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兒辯日
孔子( ):
兩小兒( ):
(幕落)
(評點:引導學生把自己置身于“故事”中,進行理解與體驗,不但那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把課文的語言轉化成自己的語言,還能促使學生思考文中所蘊含的道理。)
五、作業
1、故事表演完了,那為什么太陽剛出來是涼,而中午時比較熱呢?為什么太陽剛出來是離人近,中午時離人遠呢?兩千年前的孔子和兩小兒不知道,但在科學發達的今天,我們完全有能力解答這個問題。老師就通過查閱資料了解了其中的一點原因,那就是:(多媒體出示:因為早晨太陽斜射大地,中午太陽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時間和相等的時間里,直射比斜射熱量大。所以太陽剛出來是涼,而中午時比較熱。我還把它寫成了文言文的形式:日初出時斜射大地,故滄滄涼涼;及日中,則直射大地,故熱如探湯也。)請你課后也去查閱有關資料找找原因,然后也學著老師的樣子用文言文的形式告訴孔老夫子。
(評點:教材是學生學習語言的資源,但在信息社會中,教材顯然不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唯一資源,教師必須積極拓展新的領域,引導學生從教材向課外閱讀,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擴大知識面,提高學生學習語文能力及運用能力。)
2、老師一開始為你們出示了三句孔子的名言,想想這三句話是什么意思。
(總評:這一教學設計滲透著“新課標”關于閱讀教學的新理念。它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可操作性強。它關注學生的發展,力圖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既注重合作是學習,又注重發展學生的審美個性;既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既強調了文言文閱讀教學中的“言”,即積累文字法、詞法等知識,構建其知識結構,又不淡化文言文閱讀教學中的“文”,即從文本中獲取審美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