2)大致交流詞義。(3)指名讀課文,讀通順。3、默讀課文,思考: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各寫了什么?第1自然段:“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第2自然段:哥白尼從小喜歡“問”,導致他對科學的不懈追求。第3自然段:小學生有問題邀請叫別人,拜能者為師。第4自然段:我們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第5自然段: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4、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課文圍繞“學”與“問”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然后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學生討論回答。三、學習課文1、2自然段1、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第一自然段,然后看看這道填空題,把它完成。知識就是指有(    ),知識是學來的,也是(    )。“問”常常是(    ),是(    )。2、對于整篇文章來說,第一自然段是最重要的,因為它是文章的總起段,下面的文字都是為了說明第一自然段,作者在下面用了一些例子來證明第一自然段所說的道理,那么我們就先看看其中的一個事例。課文先說了誰呀?那我們就一起走近哥白尼。你們了解哥白尼嗎? 3、你對哥白尼有什么印象呀?(勤學好問;愛提問題;留心觀察;充滿好奇……)4、哥白尼能成為一名偉大的天文學家是和他小時候的這些習慣分不開的,讓我們繼續走近哥白尼。請大家先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說說讀了課文后你知道了什么?(他從小愛問問題;他什么都愛問;他問的問題都跟自己的生活有關……)(板書:好問)5、你從這段中的哪些詞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問的?(小時候就喜歡問、經常纏著、世界、問這問那、省略號)相機讀句子,注意讀出哥白尼的好奇、好問。指導朗讀。指導理解:不懈探求、稀奇古怪聯系哥白尼提出的問題,理解后補充省略號中省略的內容再指名讀、齊讀6、師:小小的哥白尼和咱們差不多大,老師相信在平時,你也一定提過問題吧?能說說你提過哪些問題嗎?(指名回答)7、從哥白尼的事例中你讀懂了什么?(問是成功的開始;只有學會問,才能取得成功……)8、我想大家對這些話肯定有自己的理解了。(出示第一自然段,齊讀)這是一篇議論文,議論文就是要通過大量的例子來證明作者的觀點。這篇文章中作者的觀點就是第一段,那么列舉哥白尼的例子就是為了證明第一段。下面,作者又列舉了一位名人的例子,下節課繼續學習。四、寫字指導1、指導要點:瞬、翱2、學生在書上描紅。第二課時一、聽寫詞語鑰匙 疑團 殿堂 日新月異 好奇 強健 探求 瞬息萬變二、自學第4段1、師簡介沈括后說:沈括是多么優秀呀,咱們一起回到沈括小時候生活的那個年代吧,看看他小時候是什么樣的?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第4自然段,你覺得沈括又是個怎樣的人呢?(勤學好問;留心觀察;愛動腦筋……)課文中列舉了沈括和哥白尼的事例都是為了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出示第一自然段,齊讀)三、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1、教師導入:無論是哥白尼生活的世界,還是沈括生活的世界,它們距離我們已經有好長時間了,我們現在面對的又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又該怎么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三自然段。2、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哪幾個詞最能概括我們面對的世界的特點?(日新月異、瞬息萬變……)3、面對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世界,我們有新奇,有疑惑。那么,有了問題,我們該怎么做?4、自由讀3自然段。問:讀了這一段,你們知道可以怎么做嗎?(我們應該多提問題)5、古人云:“能者為師”,你們知道是什么意思嗎?書上是如何來解釋它的意思的?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找出有關的句子。(只要他確實能給你啟發,給你幫助,不管他年長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師,都應該向他請教。)6、老師這里有孔子的兩句名言,誰能結合剛才我們讀的這句話,說說是什么意思嗎?出示: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7、小結:看來,遇到了問題,我們應該多向人請教,拜能者為師,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愉快地學到許許多多的知識。四、總結1、同學們,今天我們從中外名人的身上,知道了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現在老師也送你們一把金鑰匙。(老師發有關好問名言的小卡片)只要你拿到了這把金鑰匙,并且知道怎么去用它,那我相信你一定能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2、你喜歡老師送給你的金鑰匙嗎?來,誰來讀給大家聽聽,你的金鑰匙是什么?(指名讀名言)板書設計:學與問            勤學 好問問思結合 養成習慣改為:23、學與問勤學          學與問結合——養成習慣好問                    3、本課讀完讓你想到了我們曾經學過的那篇課文?結合《談禮貌》了解本課的題材。科普小品文。                                                                                        

學與問 篇2

  一、教學目標 :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聯系課文說出詩句中帶點的字的意思,再解釋詩句的意思。

  4、 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二、教學時間:2課時。

  三、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

  ⒈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⒉學會本文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⒊初步閱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

  ⒋指導書寫。

  二、教學過程 :

  ㈠談話導入  

  ㈡檢查自學情況

  ⒈檢查生字詞

  ⑴出示:雞蛋 五彩繽紛 瞬息萬變 觀察 芳菲 相輔相成 翱翔

  ⑵開火車讀,注意:繽為后鼻音;瞬為卷舌音

  ⑶釋詞:五彩繽紛 瞬息萬變 觀察 芳菲 相輔相成 翱翔 大林寺 殿堂 奧秘 好奇 強健 日新月異

  ⑷再讀詞語。

  ⒉檢查讀書

  ⑴指名分小節讀課文,糾正讀錯的字音和句子。

  ⑵分小組輪讀,把課文讀通順。

  ㈢初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

  ⒈自由讀課文,思考:第一個自然段講什么意思?

  ⒉討論交流。

  ㈣指導書寫。

  ⒈出示:齊讀。

  ⒉請學生說說這些字的間架結構有什么特點。

  ⒊師邊講解邊示范:

  ⒋學生描紅。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二、教學過程 :

  (一) 復習導入  :課文圍繞"學"與"問" 先寫什么?再寫什么?然后寫什么?最后寫什么?請連成一段話說一說。

  (二) 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 出示:"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大門的鋪路石。

  2、 指名讀,齊讀,問:這句話什么意思?

  3、 請自由讀課文第一、二兩節,以哥白尼為例說一說這句話的含義。

  4、 再讀該句。

  (三) 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 引讀第三自然段。

  2、 師:我們面對的是怎樣的世界?

  生:五彩繽紛的世界。

  師:這個世界又怎樣?小學生呢?有了問題可以怎樣?又可以怎樣?只要怎樣?不管怎樣?都可以?……都應該……古人說……(生略)

  3、 同桌互相引讀。

  4、 指名一組試讀。

  (四) 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 我們有問題時可以請教別人,拜能者為師。我們還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請準備把沈括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2、 指名講故事。

  3、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什么意思?為什么會形成這一現象?

  4、 沈括又是怎樣解開疑團的呢?

  (五) 學習第五自然段。

  1、 自由讀這段話。

  2、 "到那時,知識的天空將任你翱翔,宇宙的奧秘將任你探求,你將成為學習的主人。"這句話什么意思?

  3、 齊讀全段。

  (六)總結全文。

  1、 讀了這篇文章,你的學習將產生怎樣的變化?

  2、 說一個古今中外名人勤學好問的小故事。

學與問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3.了解文章的寫作層次,知道“擺事實,講道理的”具有說服力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讀文品句,體會“學”與“問”的關系。

  2.認識到“問”的重要作用。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介紹名人,導入新課

  1、出示哥白尼和沈括的圖片。昨天回家已經請大家走進了這兩位名人,誰來介紹一下?

  (相機出示名字及主要成就。)

  哥白尼  波蘭偉大的天文學家  “日心說”創始人。

  沈括:北宋著名科學家,科學巨著《夢溪筆談》 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  “沈括”正音

  2、(師板書“學”、“問”)他們就是有學問,有成就的人。形容人很有學問的成語有很多,你能說幾個嗎?  (學貫中西、博古通今、著作等身、才華橫溢、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滿腹經綸……)

  3、如果單個字理解,學,學習;問,提問。這兩者是什么關系呢?(板書:與)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文章,齊讀課題《學與問》。

  二、初讀感知,了解段意

  1、正音

  不懈追求   相輔相成  (理解“懈”“輔”的字義)

  翱翔  芳菲  殿堂  金鑰匙  鋪路石

  瞬息萬變  日新月異 (表示變化快的)

  五彩繽紛  萬紫千紅 (表示顏色多、美的)

  2、通讀全文,讀準字音

  3、說說學與問是怎樣一種關系呢?

  小結:這是一篇說理性文章,接下來我們認真地去學習體會課文,進一步理解兩者的關系,同時,要了解作者是如何把兩者的關系層層深入地說清楚,說明白的。

  4、自由讀課文,用摘錄法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明確觀點

  1、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第一自然段,完成填空題。

  填空:知識就是指有(       )。知識是學來的,也是(       )。“問”常常是(                    ),是(                    )。

  2、指名朗讀第一段。了解作用(擺出觀點,總起全文);了解比喻的作用。

  3、過渡:作者如何證明他提出的觀點是正確的呢?(用舉例子的方法)板書:舉例說明

  四、學習第二段,領會問的重要

  1、找出中心句

  2、自學:默讀下面的句子,你從哪些詞句可以感受到他非常喜歡問?可以把相關字詞圈劃起來,并可以寫寫批注(學生自學,教師板書:好問)

  2、交流 

  經常:說明一貫如此     纏:說明有韌勁,要問出所以然,不達目的不罷休

  問這問那:對世界充滿好奇,興趣廣泛

  省略號:問題面很廣   聯系哥白尼提出的問題,理解后補充省略號中省略的內容

  指導朗讀,注意讀出哥白尼的好奇、好問

  3、引讀

  4、再次領會第一段觀點

  五、學習第四段,懂得問思結合

  1、自讀第四自然段,思考:沈括小時侯對什么產生了疑問?他又是怎樣解開疑團的呢?

  2、思考,交流

  相機出示古詩,結合文中句子理解“芳菲盡”“始”的意思

  3、找出這一段的觀點,分層朗讀。

  4、比較兩段的異同

  課文第二、四自然段分別舉了例子,兩段在寫法與內容上有什么相同與不同處?

  (寫法相同:都是圍繞中心寫。內容相同在都是圍繞“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寫的,不同的是第二個事例進一步指出不光要問,還要觀察思考。)(相機出示中心句)(板書:觀察思考)

  六、學習第三段,理解“能者”意思

  1、自學第三自然段:1.把這一段分兩層2.我們現在面對的又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又該怎么做呢?

  2、學習第一層

  找出最能概括我們面對的世界的特點?再補充幾個(天翻地覆  稍縱即逝)

  相機訓練加合適的關聯詞(第1-3句)

  3、學習第二層  結合課文理解何為能者

  4、出示孔子的名言: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結合文章說意思

  5、小結

  四、理清前四段層次,學生設疑

  擺出觀點-舉例說明-該向誰問―問思結合―深化主題

  學生質疑,留待解決

  五、課堂作業

  1、小練第1題

  2、大練第5題

  3、大練第6題

  六、課后作業

  1、完成大練1-4題

  2、瀏覽故事,了解一代考據大師戴震。不恥下問的孔子,膽大好問的伽利略。

  3、讀讀背背《拓展》中的名言警句

  勤學好問

  23 學與問                       }結合-養成習慣

  觀察思考

  第二課時

  一、練習導入(小練)、默詞

  二、學習最后一段

  三、理清文章脈絡,知道作者為什么要這么安排材料

  四、延伸練習(大練第7題)

  五、課堂練筆(二選一)

  1、讀后感,中心:問的重要性

  2、由學貴問導入學貴勤(肯學、善學)、學貴恒(堅持、巧妙)等選擇一個話題進行仿作。

  教學反思:

  《學與問》一課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課文緊緊抓住“勤學好問”這一點進行敘述。層次清楚,中心鮮明,是篇很好的范文。所以,在上課伊始,我就請學生用摘錄法劃出每段的段落大意,然后指導概括。學生根據我的指導,分別把課文的五個部分歸納出來,分別是:1、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2、哥白尼對科學奧秘的不懈探求,正是從這些稀奇古怪的“為什么”開始的;3、作為新一代的小學生,我們更應該像哥白尼一樣,遇事多問幾個“為什么”,學會從平常的事物中發現問題;4、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善于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5、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在透徹理解文章后再來了解材料安排的目的,學生謀篇布局的能力也得到了一些培養。

  這篇說理文章段落清楚,中心明確,說理清楚,是一篇語言文字訓練的好文章。我從字、詞、句、段、篇入手,隨著課文的層層深入,訓練了聽說讀寫的能力,訓練了自能讀書的能力,扎實有效。課堂上,我用深用足教材,整合使用大小練習冊,課外合理安排閱讀《拓展》內容,力求加大課堂容量,有效進行訓練,減輕學生課外負擔,把課外的寫的作業放入課內,把讀的作業留到課外,學生注意力集中,課堂訓練扎實到位。

  當然,第一課時在通讀全文、學習字詞后又把課文的第1-4段學習完了,量比較大,但是,如果重視課前預習工作,長期以往地這樣培養,相信向課堂要質量是完全可行的。

學與問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引導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2、了解議論文的一般知識以及舉例論證的方法。

  重點難點

  1、理解“多問”與“勤學”的關系。

  2、體會引用事例進行說理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出示幾句關于勤學好問的名言)老師這里有幾句名言,請同學們輕聲讀一讀。(生齊讀)

  指名說是關于什么的?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學而不思則罔(wáng),思而不學則殆(dài)。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

  一、板書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的一篇文章就是關于這個話題的。(板書:學與問)齊讀課題。

  二、檢測自學情況

  師:課前,同學們已經認真地去預習了,接下來老師就來考考你們。

  1、出示生字詞,解決閱讀中的障礙。

  鑰匙殿堂不懈追求瞬息萬變哥白尼沈括相輔相成翱翔

  ①開火車讀,相機正音。(鑰匙的“匙”讀輕聲)

  ②釋詞

  懈:松懈。

  哥白尼:杰出的天文學家哥白尼是波蘭人。他從小熱愛科學,大學讀書時萌發了地球是運動的思想。20多歲去意大利留學,攻讀數學、天文學、法律學、哲學和醫學,并獲得博士學位。他的大部分時間是潛心于天文學的觀察和研究,不論寒暑,每天,都用自己制造的天文儀器來觀測、計算、研究,30年如一日。根據豐富的觀測資料和細致的計算研究,寫出了劃時代的巨著〈天體運行論〉。哥白尼的“日心說”,第一次沖破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沈括:北宋著名科學家,在天文、歷法、數學、物理、地學、生物、化學、醫藥、水利、兵工、治金、建筑、文史、樂律等多學科領域,都有很高造詣。著作有《夢溪筆談》。

  ③字形:瞬(容易寫成日字旁)

  ④齊讀詞語

  2、自由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給我們講了一個什么道理?又是怎樣把這個道理說清楚的?

  ①師生交流:先寫學與問的重要性。再用兩個具體事例來說明問在探索奧秘、取得新知中的作用。最后總結全文,提出只有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板書:勤學好問)

  ②追問:哪兩個事例?

  生說,師板書:哥白尼沈括

  ③過渡:文章的作者主要講了“問”,那為什么要問呢?誰來讀讀這句話?(出示:“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

  指名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問很重要)

  師:同學們,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這個世界日新月異,瞬息萬變。問就顯得更加重要。讀——(出示:“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

  3、知道了“問”有這么重要,那我們又該“怎樣問”呢?

  三、精讀2-4小節

  下面,就請同學們去細細地讀一讀2-4小節,他們是怎么學,怎么問的呢?可以在給你感受深的地方寫上批注。

  1、生默讀,師巡視。

  2、交流

  (一)哥白尼

  ①師:誰來談談哥白尼是怎么問的?

  生說(說說你讀懂了什么,你從哪里讀懂的?)

  出示:波蘭偉大的天文學家哥白尼,小時候就非常喜歡問。他對世界充滿了好奇,經常纏著爸爸媽媽問這問那:太陽為什么總是從東方升起,從西邊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為什么到了白天卻無影無蹤了?小雞為什么要從雞蛋里出來,而不從母雞的肚子里出來?……哥白尼對科學奧秘的不懈探求,正是從這些稀奇古怪的“為什么”開始的。

  ②你從這段中的哪些詞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問的?

  (小時候就喜歡問、經常纏著、世界、問這問那、省略號)

  (相機讀句子,注意讀出哥白尼的好奇、好問。指導朗讀。)

  (指導理解:不懈探求、稀奇古怪)

  (聯系哥白尼提出的問題,理解后補充省略號中省略的內容再指名讀、齊讀這一自然段,要求讀出哥白尼的好奇的語氣。)

  ③師:他就問了這幾個問題嗎?(不,從省略號可看出)追問:他還會問哪些問題?(連問四名學生)

  (預設:天空為什么是藍色的?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師引讀——出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這個世界日新月異,瞬息萬變。作為新一代的小學生,我們更應當像哥白尼那樣,遇事多問幾個“為什么”,學會從平常的事物中發現問題。

  ④、是啊,對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世界,我們有新奇,有疑惑。那么,有了問題,我們該怎么做?

  3、自由讀3自然段。問:讀了這一段,你們知道可以怎么做嗎?(我們應該多提問題)

  4、是呀,古人云:“能者為師”,你們知道是什么意思嗎?書上是如何來解釋它的意思的?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找出有關的句子。(只要他確實能給你啟發,給你幫助,不管他年長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師,都應該向他請教。)(指名回答,然后齊讀一遍)

  5、誰能結合剛才我們讀的這句話,想到什么名言?說說是什么意思嗎?

  出示: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

  6、小結:看來,遇到了問題,我們應該多向人請教,拜能者為師,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愉快地學到許許多多的知識。(板書:勤學)

  師:問中介紹哥白尼請教了爸爸媽媽,他還會請教誰?

  (生:老師、同學……)

  師:你們跟作者想到一塊去了。讀——(出示:有了問題,可隨時隨地請教別人。你可以請教父母和老師,也可以請教同學和朋友。只要他確實能給你啟發,給你幫助,不管他年長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師,都應該向他請教。古人說的“能者為師”就是這個道理。)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許多的問題,有了問題之后,我們要向哥白尼那樣堅持把它弄明白,這就叫——不懈追求(隨機板書)

  從哥白尼的事例中你讀懂了什么?(問是成功的開始;只有學會問,才能取得成功……)

  師引讀——出示:哥白尼對科學奧秘的不懈探求,正是從這些稀奇古怪的“為什么”開始的。難怪作者會說,讀——出示:“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

  師:結合科學家哥白尼的事例,談談“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的含義。

  這是一篇說理性文章,議論文就是要通過大量的例子來證明作者的觀點。這篇文章中作者的觀點就是第一段,那么列舉哥白尼的例子就是為了證明第一段。

  (二)沈括

  1、同學們要想獲得真知,做到了好問,能者為師就行了嗎?還要怎樣?誰來結合沈括談談你的感受。

  2、交流

  板書:觀察思考

  ①出示第4小節,生說感受

  沈括怎么知道:同是桃花,可花的時間相差很遠?(引導學生體會沈括的善于思考)

  ②“好好的回答沒能解開沈括的疑團,他仍然把這個問題放在心上。”

  紅顯“仍然”,扣詞理解,你從“仍然”這個詞語中讀出些什么?

  (他有了問題之后,沒有就此擱置)

  3、創設情境,師引導生說話。

  或許在白天讀書時,他會————;中午吃飯時,他會————;晚上睡覺時,他還會————;即使他很忙的時候,他還是在想這個問題,這就是——“仍然”。

  師:最后他是怎么解決這個疑惑的?

  出示: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善于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北宋有位大科學家,名叫沈括。他小時候讀白居易的詩《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他想:為什么同是桃花,開花的時間相差這么遠呢?他去問媽媽,媽媽說:“興許是花開花落,有早有遲吧!”媽媽的回答沒能解開沈括的疑團,他仍然把這個問題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隨大人到深山的寺廟里去,發現那里的溫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所以,說——出示: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善于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正是憑著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沈括才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可見,讀——出示:“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齊讀)

  四、學習第5小節

  1、引讀,以讀帶講。

  師引讀——出示:學問學問,既要學又要問。……你將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理解“兩只強健有力翅膀”——勤學好問的習慣

  五、總結全文,深化中心

  1、學到此時,我們再來看這兩個句子,相信同學們會有更深的體會,怎樣做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先好好地讀一讀,待會請同學來交流。

  出示:(1)學問學問,既要學又要問。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

  (2)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善于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2、交流。

  相信大家都能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就好比插上了兩只強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時,知識的天空將任你翱翔,宇宙的奧秘將任你探求,你將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六、了解結構,借鑒寫法

  學完了這篇說道理的文章,我們不難發現作者除了和我們講道理,還舉了哥白尼、沈括的兩個事例介紹,這種寫法是說理性文章最常用的:擺事實、講道理(隨機板書)以后想要和別人講道理時,可以想想這篇文章的寫法。

  板書:學與問

  哥白尼勤學好問

  沈括觀察思考

  擺事實講道理

學與問 篇5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系課文說出詩句中帶點字的意思,再理解詩句的意思。

  4、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教學重點: 理解“多問”與“勤學”的關系。

  教學難點 : 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教具準備: 光盤、掛圖、錄音機。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  ,激發興趣,設疑

  1、講述哥白尼小時候的故事,導入  新課。

  2、揭示課題:18 學與問

  3、提問:學與問到底有什么聯系呢?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詞語的意思。

  2、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詞語。

  鑰匙、芳菲、翱翔、強健、哥白尼、五彩繽紛、

  殿堂、好奇、瞬息萬變、相輔相成、日新月異

  (2)大致交流詞義。

  (3)指名讀課文,讀通順。

  3、默讀課文,思考: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各寫了什么?

  第1自然段:“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從小喜歡“問”,導致他對科學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學生有問題邀請叫別人,拜能者為師。

  第4自然段:我們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第5自然段: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課文圍繞“學”與“問”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然后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

  四、寫字指導

  1、指導要點:鑰繽瞬輔翱

  2、學生在書上描紅。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

  鑰匙 疑團 殿堂 日新月異 好奇 強健 探求 瞬息萬變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1、2自然段。

  (1)學生自己讀,思考:哥白尼是怎樣走上科學探究之路的?

  (2) 理解“不懈追求”。

  (3) 簡介哥白尼及其地動說。

  (4) 結合科學家哥白尼的事例,啟發學生談談“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的含義。

  2、學習第3自然段。

  (1)知名朗讀。

  (2)結合上下文,理解“五彩繽紛”、“日新月異”、“瞬息萬變”。

  (3)提問:我們新一代的小學生面對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世界,應該怎么辦?

  (4)問:向誰問?

  (5)聯系生活實際談談對“能者為師”的理解。

  (6)引讀第3自然段。

  3、學習第4自然段。

  (1)過渡: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善于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聯系起來,在這方面,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小時候是怎么做的呢?

  (2)自己讀第4自然段。

  (3)沈括小時候對什么產生疑問?

  理解古詩意思,知道身闊的疑問:為什么同是套話,開花的時間相差這么遠呢?

  (4)沈括問媽媽,媽媽是怎么回答的?

  (5)后來沈括是怎樣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6)從這個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

  4、學習第5自然段。

  (1)指名讀。

  (2)討論:學與問是什么關系?怎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朗讀課文,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1、指名讀課問。

  2、指名說說主要內容。

  3、說一說自己搜集的中外名人勤學好問的故事,寫下來。

  板書: 18 學與問

  勤學 問思結合 養成習慣

  好問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系課文說出詩句中帶點字的意思,再理解詩句的意思。

  4、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教學重點: 理解“多問”與“勤學”的關系。

  教學難點 : 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教具準備: 光盤、掛圖、錄音機。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  ,激發興趣,設疑

  1、講述哥白尼小時候的故事,導入  新課。

  2、揭示課題:18 學與問

  3、提問:學與問到底有什么聯系呢?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詞語的意思。

  2、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詞語。

  鑰匙、芳菲、翱翔、強健、哥白尼、五彩繽紛、

  殿堂、好奇、瞬息萬變、相輔相成、日新月異

  (2)大致交流詞義。

  (3)指名讀課文,讀通順。

  3、默讀課文,思考: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各寫了什么?

  第1自然段:“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從小喜歡“問”,導致他對科學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學生有問題邀請叫別人,拜能者為師。

  第4自然段:我們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第5自然段: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課文圍繞“學”與“問”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然后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

  四、寫字指導

  1、指導要點:鑰繽瞬輔翱

  2、學生在書上描紅。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

  鑰匙 疑團 殿堂 日新月異 好奇 強健 探求 瞬息萬變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1、2自然段。

  (1)學生自己讀,思考:哥白尼是怎樣走上科學探究之路的?

  (2) 理解“不懈追求”。

  (3) 簡介哥白尼及其地動說。

  (4) 結合科學家哥白尼的事例,啟發學生談談“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的含義。

  2、學習第3自然段。

  (1)知名朗讀。

  (2)結合上下文,理解“五彩繽紛”、“日新月異”、“瞬息萬變”。

  (3)提問:我們新一代的小學生面對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世界,應該怎么辦?

  (4)問:向誰問?

  (5)聯系生活實際談談對“能者為師”的理解。

  (6)引讀第3自然段。

  3、學習第4自然段。

  (1)過渡: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善于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聯系起來,在這方面,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小時候是怎么做的呢?

  (2)自己讀第4自然段。

  (3)沈括小時候對什么產生疑問?

  理解古詩意思,知道身闊的疑問:為什么同是套話,開花的時間相差這么遠呢?

  (4)沈括問媽媽,媽媽是怎么回答的?

  (5)后來沈括是怎樣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6)從這個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

  4、學習第5自然段。

  (1)指名讀。

  (2)討論:學與問是什么關系?怎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朗讀課文,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1、指名讀課問。

  2、指名說說主要內容。

  3、說一說自己搜集的中外名人勤學好問的故事,寫下來。

  板書: 18 學與問

  勤學 問思結合 養成習慣

  好問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系課文說出詩句中帶點字的意思,再理解詩句的意思。

  4、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教學重點: 理解“多問”與“勤學”的關系。

  教學難點 : 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教具準備: 光盤、掛圖、錄音機。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  ,激發興趣,設疑

  1、講述哥白尼小時候的故事,導入  新課。

  2、揭示課題:18 學與問

  3、提問:學與問到底有什么聯系呢?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詞語的意思。

  2、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詞語。

  鑰匙、芳菲、翱翔、強健、哥白尼、五彩繽紛、

  殿堂、好奇、瞬息萬變、相輔相成、日新月異

  (2)大致交流詞義。

  (3)指名讀課文,讀通順。

  3、默讀課文,思考: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各寫了什么?

  第1自然段:“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從小喜歡“問”,導致他對科學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學生有問題邀請叫別人,拜能者為師。

  第4自然段:我們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第5自然段: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課文圍繞“學”與“問”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然后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

  四、寫字指導

  1、指導要點:鑰繽瞬輔翱

  2、學生在書上描紅。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

  鑰匙 疑團 殿堂 日新月異 好奇 強健 探求 瞬息萬變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1、2自然段。

  (1)學生自己讀,思考:哥白尼是怎樣走上科學探究之路的?

  (2) 理解“不懈追求”。

  (3) 簡介哥白尼及其地動說。

  (4) 結合科學家哥白尼的事例,啟發學生談談“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的含義。

  2、學習第3自然段。

  (1)知名朗讀。

  (2)結合上下文,理解“五彩繽紛”、“日新月異”、“瞬息萬變”。

  (3)提問:我們新一代的小學生面對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世界,應該怎么辦?

  (4)問:向誰問?

  (5)聯系生活實際談談對“能者為師”的理解。

  (6)引讀第3自然段。

  3、學習第4自然段。

  (1)過渡: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善于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聯系起來,在這方面,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小時候是怎么做的呢?

  (2)自己讀第4自然段。

  (3)沈括小時候對什么產生疑問?

  理解古詩意思,知道身闊的疑問:為什么同是套話,開花的時間相差這么遠呢?

  (4)沈括問媽媽,媽媽是怎么回答的?

  (5)后來沈括是怎樣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6)從這個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

  4、學習第5自然段。

  (1)指名讀。

  (2)討論:學與問是什么關系?怎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朗讀課文,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1、指名讀課問。

  2、指名說說主要內容。

  3、說一說自己搜集的中外名人勤學好問的故事,寫下來。

  板書: 18 學與問

  勤學 問思結合 養成習慣

  好問

學與問 篇6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文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閱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

  4、指導書寫。

  (二)、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師板書“學”、“問”)師: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個詞——學問,咱們六(4)班的王老師可有學問啦!我們還可以說王老師有?(知識、學識、文化……)

  2、(師在“學”與“問”之間板書一個“與”字)師:現在老師在中間加上了一個“與”,那又該是什么意思呢?(生答)。那么,學、問之間存在著什么樣的關系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共同學習(齊讀課題)《學與問》。

  二、檢查預習,初讀感知。

  1、師:老師知道大家已經預習過了這篇課文,不知同學們預習情況如何。在檢查之前,老師先給大家一點時間讀一遍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開始吧。

  2、出示生字詞

  不懈追求  瞬息萬變  沈括  相輔相成  翱翔 

  芳菲  殿堂  金鑰匙  鋪路石

  能者為師  日新月異  五彩繽紛

  (1)指名讀  (2)提醒字音、字形,描紅“瞬” (3)齊讀

  3、生字詞掌握得很扎實,課文能正確、流利地讀出來嗎?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同學們的朗讀水平也不錯!其實在讀書時,每一次的朗讀,我們都會有不同的體會,現在請同學們快速瀏覽一遍全文,思考兩個問題:1找一找文中寫學與問的關系的句子?2文章重點寫學還是問?

  (1)指名回答1,出示(1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 2學問學問,既要學又要問。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

  (2)我們平時恐怕聽得比較多的就是要認真學習、好好學習,那是不是說問不重要呢?引讀上面兩句話。

  (3)是啊,學、問同等重要,缺一不可,這篇文章重點寫的是?(問)

  2、課文圍繞“問”,主要寫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呢?默讀課文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指名答,板書:為什么問  怎么問

  3、為什么要問呢?讀讀課文,看看能否找到答案!(板書“為什么問”)

  (1)指名回答,出示句子(1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2我們從小養成了勤學好問的習慣,就好比插上了兩只強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時,知識的天空將任你翱翔,宇宙的奧妙將任你探求,你將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這兩句話在文中的作用是?(首尾呼應)(3)齊讀。

  4、小結:通過讀書,大家就了解了這么多,說明大家真的做到了邊讀邊想,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接下來,我們繼續默讀課文的2——4自然段,思考:我們該怎么問呢?(板書:怎么問)

  (1)、學生自讀

  (2)、指名說,師相機引導

  (3)、這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為了讓讀者能更透徹的理解,作者還給我們舉了兩個名人的事例,分別是?說理+舉例相結合的寫法,讓我們讀了心服口服!!(板書:說理+舉例)

  4、3人小組把2——4自然段輪流讀讀,再次體會作者的這種寫法。

  5、指名讀這2個事例。

  四、總結全文

  1、兩位名人的事例教育我們不僅要勤學更要養成好問的習慣!因為?出示句子,齊讀(1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2我們從小養成了勤學好問的習慣,就好比插上了兩只強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時,知識的天空將任你翱翔,宇宙的奧妙將任你探求,你將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同學們,今天我們從中外名人的身上,知道了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問。現在老師也送你們一把金鑰匙。(老師發有關好問名言的小卡片)只要你拿到了這把金鑰匙,并且知道怎么去用它,那我相信你一定能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

  3、好,打開看看這是把這是把什么樣的金鑰匙?誰來讀給大家聽聽,你的金鑰匙是什么?(指名讀名言)

  4、老師這里還有金鑰匙呢,看!(出示陶行知的兩段話)陶行知先生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這就是他所寫的關于勤學好問的兩首小詩,誰來讀讀。

  陶行知先生的《每事問》

  “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

  陶行知先生的《問到底》

  “天地是個悶葫蘆,悶葫蘆里有妙理。您不問它您怕它,它一被問它怕您。您若愿意問問看,一問直須問到底!”

  5、其實有關勤學好問的名言、小故事有很多,大家課后再去搜集搜集!

  五、課堂作業   完成補充習題一、二兩題。

  板書設計:                 學與問

  為什么問

  怎么問

  說理+事例

學與問 篇7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二、教學重難點:

  1、認識“問”的重要性

  2、學會“問”

  第一課時

  一、 導入:

  1、板書:學問  (齊讀)

  ⑴學問是什么意思?(知識、學識)可以用找近義詞的方法。

  ⑵人們常把有知識說成有學問。形容人很有學問的成語有很多,你能說幾個給老師聽聽嗎?

  (學貫中西、博古通今、著作等身、才華橫溢、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滿腹經綸……)

  2、同學們,老師今天要帶領大家認識一位很有學問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哥白尼。(課件出示圖片及人物的生平簡介)自由讀。

  3、同學們,看了剛才的簡介,請你談談哥白尼給你的印象。(哥白尼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4、哥白尼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的呢?下面讓我們更進一步走近哥白尼。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思考:通過朗讀,你認為哥白尼之所以后來能取得巨大的成就,離不開什么?(板書:勤學好問)

  2、你從課文中的哪些詞句體會到他的勤學好問的?

  (小時侯就非常喜歡問;經常纏著;問這問那;省略號)

  出示段落:

  (經常:說明他的好奇和好問不是偶然一次;纏著:說明哥白尼有韌勁,問問題一定要問出個所以然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同學們,這是很重要的學習方法。)

  3、指導朗讀(特別要對問句的朗讀進行指導)

  4、從哥白尼的事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5、課件出示句子:“‘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

  6、同學們,你們能舉出一些名人勤學好問的例子嗎?

  (蒲松齡草亭路問。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在路邊搭建茅草涼亭,記錄過路行人所講的故事,經過幾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廢寢忘食的創作,終于完成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劃時代的輝煌巨著《聊齋志異》。

  孫中山小的時候老師叫他們背書,可老師重來就沒有講過意思,同學們也不感問。后來,孫中山想了想背了書也不知道意思沒有什么用。孫中山就壯起了膽子,跑去問了老師。那時,提一個問提都幾乎要挨打的。但是,孫中山為了學多一些知識他挨打也值得。)

  7、小結:從哥白尼和同學們剛才所列舉的事例上,我們真正認識了“問”在成功道路上的重要性。可以這么說:沒有“問”,就不能獲得成功,就不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

  出示:知識是學來的,也是(        )。

  8、補全題目:學與問同等重要。

  再次齊讀。

  三、學習課文第3、4自然段

  1、激發欲望: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將來獲得成功呢?那你會“問”嗎?生不語。

  將你心中的疑惑、困難告訴老師,好嗎?讓老師來幫助你。

  (學生自由表達:我不知道問什么?(問從哪里來?)我不知該怎樣問?我不知該向誰問?……)

  師小結:根據同學們的發言,老師梳理成了兩個問題:

  ①問從哪里來?

  ②向誰問?

  2、看來我們不少同學的確是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不要急,讓我們來請教書本老師吧,相信讀了課文后,你的疑惑是能夠解決的。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的第3、4自然段。

  3小組或同桌合作學習,解決問題。

  4、交流:

  (1)問從那里來?(從平常的事物中來;從觀察思考中來;從學中來)

  (2)什么是平常的事物?(經常見到的、熟悉的卻往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事物或現象)舉例說明(牛頓根據蘋果下落發現了萬有引力;瓦特根據水壺的蒸汽發明了蒸汽機)

  小結:對平常的事物注意觀察,能幫我們發現問題

  (3)出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這是白居易的詩《大林寺桃花》,誰來說說第一句詩的意思?你有疑問嗎?指名說。

  對,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小時侯學習這首詩的時候,也產生了這樣的疑問,于是,他就去請教了他的媽媽,可他的媽媽是怎樣回答的呢?(興許是花開花落,有早有遲吧!)他媽媽的答案對嗎?正確的答案應當是什么?(那里的溫度比山下的溫度低得多)你覺得沈括是一個具有怎樣品質的人?(不滿足于別人的答案,能夠將思考和觀察結合起來,看來問不僅是一種學習的方法,更是一種學習的品質)

  5、小結:“問也可以從觀察思考中來”。

  6、交流:有了問題向誰問?(書中有一詞告訴了我們)指名回答:能者為師。

  “能者為師”什么意思?

  出示句子:“有了問題,可隨時隨地請教別人……古人說的‘能者為師’就是這個道理。”

  7、小結:能者為師,我們有了問題,既可以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來解決,也可以向別人請教。不禁讓老師想起了“圣人”孔子的話:

  (        ),不恥下問。

  三人行,(        )。

  四、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

  1、出示第5自然段,齊讀。

  2、思考:我們怎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3、分析句子:“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

  你對這句話是怎樣理解的?

  學與問同等重要,要想獲得真知,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是必然的條件

  齊讀: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

  過渡:勤學好問,不僅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更是一種良好的學習品質,因此,我們都得要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有許多的名人名言也驗證了這一點,下面請大家看幾則名人名言。

  4、出示名人名言:

  (1)知而好問,然后能才。——荀子

  (2)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愛因斯坦

  (3)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于提問——普列漢諾夫

  五、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么收獲?

  六、知識拓展

  這是一篇議論文,議論文往往觀點鮮明,為了闡述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作者通常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來組織文章,今后,如果我們想闡述自己的觀點,也可以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來寫作。

  七、作業:搜集關于學問的名人名言和身邊勤學好問的小故事。

學與問 篇8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系課文說出詩句中帶點的字的意思,再解釋詩句的意思。

  4、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重點難點:

  1、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2、通過閱讀本文,知道問與思的密切關系,養成良好的勤學好問的習慣,做學習的主人。

  教學準備:收集有關中外名人勤學好問的小故事。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知道知識是怎樣得來的嗎?——

  知識是學習得來的,也是問來的。所以有人把知識又叫做“學問”。

  板書:18、學與問

  二、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

  1、劃出生字,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用簡潔的話,概括每一個自然段的內容。

  3、學與問有什么關系?找出課文中的有關內容回答問題。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出示生字,指名讀生字,詞語。

  “雞繽瞬察菲輔翱翔”

  “繽紛瞬息萬變翱翔輔導觀察”(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平時的詞語積累情況,將生字組成新的詞語或成語跟大家交流。)

  2、指明朗讀課文。

  師:化那么短的時間能把課文中的部分段落讀通順,讀流利,是一件不簡單的事,誰來朗讀課文(自己選擇認為讀得比較流利的段)

  學生分段朗讀課文,組織評價。

  4、交流初讀課文后的感受收獲。

  (什么是學問?知識與學問之間有什么關系?)

  四、精度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一)指名朗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

  讀句子,交流自己對這個句子的理解。

  2、你知道哥白尼嗎?(師簡要介紹哥白尼)哥白尼成為一個偉大的天文學家,其最初的原由是什么?

  師:雖然很多人知道,學問就是學與問,知識不僅是學得的,也是問得的。但在顯示生活中。人們往往較多的重視學,而忽視“問”。殊不知“問”在知識的獲得中有著多么重要的作用呀。

  以什么來證明這一個觀點呢?課文是從那幾個方面來講述這一個問題的呢?

  請同學們自由閱讀課文下面的內容,用自己的話概括出課文下面內容的要點。

  五、指導生字書寫

  六、完成課堂作業。

  抄寫生字詞語。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什么是“學問”?

  2、出示:

  學問學問,既要學又要問。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

  齊讀上面的句子。

  討論:什么叫“相輔相成”?

  你能根據你的學習經歷,舉例說明什么是“學中問”?什么是“問中學”?

  3、課文又是怎樣說明的呢?

  二、指名朗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出示:

  “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大門的鋪路石。

  誰能舉例來說明這句話的意思?(可以哥白尼為例說一說這句話的含義。)

  齊聲再讀該句。

  三、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引讀第三自然段。

  師:哥白尼生活的時代與現在已經大不相同了。我們面對的是怎樣的世界?我們又應該如何去正確面對這樣一個世界呢?

  1、生自由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2、出示: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這個世界日新月異,瞬息萬變。

  3、討論:

  聯系課文或者生活實際,說說你是如何理解“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

  面對這樣一個世界,我們應該怎么辦?(學生朗讀課文有關內容,并結合自己的學習經歷,談談自己的體會感受。)

  4、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四、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過渡導讀:當我們心中有疑問時,積極地請教別人,從而獲得問題的答案,這固然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態度。但是,在求知的過程中,更重要的是我們還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去獲得問題的答案。

  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的第四段,準備把沈括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2、指名講故事。

  3、“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什么意思?為什么會形成這一現象?沈括又是怎樣解開疑團的呢?

  從沈括身上你學到了什么?像沈括這樣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努力求得問題的答案的故事,你還知道些嗎?講給大家聽聽。

  五、學習第五自然段。

  1、自由讀這段話。

  2、出示:

  “到那時,知識的天空將任你翱翔,宇宙的奧秘將任你探求,你將成為學習的主人。”

  “學習的主人”是什么意思?說說你覺得這句話什么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全段。

  六、總結全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交流:讀了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你的學習將產生怎樣的變化?

  3、質疑:

  學完了課文,你還想要跟大家交流些什么?

  板書設計:

  18學與問

  學

  學問——知識學中問,問中學觀察思考

  問

學與問 篇9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聯系課文說出詩句中帶點的字的意思,再解釋詩句的意思。

  4. 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教學時間:

  共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設疑

  1、講述哥白尼小時候的故事,導入新課。

  2、揭示課題:18 學與問

  3、提問:學與問到底有什么聯系呢?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詞語的意思。

  2、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詞語。

  (2)大致交流詞義。

  (3)指名讀課文,讀通順。

  3、默讀課文,思考: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各寫了什么?

  第1自然段:“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從小喜歡“問”,導致他對科學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學生有問題邀請叫別人,拜能者為師。

  第4自然段:我們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第5自然段: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課文圍繞“學”與“問”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然后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

  四、寫字指導

  1、指導要點:鑰繽瞬輔翱

  2、學生在書上描紅。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詞語(指名讀\齊讀)

  鑰匙 (輕聲)    日新月異     堅持不懈

  翱翔     瞬息萬變 (翹舌音)  相輔相成

  二、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一)、快速瀏覽課文,思考:課文圍繞“學”與“問”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接著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要點:先寫“問”的重要性;再寫向誰問;接著寫怎樣問?最后教育學生要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

  (二)、精讀課文,深入悟解

  1、學習課文1、2自然段

  1、師: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第一自然段,思考:然后看看這道填空題,把它完成。

  填空:知識就是指有,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常常是,是。

  (指名讀一讀練習的答案,教師相機理解后評點,(重點講比喻,明確問的重要性)最后齊讀)把什么比作什么?

  2、師:對于整篇文章來說,第一自然段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是文章的總起段,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觀點。作者在下面用了一些例子來證明第一自然段所說的道理,那么我們就先看看其中的一個事例。

  讓我們就一起走近哥白尼。你們了解哥白尼嗎?(生自由回答)

  (學生根據自己的了解情況介紹指名說)

  介紹資料:杰出的天文學家哥白尼是波蘭人。他從小熱愛科學,大學讀書時萌發了地球是運動的思想。20多歲去意大利留學,攻讀數學、天文學、法律學、哲學和醫學,并獲得博士學位。他的大部分時間是潛心于天文學的觀察和研究,不論寒暑,每天,都用自己制造的天文儀器來觀測、計算、研究,30年如一日。根據豐富的觀測資料和細致的計算研究,寫出了劃時代的巨著〈天體運行論〉。哥白尼的“日心說”,第一次沖破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是啊,哥白尼能成為偉大的天文學家是和他小時侯的學習好習慣分不開的,讓我們繼續走進哥白尼。看課文第二段。

  3、師:請大家先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說說讀了課文后你知道了什么?作批注,及時記下自己的所思所想。(他從小愛問問題;他什么都愛問;他問的問題都跟自己的生活有關……)

  (板書:好問)

  4、師:你從這段中的哪些詞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問的?

  (小時候就喜歡問、經常纏著、世界、問這問那、省略號)

  (相機讀句子,注意讀出哥白尼的好奇、好問。指導朗讀。)

  (指導理解:不懈探求、稀奇古怪)

  (聯系哥白尼提出的問題,理解后補充省略號中省略的內容再指名讀、齊讀這一自然段,要求讀出哥白尼的好奇的語氣。)

  不懈探求(理解“懈”聯系上下文來理解、

  5、師:小小的哥白尼和咱們差不多大,老師相信在平時,你也一定提過問題吧?能說說你提過哪些問題嗎?(指名回答)

  6、師:從哥白尼的事例中你讀懂了什么?(問是成功的開始;只有學會問,才能取得成功……)

  7、師:我想大家對這些話肯定有自己的理解了。(出示第一自然段,齊讀)

  8、師:結合科學家哥白尼的事例,談談“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的含義。

  這是一篇說理性文章,議論文就是要通過大量的例子來證明作者的觀點。這篇文章中作者的觀點就是第一段,那么列舉哥白尼的例子就是為了證明第一段。

  2、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1、教師導入:哥白尼生活的世界,距離我們已經有好長時間了,我們現在面對的又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又該怎么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三自然段。

  2、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哪幾個詞最能概括我們面對的世界的特點?(日新月異、瞬息萬變……)

  (1)具體舉例子說明對這兩個詞語的感受。

  (2)是啊,對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世界,我們有新奇,有疑惑。那么,有了問題,我們該怎么做?

  3、自由讀3自然段。問:讀了這一段,你們知道可以怎么做嗎?(我們應該多提問題)

  4、是呀,古人云:“能者為師”,你們知道是什么意思嗎?書上是如何來解釋它的意思的?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找出有關的句子。(只要他確實能給你啟發,給你幫助,不管他年長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師,都應該向他請教。)(指名回答,然后齊讀一遍)

  5、誰能結合剛才我們讀的這句話,想到什么名言?說說是什么意思嗎?

  投影出示: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

  7、小結:看來,遇到了問題,我們應該多向人請教,拜能者為師,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愉快地學到許許多多的知識。(板書:勤學)

  3、自學第4段

  過渡:剛才我們學習了哥白尼的故事,下面請看沈括的故事。

  1、(直接出示沈括的簡介,詳見附錄二)師讀簡介。讀了介紹后你有什么感受? (沈括很有成就、了不起)

  師:沈括是多么優秀呀,咱們一起回到沈括小時候生活的那個年代吧,看看他小時候是什么樣的?

  2、師: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第4自然段,試著完成屏目上的題目。(出示閱讀訓練題,詳見附錄三)

  題目:

  (1)、沈括小時候對什么產生疑問?(理解詩句)

  (2)、后來沈括是怎樣解開這個疑問的?

  (3)、從這個事例中,你受到什么啟發?

  3、(勤學好問;留心觀察;愛動腦筋……)是呀,課文中列舉了沈括的事例都是為了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讀第一句話)

  六、總結

  1、同學們,今天我們從中外名人的身上,知道了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那就是:(勤學、好問)

  2、那學與問是什么關系呢?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

  (板書:學與問結合)

  3、怎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呢?”(板書:養成習慣)

  4、你知道以后你怎么做了嗎?

  5、同學們,剛才你們大膽地暢談了學習〈學與問〉這一課后,自己學習的收獲,情真意切。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課文,不難發現,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都在第一、第三、五自然段中,作者為什么還要在文中插入兩個小故事呢?好好想想,與周圍的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  (是有力的證據,證明的作者的觀點。)

  是啊!這兩個故事對于這篇文章很重要,這就是說理性文章所具有的寫作特色,大家今后講故事或教育幫助別人時可要多想想這篇課文的寫法。

  七、拓展:

  1、講故事,學生討論,怎樣幫助老二。

  (可用搜集的名言、用文中的語言、用名人的事例)

  2、為感謝大家的幫助,老師搜集了幾句名言共享。

  八、課外:結合四年級學的《說勤奮》和五年級學的《談禮貌》,尋找說理性文章的特點。

  附板書:

  勤學

  23、學與問              學與問結合 --養成良好習慣

  好問

學與問 篇10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系課文說出詩句中帶點字的意思,再理解詩句的意思。

  4、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教學重點: 理解“多問”與“勤學”的關系。

  教學難點: 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教具準備: 光盤、掛圖、錄音機。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設疑

  1、講述哥白尼小時候的故事,導入新課。

  2、揭示課題:18 學與問

  3、提問:學與問到底有什么聯系呢?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詞語的意思。

  2、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詞語。

  鑰匙、芳菲、翱翔、強健、哥白尼、五彩繽紛、

  殿堂、好奇、瞬息萬變、相輔相成、日新月異

  (2)大致交流詞義。

  (3)指名讀課文,讀通順。

  3、默讀課文,思考: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各寫了什么?

  第1自然段:“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從小喜歡“問”,導致他對科學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學生有問題邀請叫別人,拜能者為師。

  第4自然段:我們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第5自然段: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課文圍繞“學”與“問”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然后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

  四、寫字指導

  1、指導要點:鑰繽瞬輔翱

  2、學生在書上描紅。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

  鑰匙 疑團 殿堂 日新月異 好奇 強健 探求 瞬息萬變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1、2自然段。

  (1)學生自己讀,思考:哥白尼是怎樣走上科學探究之路的?

  (2) 理解“不懈追求”。

  (3) 簡介哥白尼及其地動說。

  (4) 結合科學家哥白尼的事例,啟發學生談談“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的含義。

  2、學習第3自然段。

  (1)知名朗讀。

  (2)結合上下文,理解“五彩繽紛”、“日新月異”、“瞬息萬變”。

  (3)提問:我們新一代的小學生面對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世界,應該怎么辦?

  (4)問:向誰問?

  (5)聯系生活實際談談對“能者為師”的理解。

  (6)引讀第3自然段。

  3、學習第4自然段。

  (1)過渡: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善于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聯系起來,在這方面,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小時候是怎么做的呢?

  (2)自己讀第4自然段。

  (3)沈括小時候對什么產生疑問?

  理解古詩意思,知道身闊的疑問:為什么同是套話,開花的時間相差這么遠呢?

  (4)沈括問媽媽,媽媽是怎么回答的?

  (5)后來沈括是怎樣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6)從這個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

  4、學習第5自然段。

  (1)指名讀。

  (2)討論:學與問是什么關系?怎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朗讀課文,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1、指名讀課問。

  2、指名說說主要內容。

  3、說一說自己搜集的中外名人勤學好問的故事,寫下來。

  板書:        18 學與問

  勤學 問思結合 養成習慣

  好問

  教學后記:

學與問 篇1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學習的主人。

  3、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擴大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多問”與“勤學”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已經讀通課文,理清層次。知道課文講了一個什么道理?(指名說)

  投影出示: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齊讀)

  2、這一節,林老師將和大家一起再次走進課文,認真地學習、體會課文,愿意和我合作嗎?

  3、默讀全文,動筆在書上做記號,寫下你的感受、發現或疑問。

  4、默讀完,你的感受是什么?課文寫了哪些事例?(指名說)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讓我們先一起走近哥白尼。你了解哥白尼嗎?(指名說)

  2、老師也找了一些材料,請同學們看看。

  投影出示:(哥白尼簡介)

  3、哥白尼能成為一名偉大的天文學家是和他小時候的習慣分不開的,讓我們繼續走近哥白尼。

  4、請大家先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說說讀了課文后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說,板書:勤學好問)

  5、你從這段中的哪些詞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問的?(指名說)

  指導理解:“纏著”是什么意思?(指名表演)誰纏著誰?找出課文中的有關句子讀,從哥白尼經常“纏著”說明什么?

  6、如果你是小哥白尼,你還會提哪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呢?(指名回答)

  7、這么多的小哥白尼,老師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很多的哥白尼出現。小哥白尼們,你心中的疑問該怎么解開呢?(不懈探求)

  8、現在,我想大家對這些話肯定有自己的理解了。(投影出示第一自然段中的話,齊讀)

  9、從哥白尼的事例中,我們明白從小要勤學好問,文中還向我們列舉了一位名人,他是誰呢?

  三、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投影出示沈括的簡介)沈括是多么優秀呀,咱們一起回到沈括小時候生活的那個年代吧,看看他小時候是什么樣的?

  2、請同學們默讀第四自然段。

  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指名說,板書:問思結合)舉了一個什么例子?

  3、(投影出示:《大林寺桃花》)(指名讀)你是怎樣理解“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為什么會形成這一現象?

  4、沈括又是怎樣解開疑團的?(引出“仍然”)他是怎樣把這個問題放在心上的,想象一下?

  5、你覺得沈括又是個怎樣的人呢?正是因為他這樣,后來才取得很大的成就,我們來了解他的成就。(投影出示:沈括成就)

  四、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無論是哥白尼生活的世界,還是沈括生活的世界,它們距離我們已經有好長時間了,我們現在面對的又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又該怎么做呢?

  2、老師找了幾幅圖片,一起來看看。(投影出示)

  看完后,你想到哪些詞?(指名說)

  是啊,對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世界,我們有新奇,有疑惑。那么有了問題,我們該怎么做?

  3、自由讀第三自然段。問:讀了這一段,你們知道可以怎么做嗎?

  4、是呀,古人云:“能者為師”,你們知道是什么意思嗎?書上是如何來解釋它的意思的?請同學們找出有關的句子。(指名回答:只要他確實能給你啟發,給你幫助,不管他年長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師,都應該向他請教。)

  5、老師這里也有孔子的兩句名言,誰能結合剛才我們讀的這句話,說說是什么意思嗎?

  投影出示: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

  6、小結:看來,遇到了問題,我們應該多向人請教,拜能者為師,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愉快地學到許許多多的知識。

  五、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投影出示)

  1、指名讀。   

  2、學與問之間是什么關系?怎樣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指名回答,板書:在學中問  在問中學)

  3、理解“兩只強健有力的翅膀”。

  4、齊讀這一段。

  六、全課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從中外名人的身上,找到了可以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在本節課結束之前,老師也想送給大家一把金鑰匙。(發相關卡片)

  你喜歡老師送給你的金鑰匙嗎?來,誰想讀給大家聽,你的金鑰匙是什么?(指名讀)

  老師由衷地希望你們可以利用好這一把把金鑰匙,讓它可以真正開啟屬于你知識殿堂的大門!

  七、布置作業。

  投影出示:

  1、搜集古今中外名人勤學好問的名言,寫下來。

  2、搜集古今中外名人勤學好問的小故事,先說一說,再寫下來。

  附板書:           23、學與問

  勤學好問  在學中問

  問思結合  在問中學

  附卡片內容:學問之名言

  1、疑,思之始,學之端。

  2、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3、智能之上,不學不行,不問不知。

  4、君子之學必好問。

  5、學而知,問而廣。

  6、知而好問然后能成才。

  7、“學問”二字需要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

  8、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9、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鐘的愚人;恥于發問的人,終身做愚人。

  10、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11、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于提問。

  1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3、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不讓,然后為德。

  14、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議的是問號,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問個為什么。

  15、疑惑為愚者之智慧。

  16、學問=學+問

  17、不恥下問。

  18、三人行,必有我師。

  19、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

  20、如果你不懂得如何去問,那你一輩子都沒有辦法獲得知識。

學與問 篇12

  跳跳鼠就是聰明!它讀詩呀,用的是“五步讀詩法”:“初讀解題識作者,二讀識文會誦寫,三讀解意有感情,四讀悟情求升華,五讀欣賞有延伸”;它學文呀,用的是“五步讀文法”:“初讀解題正音,二讀理清思路,三讀解意生情,四讀悟情升華,五讀欣賞延伸”。哈哈,同學們,讀詩,學文,路子大同小異吧?你要學么?好!我們現在就用跳跳鼠這法兒,在《22古詩兩首》和《23學與問》中牛刀小試吧。

  跳跳鼠初讀:

  1、正音、讀準、讀正確。就請你用“—”給詩中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吧:

  示子聿(yú  yù lì)  徘(pái fēi)徊(huí  huái ) 

  終覺(jūé  jiào)醒   一鑒(jiàn   qiàn)開  為(wéi

  wèi)有源頭活水來興(xìng  xīng)許  瞬(sùn shùn  )息萬變 相(xiāng   xiàng)輔相(xiāng   xiàng)成

  2、解題

  (1)詩歌的標題就是詩歌的眼睛,是我們理解其思想內容的鑰匙。因此,從標題入手,可以理解詩歌的內容。《冬夜讀書示子聿》是用            來教育兒子子聿的,題目中的“示”的意思是:            。詩的體裁是           

  (2)《觀書有感》表達詩人            的感想。“觀”就是            的意思。

  (3)學問學問,                  。學與問是               ,只有在   

  ,          ,才能             。知識是學來的,也是           。“問”常常是                      是                                    。

  3、走近作者

  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他是     朝著名的愛國詩人,一生勤學不息,寫下不少教育子女的美麗詩篇。這些詩篇不僅飽含對子女的殷切期望,也體現了詩人深邃的教育思想,今存詩有9000多首。

  朱熹(xī )是     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和文學家。字元晦,號晦庵。別號紫陽,他的著述很多,有70多部著作。他的詩常常寓議論于寫景之中,富有哲理且不乏韻味,別具一番風格。

  跳跳鼠二讀:

  1、寫好生字,查字典理解:

  “鑒”是個結構的字,一共有筆畫,部首是( ),是(  )字,“一鑒開“的意思是:(                )擴詞:。

  “懈”是個結構的字,一共有筆畫,部首是( ),是(  )字。“不懈”的意思是:(                )擴詞:。

  “徊” 是個結構的字,一共有筆畫,部首是,是(  )字。“徘徊”的意思是:(                )擴詞:(  )(  )。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      終覺淺,       要躬行。

  [2]      清如許?       活水來。

  [3]有了問題,可                          。你可以                  ,也可以                      。         他確實能           ,         ,

  不管他           ,           ,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師,都應該          。

  古人說的“          ”就是這個道理。

  3、《學與問》的脈絡是:

  (1)因為                    ,所以要問;

  (2)、向                    問

  (3)、問與思的關系是                  

  (4)、學與問的關系是                  

  (5)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的意義是                  

  跳跳鼠三讀:

  (1)抓住重點詞語,逐句理解意思。

  問渠哪里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渠:                    為: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絕:                    躬:          

  。                                                                  

  2、掌握方法,縱橫聯系。

  《大林寺桃花》是       代詩人          (誰)寫的,前兩句是      

  ,                   。后兩句是                   ,    

  。課文選用了前兩句,這兩句的意思是                              

  。

  3、《學與問》中的省略號省略的是                   。所以,省略號的作用之一就是                   。

學與問(精選12篇) 相關內容:
  • 23 學與問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 學與問(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文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初步閱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4、指導書寫。...

  • 23、學與問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 學與問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引導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2、了解議論文的一般知識以及舉例論證的方法。...

  • 23、學與問 (蘇教版六上語文)

    教學目標: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 學會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 聯系課文說出詩句中帶點的字的意思,再解釋詩句的意思。...

  • 學與問(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聯系課文說出詩句中帶點的字的意思,再解釋詩句的意思。...

  • 學與問(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學習的主人。...

  • 18 學與問

    教學要求: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3、聯系課文說出詩句中帶點字的意思,再理解詩句的意思。...

  • 學與問

    一、教學目標: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 學會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 聯系課文說出詩句中帶點的字的意思,再解釋詩句的意思。...

  • 18《學與問》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系課文說出詩句中帶點字的意思,再理解詩句的意思。...

  • 學與問教案(通用14篇)

    一、激情導入導入課題: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3課,好,請齊讀課題。導出目標: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來說說作者提出了一個什么觀點?(課件出示觀點)那么作者是怎樣把這個觀點說清楚的?效果預期: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相信通過你的...

  • 《學與問》教學設計與實錄(通用14篇)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抓住重點詞語,體會文中哥白尼和沈括如何做到勤學好問的;感悟重點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感情色彩和表達效果。...

  • 《學與問》教學案例(精選12篇)

    如何指導學生歸納中心思想課文簡介:第七單元的課文以讀書有方為主,其中《學與問》和《養成讀報的好習慣》兩篇文章都是以怎樣讀書、讀書的方法來教育學生要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并且課文的重點突出,層次清楚,語言樸實,是對學生進行培養...

  • 復述課文中的角色體驗 ——《學與問》教學一得(精選13篇)

    《學與問》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課文圍繞“勤學好問”這一中心論點,通過中外兩個具體的事例,告訴我們“問”的重要性,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好習慣。...

  • 《學與問》導學案(通用15篇)

    教學目標:1、積累與學問有關的成語、俗語、名言警句2、理清論證層次,掌握中心論點3、學習用事例論證觀點的寫法4、培養勤好問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點:議論的觀點、層次教學難點:用事例論證觀點的寫法教學方法:小組合作探究法、讀中感悟法...

  •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在线?看91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女王 | 久久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 美女扒开尿眼让男人桶爽视频 | 永夜星河免费看 | 69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 久草丝袜在线 | 黄一级片 | 999精品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 国产高清无码免费 | 日本伦奷在线播放 | 久久99久久精品视频 | 美女黄网站色视频免费国产 | 888av视频| 久久影院中文字幕 | 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区 | 激情福利视频 | 直接看av | 日韩成人在线视频观看 | 18禁亚洲深夜福利人口 | 黄色免费无码无卡大全 |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丝袜系列 | 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 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 麻豆少妇 | 麻豆传谋在线观看免费mv | mm1313美女视频 | 爆乳喷奶水无码正在播放 | 日本福利视频一区 | 依人在线视频 |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毛片 | 日本三级成本人网站 | 亚洲国产长腿丝袜AV天堂 |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网 |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高清国产MV视频在线观看 | 性色av无码| 免费日p视频 | 日本在线视频网 |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六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