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課堂教學實錄
一、齊讀課題,解題。
師:“匆匆”是什么意思?
生:急急忙忙的樣子。
師:生活語言中什么時候用到“匆匆”一詞?
生:來去匆匆
歲月匆匆……
二、檢查預習。
1、指讀課文,正音。
2、師: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生:時間。
3、師:朱自清筆下的“時間”除了“匆匆”外,還有什么特點?用一個詞概括。
生:稍縱即逝。
生:逃去如飛。
生:一去不復返。……
三、自由品讀,體驗感悟
師:哪些語句可以感受到時間的這些特點?蘊含著作者怎樣的心情?請大家默讀課文,找出有關的語句,寫出自己的感受,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和同學討論。
(生自由讀書,討論交流,寫批注,師巡視。)
1、第一自然段
師:同學們認真讀課文,一定有很多收獲,老師希望與你們交流,分享你們收獲的快樂。
生:我從第1自然段的“燕子去了------,有再開的時候,------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這句話體會到了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特點。
師:怎么體會到的?
生:“燕子去了------,有再開的時候,”寫了大自然周而復始的規律。作者拿燕子、楊柳、桃花和時間對比,告訴我們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
師:從中感受到作者怎樣的心情?
生:困惑、無奈、難過、留戀的心情。
師:是啊,“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時間是不能回頭的,只能無奈地看著它流逝。讓我們通過朗讀把這種心情表達出來,好嗎?自己讀一讀。
(生自由朗讀。)
師:誰愿意讀讀這段話?
生讀。
師指導
師:全班一起讀讀這段話。
生:全班齊讀。
師:在這一段,作者為了告訴人們時間與眾不同,是一去不復返的,作者用了哪些手法?
生:排比、對比
師:你能不能仿照這種句式寫一段對時間感受的名言?
生:太陽落了有再升的時候,小草黃了有再綠的時候,樹葉掉了有再長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能告訴我,我們的日子怎么一去不復返?
生:我們能找回童年的記憶,卻找不回童年;我們能找回兒時的伙伴,卻找不回兒時的天真;我們能找回曾經的夢想,但找不回做夢的日子。聰明的,你能告訴我,我們的日子怎么一去不復返?
------
師:帶著自己的感受再來讀讀第一自然段。
生齊讀
2、第二自然段
師:誰再來交流?
生:“在默默地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說明時間的短暫、稍縱即逝。
師:你是怎么讀懂的?
生:作者把日子比作針尖上的一滴水,八千多個日子,也就是二十多年的時間,才像針尖上的一滴水。二十多年不算短,可是在時間的長河里,它卻是那么的短暫。
師:你可真會讀書。是啊,時間真是溜得悄無聲息,令人毫無覺察。請大家通過朗讀把這一特點表現出來。
生:全班齊讀。
師:二十多年的時間瞬間逝去,想來多么可怕。難怪作者不禁——
生:“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師:“涔涔”什么意思?“潸潸”呢?
生:“涔涔”是頭腦脹痛;“潸潸”形容淚流不止。
師:讓我們帶著這種感受把第2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
生齊讀
3、第三自然段
師:誰再來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