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的海》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掌握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聯系課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體會語言的準確、生動與精妙。
4憑借課文語言材料,了解煙臺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觀和煙臺人豐富多彩的物質、文化生活,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中一些關鍵詞句的意思,感受煙臺的海一年四季的不同特點和煙臺人的生活情景;體會語言的生動和精妙。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展示地圖,引領入境。
1、介紹自己所了解的大海。
2、看地圖,瀏覽課文第一自然段,了解煙臺特殊的地理位置。
3、煙臺的海上景觀是怎樣的獨特呢?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描寫煙臺的海上景觀的?請同學們自學課文,按老師的要求去初步領略一下。(板示:獨特)
二.初讀文本,感受特點
1、出示自讀要求:
(1)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想一想:一年四季,煙臺的海各有什么獨特之處?
2、學生根據要求自學課文。
3、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一組詞語,檢查生字的自學情況。
(2)指名讀2——5自然段,看是否流暢。
(3)暢說煙臺海的特點,理清課文脈絡。
三.走進文本,研讀感悟。
1、出示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冬天煙臺的海有著怎樣的獨特景觀?抓住關鍵詞句,用心體會。
2、學生自讀體會。
3、反饋,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文字,出示一些畫面。(深入感悟煙臺冬天的海的景色)
出示:小山似的涌浪像千萬頭暴怒的獅子,從北邊的天際前赴后繼、鍥而不舍地撲向堤岸,濺起數丈高的浪花,發出雷鳴般的轟響,有時竟把岸邊數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幾米遠的馬路中央。
師:你抓住了描寫涌浪的句子。那你又抓了哪些關鍵的詞呢?從這些詞語中你又體會到什么?(同時注意詞語的朗讀指導)
(浪頭多、聲音響、速度快、來勢猛、力量大)
小結:作者把涌浪比作小山、獅子,還賦予了涌浪“前赴后繼”、“鍥而不舍”、“撲”、“掀”等精神和動作,你覺得恰當嗎?(運用恰當的修辭手法,能讓我們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請大家看看那令人驚心動魄的涌浪。(看視頻)
看視頻后讀:從畫面中感受著涌浪驚心動魄的氣勢,相信我班的男子漢一定能把這種氣勢帶到朗讀中來。(男生讀后再齊讀)
4、學生讀悟第二自然段寫人部分:
反饋:同學們,人們干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板示:勇敢)
5、小結構段方式,再讀感悟。
6.說話練習:在北風呼嘯的冬日里,朋友們,到煙臺的海邊來吧。在這里,你能看到_______________;在這里,你能感受到_________;在這里,你能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正是這樣的海養育了這樣的人,正是這樣的人賦予了海這樣的氣息。人與海,海與人,緊緊相依。難怪作者在課文的最后一段要說:
(出示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齊讀。)
8.感受其它三季“煙臺的海”
1.回憶一下,我們是怎么學第二自然段的?
2.每人選一個季節,迅速默讀課文,用不同的符號標出寫海和人的句子,并且試著用最準確的詞語概括每個季節海與人的不同特點。
3.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