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實錄
嘎羧要走的消息長了翅膀似的傳遍全寨,男女老少都來為嘎羧送行。許多人泣不成聲。村長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條潔白的紗巾,四條象腿上綁了四塊黑布。老人和孩子捧著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最邊,它什么也沒吃,只喝了一點水,繞著寨子走了三圈。
師:一起讀這段話,你有什么感動?
生1:讀出了村民十分愛嘎羧,嘎羧也很留念村民。從“泣不成聲 ”這個詞語可以讀出村民們在這26年的光陰中對嘎羧十分的關心、照顧、很愛護它;
師:可見戰象與村民的關系非常深厚。
生2:從最后一個分句“繞著寨子走了三圈”體會到嘎羧是不愿意走的,非常留念這里,這里有它美好的回憶,村民十分愛它,它希望能夠留在這里,不想回去。
師:依戀之情
生3:從“長了翅膀似的”說明了全村人知道嘎羧要走的消息,都很關注,都很擔心,他們一傳十、十傳百,每個人都希望能見到嘎羧的最后一面,這里體現出人們非常關注這頭戰象,也體現出了人們對它的敬愛和尊敬。
師:對呀,村民把它看成了人。
師:人象的情深讓人感嘆,還從哪看出。
生4:把它看成了人。
師:我們能把這種深情,這種依戀讀出來嗎?指名讀,誰還想讀,我們一起來讀讀。
過渡:同學們嘎羧老了,但它沒有忘記自己是頭戰象,戰爭不再了,但它作為一頭戰象雄心不該他回到了曾經浴血奮戰的地方。這場景令我們感動,誰來說說。
第三版塊
我和波農丁悄悄地跟在嘎羧后面,想看個究竟。嘎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時,來到打洛江畔。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然后,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嘔-嘔-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這時,它身體膨脹起來,四條腿皮膚緊繃繃地發亮,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驚得江里的魚兒撲喇喇跳出水面。
師:好的,我們也一起來讀讀。齊讀。同學們這幾局都是寫嘎羧什么的句子?(神態、動作)。對好好讀讀,這段話,你有什么疑問。
1、為什么它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
2、為什么它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
3、為什么它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嘔-嘔-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
師:問得好,這正是我們要講的,那么請聯系上下文,在整篇文章中尋找答案。
師:我們先來講第一個問題。
1、生說為什么它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
生1:仿佛看到了威武雄壯的戰象們馱著抗日健兒,冒著槍林彈雨,排山倒海般地沖向侵略者;
師:仿佛回到了以前的戰場。
生2:日寇鬼哭狼嚎,丟盔棄甲;英勇的戰象和抗日將士也紛紛中彈跌倒在江里。
……]
師:戰象記憶的閘門打開了,你想象的閘門也打開了。
2、 為什么它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
生:也許是嘎羧曾經奮力殺敵……
生:也許是曾灑滿戰友鮮血的一處傷心之地
……
師:對呀,無論哪種理解我們都能感受到嘎羧的深深懷念之情。
3、為什么它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嘔-嘔-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
:師:第三個問題,我們知道《水滸傳》有路見不平一聲吼,那這兒的吼,又吼出了什么?
生:也許是嘎羧在深情呼喚戰友們的靈魂,
也許在訴說它對戰友的深深懷念,
也許在告訴戰友,它也將來陪伴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