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長》教案及反思
[設計理念]:強化語言實踐,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讓他們在讀中體驗,受到情感熏陶,從而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設計特色]:以讀促思,讀中感悟
[教學流程]:
一、范讀課文 想象導入
1、讀1、2小節,在你眼前出現了一副怎樣的畫面,你仿佛聽到了什么?
2、過渡:不幸的災難降臨了,人們驚慌失措,四下亂奔,死亡正在吞噬著這一切。在這緊要關頭,船長卻臨危不亂、鎮定沉著,他用自己的生命寫下了一首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
[通過創設情景,使學生想象畫面,激起學生情感的漣漪,為學習課文奠定了一個情感的基調。]
二、感悟船長 品讀語句
(一)默讀3—28小節找出自己最感動的地方,寫下理由。
(二)小組合作交流,并試著有感情的讀一讀,教師巡視。
(三)大組匯報(相機出示)
[該學習環節體現了學生的充分自主,合作探究,引發學生思維的碰撞,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能力。]
1、 投影“大家安靜…都救出去!” 實際上…給忘了。
①你為什么對這一段最感動?從60、61兩個數字讀出了什么?(船長的鎮定,在最危險的時候,他想到了別人,惟獨忘記了自己)。
②你說的真好,我想請你再讀一讀,讀出自己的理解,
③老師和同學們都聽出來了,你把“必須”一詞讀重了,你能說說為什么嗎?
④你不但理解了內容,而且讀出了自己的感受,這是語文學習的良好的方法。繼續交流。
[通過自讀自悟,不但讀懂了文章,而且把學生的讀書提升到了“會讀”的地步。]
2、 船長與洛克及奧克勒的對話。
①船長的臨危不懼(俗話說:遇事不慌,定有主張)
②錄音范讀,你聽出了什么?(堅決、果敢)
③扣緊“哪個男人…打死他!”(關心婦女)質疑或激疑:他是不是不近人情,甚至有點殘酷?還有一個原因:聯系第2節最后一句話中的“不可開交”。
④想象當時“不可開交”的情景?如果這樣下去會出現什么樣的后果?這可怕的結果發生了沒有?
⑤聯系第5節最后一句話,想象“井然有序”是什么樣的畫面。
過渡:特定的環境需要特定的手段,這也正是船長的高明之處。正因為船長的舉動—
[恰倒好處的質疑或激疑,激發了學生讀書的渴望,并且使“部分”回歸“整體”。]
3、(引讀)大家沉默了…他們的上空。
①理解“靈魂”(查詞典—思想)?偉大的靈魂就是—偉大的思想或精神,他的偉大的思想就在于他的關心他人、同情弱者、舍己為人的精神,
②時代需要英雄,時代造就英雄,學到這里,你還想到那些有偉大靈魂的人?
③讓我們把對英雄的敬仰溶進于自己的朗讀中(指名讀突出“偉大的靈魂”)。
[這個環節設計突破了“教教材”的樊籬,拓寬了語文學習的空間,使學生走進了偉大的心靈,得到了精神的洗禮。]
4、哈爾威…調遣。
①結合插圖,他屹立在船上,此時他會想些什么呢?
②他仿佛在給災難下命令,想一想,他會給災難下達什么命令?請你讀一讀這句話。
③學到這兒,哈爾威船長給老師一個啟示:災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向災難低頭。
④你受到什么啟示呢?說的真好,我希望你們牢記這樣的啟示。把它當作自己人生的座右銘。我想再請你們來讀一讀。
⑤指名讀,你認為該怎么讀就怎么讀。
[教學的本質是發展學生的個性,學生對學習材料反應是多元的,通過個性化的朗讀來張揚學生的個性。]
小結:大家學習的非常的投入和認真,課文中沒有一句贊美船長的話,但我們卻感受到了他的偉大、堅強和英雄本色:大難臨頭,他毫無懼色,危在旦夕,他視死如歸,這是一個多么偉大的船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