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姿勢》教學設計及反思
出示2、“地震時,眼看教室就要倒,譚老師飛身撲到了我們的身上。”獲救的學生這樣回憶。交流體會學生可能會帶著怎么的感情回憶,指導朗讀。譚老師留給學生最后的姿勢是——張開雙臂,護住學生。再次引讀,這就是譚老師所說的人生的價值,學生讀“人生的價值是什么?是大公無私,是為他人著想,為集體著想,為國家著想……”
出示3、一位老師說:“如果要快速逃離現(xiàn)場,論條件,老師離門口最近,最有可能離開。但在生死攸關的一刻,譚老師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交流朗讀。譚老師留給這位老師最后的姿勢仍然是——張開雙臂,護住學生。這就是他的人生價值,又引讀——“人生的價值是什么?是大公無私,是為他人著想,為集體著想,為國家著想……”
教學十一、十二自然段。
出示這兩個自然段,學生齊讀。
引讀:是呀,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姿勢!也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
三、總結全文
(一)人們贊頌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你也來贊頌贊頌他吧!
(二)出示資料:1、看看網友怎么贊頌他的。2、人們還表達了對他的無限懷念,無比崇
敬,無比懷念之情,播放音像資料:大愛千秋。3、出示詩歌:《五月的挽歌》
提升全文:在汶川大地震中還有哪些故事感動了你?學生根據(jù)課前的搜集交流。
我們這些同胞又可以為他們做什么?出示:網上下載的捐款名單,快速瀏覽,感受大愛無疆。
總結:因為有愛,有責任,這個世界變得如此溫暖,如此美好。讓我們時刻記得把愛傳遞下去。
四、布置作業(yè):
(一)、與老師一起總結這篇課文的寫作方法。
(二)、用正面描寫或者側面描寫寫一個片段,水平高的同學可以用上這兩種方法寫一篇文章。
教學反思:
刪繁就簡
一直希望自己的教學能夠刪繁就簡,直奔主題,突出重點。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做了不少嘗試,我希望能用有限的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去學習,去閱讀。在教學《最后的姿勢》時,我細心地讀了文本,根據(jù)我自己的理解,這篇文章告訴我們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應該是什么;告訴我們“張開雙臂,護住學生”這一姿勢詮釋了人性美,恪盡職守,充滿無私大愛的高尚品質。因此我選了“人生的價值”、“張開雙臂,護住學生。”這兩個支點進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