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九
《螳螂捕蟬》教學設計九作者:揚中市實驗小學 陸智華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77
《螳螂捕蟬》教學設計九
執教:揚中市實驗小學 陸智華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咱們要上的課文是——螳螂捕蟬,(教師板書課題)這兩個字是形聲字,同學們已經能根據聲旁準確地讀出讀音了,咱們大聲地念念它,好嗎?讀“螳螂”二字——齊讀課題
過渡:螳螂捕蟬是個有趣的寓言故事,這個故事中蘊藏著非常深刻的道理,想知道嗎?
二、自讀課文,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1、輕輕地打開課本,認真地讀讀課文,碰到生字,對照著文后的生字表認認、記記,爭取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了。讀完后啊,試著用簡要的話來說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課件出示:認真地讀讀課文,爭取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完后,試著用簡要的話來說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2、教師巡視指導。
3、評價學生朗讀情況:剛才,老師巡視了一番,發現咱們六( )的同學讀書可認真啦!想必,你們對課文內容一定有所了解了吧?
4、指名學生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吳王準備出兵攻打楚國,遭到了一些大臣們的反對,但吳王固執己見,決心已下,不容勸說。在大臣們無可奈何的情況之下,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蟬”的故事說服了吳王,使吳王恍然大悟,從而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指名兩生說,第一生說完后要給予明確地肯定,指出更清楚的要求。一定要說出“固執”和“恍然大悟”兩詞)
評價過渡:同學們真了不起,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能把握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和第十二自然段。
(一)第一自然段(出示)
1、教師手指文字,敘述:你們看,起初,吳王準備出兵攻打楚國,大臣們是極力勸阻,認為這樣做的后果會——不堪設想(著重號點出),你怎樣理解“不堪設想”呢?(不敢去想象,說明后果非常之嚴重!)你能想象一下不堪設想的后果嗎?(其他諸侯國乘虛而入,將造成國破家亡,妻離子散)是啊,盡管后果這么嚴重,可吳王卻固執己見,(著重號點出“固執”)你又怎樣理解“固執”呢?——堅持自己的觀點,聽不進別人的勸告。并且他還說——引讀“誰敢來勸阻我,我就處死他!”
2、你能把第一段讀好嗎?自己去練練,爭取讀出自己的感受!(自由練讀——指名讀、評——齊讀)
(二)第十二自然段
如此固執的吳王后來是——呈現文字——恍然大悟(著重號點出)最后,打消(著重號點出)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三)質疑
把這兩段話連起來讀讀,看看能不能把你心中最大的問號問出來?
為什么那么多的大臣都說服不了吳王,而一個少年卻能?
為什么吳王起初是固執不已,而后來卻恍然大悟,從而取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如果學生問這樣的問題,教師要引導他從這兩段文字中尋找答案——聽了少年的這番話。)
少年的這番話是什么樣的話?(“這番話”下加——和?)
這位少年的一番話中究竟蘊藏著怎樣的道理?(“道理”下加——和?)
評價過渡:一位哲人曾經說過:“沒有問題的學習不叫真正的學習!”看來啊,同學們真的會學習,真的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