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到深處才反復——《凡卡》課堂教學實錄(通用13篇)
情到深處才反復——《凡卡》課堂教學實錄 篇1
一.引入課堂
師:(出示契訶夫圖)認識他嗎?
生:這是契訶夫吧。
師:很好,他就是100多年前俄國的著名作家契訶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2004年為“契訶夫年”,因為那一年是契訶夫逝世一百周年。現在,幾乎他的所有小說和劇本都有了中文譯本,大家可以多讀讀他的作品。
師:(出示主題圖:凡卡)接下來這個人,你們一定認識吧?
生:(齊答)凡卡。
師:(板書課題)沒錯,他就是凡卡。聯系你的預習,你想說些什么?
生1:我通過預習知道凡卡是個可憐的孩子,他吃不飽,穿不暖,過著連狗都不如的生活。
生2:透過這幅圖,我知道這是凡卡偷偷給自己爺爺寫信的情景,感覺到他很可憐。
二.理清脈絡
師:他為什么寫信呢?
生:他寫信讓爺爺來接他回家。
師: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哪些段落似乎與凡卡寫信毫無關系的?把這些段落找出來。
生:(自學后匯報)4、5、6、13、14段與寫信沒多大關系。
師:對的!總的來說,有兩處是吧?一處是4、5、6自然段,另一處是13、14自然段。那么這兩處分別寫了什么呢?
生:一處是寫爺爺守夜,另一處是寫爺爺帶凡卡砍圣誕樹的情景。
師:對!這是在凡卡寫信的時候對鄉下生活的回憶,它是插在凡卡寫信的過程中寫的,這叫插敘!(板書:插敘)
師:除了插敘部分,哪些才是凡卡寫信的內容呢?
生:凡是凡卡寫信的內容都有引號。
師:沒錯!文中標有引號的段落才是信的具體內容。
三.引發 “矛盾”
師:文中直接寫求爺爺接他回鄉下的句子有哪些?
生1:親愛的爺爺,發發慈悲吧……
生2:快來吧,親愛的爺爺,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帶我離開這兒。
(大屏幕出示)
①親愛的爺爺,發發慈悲吧,帶我離開這兒回家,回到我們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
②帶我離開這兒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③親愛的爺爺,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條了!……
④快來吧,親愛的爺爺,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帶我離開這兒。
⑤親愛的爺爺,來吧!
師:我們反復地聽到了“親愛的爺爺”出現了幾次?
生:出現了四次。
師:反反復復地聽到“帶我離開這兒吧”,又出現了多次,讀起來有些啰嗦。可是,契訶夫作為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小說家,他說——
(大屏幕出示)
① 親愛的爺爺,發發慈悲吧,帶我離開這兒回家,回到我們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
簡潔是天才的姊妹。
② 帶我離開這兒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③ 親愛的爺爺,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條了!……
④快來吧,親愛的爺爺,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帶我離開這兒。
⑤親愛的爺爺,來吧!
師:同學們,看到這些句子,聯系契訶夫說過的話,你一定有問題要提了!
生:契訶夫說文章要簡潔,可是這幾處卻這么啰嗦,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師:這究竟是為什么呢?讓我們走進凡卡的生活。
情到深處才反復——《凡卡》課堂教學實錄 篇2
【教學目標】在初步理清小說線索的基礎上體會主人公的悲慘命運,引導學生感悟珍惜現今的幸福生活。
【教學重點】通過引導學生把握小說的敘述脈絡來體會感受小凡卡命運的悲劇,從而引起對窮苦人民同情的共鳴。
【教學難點】感悟并珍惜現今的幸福家庭生活。
【課前準備】
1、提前預習,掃清課文的文字障礙。
說明:文章生字較多,對于預初學生有必要在自查字典的基礎上共同學習。
2、 查找、了解作者契訶夫及其作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讀了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預設:對小凡卡的同情和可憐,對老板及老板娘的憎恨。)
二、切入
1、小凡卡之所以值得大家同情是緣于他悲慘的命運,作者主要通過什么方式展現他命運的悲慘性呢?
引導學生首先抓住小說的主線──信的內容來理解人物的悲劇。
2、找出凡卡給爺爺寫信的內容,并仔細體會一下其中哪一點最讓你感動?
重點引導第8段,采用齊讀的形式來體會這一段的內容,并引導學生思考在這一段中小凡卡遭受了那些折磨?
生依據文本交流,師撥。體會小凡卡所遭受的挨打、挨餓、挨凍這些非人折磨,其中“挨打”作為感悟重點,緊扣“揪、拖、揍、戳”等一系列動詞,引導學生感受這些詞語的感情色彩,從而引起內心的震撼。
再次采用個別朗讀的形式來加強對小主人公悲慘命運的理解和共鳴。
3、凡卡愿意繼續呆在這個人間地獄嗎?在文中找出依據來:
生通過對凡卡書信的梳理,將凡卡幾次懇求爺爺帶他回家的語言篩選出來。
師再次引導學生通過朗讀的形式逐步感悟凡卡內心逐漸劇增的痛苦。
三、深入
1、難道小凡卡的童年一直是如此悲慘嗎?你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曾經是快樂的?
在學生選找的基礎上重點引導第6、13段,在朗讀中深入理解他的快樂。
生讀,師點撥:
引導學生通過細節描寫、環境描寫感受凡卡對親情的眷戀以及祖孫之間深厚的親情,體會小凡卡曇花一現的快樂。
2、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要在文中插敘鄉村的美景以及小凡卡的回憶呢?
生交流,明白小凡卡今昔的對比、環境的對比在文中的作用。
四、體驗、感悟
1、爺爺既然如此愛著小凡卡,為何還要狠心將孫子送到城里遭人折磨呢?
生各抒己見,師明確爺爺太窮,也是被生活所迫。
2、是什么促使祖孫倆的命運如此悲慘?
(沙皇的黑暗統治。)
五、延伸、小結
學了這篇課文后,你和凡卡比比各自的童年,發表一下你的感悟。
學生自由暢談,老師最后總結,引導學生懂得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用心體會家庭的溫暖。
情到深處才反復——《凡卡》課堂教學實錄 篇3
作者:謝瀅
教學目標 :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凡卡悲慘的生活遭遇,體會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2、初步領悟文中所采用的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通過第八、第十、第十五自然段的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慘和內心的痛苦。
教學難點 :初步領悟文中所采用的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學生:了解契柯夫的作品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教師:課文錄音、卡片若干
板書設計 :
現實:悲慘
凡卡
回憶:快樂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初設疑問:
1、通過昨天的學習,我們了解到《凡卡》這篇小說在寫作上有什么特點?
2、凡卡回憶了哪些往事?你從凡卡回憶的這些往事感受到他在爺爺身邊時生活得怎么樣?(板書:回憶快樂)
3、凡卡給爺爺寫信,信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凡卡希望爺爺把他帶回村子里去。)凡卡為什么希望爺爺把他帶回去?(板書:現實悲慘)
4、今天,你想進一步知道什么呢?引導學生進一步追問:凡卡的生活悲慘在哪兒?凡卡的生活為什么這樣悲慘?
二、讀信悟情,解答疑問:
1、快速讀信,看看課文的哪幾個小節最能反映凡卡生活的悲慘?
2、默讀第8小節,找找反映凡卡悲慘生活的句子,并把自己的體會標注在書上。
A、學生交流
B、交流后引導學生總結:凡卡吃不好,睡不好,還常常挨打,被伙計捉弄。
C、設身處地地想想,如果是你,會怎么樣呢?
D、我們那可憐的凡卡正在向爺爺傾訴自己的不幸,選擇最能打動你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親愛的爺爺,……”
3、默讀第10、15自然段,也找找反映凡卡悲慘生活的句子,感受深刻的地方適當地寫一些標注,如有產生疑問的地方,就在旁邊打個問號。
A、交流反映凡卡悲慘生活的句子和體會。
B、學生質疑(估計):“凡卡為什么不怕爺爺結結實實地打?”引導學生通過討論體會凡卡在鄉下的生活很苦,可是當學徒的生活更苦,以及凡卡失去親人疼愛的孤獨。
C、在10和15節中選一個小節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自由讀、兩小節各指名一人讀、評讀。
4、討論第二個問題:凡卡的生活為什么這樣悲慘呢?結合課文及課外查閱到的資料談談。
5、把信的內容連起來有感情地讀一讀,讀到寫回憶的部分停下來想一想凡卡在爺爺身邊時的快樂生活。教師質疑:這篇小說一半寫苦,一半寫甜,這是不是有矛盾?(引導學生討論,領悟作者寫凡卡回憶鄉下生活的“快樂”,更襯托出凡卡學徒生活的“悲慘”。)
三、再問再議,拓展練筆:
1、自由讀20、21兩個自然段,提出問題與同學討論。
2、重點討論問題:凡卡寫的這封信,他爺爺能收到嗎?
A、學生聯系“地址不詳”,認為他爺爺不能收到信。
B、討論:就算凡卡的爺爺能收到信,他能把凡卡帶回去嗎?
C、是啊,對于凡卡來說,回到爺爺身邊只能是一個甜蜜的夢而已。(播放最后一節課文錄音)
3、練筆(任選一題)
l 課文在凡卡睡熟并做著甜蜜的夢的地方結束了。但夢總是要醒的,想象一下,凡卡睡醒以后,會發生什么事情。
l 讀了課文,你可能有很多話想對凡卡說。先說一說,再寫下來。
(如教學時間不充裕的話,就作為作業 。)
四、布置作業
把自己喜歡的詞句摘抄在自己的摘抄本上。
※ 本課獲常熟市新課程教學改革評優課三等獎
情到深處才反復——《凡卡》課堂教學實錄 篇4
一、知識與技能 :
1、通過課前有效預習,能掌握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詞義,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找出課文中體現凡卡學徒生活悲慘的重點句段,抓住重點詞語體會、感受,有感情朗讀,感受凡卡的悲慘生活,激發學生同情心和對黑暗社會的憎恨。
3、體會小說中細膩傳神的細節描寫和對比反襯的寫作手法。領悟把作者敘述、信的內容和回憶插敘結合在一起的表達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讀自悟和動手標記,理清文章條理,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凡卡寫信的內容以及描寫他的神態、聯想的段落,了解他的內心,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精讀,學習文章表達手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了解沙皇統治下窮苦孩子的悲慘命運,激發學生憎恨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有感情朗讀課文,理解凡卡寫信的內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難。
教學難點:理解凡卡寫信過程中的聯想和文章結尾的含義,領悟文章將作者敘述、信的內容和回憶插敘結合在一起的表達方法。
五、學法指導
指導學生著眼細節,精讀細嚼,深入體味,從而較深刻地理解,受到思想感染。
教學媒體: 投影儀、幻燈片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要了解一個“無與倫比的藝術家”。他一生創作3470多篇小說,被世人譽為“短篇小說”。他就是俄國文學巨匠——契訶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一篇曾經感動過一代又一代人的短篇小說《凡卡》。
(設計意圖:了解作者資料,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
二、直奔主題,感受悲慘
1、板書課題。
2、說到小說,它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塑造生動的人物形象,來感動人的心靈。(出示課件)看,這就是本課出現的幾個主要人物,你能說出在課文中他們的角色嗎?(指生說)
(設計意圖:形象直觀,進入人物角色體驗。)
3、在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這篇課文,誰能用上這幾個人的名字說一下這篇小說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檢測預習,培養學生歸納概括能力。)
4、凡卡給爺爺寫信,在信中,凡卡向爺爺訴說了什么?好,誰來說。(板書:學徒生活)
5、同學們,凡卡在鞋匠家的學徒生活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你會選擇什么?(痛苦、悲慘、豬狗不如、艱苦——)(隨機板書:悲慘)
6、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看在凡卡的信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凡卡學徒生活的悲慘,可以拿起手中的筆,勾劃相關語句,或者寫下你的理解,批注在書上空白處。(師隨機巡視,個別交流。)
(預設評語:同學們的讀書習慣很好,有的同學劃下了相關的句子,寫下自己的理解,有的同學還劃下了重點詞語,結合重點詞語理解課文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
4、交流。出示幻燈片“昨天夜里……老板隨手撈起個家伙就打我”
自己小聲讀,邊讀邊思考,在這段話中你感受到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句子感受凡卡學徒生活的痛苦,內心對凡卡產生深深地同情。)
5、學生交流。(“揪”“直戳”“隨手撈起”等詞語。為什么到院子里?“家伙”可能是什么家伙?感受到什么?)
6、面對老板的兇狠殘暴,九歲的凡卡痛苦無助,帶著這種理解,誰來讀?
(設計意圖:以情促讀,走入凡卡內心。)
7、同學們,從老板、老板娘的動作中我們感受到了老板的兇狠和無情,體會到了凡卡的悲慘和無助,讓我們如臨其境,如聞其聲,這就是小說中的細節描寫,“于細微處見精神”,一字、一詞卻傳遞著文字背后豐厚的意義。
8、凡卡除了挨打,還有哪里看出凡卡生活的悲慘?
(生讀挨餓、挨凍)
吃的是一點點,吃不飽。睡在過道里。同學們,知道莫斯科在寒冷的冬季氣溫最低到多少嗎?零下40多度,我們這里最低也就 是零下20多度,那就是寒冷的冬季了,寒風刺骨呀。而九歲的凡卡卻睡在了過道里。
(設計意圖:通過溫度對比感受凡卡住的環境很差。)
7、讀到這里,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凡卡?
8、凡卡在信中向爺爺這樣訴說自己的生活(出示課件)
讀“我的生活沒有指望了,連狗都不如”
饑餓、寒冷、毒打在折磨著九歲的小凡卡,讀
9、此時此刻,他的愿望就是什么?他想——回家。(板書:想回家)
10、出示課件“親愛的爺爺,發發慈悲吧……我就要死了……”同學們,假如你就是凡卡,你在這里過著悲慘的生活,你將怎樣去求爺爺接你回家?(配樂,生讀。預設評價:我仿佛聽到你的心在顫抖;我感受到你迫切回家的愿望)
過渡:凡卡想離開“這兒”,“這兒”指的是哪里?鞋匠的家。是的,凡卡想離開鞋匠的家,想離開莫斯科。那,同學們,在凡卡眼中,繁華、熱鬧的大城市莫斯科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城市呢?對這里,他一點留戀也沒有嗎?自己讀書,從書中你讀懂了什么。(學生讀書之后,可以先小組交流一下。師巡視,指點)
11、在繁華、熱鬧的莫斯科,有很多人,有很多鄉下沒有的東西,但這一切對凡卡而言是冷漠的,是不屬于凡卡的。在凡卡的內心,他感受不到溫暖,他孤獨的在莫斯科、在鞋匠家里承受著一個九歲孩子難以承受的冷漠。
12、凡卡的生活像一首凄婉的詩在觸動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根據自己的理解,完成小詩。配樂。學生展示。
(設計意圖:以情促寫,鍛煉學生習作表達。)
在熱鬧的圣誕節前夜,我們聽見,他深深地嘆了口氣。我們知道,他想回家!
過渡:凡卡回家的愿望是那么迫切,家鄉究竟有什么在吸引著他呢?到書中去尋找答案。讀凡卡在寫信時想到了家鄉的什么?
三、對比襯托,感受快樂
1、砍圣誕樹的快樂。齊讀“逮住它,逮住它,逮住它,嘿,短尾巴鬼!”感受快樂。或許,凡卡在寫信時嘴邊會流露出一絲微笑。板書:快樂
2、凡卡和爺爺守夜。當別人在夢中熟睡,鄉村的夜晚是多么美麗呀!(生讀)(板書:美好)
鄉村的夜晚,多美麗的景色呀!契訶夫用詩一樣的語言為我們描繪出了鄉村夜晚的美麗,那種安靜、自由、空曠,多么令人向往。在小說中也有著詩一樣的語言,難怪列夫托爾斯泰說契訶夫是“無與倫比的藝術家”。
出示詩歌樣式,配樂感受語言。
(設計意圖:感受凡卡回憶的快樂,反襯在城市中學徒生活的悲慘。)
2、在凡卡寫信的回憶中,充滿了快樂、美好,那,凡卡為什么還被爺爺送到莫斯科呢?在快樂美好的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呢?自己讀書,到書中尋找答案。(師巡視,指點)
3、在鄉下,凡卡和爺爺的生活其實也是悲慘的,爺爺已經65歲,還在寒冷的冬夜給老爺守夜,還會到森林中去砍圣誕樹,即使被凍得吭吭地咳,我們能感受到,他們生活窮困,衣食無著。但是,在此時凡卡想來,竟然是那樣美好。你懂得了什么?(對比、反襯)
四、揭示悲劇,猜想結局
凡卡的心愿能實現嗎?他能回到家鄉爺爺的身邊嗎?學生交流 。
凡卡懷著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做著一個香甜的夢,我們實在不忍心去打擾、驚醒凡卡甜蜜的夢,但,夢終歸要醒,醒來后的凡卡又會發生什么呢?發揮你的想象續寫《凡卡》,——《凡卡夢醒之后——》
板書設計: 凡卡
學徒生活 悲慘
鄉下生活 快樂 美好
苦 對比 “樂”
悲慘
情到深處才反復——《凡卡》課堂教學實錄 篇5
【教學設計的背景分析】
圣誕節前夜,凡卡趁老板、老板娘和伙計們去教堂做禮拜的機會,偷偷地給爺爺寫信,向爺爺傾訴自己在鞋鋪當學徒遭受的令人難以忍受的悲慘生活,再三哀求爺爺帶他離開這兒,回到鄉下去,并回憶了與爺爺在一起時的生活情景,最后,凡卡沒有把收信人的地址名字寫清楚就把信塞進郵筒里,在甜蜜的夢中看見爺爺正在念著他的信。這是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的小說《凡卡》,反映凡卡悲慘生活的同時,也反映了沙皇統治下俄國社會中窮苦兒童的命運。
文本篇幅較長,作者的敘述、凡卡的信和凡卡的回憶三部分內容互相穿插,要在第一課時讓學生整體感悟,必須有所取舍,所以重點在于學習凡卡寫給爺爺的信。這封信用兒童的口吻,平實地敘述了凡卡生活的悲慘和回鄉下的渴望,六年級的學生學懂這封信沒有問題,關鍵是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慘和內心的痛苦。“讀 ──思──感悟、傾訴──朗讀”貫穿了整個信的教學。教學中對文本進行了2次重組,將信的內容合在一起,完整地呈現給學生,第一次讀信,學生清楚地明白了凡卡寫信的目的:求爺爺帶他回鄉下!第二次讀信,學生找到了凡卡迫切要求回去的內容,動情地朗讀,感受到了凡卡內心的痛苦。第三次讀信,學生感受到了凡卡悲慘的生活,面對爺爺的面像,孩子們向爺爺傾訴著凡卡的痛苦,他們深深地同情凡卡的遭遇,和凡卡一起向爺爺呼喊:快來吧,親愛的爺爺!通過層層深入地閱讀,自主學習的選擇,學生體會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有共鳴有感悟才能學好語文,在讀信的過程中,要求學生一邊讀一邊把自己的感悟旁注下來,和同學和老師一起交流。讀書貴有疑,要求學生把自己讀時的疑問寫下來,作為課堂里要學習的內容,而下一節課的學習內容也是因學生的需要而產生,師生共同探索下一節課的任務,力求真正實現有需要的學習,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預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朗讀、感悟,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慘和內心的痛苦。
2、過程與方法:
讀──思──感悟、傾訴──朗讀,讀書時做旁注和提問。
3、情感與價值觀:
理解感受凡卡的孤獨悲慘的遭遇,產生對凡卡的深深同情。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流程】
一、揭示課題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題目是──《凡卡》。
2、昨天同學們預習了課文,抄了生字詞,我們班有十幾位同學“禱”的偏旁寫錯了,所以何老師要特別提醒同學們注意兩個字的偏旁,出示:禱、襖,點紅,把你認為容易寫錯的字抄一遍。
二、梳理全文
1、課題是《凡卡》,這是一個人名,那么課文講了凡卡的什么事呢,請你自己快速默讀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2、這是俄國作家契訶夫的作品,課文中外國人的名字挺長的,有點難讀,比如:(出示)“康司坦丁·瑪卡里奇、日發略維夫 、卡希旦卡”請你在課文中劃出這些人名,自己讀順,然后自由選擇一個人物用一句話介紹他的身份。
三、重組文本,讀信悟情
1、課文中哪些段落是信的內容呢?何老師要請大家在3分鐘內快速默讀完課文,找到信的內容,在相應的自然段前打勾。
2、把這些打勾的自然段合在一起,就是凡卡寫給爺爺的整封信了。認認真真地閱讀這封信,想想:凡卡為什么寫信?他的目的是什么?一邊讀信,一邊在旁邊作旁注,寫出讀的時候的第一感受,也可以提出問題。
3、同學們,凡卡為什么寫這封信?哪里最能看出凡卡的迫切想回去,請你劃出句子,自已讀讀。
出示:
a、親愛的爺爺,發發慈悲吧,帶我離開這兒回家,回到我們的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給您跪下了,我會永遠為您禱告上帝。帶我離開這兒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
感受到凡卡的渴望了嗎?哪些詞你感受到了:“再也受不住了、跪下、要不,我就要死了”是的,這是凡卡的哀求,我們一起讀。
b、我會替您搓煙葉,我會為您禱告上帝;要是我做錯了事,您就結結實實地打我一頓好了。要是您怕我找不著活兒,我可以去求那位管家的,看在上帝面上,讓我擦皮鞋;要不,我去求菲吉卡答應我幫他放羊。親愛的爺爺,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條了! ……
寧愿受這么多的苦也情愿,此時,可憐的凡卡只有一個愿望:回鄉下!要不,只有死路一條了!一起來讀讀。
c、快來吧,親愛的爺爺,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帶我離開這兒。可憐可憐我這個不幸的孤兒吧。
這是一個絕望的孩子的呼喊,讓我們一起呼喊:快來吧,親愛的爺爺……
4、凡卡為什么那么迫切要回去?原因是什么?你們能不能從這封信中找到一個最能概括凡卡生活的句子“連狗都不如”從哪里看出?請同學們劃出這些句子。
⑴ 出示爺爺的畫像:
現在爺爺就站在這里,請你把凡卡可憐的生活說給爺爺聽聽,你把發生在凡卡身上的遭遇說給爺爺聽。
⑵ 孩子們,找出凡卡信中最刺痛你最觸動你一段話,動情地讀給爺爺聽,讓爺爺早日把凡卡帶回去,大家站起來,讀出來。
5、再次朗讀凡卡求爺爺帶他回去的3個句子。
四、共同探索新任務
1、這就是凡卡寫給爺爺的信,你們手中的信和課文中的信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要在信的內容之間穿插敘述別的內容?這是我們下節課要共同研究的,老師適時打出:
1、課文中穿插敘述了哪些內容?有什么作用呢?
2、同學們手中的信封是空白的,你能模仿凡卡寫信封嗎?信封寫好了,你有什么問題?
出示:
2、爺爺能收到信嗎?為什么?
我們又共同發現一個問題,也是我們下節課學習的內容。
3、你還有什么問題?
我們共同發現了這些問題,那么,這些問題就是我們下一節課要學的內容。
情到深處才反復——《凡卡》課堂教學實錄 篇6
18 凡卡 凡卡
一、說教材
《凡卡》這篇小說由俄國著名作家契珂夫寫于1886年,當時正是俄國沙皇統治最黑暗的時期,人民過著苦難的生活,無數破產的農民被迫流入城市謀生,他們深受剝削之苦,連兒童也不能幸免。契珂夫在父親的雜貨店里,親眼目睹了父親對小學徒的虐待,十分同情小學徒的命運。
《凡卡》這篇課文通過凡卡給爺爺寫信這件事,反映沙皇統治下俄國社會中窮苦兒童的命運,揭露了當時社會制度的黑暗。本文表達上的特點有兩個方面,一是由作者的敘述、凡卡的信和凡卡的回憶三部分內容穿插起來,互相輝映。一是采用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
本學期提出了兩項閱讀的新要求,一是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二是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通過前幾組課文的學習,學生已有了一定基礎,本組課文應該進行較為綜合的練習,而《凡卡》則是難得的例文。由于在第一課時中已經完成了初讀感知、整體建構、略讀“回憶”和學習生字的教學目標,因此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凡卡悲慘的生活遭遇,體會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2、初步領悟文章所采用的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凡卡》一文篇幅較長,內容和形式都比較復雜,要提高教學效率,教學必須突出重點和難點,本文內容很豐富,其中反映文章主旨的核心內容是凡卡寫的信,而信中最能集中地反映凡卡生活悲慘和內心痛苦的是第8、10、15自然段,因此,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通過第八、十、十五自然段的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慘和內心的痛苦。
本文的表達方法比較獨特,學生初次接觸,學生領悟起來有一定難度。因此,本文的教學難點確定為:初步領悟文章所采用的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問題情境教學法,直奔重點,引導感悟。
學法:質疑、探究、感悟、朗讀四結合學習法。
三、說教學程序
(一)復習導入,初設疑問:
導入新課,從復習課文內容入手,回顧《凡卡》一文的寫作特點,并在學生把握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追問:凡卡的生活悲慘在哪兒?凡卡的生活為什么這樣悲慘?然后引導學生就以這兩個大問題為統帥,進行探究、討論和交流。由于課始有了目標,學習就有了方向,問題由學生自己提出來,探討也就有了熱情。
(二)讀信悟情,解答疑問:
由于課文篇幅比較長,內容和形式都比較復雜,要提高教學效率,必須突出重點,因此我要求學生快速讀信,找出內容最重要、感情最強烈的段落。接著直奔最重要的部分,指導學生精讀第八自然段,采取自讀和交流討論的方式,弄清凡卡在哪些方面受到怎樣的虐待,設身處地地體驗凡卡內心難以忍受的痛苦,在此基礎上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接著讓學生以同樣的方法學習第10、第15自然段,并鼓勵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大膽提問,通過討論探究解決問題,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凡卡的不幸,養成邊讀邊思、讀中存疑的良好讀書習慣。到此,學生解決了課始提出的第一個問題。然后解決第二個問題:凡卡的生活為什么這樣悲慘呢?我讓學生結合課文及課外查閱到的資料談談,使學生認識到凡卡不幸的命運不是偶然的,而是黑暗的社會造成的必然結果。最后,讓學生把信的全部內容有感情地讀一讀,讀到回憶處,停下來想一想凡卡的“快樂”生活,在學生有所感觸的情況下,教師質疑:這篇小說一半寫苦,一半寫甜,這是不是有矛盾?引導學生討論,領悟作者寫凡卡回憶鄉下生活的“快樂”,更襯托出凡卡學徒生活的“悲慘”。
(三)再問再議,拓展練筆:
小說最后寫了凡卡寄信和做夢,暗示凡卡希望回到爺爺身邊只能是一個甜蜜的夢而已。我要求學生自由讀20、21兩個自然段,提出問題與同學討論。并重點討論問題:凡卡寫的這封信,他爺爺能收到嗎?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引導學生聯系“地址不詳”,認識到他爺爺不能收到信。然后我讓學生進一步討論:就算凡卡的爺爺能收到信,他能把凡卡帶回去嗎?在此基礎上,播放最后一節課文錄音,讓學生領悟:對于凡卡來說,回到爺爺身邊只能是一個甜蜜的夢而已。最后,讓學生任選一題做課后擴展練習:1、課文在凡卡睡熟并做著甜蜜的夢的地方結束了。但夢總是要醒的,想象一下,凡卡睡醒以后,會發生什么事情。2、讀了課文,你可能有很多話想對凡卡說。先說一說,再寫下來。這樣,會使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對思想感情的體會得到深化。
四、說板書和作業
板書:加上題目只有十個字,簡明扼要地將凡卡現實生活的悲慘與回憶中生活的快樂形成鮮明對比,從而深入體會小說的思想感情和小說表達上的特點。
作業:本文語言生動、形象,情真意切。有描寫人物外貌的,有描寫景物的,也有抒發思想感情的。這些精彩的語句、段落都有積累的價值。因此,我讓學生自主選擇,把他們喜歡的詞句抄寫下來。另外,如果教學時間不夠充裕的話,練筆也將作為作業留給學生。
情到深處才反復——《凡卡》課堂教學實錄 篇7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蘸、戳、撇、醺”4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學徒、立柜、生銹、摩平、郵筒、揪著、稀粥、基督、逮住、地址、圣誕節。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凡卡悲慘的生活遭遇,體會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1、 理解凡卡寫的信的內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難。
2、 理解寫信過程中凡卡的聯想和文章結尾的含義。
三、志趣與創思
學習文章采用作者敘述、人物寫信和回憶插敘相結合的表達方法,及對比襯托、暗示的表達方法。
四、教學時間 三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凡卡》。小說的作者是19世紀后期俄國的偉大作家契訶夫。契訶夫從小就熟悉學徒生活,同情他們的不幸遭遇,他寫了許多極為深刻的揭露沙皇黑暗統治和人民悲慘生活的作品。今天要學習的《凡卡》一文就是作者的一篇代表作品。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課文,注意把生字讀正確,不好讀的詞句反復讀一讀,把句子讀通順。
2、同桌合作讀課文,讀讀評評,互相糾正讀得不準、不順的地方。
3、自讀討論,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按要求自學:
①認真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用橫線畫出凡卡寫的信的內容;用波浪線 畫出回憶的內容。
②想一想,文章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③不懂的問題記下來。
(2)全班交流匯報。
(3)質疑問難。
三、連起來讀一讀信的內容,體會思想感情
1、自己把文中信的內容連起來讀一讀,想一想凡卡為什么要給爺爺寫信。
2、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四、作業布置
1、紅花本抄寫生字詞。
2、家庭聽寫。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聽寫生字詞
二、精讀重點段,深入體會思想感情
1、瀏覽信的內容,找出信中你感受最深的段落,談談你的感受。
2、深入學習第8自然段,具體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慘遭遇。
(1)認真讀第8自然段,邊讀邊想邊記,自己練習說一說凡卡在鞋匠鋪受到哪些虐待。
(2)交流,理清這一段的內容層次。前七句寫凡卡遭受到多方面的虐待,經常被打,吃不飽,睡不好。
(3)同桌練習按層次復述凡卡的悲慘生活。
(4)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3、自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10、15自然段。
4、把全信連起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5、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提出來與同學討論。
三、讀插敘回憶的內容,領悟對比襯托的表達方法
1、自由朗讀兩次回憶的段落,體會凡卡的心情。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2、小組討論:凡卡所回憶的生活是否真是像他感受的那樣幸福?文中插敘的兩次美好的回憶有什么作用?
3、交流點撥:明確作者安排凡卡認為 “歡樂”“幸福”而并不歡樂、幸福的回憶,是與鞋匠鋪里的學徒生活形成鮮明的對比,襯托出現實生活的痛苦難熬。所以他急切地希望爺爺帶他回到村子里去。
四、讀寄信及以后的部分,進一步感受凡卡悲慘的命運
1、默讀寫信的部分,你能否發現什么問題,提出來與大家討論。
2、質疑討論,如“凡卡精心寫好的信,他爺爺能不能收到?”
3、做課后思考題:“課文在凡卡睡熟并做著甜蜜的夢的地方結束了。但夢總是要醒的,試想象一下,凡卡睡醒以后,會發生什么事情?”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五、回顧全文,談收獲
通過學習本文,你學懂了什么?引導學生重點從思想感情的體會和對表達方法的領悟等方面去談。
六、作業布置
1、做同步練習冊。
2、預習23課。
板書設計:
22 凡卡
寫信前(擔心恐懼)
思念爺爺(只有一個親人)
挨打
悲慘生活 寫信 學徒生活 挨餓 連狗都不如
受凍
守夜
鄉下生活(插敘) 實際又冷又累
砍樹
寄信(希望如夢)
情到深處才反復——《凡卡》課堂教學實錄 篇8
一、看拼音寫詞語
二、照樣子補充詞語
例:亮(堂堂)
黑( ) 孤( ) 笑( ) 綠( ) 金( ) 明( )
三、讀下面的句子,劃掉使用不恰當的詞語
1、我竭力進行(分辯 分辨),終于搞清楚了事情的真相,解除了人們對我的誤解。
2、雨水模糊了她的視線,她(分辯 分辨)不清剛才過去的,是不是她要找的那個人。
3、在我(爭辯 爭議)的時候,他們把我綁起來,真使我哭笑不得。
四、選擇恰當的關聯詞語填空
無論……都…… 既然……就…… 不是……而是……
只要……就…… 要是……就…… 雖然……但是……
1、(要是)明天下雨,拔河比賽(就)改在星期五下午進行。
2、一個人(無論)地位多高,(都)應該是人民的公仆。
3、他獲得的成績,(不是)靠小聰明,(而是)靠勤奮取得的。
4、你(既然)決心做一個好學生,(就)要從現在做起。
5、李老師(雖然)五十多歲了,(但是)精神仍十分充沛。
五、用直線把下面的詞語與其對應的解釋連起來
瞻仰 表示很快地、大略地看一看。
凝視 表示回頭或向四周看。
眺望 表示恭敬地看。
注視 表示從高處往遠處看。
仰視 表示目不轉睛地看。
張望 表示從高處向低處看。
俯視 表示抬頭向上看。
瀏覽 表示集中注意力看。
〖參考答案〗
一、看拼音寫詞語
暖炕 郵差 逮住 圣誕 皮襖 稀粥 摩平 生銹
二、照樣子補充詞語
黑(乎乎);孤(零零);笑(哈哈);綠(油油);金(燦燦);明(晃晃)
三、讀下面的句子,劃掉使用不恰當的詞語
劃掉:1、分辯 2、分辯 3、爭議
四、選擇恰當的關聯詞語填空
1、要是……就……
2、無論……都……
3、不是……而是……
4、既然……就……
5、雖然……但是……
五、用直線把下面的詞語與其對應的解釋連起來
情到深處才反復——《凡卡》課堂教學實錄 篇9
我在教學《凡卡》一文時,為了使學生能更好地了解凡卡的悲慘遭遇,激起他們對凡卡的同情和對當時黑暗社會的痛恨。除了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外,我還引導學生將課文的插圖與相關內容聯系起來。通過對比,發現矛盾,產生疑問,然后討論解決,這樣做對深入理解文章中心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凡卡》一文的插圖主要描繪了在圣誕節前夜,凡卡等老板,老板娘和幾個伙計到教堂做禮拜之時,在鞋店偷偷給爺爺寫信的情景。在凡卡的身后,是一個高大的鞋架,架子上擺滿了各種楦頭和皮靴……而文章的第十自然段中卻有這樣一句話:“我原想跑回我們村子去,可是我沒有鞋,又怕冷……”
當學到這段內容時,與插圖對照,學生很快就產生了疑問:為什么鞋店有那么多鞋,而凡卡卻說沒鞋穿呢?圍繞這個問題,學生展開了討論。有的說:“鞋是賣錢的,他那樣穿,哪能買得起,只有有錢人才能穿上鞋”;有的說:“課文中莫斯科是個大城市,房子會是老爺們的,自然,鞋店也是有錢人光臨的地方”……接著我又問:“當老板看到大冷天凡卡不穿鞋時,為什么不送他雙鞋穿呢?”經過討論,學生很快就明白了,那些有錢人是不會可憐、同情、幫助窮孩子的,有的只是對他們兇殘的虐待,可見這個社會是多么的黑暗。
情到深處才反復——《凡卡》課堂教學實錄 篇10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了解沙皇統治下窮苦孩子的悲慘命運,激發學生憎恨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運用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聯想來了解人物內心活動的方法,學習凡卡寫信和寫信后的內容,體會凡卡命運的悲慘,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習了解人物內心活動的方法。
2、體會凡卡的悲慘遭遇并受到思想教育。
【教學難點】體會插敘部分對表達中心思想的作用。
【教具準備】投影儀、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明確任務
上節課同學們初步學習了這篇課文,知道課文主要是在寫凡卡的信,并按寫信前、寫信、寫信后的順序理清了文章的層次,從凡卡寫信前的動作、神態中體會出他當時的心情是十分害怕的。
師板書:
寫信前──怕
這節課我們繼續運用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聯想來了解人物內心的方法學習寫信時、寫信后這兩部分內容。
二、感受凡卡的悲慘生活
1、通過第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到寫信這一部分內容包括信的內容和凡卡的回憶。下面先請同學們默讀凡卡寫給爺爺的信的內容,想一想:
凡卡在信中寫的內容給你的感受是什么?
板書:
學徒生活 苦
2、課文哪一自然段集中體現了凡卡學徒生活的苦?
(第8自然段。)
3、自由朗讀第8自然段,思考:
寫了凡卡的哪些悲慘的遭遇?
⑴ 挨打;
⑵ 挨餓;
⑶ 沒法睡;
把令你感觸最深的詞句劃上記號,可以在旁邊寫上你的想法。
① 出示幻燈片(描寫凡卡挨打的句子)首先來看看他挨打的悲慘遭遇:
凡卡在信中告訴爺爺自己挨打了,請同學們仔細看看他為什么會挨打?
(因為他在給老板的小崽子搖搖籃的時候,不知不覺睡著了。)
“不知不覺”說明了什么?
(說明凡卡太累了。)
那他們是用什么打的?文中凡卡是怎樣說給爺爺聽的?
(老板揪著我的頭發,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帶揍了我一頓。)
后邊還說“老板隨手撈起個家伙就打我”狠心的老板會用什么家伙打可憐的凡卡?“隨手”又說明了什么?
從文中找出老板和老板娘是怎樣打凡卡的?揪、拖、戳、撈這些動詞說明了什么?在你做錯了事時,你的父母會這樣對待你嗎?再說凡卡挨打的原因是什么,犯得著這樣打他嗎?可憐的凡卡的生活真是苦啊,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段話吧!
② 除了挨打,凡卡還有挨餓的悲慘遭遇,哪些句子寫了他挨餓。指名說。
(出示凡卡挨餓句子。)
他吃的怎么樣?文中是怎樣說的?簡直沒有。 “簡直沒有”是什么意思?從哪里看出“簡直沒有”?
③ 連肚子都吃不飽就更別談睡得好了,生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指名讀。
老板、老板娘對凡卡是動不動就揍他一頓、而與凡卡同為受壓迫者的伙計們對凡卡也是經常捉弄,欺負他,當時就是這樣一個人吃人的社會,同為受壓迫者,沒有說互相關心,幫助,而是去欺負那些比自己更可憐,更苦的人。凡卡在他們中就是最苦的,所以他們都欺負他,凡卡得不到任何人的關心,他感到孤獨、 請同學們自己有感情地讀讀凡卡的學徒生活,再來感受一下凡卡的悲慘生活。
板書:
悲慘
一個九歲的孩子不光擔負這么重的勞動,還遭受這么多的折磨,怎么忍受得了呢?這么苦難的生活凡卡一刻也呆不下去了,他苦苦請求爺爺帶他回家,讓我們一起幫凡卡求求他的爺爺吧!
(出示凡卡求爺爺的句子。)
生齊讀、指名讀、齊讀。
4、如果你就是可憐的凡卡,你會用什幺樣的語氣跟爺爺說?(乞求)指名朗讀第8自然段的后四句話。
讓學生朗讀凡卡哀求的話,程度從請求到懇求到哀求。
(請求 懇求 哀求。)
5、在這短短的幾句話中,作者用了兩個省略號,在這里表示什幺意思?
(因難過而寫不下去。)
6、出示幻燈片(凡卡跪在地上寫信的情景)此時此刻,凡卡正赤著雙腳,跪在冰冷的地上,向爺爺訴說著自己的種種不幸,求爺爺盡快地帶他離開這個火坑。這點點省略號就像是辛酸的淚珠。所以我們在讀到這些省略號的時候,要留下空間,讓他訴說,停頓的時間要長一些。
7、出示幻燈片(描寫凡卡寫信時的動作的句子)引導學生“撇撇嘴”、“抽噎了一下”訴說自己受折磨后的動作描寫,這些帶點的詞語中體會凡卡極度痛苦的心情。
三、進行對比突破難點
1、凡卡一邊寫著信,一邊想起了和爺爺一起在鄉下生活的情景。那么,凡卡想起了哪些事?在他看來鄉下生活怎么樣?
板書:
守夜砍樹 樂
2、讓我們一起和凡卡享受快樂吧!找出快樂之處朗讀,自由讀,
哪件事讓凡卡更快樂,(砍樹)指名快快樂樂地把凡卡和爺爺一起砍圣誕樹的情景朗讀出來。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一句:“許多小樅樹披著濃霜……等著哪一棵該死。”這句話你能體會到什么嗎?
生:這里用了擬人的手法。
師:這里用了擬人的手法,從中又能體會到什么?
師:作者通過擬人手法,把那兒的場景寫得怎么樣了?
生:把那兒寫得非常的生氣勃勃,充滿樂趣。
師:對,把樹都寫活了。
3、鄉下生活真的就那么美好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從“爺爺冷得吭吭地咳,他也跟著吭吭地咳”這些細節中,我們不難看出砍圣誕樹實際上是一種挨冷受凍的苦活,可是為什么凡卡現在回憶起來卻覺得那么有趣呢?
在冰天雪地中砍圣誕樹既冷又累,可在凡卡的回憶中卻是那么美好、快樂、有趣。
(這正說明了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獨和痛苦。引導學生把鄉下生活和莫斯科生活進行對比,進而弄懂作者寫鄉下生活“樂”是主了襯托學徒生活的苦。)
4、這兒凡卡回憶的農村的生活雖然貧窮但卻快樂,凡卡想到在農村的“樂”,更襯托出目前生活的苦,使我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凡卡現在的生活怎樣?
師總結:
這就作者成功的寫作方法,就是為了體現出凡卡學徒生活悲慘,從側面襯托,更反映出凡卡要求爺爺帶他離開的迫切心情,這就是這篇課文寫作方法插敘。
四、控究結果深化主題
1、自由朗讀寫信后的內容,把描寫凡卡動作、神態的詞句劃上記號,體會他的內心活動。
2、出示幻燈片(描寫凡卡寄信的句子),全班齊讀,引導學生從“只穿著襯衫”、“跑到街上去了”這些帶點的詞語中體會他當時的急切心情。表現了凡卡急于要把信寄出去,好讓爺爺快點來接他,好快點脫離苦海的心理活動。
3、出示幻燈片(凡卡做夢的畫面及相關的句子),引導學生從“懷著甜蜜的希望”中體會他寄信以后的內心活動。
4、凡卡的信爺爺能收到嗎?為什幺?
小結:
凡卡甜蜜的希望只是一個無法實現的夢,他還得在莫斯科痛苦地生活下去,這就更讓我們體會到凡卡命運的悲慘。
5、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注意:聲音輕輕的,好讓凡卡甜蜜的夢多停留一會兒。)
五、啟發想象滲透教育
讀了《凡卡》這篇課文,我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是啊,凡卡的命運牽動著我們每個人的心。故事的結尾寫的是凡卡做了一個美夢,可是,凡卡畢竟要從夢中醒來。他以后將要面臨的是怎樣的生活呢?幸福還是悲慘?凡卡才九歲,他本該像同學們一樣擁有金色的童年,可他的命運為什幺那么悲慘呢?你從中懂得了什幺?
(激發學生痛恨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情到深處才反復——《凡卡》課堂教學實錄 篇11
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課文,了解舊俄沙皇統治下窮苦孩子的悲慘生活,激發學生痛恨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過學習凡卡寫信的內容以及他的神態、動作、聯想,來了解他的內心。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 理解凡卡寫的信的內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難。
2. 理解寫信過程中凡卡的聯想和文章結尾的含義。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認識“蘸、戳、撇、醺”4個字。
2、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立柜、生銹、摩平、皮襖、揪著、稀粥、逮住、地址、郵筒、暖炕、圣誕節。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并解題。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凡卡”是故事中的人物。本文是以故事中人物名字來命題的。
2、介紹本文的作家。
本文的作者是契訶夫。他是俄國著名的作家。生于1860年,死于1904年。他出身于小商人家庭,1879年進莫斯科大學醫學科求學。做過店員也當過醫生。他生活在19世紀末期,正是沙皇統治俄國最黑暗的年代。社會動蕩不安。他的作品無情地揭露了沙皇統治下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
3、介紹《凡卡》的寫作背景。
《凡卡》寫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時,無數破產了的農民被迫流入城市謀生,他們深受剝削之苦,連兒童也不能幸免。契訶夫家的小雜貨店里有兩個小學徒,就常受他父親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學徒生活,也同情小學徒的不幸命運,所以《凡卡》這篇小說寫得真實感人,也使我們從中看到舊俄時代窮苦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
二、出示要求,課內自學。
1、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及主要表達方式。
2、理清思路,找準寫信的段落,分清每段中信的內容與聯想;在找準寫信的段落的基礎上給課文分段。
3、借助課后思考題,逐段細讀,嘗試讀懂課文。 4、自學生字新詞。
三、檢查學生預習的情況。
1、理解詞語:
摩平:用手輕輕地按著并一下一下地移動弄平。 楦頭:制鞋制帽時所用的模型,多用木頭制成。 保佑:迷信的人稱神力的保護和扶助。 慈悲:慈善和憐憫。
打發:派(出去)。 別墅:在市郊或風景區建造的供休養用的園林住宅。
捉弄:對別人開玩笑或使別人為難。 禱告:教徒或迷信的人向天、神求助。
抽噎:抽吸鼻子,低聲哭泣的樣子。 盧布:俄國貨幣單位的名稱。
醉醺醺:形容喝醉了酒的樣子。
2、人物講解:
開火車讀課文
四、閱讀指導。
1、 聽教師范讀課文,邊聽邊想:課文寫了凡卡什么事?
(課文主要寫了凡卡給爺爺寫信的事。)
2、理清文章的脈絡。
以信為線索,課文講了哪幾部分內容?你能試著給課文分段嗎?
3、學生匯報分段情況。
(分為三部分:寫信前(1—2自然段);寫信中(3—15自然段);寫信后(6—21自然段) 第一段:圣誕節前夜,凡卡趁老板做禮拜的機會,偷偷地準備寫信。
第二段:凡卡寫信的內容及聯想。 第三段:凡卡寫信封,寄信和寄信后所做的夢。
追問:大家能說說分段的依據嗎?(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寫的。)
五、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最令你感動的地方多讀幾遍。
《凡卡》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的脈絡,知道文章在敘述寫信的過程中,插敘了幾段回憶,并懂得回憶與當前生活的對比作用。
2、感受凡卡的悲慘生活,懂得舊沙俄社會的黑暗。
教學過程:
一、通讀全文,知道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1、回顧時代背景,引入課文
《凡卡》寫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時,無數破產了的農民被迫流入城市謀生,他們深受剝削之苦,連兒童也不能幸免。契訶夫家的小雜貨店里有兩個小學徒,就常受他父親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學徒生活,也同情小學徒的不幸命運,于是,它創作了小說――《凡卡》。這篇小說寫得真實感人,也使我們從中看到舊俄時代窮苦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
2、檢查復習
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凡卡給爺爺寫信,敘述自己的悲慘遭遇,請示爺爺帶他回去。是按準備寫信——寫信——寫信后的順序寫的。)
二、 理清寫信的內容,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慘。
1、讀準備寫信部分。從這段話中,你能感受得出什么來?(害怕,傷心)
2、讀這封信的內容,文中是斷續出現的,你能找出來嗎?
把它合在一起讀一讀。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
默讀凡卡寫信的內容,想想凡卡在信中寫了什么?
(提示:可根據“他寫道”、“接著寫下去”、“他繼續寫道”、“凡卡接著寫道”把信的內容分層來理解。(第一層:凡卡思念爺爺;第二層:凡卡在鞋鋪受盡折磨;第三層:凡卡受不住了;第四層:凡卡再次哀求爺爺帶他回鄉下及他對村里人的問候。
三、感情朗讀,深化理解。
1、老師引讀,……凡卡向爺爺訴苦,請求爺爺帶他回村……請一位同學讀,從他的讀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凡卡孤苦無依,受盡折磨,凡卡迫切希望離開這里。)
理解凡卡的悲慘遭遇。
2、作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寫凡卡學徒生活的艱辛,我們來歸納一下:①挨打:被老板揪著頭發,拖到院子里,拿皮帶打;老板娘用魚嘴戳他的臉,就因為凡卡收拾魚“從尾巴上弄起”;②挨餓:吃的“簡直沒有”,③挨凍,而且睡不好。
從這些地方可以體會到凡卡學徒生活的艱辛,命運的悲慘,當時社會的黑暗。
3、朗讀指導。
一個九歲的孩子擔負這么重的勞動,遭受這么多的折磨,怎么忍受得了呢?該怎么讀呢?(悲傷,痛苦)
4、 理解凡卡想離開城市的迫切心情。
一個9歲的孩子,遭受這樣的虐待,他是多么想回到爺爺身邊啊!
他是怎樣乞求爺爺帶他回去的?你覺得哪些語句最會讓爺爺動情?找出來讀一讀。
(是啊,這么小的孩子,多么需要爺爺的保護啊!)
(多么乖巧的孩子,爺爺怎么舍得扔了他呢)
(他多么孤獨啊,多么需要爺爺的疼愛啊)
(是啊!爺爺怎么舍得讓他受這樣的苦啊)
每一句,都會深深地刺痛爺爺的心,我想,爺爺看到這封信,一定會不顧一切地接他回去的。
四、讀懂插敘,感受鄉下生活的自在,體會其對比作用。
1、理解插敘的內容。
凡卡,他如此向往回到爺爺身邊,他的鄉下生活是怎樣的呢?課文通過凡卡的回憶來寫的。
凡卡回憶了哪幾件事?
指讀守夜、砍圣誕樹。
2.自由讀,在書中尋找答案。
(第一次聯想到了爺爺守夜的情形和鄉村冬夜的景色。第二次聯想到與爺爺砍圣誕樹的情景。聯想到爺爺,突出了凡卡對爺爺的思念;聯想冬夜的景色,說明冬夜充滿了快活、歡樂的氣氛,這與凡卡的學徒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說明凡卡思念爺爺,思念家鄉的一切;聯想到爺爺砍圣誕樹可以看出爺爺在農村的生活很貧苦,但在凡卡的回憶里是那樣的美好、快樂、有趣,說明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單與凄涼。)
如果單獨描寫回憶的生活,你感覺凡卡的生活如何?為什么?
現在,與凡卡城里的生活對照來看,你又有怎樣的感覺?
于是,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回憶。(快活、歡樂)
一起讀一讀。
1、比較這兩種生活,你們愿意凡卡去過哪種生活,為什么?了解比較的特點與作用。
2、既然我們都愿意凡卡與爺爺在一起生活,那為什么凡卡唯一的親人要把他送到城里去受苦呢?
3、凡卡的命運注定是不幸的,那么結尾作者安排凡卡做個永不能實現的美夢就必然包含了深刻的意義在里邊,思考討論尋求答案。
五、閱讀結尾,想象凡卡的悲慘結局。
現在我們心里產生怎樣的愿望?
凡卡的心里同樣充滿了這樣的愿望。一起讀一讀凡卡寫完信后的表現。
這樣的愿望,能實現嗎?(除地址還有生活處境)
假如爺爺來了,會怎樣對凡卡說?
六、研討本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2.交流匯報。
(1)兩段回憶是本文的插敘。這兩段聯想對凡卡的學徒生活起了對比、反襯作用。
(2)文章細節描寫很突出。在文中找找細節描寫的句子,讀出自己的體會。
(凡卡傾訴自己怎樣挨打、挨餓、挨凍、怎樣受折磨、三頓飯吃什么都一一寫到了。在回憶爺爺守夜時,爺爺是什么樣的,怎樣守夜、兩條狗怎樣跟著,砍圣誕樹的山林、樅樹什么樣等細節描寫,使人讀了仿佛看見了當時的情景,這給人留下了鮮明的印象,深刻感人。)
情到深處才反復——《凡卡》課堂教學實錄 篇12
教
學
目
標
1、學會本課15個生字,正確讀寫生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了解凡卡悲慘的學徒生活,體會他極度痛苦的心情。
4、揣摩課文的表達方法,體會作者敘述、信的內容和回憶插敘結合來寫的表達效果,體會課文結尾中“夢”的含義。
教學
重點、
難點
將信的內容,尤其是8、10、15段作為理解、體會的重點;領悟本文表達上的特點及好處是教學的難點。
教具
制作課件:⑴信的內容⑵重點句子⑶課文結尾⑷資料⑸音樂
學生
自學
自學生字、詞,按預習和課后思考·練習要求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內容和目標
教法和學法
主要操作步驟
一、揭示課題
整體感知
概括法
抓主要內容
1、齊讀課題
2、概括:課文寫了凡卡的什么事?
3師板書:信
二、了解信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把握信的主要內容
(二)研讀凡卡學徒生活“苦”的部分
(三)學習信中“乞求”內容
從“信”的文體形式上把握情感基調和主要意思
抓重點詞句,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由淺入深 瀏覽
層層深入 默讀
讀書體會 細讀
以讀代講
1、三人接讀信的內容
⑴學生建議,怎樣讀好凡卡的信
⑵聽:信中主要表達了哪幾個意思?
⑶配樂朗讀
2、交流板書:苦、樂
1、瀏覽信,哪句能概括凡卡的學徒生活,說說理由
2、理解重點句子“我的生活沒指望了,連狗都不如。”
3、默讀有關內容凡卡從哪幾個方面訴說了自己不如狗的生活?
4、交流,小結,板書:
辱
餓
困
冷
………
欺
打
信
5、在凡卡的傾訴里,哪個詞句讓你感觸最深?仔細讀課文
(重點詞語:揪、拖、直戳、隨手等)
小結:……但是在凡卡的周圍,卻沒有人給予他一絲的同情、關心。
1、理解填空:
“凡卡在莫斯科過著連狗都不如的生活,
他 地求爺爺帶他離開這兒。”
2、個性朗讀有關段落。
三、領會表達上的特點,領悟“對比襯托”和“暗示”的表達效果
以“改題”的方式啟發學生通過比較齊頭閱讀,體會作者的表達手法
結合資料閱讀理解
感情朗讀
體會表達效果
1、通過學習“信”,體會到文章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2、師:將文章題目改為“凡卡的信”內容就是這封信,與原文比較比較,說說你的見解。
3、交流,引導領悟:、
⑴插敘回憶的內容,反襯學徒生活的苦。
⑵寄信――引導:凡卡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爺爺的身上,爺爺收不到信,意味著什么?(無人改變凡卡的生活狀態)
⑶做夢――引導:
①退一步講,就是夢境真的實現了,爺爺讀到了他的信,能接他回去嗎?(補充社會背景資料)讀讀這段資料再說
②小結:作者是借夢告訴我們,凡卡的愿望永遠不可能實現,永遠只是個夢!
③合作讀,配樂朗讀末段,現在你是什么心情?
四、總結課文
完善板書
突出表達上的特點將內容與形式緊密結合
總結表達方法的好處,加深理解
再次朗讀課題
加深認識
1、師:現在我明白了,寫回憶是 寫寄信和做夢 這樣,更能 (更能反映學徒生活的苦,更能說明他命運的悲慘,更能激起讀者的同情,也就更成功的塑造了俄國千千萬萬個窮苦孩子的代表――凡卡。)
2、記住凡卡,記住這篇文章
齊讀課題
情到深處才反復——《凡卡》課堂教學實錄 篇13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簡介背景
1,揭示課題:
同學們,學完了安徒生著名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優秀的外國短篇小說《凡卡》.
2,補充資料,了解背景:
這篇課文的作者是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出示資料,默讀思考:
從這份資料中,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課件:
契訶夫和他的作品簡介
契訶夫(1860~1904),俄國十九世紀著名作家,他的一生處于沙皇俄國最黑暗的統治時期,他的作品無情地揭露了沙皇俄國黑暗的社會現實.
《凡卡》寫于 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時代無數破產的農民被迫流入城市謀生,他們深受剝削之苦,連兒童也不能幸免.《凡卡》這篇小說寫得真實感人,也使我們從中看到舊俄時代窮苦人民的悲慘生活.
二,讀通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
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是分哪幾個部分來寫的
(課文主要寫了凡卡寫信給他的爺爺,告訴爺爺他在莫斯科鞋匠家里當學徒的生活很痛苦,想讓爺爺接他回去.課文大致可以分成準備寫信,寫信,寄信三個部分.)
2,交流初讀課文時遇到的困難,掃除閱讀障礙:
⑴ 讀準讀通外國名字.齊讀,先把它們讀正確,然后說說他們是故事中的什么角色.
課件出示:
凡卡·茹科夫,阿里亞希涅,康司坦丁·瑪卡里奇,日發略維夫,菲吉卡,阿遼娜,艾果爾,卡希旦卡.
⑵ 理解生僻詞語,了解多音字的字音,字義.如,"楦頭摩平".
⑶ 交流生字表中容易寫錯的字:
如,"蘸"字是上下結構的字,不能寫成左右結構."撇"字的右邊不能寫成"寬敞"的"敞"等.
三,品讀信的內容,體會文章情感
1,初讀信的內容,整體感知:
⑴ 凡卡在莫斯科當學徒,過著怎樣的生活 他為什么請求爺爺把他接回鄉下 快速瀏覽課文,把信的內容標出來,看看是哪幾個自然段
⑵ 把信的內容連起來自由讀一讀,讀后討論,看看凡卡在信中都寫了什么.
2,細讀信的內容,感受凡卡的痛苦生活:
⑴ 通過讀信,你了解到凡卡在老板家過著怎樣的生活.聯系課文具體談談.
⑵ 學習第8自然段和第15自然段中寫凡卡痛苦生活的部分,了解凡卡挨打,挨餓,睡不好覺的痛苦.
① 課件出示第8自然段,自由讀,注意用紅線標出的詞語,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課件出示第8自然段,紅線標出"揪,拖,揍,撈,直戳"等詞語.)
② 教師范讀第8自然段寫凡卡挨打的片段,要求學生邊聽邊想,想象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③ 讀到這里,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④ 經常挨打還只是凡卡痛苦生活的一個方面.除了挨打,凡卡還經受了哪些痛苦呢
(挨餓,睡不好覺.)
⑤ 小結:
9歲的凡卡在老板家過的就是這樣痛苦的生活:挨打, 挨餓,整天干活還睡不好覺.沒有自由,沒有尊嚴,連做人的基本權利都沒有.所以,凡卡才寫信乞求爺爺趕快帶他離開,逃離這種非人的生活.
3,學習第8,10,15自然段中寫凡卡乞求爺爺接他回家的部分,進一步感受凡卡的痛苦.
⑴ 他是怎樣乞求爺爺的呢 找出凡卡乞求爺爺帶他離開的段落和句子,讀一讀,并說說自己的感受.
⑵ 指導朗讀信中凡卡乞求爺爺帶他離開的三段話.讀出他內心的痛苦和絕望.
4,自由朗讀課文第11自然段,從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莫斯科是個很繁華熱鬧的城市.)
5,既然莫斯科這么繁華熱鬧,凡卡為什么還要苦苦哀求爺爺帶他回鄉下呢
6,小結:
現在我們讀完了凡卡的信,知道凡卡在城里當學徒,挨打,挨餓,整天干活,睡不好覺,生活非常痛苦,所以他哀求爺爺把他帶回鄉下去.
7,質疑:
關于凡卡的信,同學們還有什么問題嗎
(相機說明第10,11,12自然段引號的用法.)
8,凡卡小小年紀就受盡了苦難,那么他的命運將會怎樣呢 下節課繼續學習.
四,布置作業
同學們課后把本課的生字組成詞語抄寫在作業本上.
第二課時
一,感知凡卡的回憶,體會文章情感
1,回顧舊知識,默讀"回憶":
⑴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誰來說說凡卡在信中都寫了什么
⑵ 課文除了凡卡的信,還寫了什么呢 默讀信以外的其他幾個自然段,讀完后互相討論討論.
(還寫了凡卡對鄉下生活的回憶.)
⑶ 在課文中標出凡卡回憶鄉下生活的段落.
(第4,5,6自然段和第13,14自然段.)
2,再讀"回憶",感受快樂:
⑴ 凡卡回憶了哪些往事
(回想起了爺爺在鄉下守夜的情景,家鄉美麗的夜景以及和爺爺一起砍圣誕樹的情景.)
⑵ 凡卡是在什么情況下回憶起這些往事的 快速瀏覽課文,到課文中找找答案.
(凡卡提筆給爺爺寫信時就回憶起了爺爺在鄉下守夜的情景,回憶起了家鄉美麗的夜景.當他寫到自己在城里當學徒的痛苦生活時,就又回想起了在鄉下和爺爺一起砍圣誕樹的快樂時光.)
⑶ 小結:
課文就是這樣,把凡卡給爺爺的信,以及他寫信時對鄉下生活的回憶,穿插起來寫,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了凡卡在城里的痛苦生活.
⑷ 凡卡在回憶這些往事時,他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⑸ 你從哪些語句感受到了凡卡的快樂呢 再讀一讀寫回憶的這些段落,畫出表現凡卡快樂心情的句子,還可以在旁邊寫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⑹ 交流.
① 指導朗讀第6自然段,感受凡卡回憶家鄉美景時的復雜心情.
② 朗讀第4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感受凡卡和爺爺在一起時的自由和快樂.
3,再讀"回憶",感悟寫法:
⑴ 凡卡一邊寫著信, 一邊回憶著往事,讓人感受到了凡卡回憶往事時的那份快樂.再仔細讀讀這幾個自然段,想一想,凡卡在鄉下的生活真的那么快樂嗎
⑵ 討論交流.
⑶ 其實,凡卡在鄉下也過著窮苦的生活,但他現在回憶起來為什么覺得那么快樂呢
⑷ 小結:
課文穿插著凡卡寫信時對鄉下生活的回憶,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會到他在城里當學徒的悲慘生活.這部分穿插描寫,對突出凡卡痛苦的心情,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結合課文插圖,體會人物心情
1,看課文中的插圖,仔細觀察畫面,課文哪個自然段描寫了畫中的場景 指名讀第2自然段.
2,從這段描寫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齊讀第2自然段,體會凡卡當時的心境.
4,課文什么地方還寫到了凡卡的嘆氣呢 指名讀第7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的兩次嘆氣.
5,一個九歲的孩子,按理說應該是無憂無慮的,凡卡卻連聲嘆氣.從這三次嘆氣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三,討論故事結局,感受人物命運
1,凡卡對爺爺充滿了熱切的期望,盼望爺爺早點接他離開這里.可是這一切,爺爺會知道嗎 爺爺會把凡卡接回家嗎 自由朗讀凡卡寫信封的那四個自然段,再跟同桌討論討論.
2,交流討論:
⑴ 因為凡卡在信封上沒有寫明具體地址,爺爺肯定收不到凡卡的信,肯定不會來接他.
⑵ 如果寫清楚了地址,凡卡的生活就會改變嗎
3,小結:
不管哪一種可能,在沙皇俄國的黑暗年代,凡卡的悲慘命運都不可能改變.文章的每一個情節都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凡卡命運的悲慘.
4,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故事的結尾給你什么感受
5,小結:
這就是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筆下的《凡卡》.這個感人的故事,牽動著每一位讀者的心.凡卡后來的命運到底會是怎樣呢 文中最后的省略號給我們留下了想象的空間.
四,課外延伸,布置作業
1,課文在凡卡熟睡并做著甜蜜的夢的時候結束了,這正是契訶夫的高明之處.但夢總是要醒的,凡卡睡醒以后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請你展開想象寫一寫.
2,契訶夫是一位偉大的作家,他不僅為我們塑造了"凡卡"這樣一個令人難忘的形象,還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同學們以后可以去讀讀他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