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通過對含義深刻語句的理解,體會種樹人的用心,理解作者從中領悟的道理,能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看法,從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諦。
教學重、難點:通過對含義深刻語句的理解,體會種樹人的用心,理解作者從中領悟的道理,能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看法,從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諦。
教學紀實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中國有許多古話說的都很有道理,比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兩句話你怎么理解?
學生談出自己的理解。
師:【課件出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而每次我讀這句話就會想為什么要把樹和人聯系在一起說呢?愿意說說自己的看法嗎?
生1:我覺得種樹需要人花很多心血。
生2:種樹需要人花許多心血,教育人也要花許多心血。就像我們學的《師恩難忘》一課中老師的教誨使作者終身難忘。
師:大家說的都很有道理,今天我們一起到作家林清玄的散文,(板書:桃花心木)去尋找答案吧。一起讀讀課題。文章不但有一個很美的名字,還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
二、初讀課文,理解詞語
師:打開書,請同學自由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師:課文讀完了,一起讀讀屏幕上的詞語這些詞語:[課件]
高大而筆直 插秧 旱地
優雅自在 規律 汲取
旺盛 苗圃 僥幸
枯萎
師:僥幸在詞典中有這么幾個解釋【課件 1.獲得意外的成功。2.以不正當的手段取得成功或因偶然的原因免于災難。】你認為在課文中應該選擇哪個解釋?
師:能選擇幾個詞語概括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嗎?
師:再讀讀第一行這些詞語都是描寫什么的?到文章中找到所在的段落。
生:都是描寫桃花心木的。前三個詞語都是描寫長成的桃花心木。
師:讀讀它們所在段落(2、12段)【課件:課文2、12段】
師:【課件:出示桃花心木的圖片】介紹:這就是桃花心木。常綠喬木,樹干挺拔,樹冠強壯,樹高可達15公尺以上,(1公尺就是1米)也就是有咱們五層教學樓怎么高甚至更高。人們常用它做行道樹、庭院樹。中國臺灣地區很多,這里不常見到。
師:親眼看到了如此高大挺拔的桃花心木誰愿意再來讀讀課文這兩句。體會高大而優美。
師:其實,并不是所有的桃花心木都能長得如此高大而優美,在桃花心木生長過程中很多桃花心木都會——枯萎。
三、品讀課文,感悟道理
(一)體會作者心理變化
師:桃花心木成長牽動著作者的心,伴隨著它們的成長,作者的心理有哪些變化呢?請同學自由讀文畫出表示作者心理變化的詞語,并思考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
生1: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桃花心木的樹苗僅及膝蓋高,作者不相信那高大的樹是由這么小的苗長成的。(從哪看出矮小?)插秧,做個動作,這運用的什么修辭?是呀任誰也難以相信這參天大樹是這僅及膝蓋高的樹苗長成的。接著心理又有什么變化了?
生2:感到奇怪:因為種樹人來澆水的天數沒有規律,每次澆多少也沒有規律。
生3:越來越奇怪,因為種樹人澆水有時早上來,有時晚上來,所以越來越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