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令》課堂教學實錄(通用12篇)
《如夢令》課堂教學實錄 篇1
一、聲情誦讀,導入新課。
(錄音機播放古箏曲)教師聲情讀《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師:同學們伴著這悠悠的古箏樂曲,讓我們一起走進宋朝女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板書:如夢令)
(多媒體屏幕出示李清照全詞)
二、初讀全詞,通讀全詞。
師:《如夢令》是一首詞,詞有詞牌名,每一個詞牌名的詞都有固定的字數(shù)、句式和韻律,《如夢令》這種詞牌名的詞就是這樣的,同學們有興趣來讀讀這首詞嗎?請大家放開聲音來讀讀這首詞。爭取在最短的時間里,把它讀正確,讀流利。這個要求不高吧,那你就放開聲音自己讀吧!
(學生放開聲音自由讀。)
師:聲音停下來了,誰能一個人,放開聲音讀讀這首詞?誰第一個把手舉起來我就叫誰。就請你吧,勇敢的女孩子。
生:(讀詞)
師:謝謝你,你是第一個勇敢地站起來讀書的孩子。剛才她在讀的過程當中基本上是通順的,流利的是不是?你們有意見嗎?沒有意見,我有意見,這里面有一個字是個多音字,“興盡”,這個字又讀xìng又讀xīng,什么時候讀xìng,什么時候讀xīng你們知道嗎?什么時候讀xīng?
生:興奮。
師:還有“大興安嶺”。但是這個“興”“高興”、“興致”的“興”卻讀第四聲,所以在這個地方你說應該讀第一聲還是第四聲?第四聲,咱們一起把這句話讀一讀。
生:(齊讀這一句)
師:不錯,咱們再讀讀這首詞,這回第一個舉手的是誰?是一個勇敢的男孩子,就請你讀讀吧!
生:(讀詞)
師:你的聲音清脆響亮,口齒清晰。不僅讀得正確流利,也注意了一定的節(jié)奏,讀出詞味道來了,你真棒!
師:讓我們把握好節(jié)奏感一起來讀一讀。
師:同學們讀得真好,那么你們能簡單概括一下這首詞寫了一件什么事嗎?誰來說一說?
生:這首詞主要寫了李清照和朋友們?nèi)ソ加蔚氖隆?/p>
生:這首詞主要寫了李清照和朋友去游山玩水的事。
生:這首詞主要寫的是李清照難忘的一次郊游。
三、反復吟誦,感悟意境。
師:這是一首非常美的詞,需要我們好好的品味。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全詞,看你能從這首詞中讀出哪些畫面?
生:(小聲讀詞)
師:你從中讀出了哪些美麗畫面?
生:我仿佛看到了溪亭日暮的美景。
生:我感受到了藕花深處的幽靜與甜美。
生:我看到一灘鷗鷺齊飛的壯觀景象!
(教師板書:溪亭日暮 藕花深處 一灘鷗鷺)
(一)畫面1:“溪亭日暮”
師:看到“溪亭日暮”,你腦海中仿佛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
生:我仿佛看到小溪邊有座亭子,那位詞人就站在亭子里面看日落。
生:也就是詞人正在看黃昏時的景色。
師:對,什么景色?
生:美麗的景色。
師:太陽落下來的景色,日落美景。畫面當中有人、有亭子,那個亭子是幾個角的?噢,是個六角亭,肯定是小巧別致的。你想得這么美,肯定能讀好它。你來讀一讀。
生: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師:你腦海中的畫面當中還有什么?
生:我看到一個亭子,然后李清照把手放在背后,仰望著天,天空披上了一層紅紅的晚霞,一條小徑通向遠方。
師:哦,你還看到了一條小徑。落日余輝,晚霞籠罩天空的情景,你們看到過嗎?怎么美?誰來描繪給大伙聽聽啊。
生:天邊都是紅顏色的,一輪火紅火紅的太陽掛在天上……(學生覺得詞窮。)
師:這個時候才感覺到語言的蒼白,是不是?來,你就讀一讀吧!
生: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媒體播放黃昏情景,配樂)
師:你們看啊,黃昏時分,太陽慢慢地從山的后邊落下去了,晚霞染紅了整個天空。遠處的山,近處的水,還有小亭子,都籠罩在晚霞的余輝當中。水面上波光粼粼,人啊讓李清照情不自禁地吟誦出這樣的詩句 “常記溪亭日暮”。這樣的情景,多么富有詩情畫意呀!難怪詩人此時已經(jīng)——(生讀)“沉醉不知歸路”,你怎樣理解這句詞?
生:我覺得詞人看到這美麗的溪亭日暮美景,陶醉其中,不想回家了。
師:有道理,你能帶著那份沉醉來讀一讀這兩句詞嗎?
生: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生:我覺得詞人不僅欣賞著美景,還與朋友開懷暢飲,喝酒喝多了而忘記了回家的路。
師:你說的也很有道理,能讀出這份酒醉嗎?
生: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師:這里的“沉醉”之“醉”,既是陶醉又是酒醉。陶醉也好酒醉也好,反正李清照是醉了,讓我們帶著這份醉意來讀這兩句,一定更有味道。
指名讀: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師:這是多么令人心醉的畫面啊!讓我們一起讀出那濃濃的醉意吧!
生:(齊讀: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二)畫面2:藕花深處
師:在那樣美麗的地方,詞人和她的朋友們除了喝酒,還會做些什么呢?
生:一邊喝酒一邊作詩。
生:一邊吃菜一邊賞景。
師:哦,是在郊宴。
生:他們可能會下下棋。
師:對,詞人就是有這樣的雅趣。你想她還會做什么?
生:我想他們還會彈彈琴,或是對對子。
生:他們還可能會高談闊論。
師:是啊!怪不得詞人是——(生讀)“興盡晚回舟”。
師:此刻詞人的心情會是怎樣的?
生:他的心情是高興、愉快的!
師:就請你讀出那份高興、愉快吧!
生:興盡晚回舟。
師:你怎樣理解“興盡”?
生:我覺得詞人與朋友玩得太開心了,玩得很晚才回家!
師:請你帶著那份高興讀一讀這句,相信你會讀得很好!
生:我覺得詞人與朋友玩得很盡興,很過癮,天黑了就回家了!
師:請你也讀出你理解的感情!
生:我覺得詞人玩的還沒盡興呢,但是天色已晚,不得不劃著小船回家!
師:那此刻詞人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生:他會感覺很留戀,舍不得離開這里!
師:那就讀出那份留戀與不舍吧!
生:興盡晚回舟。
師:就在詞人回舟時,又有美景吸引了她,那就是——(生讀)“藕花深處”。“藕花深處”指哪里?
生:就是滿眼都是荷花的地方!
生:就是荷花池里!
生:我的理解是有好多好多的荷花,一大片,一大片的。
師:滿池都是。怎么美,你能說得美一點嗎?
生:下面是綠綠的荷葉,上面一朵朵荷花含苞待放,美麗極了。
師:你想起怎樣的句子來了?咱們學過《荷花》一課吧,把優(yōu)美的句子吟誦一句到兩句給大家聽聽,好嗎?
生:這荷花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全部展開了。有的在微風中輕輕舞動著。
生:荷花的顏色真是五彩斑斕啊!有白色的,有深紅的,有淺紅的,有淡黃的,有粉紅的,美麗極了!
生:碧綠的荷葉像翡翠做成的大盤子,荷花像是婀娜多姿的仙女,讓人目不暇接啊!
師:你們仿佛看到了那滿池荷花的美景了,是吧!你能用優(yōu)美的詩句來形容你眼中的荷花景象嗎?
生: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生: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生: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師:這就是寫黃昏時候荷花的情景的。這個時候啊,已經(jīng)是黃昏了,一切都變得朦朦朧朧,“藕花深處”,那是一個清香四溢、色彩繽紛、幽靜而神秘的世界。我想這個時候他們肯定是更加陶醉了。來,讓我們再次讀出那份沉醉!
生: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師:在這兩句中,你覺得哪一個字最能說明詩人又一次醉了?
生:我覺得是“誤”字!
師:能用一個詞來代替這個“誤”字嗎?
生:不知不覺
生:情不自禁
師:是啊!詞人看荷花看的有滋有味,如癡如醉,連小船劃入藕花深處都沒有察覺,這是怎樣的一種醉呀!讓我們再來讀這兩句,一定會讀得更好!
生:(齊讀)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如夢令》課堂教學實錄 篇2
一、話題引入,初讀感知。
1、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欣賞宋朝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詞。你們讀過詞嗎?那你們能不能說說詞和詩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詞的句子有長有短,所以又被稱為長短句。
2、介紹詞牌名,不是詞的題目。而且每一種詞牌名的詞都有固定的字數(shù)、句式和韻律。今天咱們要學習的這首詞的詞牌名就叫做——如夢令。
二、初讀感知。
1、生自己放聲朗讀,爭取在最短的時間里把它讀通順、讀正確。
2、指名學生讀。適時糾正學生的讀音,指導關鍵字詞的讀音。
3、學生齊讀詞。
三、細讀全詞,古文今譯。
1、過渡:光讀通讀順還不夠,咱們還要把它讀懂了,看看能不能自己在下面注釋的幫助下,讀懂詞的大概意思。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邊上的同學商量商量。
2、引導學生集體討論:咱們先來說一說。自己能夠讀懂一個詞,一句話,都是一種了不起的收獲。
適時指導 “暮” “醉” “爭渡爭渡”等字詞的意思。
3、這首詞用了多少個字?(三十三)
小結:是的,三十三個字就把這次郊游的經(jīng)歷寫清楚了。你看,古詩詞,就是這樣的凝練含蓄。
四、“瘦”讀全詞,搜尋詞眼。
1、引導學生:學古詩詞還得學習另外一種本領,那就是要把詩或詞“讀瘦”。板:讀瘦
同學們能不能把整首詞讀成一個字兒?看看整首詞是圍繞這首詞里面的哪一個字來寫的?
2、學生討論,適時板書:醉
五、牽引“醉”線,分層解讀。
1、陶醉在美酒、美景中。
過渡:大家再輕輕地讀讀詞,看看可以從哪些詞語當中讀懂這個“醉”字呢?
2、引導學生想象 “溪亭日暮”這個詞描述了怎樣的畫面?
落日的余輝倒映在湖里,使我們想起怎樣的詩句來了?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3、獎勵你讀一讀吧。把這么美的畫面通過朗誦表達出來。
老師邊播放日落美景邊描述:黃昏時分,太陽慢慢地從西邊落下去了,晚霞染紅了整個天空,遠山、近水、小亭子,都被籠罩在夕陽的余輝中。水面上波光粼粼,使我們想起這樣的詩句: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4、過渡:在這樣的時候、這樣的地方,詞人他們會在干什么?
喝酒,聊天,做,對對子,看風景……
小結:中國有句古話叫做——“酒逢知己千杯少”,喝著喝著,就喝多了,就——醉了。是啊,在這樣的地方,品著美酒、賞著美景、聞著酒香、荷香,那可真是全身心的享受啊!這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咱們一起讀一讀這兩句,讀出濃濃的醉意來。
5、小結,繼續(xù)討論:好!大伙兒還能從哪些詞語當中讀出這個“醉”字來?
引導學生想象“藕花深處”所描寫的畫面。
這種畫面使你想起哪一句詩來了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是啊,多美的荷葉荷花!但此時已是黃昏時分,一切都是朦朦朧朧的,“藕花深處”,那是一個清香流溢、色彩斑斕、幽靜而又神秘的世界。來到這樣的地方,詞人肯定更醉了。讀。
6、等他們驚醒過來的時候,他們是趕緊——讀下去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讀這兩句啊,你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小結:那場面多壯觀啊。看媒體:詞人她們笑啊叫啊,那聲音太響,太熱鬧了,只聽撲啦啦一聲,一河灘受驚的鷗鷺,一下子沖破夜幕飛向藍天!那場面壯觀嗎?!
《如夢令》課堂教學實錄 篇3
學案
【學習內(nèi)容】9 《詞兩首——〈如夢令〉》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理解、領悟詞的內(nèi)容和意境。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想象詞中所描繪的情景,感悟詞人的快樂心情及對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熱愛。
【學習重難點】
重點: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提高審美情趣,培養(yǎng)鑒賞能力。
難點:理解、領悟詞的內(nèi)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寫出來。
友情提示:
大自然是美麗多姿、豐富多彩的,古往今來,詞人都喜歡用詩詞贊美自然風光。讀讀這首詞,你會發(fā)現(xiàn)這首詞表現(xiàn)了生活的情趣,抒發(fā)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
自主預習
1、用“‖” 標出詞的節(jié)奏,反復朗讀,體會詞的意境和詞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2、《如夢令》一詞描繪了哪些自然景物,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互動探究
3、《如夢令》是 代詞人 所作。并非其即興之作,而是她回憶寫成的,從詞中 可以看出。郊游的時間在夏季,從詞中 可以看出。詞人玩得很高興,從詞中 可以看出。整首詞表現(xiàn)了 。
讀故事,完成練習。
4、這是一年重陽節(jié),李清照作了一首的《醉花陰》,寄給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表達出深深的思親的愁苦,顯的很沉重高雅。據(jù)《嫏環(huán)記》載,趙明誠接到后,嘆賞不已,又不甘下風,就閉門謝客,廢寢忘食,三日三夜,寫出五十闕詞。他把李清照的這首詞也雜入其間,請友人陸德夫品評。陸德夫把玩再三,說:“只三句絕佳。”趙問是哪三句,陸答:“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醉花陰》 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詞意:稀薄的霧氣濃密的云層掠起煩愁直到白晝,獸形的銅香爐內(nèi)的香料早已燒完。又到重陽這個美好的節(jié)日,潔白的瓷枕,輕紗籠罩的床廚,剛剛浸透昨日半夜的涼氣。
在東籬飲酒直飲到黃昏以后,淡淡的黃菊清香飄滿雙袖。別說不會消損神魂,珠簾卷起是由于西風,閨中少婦比黃花更加消瘦。
同學們,從這首詞可以看出李清照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鞏固案
1、把詞句補充完整,并解釋加點的字詞。
(1)常記 , 不知歸路。 ( )
(2)興盡晚回舟,誤入 。 ( )
2、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
(1)“如夢令”是詞牌名,而題目是“常記溪亭日暮”。 ( )
(2)《如夢令》這首詞中與“誤入”互為照應的是“不知歸路”。( )
(3)《如夢令》這首詞中運用了兩個“爭渡”,是為了把鷗鳥驚飛。( )
3、想象《如夢令》所描繪的景象,改寫成散文。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學唱這首詞。
4、課外拓展
請同學們朗讀李清照的另一首詞《如夢令》,完成練習。
如夢令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1)你發(fā)現(xiàn)這首詞與本課學習的《如夢令》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2)“綠肥紅瘦”中的“綠”指綠葉,“紅”指紅花,詞人用“肥”“瘦”二字分別形容綠葉和紅花,有什么妙處?
《如夢令》課堂教學實錄 篇4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句子里的關鍵詞語,能用自己的話說每個句子的意思,了解這首詞所描寫的情景。
2、能借助圖畫,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
3、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領悟本首詞的內(nèi)容和意境,并當堂背誦。
三、德育教育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
2、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四、教法學法情景繪畫法,討論法。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大家會不會唱《童年》這首歌?我們請一位同學起來為大家唱一唱這首歌,好不好?(指名學生唱歌)
唱得非常好!這首歌好聽嗎?(好聽!)
對!這首歌非常的動聽,多年來,它不知道打動過多少人的心。特別是那樸實優(yōu)美的歌詞,讓人回憶起無憂無慮的童年,給人以無限的遐思,所以有人說“旋律是美感的延伸,歌詞卻是情感的載體。”現(xiàn)代是這樣,在古代也是這樣。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看看古人是怎樣用歌詞來表達情感的。
(二)完成目標1
《如夢令》和我們這篇課文學過的三首古詩有一點不同,它是一首詞。那么,什么叫詞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一個內(nèi)容。(板書目標1)
關于詞的知識,課前我已請同學們查資料了,同學們互相交流一下,明確:
詞,大體上可分類為婉約派和豪放派。婉約派的詞,其風格是典雅涪婉、曲盡情態(tài);像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幾道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名句,不愧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藝術上有可取之處。豪放詞作是從蘇軾開始的。他把詞發(fā)展成獨立的抒情藝術。山川勝跡、農(nóng)舍風光、優(yōu)游放懷、報國壯志,在他手里都成為詞的題材,使詞從花間月下走向了廣闊的社會生活。從我們今天讀者的情趣來看,像“大江東去”之類的豪放派的作品更易于接受。
詞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內(nèi))、中調(diào)(59—90字)和長調(diào)(91字以上,最長的詞達240字)。一首詞,有的只一段,稱為單調(diào);有的分兩段,稱雙調(diào);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稱三疊或四疊。
詞有詞牌。詞牌的產(chǎn)生大體有以下幾種情況:沿用古代樂府詩題或樂曲名稱;如《六州歌頭》;取名人詩詞句中幾個字,如《西江月》;據(jù)某一歷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嬌》;還有名家自制的詞牌。詞發(fā)展到后來逐漸和音樂分離,而成為一種獨立的文體。
請同學們試著用初學的知識來看一看《如夢令》這首詞的詞牌名是什么?它屬于詞中的哪一類呢?
(由學生自由發(fā)言,最后由同學總結:詞牌名:如夢令,屬于小令,因為它只有33個字)。
(三)完成目標2
下面我們用比賽的形式來深入學這首詞,看一看,誰學得好,誰學得快。
前后桌為一組,在下面的學習中,我們將進行三個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中獲勝的組將獲得一顆星,得星多的代表隊就是最后大贏家。(老師出示準備好的問題)
1、搶答題.
首先,請大家聽老師范讀一遍課文,在聽的時候請大家注意老師的停頓節(jié)奏,并借助課文的注釋和作者的有關知識初步的理解本首詞的內(nèi)容。聽完之后,請大家搶答下面的問題。注意,除了回答問題之外,還要從課文中找出答題的根據(jù)。
①老師配樂范讀
②學生搶答
題目:本首詞的作者是一個怎么樣的人?(著名的女詞人,婉約派的代表)這首詞記敘了一件什么事?(詞人的一次郊游)這件事是發(fā)生在詞人寫作的當天嗎?由哪個詞知道的?(不是,“常記”)這件事發(fā)生在什么季節(jié)?(夏天,“藕花深處”)她是一個人去的嗎?有哪個詞知道的?(不是,“爭渡”)為什么要爭渡?(“誤入藕花深處”)為什么會誤入?(“沉醉”)既誤入,慢慢劃出來不行嗎?(不行,因為“日暮”)為什么詞人會常想起這件事呢?(有趣,值得回味)
③答題最多且正確率最高的隊為勝利者,為該隊加星。
2、必答題
①一次郊游之后,在回家的路上,由于沉醉其中,小船走錯了路,直到了荷塘的深處才發(fā)覺。盡管這景色迷人,還是急著尋找歸路。怎么渡怎么渡的聲音在靜夜里格外清越,驚動了棲息的沙鷗白鷺,鳴叫起來,撲騰騰飛起來,這時,人聲,鳥聲,水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個情趣橫生的意境。請大家閉上眼睛,在腦海里想象一下,夕陽的余暉,清清的池塘,嬌美的荷花,驚飛的鷗鷺,爭渡的船只……這幅畫面美不美?(美!)原來詞人在我們面前展現(xiàn)的是這樣一幅美妙的畫面,可惜,我們卻不能親眼目睹。同學們,你們愿不愿意為老師彌補這個遺憾呢?(愿意!)好,請大家拿出你們的紙和筆,將這幅美麗的畫面畫出來,展現(xiàn)給大家看。
請每個代表隊的同學共同討論完成。畫的時候,請注意詞中所提及的事物。(學生作畫,教師指點)
學生完成畫后,由學生自由進行評論,并選出最好的圖畫,為該代表隊加星。
②在完成了以上的環(huán)境之后,同學們對本首詞已經(jīng)有了相當程度的了解了,下面我們要完成的是對本首詞的當堂背誦。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老師限時三分鐘,請每位同學背誦本首詞,在背的時候注意節(jié)奏和停頓,并在背誦中再一次體會作者的感情。老師會隨機的在每隊抽一位同學代表本隊背誦。(學生背誦)
教師抽背,并請同學們從熟練程度,背誦技巧,感情投入等方面評價,評選出勝利者,并為該代表隊加星。
(四)小結
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的學習目標已經(jīng)全部完成,我們的比賽也到此結束。其實今天的勝負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在競賽中學到了知識,還體會到了合作的樂趣。我相信,只要大家擁有像今天一樣積極進取的精神,永遠保持著一顆熱愛生活的心,那我們每個人都會成為生活中的大贏家!
板書: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
溪亭 愛生活、愛自然、愛一切美好的事物
沉醉 回舟 誤入 爭渡
《如夢令》課堂教學實錄 篇5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讀誦、情景再現(xiàn),理解領悟詞的內(nèi)容和意境,揣摩作者情感。
2、總結鑒賞詩詞的方法,掌握自主鑒賞的技巧。
二、教學重點: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提高審美情趣,培養(yǎng)鑒賞能力。
三、教學難點:嘗試領會詞的意境,提高鑒賞能力。
四、教法學法:誦讀法、情景繪畫法、啟發(fā)式、討論式。
五、教學過程:
一、話題引入,初讀感知。
課件出示圖片。師:咱們先來欣賞張圖片,感覺怎么樣?她是中國古代的一位才女,你知道她是誰嗎?她最擅長作詞。你們知道詞嗎?
古詩、詞都是古代的一種文體,看!(媒體出示《如夢令》詞的內(nèi)容)這就是咱們今天要學的詞,詞跟我們以前學過的詩有什么不一樣?
生:古詩每句字數(shù)一樣,詞每行的字都是不一樣的。
師:詞的句子有長有短,所以又叫做長短句。
師:還有什么不一樣嗎?
師:詞有詞牌名,每一個詞牌名的詞都有固定的字數(shù)、句式和韻律。
同學們有興趣來讀讀《如夢令》這首詞嗎?迫不及待了吧,請大家自己放聲朗讀,,爭取在最短的時間里,把它讀正確,讀流利。這個要求不高吧,那你就放開聲音自個兒讀。
生:放開聲音讀
師:聲音停下來了,誰能一個人,放開聲音讀讀這首詞?誰第一個把手舉起來我就叫誰。就請你,勇敢的女孩子。
師:挺不錯的,特別是她把里邊的多音字讀準了。興:在這讀第四聲。表示什么意思?(興致、興趣。)什么時候讀第一聲?
生:大興安嶺、興奮。
師:誰還愿意再來讀一讀,找個男孩子來讀一讀。
生(男)讀詞:
師:我覺得應該給他點掌聲,他已經(jīng)注意了停頓,能讀出些詞的味道來了。好,看起來把這首詞讀通順、讀正確沒問題吧?
生:沒有問題!
師:咱們連起來讀一讀。
生:好!
生齊讀詞。
二、“胖”讀全詞,古文今譯。
1、師:同學們,讀詞,讀通,讀順還不算,還要讀懂它。接下來,請大家在下邊注釋的幫助下把這首詞的大概意思讀明白了,請你輕輕地讀,再用自己的話輕輕地說,看看能不能把話說順了,說通了,說明白了。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邊上的同學商量商量。開始吧!
2、師:咱們先來說一說。自己能夠讀懂一個詞,一句話,都是一種了不起的收獲。你站起來說給大伙聽聽。
3、師:老師在這兒給你們補充一個信息,在古代的時候,很多的文人都喜歡喝酒。李白就被稱為——酒仙!一喝酒啊,詩興大發(fā),酒助詩興,詩從酒出,所以有“李白斗酒詩百篇”的說法。李清照雖然是女子,但她也很喜歡喝酒,所以說這里“沉醉”之“醉”既是陶醉又是酒醉。好,酒醉也好,陶醉也好,反正李清照是醉了。
4、師:同學們很能干,不知不覺地把這首詞給讀胖了。(板書:讀胖)同學們,如果我們把剛才說的話,都寫下來,這篇文章長不長啊?
師:但是你看這首詞,才用了多少字就把這一次作者郊游的經(jīng)歷寫清楚了,你數(shù)一數(shù)。
生:33個字。
師:是啊,33個字就把作者那次郊游的經(jīng)歷寫清楚了。交代清楚了郊游的時間是(日落)就是我們說的黃昏、傍晚;地點是在(溪水邊的亭子里)對,溪水邊的亭子里。你看古詩詞就是這樣的凝練、含蓄。咱們讀一讀整首詞,體會、體會。
生:(讀全詞)
三、美讀全詞,想象畫面。
師:光讀懂還不夠,還要把這一首詞讀活了。讀得很美很美,古詩詞有時候一個詞語就是一幅畫,咱們自己再來讀讀這首詞,看看,你能從這首詞中讀出哪些畫面?
1、陶醉在美酒、美景中。
師:大家再輕輕地讀讀詞,看看可以從哪些詞語當中讀懂這個“醉”字呢?
生:“溪亭日暮”。
師:看到“溪亭日暮”這個詞,你腦海當中仿佛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
師:落日的余輝倒映在湖里,使我們想起怎樣的詩句來了?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師:多么富有詩情畫意啊!獎勵你讀一讀吧。把這么美的畫面通過朗誦表達出來。生朗讀。
師:你們看啊!
(老師邊播放日落美景邊描述:黃昏時分,太陽慢慢地從西邊落下去了,晚霞染紅了整個天空,遠山、近水、小亭子,都被籠罩在夕陽的余輝中。水面上波光粼粼,使我們想起這樣的詩句: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師:在這樣的時候、這樣的地方,詞人他們會在干什么?
師:中國有句古話叫做——“酒逢知己千杯少”,喝著喝著,就喝多了,就——醉了。
師:是啊,在這樣的地方,品著美酒、賞著美景、聞著酒香、荷香,那可真是全身心的享受啊!這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咱們一起讀一讀這兩句,讀出濃濃的醉意來。
師:這個“藕花深處”,讓我們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師:使你想起哪一句詩來了呢?咱們學過荷花吧,把優(yōu)美的句子吟誦一句到兩句給大伙聽聽。
師:是啊,多美的荷葉荷花!但此時已是黃昏時分,一切都是朦朦朧朧的,“藕花深處”,那是一個清香流溢、色彩斑斕、幽靜而又神秘的世界。來到這樣的地方,詞人肯定更醉了。讀。
2、陶醉在美麗的意外中。
師:等他們驚醒過來的時候,他們是趕緊——讀下去
生: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師:讀這兩句啊,你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師:從哪個詞語中聽出來的?
師:那場面多壯觀啊。看媒體:詞人她們笑啊叫啊,那聲音太響,太熱鬧了,只聽撲啦啦一聲,一河灘受驚的鷗鷺,一下子沖破夜幕飛向藍天!那場面壯觀嗎?!
師:你覺得這個“驚”,除了指白鷺受驚,還向我們傳遞了詞人當時怎樣的心情?
師:是啊,這可是意外的驚喜啊!所以是“鳥驚人也驚啊!”
師:那簡直是大自然的奇觀啊,這發(fā)生在一瞬間的大自然的奇觀,看得他們心都醉了!他們陶醉在這美麗的意外中。
師:再讀。
3、陶醉在美好的生活中。
師:詞人深深地醉了,她陶醉在(美酒、美景、美麗的意外中)。咱們再從文字背后找一找她深深陶醉的原因吧。
生:(學生讀李清照早期生活的資料。)
師:為什么這么開心?
生:因為李清照她年輕時候的生活非常優(yōu)越,家庭幸福美滿。
師:是啊,年輕時的李清照一直陶醉在美好、幸福的生活里。
咱們再來讀一讀這首詞,跟詞人一起深深陶醉一次吧。(生齊讀,師生合作讀,生背誦。)
師:這樣難忘的郊游經(jīng)歷她能忘得了嗎?
師:這樣身心釋放的快樂能忘得了嗎?
師:所以啊,她是牢牢地記得,經(jīng)常地回憶啊,所以是“常記溪亭日暮”。
師:詞人因樂而酒,因酒而醉。那你覺得這個時候她喝的是什么酒啊?
4、一幅流動的畫
師:剛才我們邊讀邊想象,讀出了那么多美的畫面,有“溪亭日暮”,還有“藕花深處”,還有“一灘鷗鷺”。其實整首詞就是一幅流動的畫。你們看,因為是觀賞“溪亭日暮”陶醉了,所以才會誤入“藕花深處”,因為是誤入“藕花深處”,所以才會驚起“一灘鷗鷺”。來,一起讀整首詞。一邊讀一邊想像這幅活動的畫。
生:(讀全詩)。
師:聽你們讀得有滋有味的,老師也情不自禁地想來讀一讀,可以嗎?(師深情朗讀)
師:來咱們再來讀一讀,老師跟你們一起讀。
(師生齊讀)
四、“瘦”讀全詞,搜尋詞眼。
師:剛才我們在學古詩詞時掌握了一種本領,就是把詞“讀胖”,咱們還得學習另外一種本領,那就是要把詩或詞“讀瘦”。板:讀瘦。
師:同學們能不能把整首詞讀成一個字兒?看看整首詞是圍繞這首詞里面的哪一個字來寫的?
學生說字眼,說理由,并板書。
師:同學們品出了那么多的字,你看,不管“暮”也好,“記”也好,“醉”也好,還有“興”也好,老師認為都有道理,因為“暮”所以“興”,因為“興”所以“醉”,因為陶醉了,所以常常記得不能忘記啊,(師連線)。李清照留下來的詞并不多,但是“無一首不精,無一字不妙”,這里邊的33個字都值得我們?nèi)ゼ毤毜仄肺丁?/p>
師:這次郊游的經(jīng)歷使李清照深深地陶醉了(圈“醉”字),她陶醉在美景中,還陶醉在哪呢?
師:是的,詞人深深地陶醉了,讓我們也跟她一起深深地陶醉一次。讀出濃濃的醉意來好嗎?再讀這首詞。這回你能背下來的,咱們就背下來了。
生:(讀、背全詞。)
五、對照比讀,延伸課外。
師:請同學們再讀一首詞。
生:《如夢令》[ 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師:老師把兩首詞放一塊兒,你發(fā)現(xiàn)這兩首詞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師:同學們發(fā)現(xiàn)的就是《如夢令》這種詞牌名的詞的特點。字數(shù)、句式和韻律。這首詞咱們以后還有機會細細地品味。
師:古代的詞譜成曲可進行演唱,你們想不想聽一聽《如夢令》這首詞譜成曲子后,唱出來是什么感覺的?(放音樂)
師:有味道嗎?它是用昆曲來演唱的。有興趣可找一找別的譜成曲的詞來聽一聽。
《如夢令》課堂教學實錄 篇6
一. 話題引入,初讀全詞
1.導入揭題。
2. 初讀,要求: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
3.指讀,指導讀詞要求
4.同學們,請你根據(jù)詞語解釋,先想一想這首詞的大概意思,然后再自己說一說。
5.輕讀,體會一下詞中傳遞出詞人和朋友們怎樣的心情?
6.你是從詞中哪些詞語感受到的?
二.美讀全詞,想象畫面
1.反復讀幾遍詞,圈圈劃劃,想想詞人和朋友們因何而“沉醉”?
2.交流,感悟“沉醉”(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調(diào)整)
(1)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不知歸路——為什么會“不知歸路”?只有她一個人喝醉嗎?真的是快樂的酒醉啊,讀—
溪亭日暮——詞人和朋友們看到了怎樣落日的美景,會說些什么?美美地醉一回!讀—
(2)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興盡晚回舟——什么“游興”滿足了?怎么讀?
誤入藕花深處——為什么會“誤”?到了荷塘深處,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讀—
(3)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爭渡,爭渡,——為什么要爭?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讀——
驚起一灘鷗鷺——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還聽到了什么聲音?咱們也和詞人快樂地爭渡,讀——
(4)再讀,感悟詞人不僅“沉醉”于酒,“沉醉”于“景”,還“沉醉”于“情”。
三.對照比讀,延伸課外
對照比讀《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感悟富有情趣的生活場景。
四.布置作業(yè),閱讀拓展
1.練筆:嘗試著將這首詞改寫成一篇生動有趣的故事,突出“沉醉”。
2.推薦上網(wǎng)瀏覽有關李清照的專題網(wǎng)頁,閱讀詞人的其他作品。
如夢令
酒
沉醉 景 快樂
情
設計理念:
1.詞中有畫的想像必須充分依托文本,在咬文嚼字中想像詞境。
2.繪出文字的畫面--傾聽文字的聲音--品嘗文字的味道--提升文字的內(nèi)涵。
教學目標:
1. 通過朗誦,以“沉醉”為切入點,感悟詞人的快樂心情及對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熱愛。
2. 有感情地吟誦詞。
教學重點及難點:
1.以“沉醉”為切入點,想像詞境,并能用語言描繪出來。
2.有感情地吟誦詞,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覺。
教學時間:四十分鐘
《如夢令》課堂教學實錄 篇7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背誦學過的詞《清平樂村居》、《清平樂六盤山》。
2、出示《清平樂村居》、《清平樂六盤山》,導說詞牌名和題目分別是什么。
3、在比較中簡略帶過詞牌在押韻、句式、字數(shù)上有規(guī)定。
4、今天,我們學習另外一首詞,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二、讀詞
1、詞牌名是——,題目是——
2、指名讀詞,像這樣具備1、3、4、5、6句押韻、第5句反復、共33字特征的詞牌叫——
3、自由讀詞,要求讀準字音,力爭讀出節(jié)奏、韻味。
4、檢讀:
正音:興、藕;理解藕花,寫字。
節(jié)奏——可以與理解意思結合
5、導入理解意思
三、解義
1、自學,嘗試理解全文的意思。不理解的字、句打問號,然后同桌相互探討。
2、集體交流、探討字義、句義。
3、想象畫面,情景相生。
完成練習:
想象情景:
時常想起從前的一個日落時分—————————。
興致得到滿足后,很晚了才——————————。
四、解惑、品詞
解惑,圍繞“醉”字品味詞中之景、事、情、理。
醉而忘返——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而返——晚(興致不易滿足)
花又醉人——誤,無意中的過失;花醉誤?——緣何至深處?;酒醉誤?情醉誤?暮夜誤?
爭渡爭渡——動作、性情醉人
鳥驚人醉——一灘,滿灘。
沉醉往事——寫下《如夢令》(常記——)
1、細讀課文,展開想象,引導學生捕捉看到的畫面——可以劃出。
2、討論、交流。
溪亭日暮——一道殘陽鋪水中、三亞落日、酒逢知己千杯少、景也醉人何必酒……
(1)、引導學生想象畫面,并用自己的語言描繪“溪亭日暮圖”,讀出“溪亭日暮”的美。
(2)、抓住“沉醉”,想象李清照和她的朋友們會干些什么?品讀“沉醉”:還有什么也醉人呢?
(3)、朗讀——濃濃的醉意。(酒微醉,人陶醉)
藕花深處——接天蓮葉無窮碧,小荷才露尖尖角、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1)、想象“藕花深處”的畫面。
(2)、李清照怎么會來到“藕花深處”的?抓住“誤入”、“深處”,體會詞人的心情。
(3)、朗讀——醉。
一灘鷗鷺——幾葉扁舟競渡,一灘白鷺驚飛
(1)、品讀兩個“爭渡”,比較疊句,感受熱鬧有趣的場面,體會著急歡快的心情。
(2)、想象“驚起一灘鷗鷺”的畫面: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讀出“一灘鷗鷺”的壯觀。
(3)、朗讀——鳥驚人醉。
3、小結。
李清照已完全陶醉于美酒、美景、美情之中。
導讀全詞:沉醉往事——寫下《如夢令》(常記——)
五、延伸、比較閱讀
如夢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注釋:
雨疏風驟 :狂風暴雨
綠肥紅瘦:綠葉多紅花少
1、比較兩首詞:字數(shù)、句式、重疊、“醉”字相同;“醉”字表達的具體內(nèi)容、感情有所不同。
2、讀背這兩首詞。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感悟詞人的快樂心情及對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熱愛。
3、初步了解詞的有關知識以及學習詞的方法。
教學重點及難點:想象詞境、領悟情感,并能用語言表達出來。
《如夢令》課堂教學實錄 篇8
教學過程:
一、話題引入,通讀全詞。
1、了解詩與詞的不同
生任意背誦兩首以前學過的古詩。
出示李清照的詞,比較詩與詞有什么不同?
——詩每行字數(shù)一樣,詞不一樣,有長有短。
——讀起來的氣勢不一樣。
——題目的不同。(了解詞牌名)
2、認識詩人——李清照(課件出示:李清照生平簡介)
二、初讀體會,把詞讀“胖”
1、播放音頻:聽讀
2、自己試讀,挑生朗讀。
3、把詞讀“胖”
根據(jù)課件提示的注釋,理解詞意,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自己讀懂了那句詞或哪個字的意思。
自由交流。
三、深讀品味,把詞讀“瘦”
1、我們能不能把這首詞讀成一個字?看看,這首詞是圍繞這里邊的哪一個字來寫的?小聲地讀一讀,品一品。
自由交流。
2、圍繞“醉”字美讀全詞,想象畫面。(板書:醉)
——醉態(tài)一:醺醺沉醉,忘記了回家:“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醉態(tài)二:醺醺沉醉,找不到回家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1)你強調(diào)了“晚”,為什么強調(diào)它?①喝酒喝了很長時間②天色晚,看不清。
(2)你強調(diào)了“深處”,說說看!想象一下:①放眼望去,你看到……②深深地嗅一下,你會感覺……
詩人真的是喝醉了,(板書:酒醉)
——醉態(tài)三:醺醺沉醉,不找回家路:“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讓我們想象一下:
視覺上,那時的天空……荷塘……鷗鷺……(關注色彩:綠葉、紅花、白鷺、余霞,落霞與鷗鷺齊飛,荷塘共天空同色,這是一種夢幻的色彩)
聽覺上,你的耳邊縈繞著……(鷗鷺撲棱聲、鳴叫聲;水聲,驚叫聲、劃槳聲、嘻笑聲、歌聲、岸邊的偷笑聲……)
深深地聞一聞,沁入心脾的是……;皮膚上感受到的還有……甚至,還有驚起一灘鷗鷺之后的無限遐想。
哦,詩人在這美景中被陶醉了。(板書:景醉)
(3)當我們的感覺這樣流動著,交織著,你的心底,彌漫著一種什么情緒?(歡樂的,輕松的,愉悅的,美好的,沉醉的,夢幻的……)
美酒加美景,給了她美麗的心情,這種心情,讓我們讀著,看著,也跟著陶醉了。齊背《如夢令》。(板書:人醉)
3、你聽——(《如夢令》歌詞)播放蔡琴《如夢令》,嘗試跟著唱和。
四、對照比讀,延伸課外
課件出示李清照的另一首詞《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比較:這兩首詞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生仔細觀察后交流。
這就是《如夢令》這種詞牌名的詞的特點。字數(shù)、句式和韻律都是一樣的。這首詞咱們以后還有機會細細地品味。
五、課后作業(yè)
推薦朗讀:李清照的《聲聲慢》。走進李清照,了解李清照前后期作品的不同。
板書設計如夢令
酒醉
景醉
人醉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通過學習,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感悟詞人的快樂心情及對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熱愛。
3、初步了解詞的有關知識以及學習詞的方法。
教學重點:品讀字詞,想象詞境,領悟情感,并能用語言表達出來。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吟誦詞,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覺。
教學準備:自制ppt課件
《如夢令》教后反思
在教學《如夢令》一課時,我認真研讀了《語文課程標準》中對古詩詞的教學建議:“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景,體會詩歌的情感。受到優(yōu)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所以,我用了以下方法:
一、詩與詞的對比。
在課堂開始,我先讓學生了解了詩與詞的不同,從而更好的認識詞、學習詞。
二、朗讀全詞,讀出節(jié)奏。
詩詞具有音律美,讀來抑揚頓挫。通過配樂配圖范讀,再讓學生自讀、指名讀等方式,使學生能讀出詞的節(jié)奏、初步了解詞的情感。
三、結合注解理解內(nèi)容
古詩詞的教學,最忌逐句串講。由于這首詞的意思淺白,貼近生活,學生易于理解,再加上學生課前已經(jīng)預習過,因此,教學時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首先讓學生在注釋的幫助下,把這首詞的大概意思讀明白;接著全班交流,請學生說說哪些句子的意思,讓學生明白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讀懂了詞的內(nèi)容,而作者卻只用33個字就把一次郊游的經(jīng)歷寫清楚了,感悟古詩詞語言的凝練、含蓄。
四、把握重點品味語言
教學時先讓學生自己品讀,發(fā)現(xiàn)哪個詞最能概括表達詞的意境,并聯(lián)系詞的內(nèi)容說出自己的體會。要求學生不僅要感悟哪個詞用得好,還要說明為什么好,具體表現(xiàn)在哪里。
在尊重學生獨特體驗的基礎上,我再結合自身對文本解讀,引導緊扣詞眼,欣賞“醉”字,分析詞人陶醉在哪些美景中,因何陶醉,并感悟“醉”字和整首詞意的關聯(lián),以及作者為何對那日的情景念念不忘。進而體會語言運用的精煉、巧妙,進一步感悟詞的意境、情感。像這樣憑借情境,讓學生咀嚼詩句、品味詩句的語言的豐富內(nèi)涵和情味,學生就有了很具體的感受調(diào)適。此時鼓勵學生把這首詞背下來,于永正曾這樣說過:誰擁有語言,誰就擁有了智慧。好的古詩文,好的現(xiàn)代文一定要背,不背不記就不是學語文。
在這節(jié)課上,學生輕松愉快地學了這首詞,也能有感情的背誦,但是由于教師的激情不夠,沒有很好的將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出來,所以學生在描繪詞的意境的時候,表達的不是很好。我在今后的教學中,也要繼續(xù)努力,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如夢令》課堂教學實錄 篇9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枕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上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
1、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寫出句子的意思。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上好,也擬泛輕舟。
2、李清照后半生坎坷重重,生活困苦,心情憂憤苦悶,你覺得詩中的哪些字詞表達了她此時的心情,請寫出三個,并寫出理由。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1、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這一句中, 是卷簾人的回答,從這個回答中我們可以推測出,作者當時問的是:
2、對卷簾人的回答,作者滿意嗎?顯然不滿意。“應是”這個詞表達了作者的猜想。她想,此刻外面的景色應該是綠肥紅瘦,綠指的是 ,紅指的是 ,肥這個字指的是 ,而瘦這個字寫出了 。
3、肥、瘦常用來形容人物身材形貌,這首詞中,作者把 當作人來寫,表達了她 的感情。
小資料:
李清照(公元1084年---約1151年),自號易安居士,宋朝濟南(在現(xiàn)在山東省濟南市)人,四十三歲以前,她的生活比較安定,后來飽嘗了國破家亡憂患,晚年生活非常清苦。她一生寫了許多詩詞,尤其是詞,感情真摯,思想清新,還有很多充滿愛國情調(diào)的佳作。李清照是我國歷史上首屈一指的女詞人。
延伸閱讀:
童年趣事
李清照的童年,大部分時間是在家鄉(xiāng)故土度過的。濟南是一座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的古城。明鏡般的大明湖,雄偉的千佛山,還有七十二處噴珠吐玉似的泉水,把古城裝扮得分外嬌美。傳說,他家就在城西南著名的柳絮泉畔。平時,她除了和姐姐弟弟一起寫字作畫、吟詩填詞以外,最愛到柳絮泉邊游玩。
有一年夏天,氣候非常炎熱。一天下午,李清照做完母親布置的功課,就向姐弟建議到外面去玩。
“姐姐,捉迷藏去!看我一下子就能把你抓住。”弟弟李hāng高興得大聲嚷嚷。
李清照聽后,笑著搖了搖頭。
“那就到后花園蕩秋千去!比一比誰蕩得又快又高。”姐姐知道李清照愛玩秋千,又出了這個主意。
李清照聽后,還是笑著搖了搖頭。
“那你說玩什么好呢?”姐姐和弟弟同時眨巴著眼睛問道。
李清照并不立即回答,只見她隨手提起筆來。在紙上寫了“劃船游湖”四個字。姐弟一看,樂得拍手大叫:
“好主意!好主意!”
經(jīng)過母親同意,姐弟三人像出籠的小鳥,手拉著手跑出屋去,登上了停靠在柳絮泉邊的游船。
“開船嘍!”弟弟一聲吶喊,李清照立即奮力劃漿,船就沿著堤岸向前駛去。
這柳絮泉原是個天然池塘,和大明湖相連,周圍有著形狀不同的怪石,池水非常清澈明凈。李清照劃著劃著,不顧岸邊丫頭們的勸告,慢慢地把船劃進了水池中央。姐弟三人一面呼吸著清新芬芳的空氣,一面欣賞著四周美麗的景色。過了不一會兒,太陽落山了,整個湖面變得暗淡起來。姐姐正想催促李清照趕快回去,忽然發(fā)現(xiàn)妹妹正對著池邊的怪石出神,忙問道:
“喂,你怎么啦!”
“姐姐,我在給它們起名字呢。”李清照說著,忽然興奮起來,“你們看,那塊怪石像不像天上的仙女?我看就叫它‘怪女石’吧!”
“噯,那邊的一塊真像一只大鐘,該給它取個什么名字呢?”弟弟大聲問道。
“就叫它‘金鐘石’好啦!”李清照隨口回答。
姐弟三人給岸邊怪石,逐個取著名字,什么“老壽星”啦,“小駱駝”啦,真是看不完的怪石,取不盡的名字。忽然,姐姐大聲驚叫起來:
“不好,天黑啦,再不回去,我們可要分不清東南西北,回不了家啦!”
“哎呀,回不了家,我們怎么辦哪!姐姐,快走吧!”弟弟帶著哭聲對李清照說道。
眼看天色越來越昏暗,李清照也著急起來,連忙用力劃動雙槳。誰知因為心慌意亂,小船竟闖進了荷花叢中,把躲在里面的水鳥嚇得大聲驚叫,一齊“撲愣愣”地飛向夜空。姐姐和弟弟嚇得變了臉色,李清照卻樂得大笑起來。
后來,李清照還專門寫了一首《如夢令》小詞,記下了這次游湖趣事。
《如夢令》課堂教學實錄 篇10
教學目標:
理解詩人曲折抒發(fā)的惜春之情
感受李清照言淺意深、含蓄曲折的語言風格
教學重點:理解詩人曲折抒發(fā)的惜春之情
教學難點:感受李清照言淺意深、含蓄曲折的語言風格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人稱“千古第一才女”,創(chuàng)“易安體”的李清照
記憶課下文學常識
2、介紹李清照的生平
南渡前多寫悠閑生活,韻調(diào)優(yōu)美
南渡后多懷鄉(xiāng)憶舊,情調(diào)憂傷
二、理解意涵
1、朗讀這首詞,說說這首詞中出現(xiàn)了哪些人物、場景、對白?
人物:主仆兩人
場景:春雨后的屋中
對白:“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2、結合杜甫《三絕句》:“不如醉里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聯(lián)系下文,說說李清照昨夜縱酒的緣由可能是什么?
不忍見花被吹落
3、李清照醒后第一件事是什么?
了解經(jīng)歷風雨后,庭院之中的海棠情況如何
4、既然如此關切,念念不忘,李清照為什么不自己去看海棠究竟如何了?“試”體現(xiàn)出她怎樣的心理?
很關切,又不敢于、忍心面對
5、從“卻道”的“卻”字,你能品讀出詩人怎樣的心緒?
她心中早已知曉海棠花的境況
對侍女粗心的不悅
6、“知否,知否?”怎樣朗讀才符合詩人當時真實的情感?
對侍女的粗心的嗔怪
自己的心境無人理解的無奈
7、“綠肥紅瘦”寫出了什么?詩人的用字有什么高妙之處?
寫出海棠花經(jīng)歷一夜風雨后可能的景象。僅僅四字就形象可感。
用擬人的手法,更凸顯詩人的愛花惜春之情
8、作為一名女子,詩人的惜春其實還有怎樣的一層含義?
惜青春時光的短暫易逝
三、朗讀與總結
1、理解女詩人惜春之后更為細膩的心緒后,帶著這一份理解,再回過頭來看前文,你對李清照之前的回避、躲閃、不忍有了怎樣的認識?
2、在跟深切的理解詩人內(nèi)心曲折深藏的情感后,再一次朗讀詩歌,在朗讀過程中重讀并重點感受以下字詞:“試”“卻道”“知否,知否?”“應是”。讀出詩人內(nèi)心復雜幽微的情感波瀾。
3、歸;納語言風格——言淺意深,含蓄曲折
《如夢令》課堂教學實錄 篇11
一、畫面導入,激起情趣
同學們,咱們一起來看這樣八個字“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課件),誰來說說你對這八個字的理解?一首詩往往就是一幅畫,一幅畫里又往往蘊含著美妙的詩句。現(xiàn)在,咱們一起來看幾幅畫,你能吟出畫中所蘊含的詩句嗎?
二、初讀全詞,初步感受詞意
1、同學們,你們用動情的朗讀讀出了古詩的韻味,看得出,你們都很喜歡詩。今天,咱們再來學一首詞,這首詞也是詩中有畫,而且今天我們要接觸的這位詞人也不簡單,她就是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的宋代著名的女詩人、李清照。關于李清照,你都知道些什么?老師也搜集了一些她的資料,下面大家看這段文字,自己讀一讀。
從資料中我們知道李清照可是才華橫溢,也正以為如此她被稱為“詞國女皇”。有人用“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來評價她的詞學造詣,這個李易安就是李清照。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近李清照,走進李清照的少女生活,走進李清照的內(nèi)心世界,一起研讀《如夢令》,與之一起徜徉于詞的世界。(屏幕出示全詞),這首詞是李清照晚年所作,回憶了她少女時代的一次郊游的經(jīng)歷。請大家自由地讀讀這首詞,要讀得充分,讀準字音,。(板書:如夢令)
2、①這里有一個生字,藕,再請同學來讀一讀,這里的藕花就是——(荷花)
②這里有一個詞也請大家注意,興盡,在這里都讀第四聲,興指興趣,興致。盡是滿足的意思。所以興盡就是指——興致得到了滿足。請同學再來讀一下這個詞。
③藕花,興盡,這兩個容易讀錯的詞都在第三四句中,誰再來把這兩句讀一讀,把它讀正確。
④除了把詞讀正確,我們還要讀出詞的節(jié)奏,把詞讀得有板有眼,字正腔圓。誰再來讀讀整首詞,其他同學注意聽,它是怎么停頓的?(指導停頓)
3、讀好了節(jié)奏,我們還要讀懂它。如夢令是這首詞的詞牌名,李清照借這個詞牌回憶了自己年輕時候的一次郊游經(jīng)歷。整首詞語言簡潔,淺顯易懂,我相信理解它的意思對大家來說不是難事,請大家再次自由讀讀這首詞,同桌之間相互說說你對它的理解。(師巡視)
4、好的,同學們,從我剛才聽到的幾位同學對意思的理解和大家輕松的表情來看,你們已經(jīng)讀懂了這首詞的意思。
師:你自己能夠讀明白哪一句詞的意思了?你站起來說給大伙聽聽。
生:常記溪亭日暮。李清照記得在溪邊黃昏的時候看日落。
師:在那里看日落時的情景。是嗎?不錯的,她這么說,咱們能聽懂她的意思嗎?能聽懂就可以了,來,往下說。你還能讀懂哪一句?
生:沉醉不知歸路。她看到日落,沉醉到不知回去的路了。
師:沉醉,能不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
生:深深地陶醉了。
師:不知道回家的路了,是嗎?或者說是忘記(回家了)。
師:再往下說
生:誤入藕花深處。這句話我理解的是他開船的時候開到有荷花的地方。
師:對,劃船的時候。那個時候船沒有機器的,劃的。劃到哪兒去了?
生:(齊說:荷花深處去了。)
師:是的,荷花深處去了。
師:接著說。
生:我理解的是興(xīng)盡晚回舟
師:還有不同的說法嗎?你怎么理解?
師:她看著看著,陶醉在里邊了,但是,天都黑下來了,這個時候又不得不回去,其實這個“興盡”是興未盡,但是因為晚了,所以不得不回去。
師:還有最后兩句沒人說,誰來說?
生:我解釋的是驚起一灘鷗鷺。意思就是她在開船的時候不小心進入了荷花的地盤。然后荷花里邊有許多的鷗鷺,被她船一開進來就全部飛走了,就是驚起一灘鷗鷺。
師:爭渡,爭渡,誰讀明白了?
師:怎么出去啊,怎么出去啊?在搶著劃船,這個時候把一灘歐鷺給驚起來了。
師:同學們很能干,不知不覺地把這首詞給讀胖了。(板書:讀胖)同學們,如果說把咱們剛才說的話寫下來,你說長不長?
師:可是這一首詞只用了33個字就把作者那次郊游的經(jīng)歷寫清楚了。交代清楚了郊游的時間是(日落)就是我們說的黃昏、傍晚;地點是在(溪水邊的亭子里)對,溪水邊的亭子里。你看古詩詞就是這樣的凝練、含蓄。在這首詞里既有景,又有人物活動,你能分辨出哪些詞語是寫景,哪些詞語是寫人物活動呢?默默地看,靜靜地思考。(結合學生回答,屏幕出示,指讀)
5、細細讀著這六個詞,我們會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因果關系,師引述——因為“溪亭日暮”所以“沉醉”,因為“沉醉”所以“誤入藕花深處”,因為“誤入藕花深處”所以“爭渡”,因為“爭渡”,所以驚起“一灘鷗鷺”。
你看,句子和句子之間銜接得多么緊湊,多么自然啊!人在景中,景因人顯,人和景的相互交融構成了那一幅幅生動美妙的畫!讓我們再次走進畫面,讀一讀這首詞吧!
三、展開想象,品味詞境
1、同學們,雖然時隔千載,我們已經(jīng)無法跟隨李清照一起參加那一次郊游,但這首詞“詩中有畫”,我們完全可以借助想象,再現(xiàn)情境。{板書:展開想象(齊讀)}在這首詞里,有一些詞語給了我們畫面般的美感, a、溪亭日暮
①咱們先來讀一讀一二句,齊讀。
②哪個詞給了你無盡的想象,給了你畫面般的美感?
③是啊,“溪亭—日暮”,讀著這個詞,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板書:溪亭日暮)展開想象,用眼睛去看,用大腦去思考,用心去感受,用語言去描繪,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對景的想象]預設:
a、學生回答比較簡單(亭子、小溪、夕陽)師評語引領:那些美好的景物你都看到了,可惜卻都是靜止的,誰能把這些眼前的景物說得更加具體?讓這些景物活起來,讓這幅畫美起來!
。教師評語引領:瞧,他說得多么傳神哪,尤其是“”詞,仿佛把我們都帶入了那美景之中。
c、你也走進去了,那一幅美妙的畫卷一定正在你的心中展現(xiàn)!說得那么美,你一定能讀好這兩句,指讀。
師:落日的余輝倒映在湖里,使我們想起怎樣的詩句來了?一道殘陽鋪水中——
(3)朗讀指導
師:你們看啊!(老師邊播放日落美景邊描述:黃昏時分,太陽慢慢地從西邊落下去了,晚霞染紅了整個天空,遠處的山,近處的水,還有那玲瓏剔透的小亭,都被籠罩在夕陽的余輝中。水面上波光粼粼的,讓我們情不自禁的吟出這樣的詩句來:“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這樣的情景是多么富有詩情畫意呀!讓我們帶著這樣的詩情讀好這第一第二句。
[對醉的理解]
a、好一個良辰美景!好一個溪亭日暮!難怪李清照說她此時已經(jīng)——沉醉不知歸路了。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呢?是啊,詩人陶醉了,醉得忘記了回家。在這兒給大家補充一個信息,在古代的時候,很多的文人都喜歡喝酒。李白就被稱為——酒仙!一喝酒啊,詩興大發(fā),酒助詩興,詩從酒出,所以有 “李白斗酒詩百篇”的說法。李清照雖然是女子,但她也很喜歡喝酒,所以說這里“沉醉”之“醉”既是陶醉又是酒醉。好,酒醉也好,陶醉也好,反正李清照是醉了。我們帶著這份醉意,再來讀這兩句詩,一定更有味道。
b、在這樣的時候,這樣的地方,詩人會和誰一起喝酒呢?有道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啊!品著美酒,賞著美景,聞著酒香、花香,那可真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啊!這可是一種全身心地享受啊!咱們再次一起讀讀這兩句詩,讀出那濃濃的醉意!
b、藕花深處
①在那樣快樂的時候,那樣美麗的地方,詩人和朋友們除了喝酒,還會干什么呢?(賞景、吟詩、作對、彈琴、下棋、聊天)是啊,怪不得詩人說她后來是興盡而歸,讀——興盡晚回舟。此刻詩人的心情應該是怎樣的?(高興、愉快),就請你讀出這份高興,這份愉快!另外,這里的興盡,也可以說是興未盡,也就是還沒有盡興,只是天色已晚,不得不回家啊!此時,詩人的心情又會是怎樣的?(留戀,舍不得離開)那也請你讀出這份留戀。你看,這里同一句古詩給了我們兩種不同的理解,而且都是正確的,所以以后讀詩就要用心去揣摩、去體會。
②就在詩人回舟時,又有美景吸引了她,那就是——藕花深處。(分小組把這個詞讀兩遍。)藕花—深處,(板書:藕花深處)這個深處是指哪?對呀,你想四周全都是荷葉、荷花,這時候呀,那荷花,那荷葉的形狀、顏色、姿態(tài)一定看得非常清楚。
師:這個“藕花深處”,又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生:大片的荷花,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生:湖水還很清澈。
生:還有那些小蜻蜓停在剛剛長出來的荷葉上面。
點評語預設:
a、你看到了荷花田田的葉子;你看到了姿態(tài)萬千的荷花;你看到了一個色彩斑斕的藕花深處;一個清香飄逸的藕花深處;一個神秘而幽靜的藕花深處,讓我們一起走進去吧。讀
b、在這樣的藕花深處,又讓我們情不自禁的想起許多描寫荷花的詩句來,誰來說,你想到了哪句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又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畫面啊,讓我們再次走進去,再次沉醉。讀——
③在這兩句中,你覺得那一個字最能說明詩人又一次醉了?(誤)誤入,在這里是怎樣的入?(不小心)能換一個詞代替這個誤嗎?(不知不覺)
師:是啊, “藕花深處”,那是一個清香流溢、色彩斑斕、幽靜而又神秘的世界。來到這樣的地方,竟然連小船劃入藕花深處都沒有察覺。可見她們已經(jīng)被美景深深的吸引了,我們再來讀這兩句,一定會讀得更好。
此時詩人已經(jīng)如癡如醉,等他們驚醒過來的時候,他們于是就趕緊——讀下去
c、一灘鷗鷺
1、師:讀著這兩句,哪一個詞又讓你畫面般的感受呢?(一灘鷗鷺)你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師:響不響?從哪個詞語中聽出來的?
2、師:學詞,就要像你們那樣,喚醒身體所有的感官。詞語中還有聲響呢!
師:多不多?你是從哪個詞當中讀出來的?
師:是啊 “撲拉拉”一聲,一群鷗鷺沖破夜幕,飛上藍天,那情景該多么壯觀啊!那可真是大自然的奇觀啊!一齊讀出這壯觀的場面。
③在這里,除了看到鷗鷺飛了起來,聽到它們拍動翅膀的聲音,鳴叫的聲音,你們還仿佛看到詩人和好友們在干什么?你的耳邊還聽到了什么?(聽到劃槳聲、歡笑聲、水聲,看到詩人和好友們在爭著劃槳),此時詩人的心情怎樣?(是啊,一種意外的開心,意外的收獲,那就是——驚喜。)
師:所以她們叫哇,笑哇,聲音那么響,那么喧嘩,這個時候把棲息著的鷗鷺一下子驚飛起來。這發(fā)生在一瞬間的大自然的奇觀,看得他們心都醉了!他們陶醉在這美麗的意外中。讀出這樣的感受。
這個“驚”字,既是指鷗鷺給驚飛起來了,又向我們傳遞了詩人驚喜的心情,用得多妙啊!誰來讀讀這兩句,讀出那份熱鬧、那份歡快、那份驚喜!(指導朗讀,兩個爭渡要讀得稍快,有力,后面那個爭渡比前面一個更有力)
三、回歸整體,感悟詞情
1、同學們,剛才我們借助自己豐富的想象,再現(xiàn)了當年李清照郊游時的情景,李清照留下來的詞并不多,但是 “無一首不精,無一字不妙”,這里邊的33個字都值得我們?nèi)ゼ毤毜仄肺丁?/p>
2、通過學習你覺得這是一次怎樣的郊游呢?能用詞語來形容一下嗎?(令人心醉,如詩如畫,如夢如幻、美好、美妙、令人難忘)
師:是啊,這次郊游的經(jīng)歷使李清照深深地陶醉了(圈“醉”字),她陶醉在美景中,陶醉在美好的記憶里。而且讓我們也陶醉其間,留戀其間,有了那么多美好的感受,一定能把整首詞讀好!這回你能背下來的,咱們就背下來了。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此時的李清照不僅陶醉在美酒、美景、美麗的意外中,還陶醉在美好、幸福的生活里。我們知道早年的李清照可說是名門閨秀,生活條件非常優(yōu)越,父親是當時的著名學者,丈夫是金石家。那時他的生活是幸福美滿的。但是,在李清照的后期作品中卻很難找到那份快樂,那份純真了。(出示李清照后期作品中的詩句: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點絳唇》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孤雁兒》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鳳凰臺上憶吹簫》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武陵春》)范讀
2、在這里,你讀到的還是快樂嗎?你讀到了什么?(愁、淚)
3、南宋末年,金人大舉南下,中原國土淪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詩人雖是一女子,但她同樣有一顆愛國憂民之心,這愁和淚是為國亡而愁,為百姓生活疾苦而流淚;其二是家破,家人先后離去,使得李清照長期流亡在外,無家可歸,飽嘗了生活的酸甜苦辣,這就是她滿腔的愁啊!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四句話,體會那無盡的哀愁、千行淚吧
4、師:從一個無憂無慮的貴族小姐到孤苦無依的悲慘老婦,一代詞人李清照飲盡了這酒中的酸甜苦辣。在凄苦漂泊的晚年生活中,她肯定會常常想起她曾經(jīng)有過的幸福時光,讓我們再一次跟她一起幸福地回憶吧。
總結。讀李清照的詞,她的才情可以流光溢彩。課外再去找一找她的詞,讀一讀,品一品詞的味道。
《如夢令》課堂教學實錄 篇12
教學目標
1、了解掌握詞的有關知識。
2、理解領悟本首詞的內(nèi)容和意境,并當堂背誦。
教學重難點
同目標2
德育教育目標
1、競爭意識的培養(yǎng)。
2、培養(yǎng)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教法學法
情景想象法,繪畫法,啟發(fā)式,討論式。
教學內(nèi)容與步驟
一、激趣導入
大家知道“詞家三李”都有誰嗎?知道這個人嗎?(課件:李白),背兩首他的詩。其實,李白不只是“詩仙”,他還是“百代詞曲之祖”。
知道這個人嗎?(課件:李煜),背幾句他的詞。李煜被稱為“詞圣”。
今天,我們要接觸的這位詞人也姓李,她被稱為“詞國女皇”。是婉約派的開山之宗,有人用“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稱“詞家三李”來評價她的詞學造詣,這個李易安就是李清照。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近李清照,走進李清照的詞,走進李清照的少女生活,走進李清照的內(nèi)心世界。(學生看視頻:簡介李清照)
二、了解有關詞的基本知識
1、你們學過哪些詞?(《長相思》、《清平樂·村居》、《憶江南》)
2、你能說說詞和詩有什么不一樣么?
(詩每句字數(shù)一樣,而詞不是。詞的句子有長有短,又稱長短句。詞可配樂演唱。詞有的分上下闋。詞有詞牌名,每一種詞牌名,都有固定的句式和韻律。
3、《清平樂》是詞牌名。你們還知道哪些詞牌名?
(如夢令 憶江南 水調(diào)歌頭 西江月 虞美人 )
師:對,這些都叫做詞牌名,不是詞的題目。而且每一種詞牌名的詞都有固定的字數(shù)、句式和韻律。今天咱們要學習的這首詞的詞牌名就叫做——
生:如夢令。
師:同一詞牌可以填許多不同內(nèi)容的詞,有的詞有題目,有的詞則沒有題目,沒有題目的,我們?yōu)榱藚^(qū)分,往往以詞的第一句作為題目,如這首《如夢令》,我們就記作《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我們今天學習李清照的《如夢令》。我們在學習詞的時候,要打開所有的感官。用耳朵去聽,用嘴吟誦,用腦去思考,用心去想像。
三、初讀課文,領悟大意
1、自讀,讀通讀順
要求:
讀準一個多音字“興”,認清一個生字“藕”的字形;讀對停頓。
2、檢查朗讀情況
指名讀;齊讀(隨機糾正錯音)
3.聽配樂范讀(課件)
4、光讀通讀順還不夠,咱們還要把它讀懂了,看看能不能讀懂詞的大概意思。不明白的地方還可以和同學一起商量商量。
5、交流:
(2)這首詞記敘了一件什么事?(詞人的一次郊游)
(3)這件事是發(fā)生在詞人寫作的當天嗎?(不是,“常記”)
(4)這件事發(fā)生在什么季節(jié)?(夏天,“藕花深處”)
(5)她是一個人去的嗎?(不是,“爭渡”)
(6)為什么要爭渡?(“誤入藕花深處”)
(7)為什么會誤入?(“沉醉”)既誤入,慢慢劃出來不行嗎?(不行,因為“日暮”)
(8)為什么詞人會常想起這件事呢?(有趣,值得回味)
(9)指名學生說說詩的大意
(10)古人說:詩言志。意思就是寫詩歌的目的是為了表達某種意愿或心境。那么,在這首詞中,作者描繪了這么一種美妙的場景,表達了她的什么意愿呢?
(學生回答以后教師明確:表達了作者郊游以后無限愉悅的心境,表現(xiàn)了作者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教師板書)
四、品讀悟情
1、經(jīng)同學們這么一聯(lián)想補充,這首由30幾個字組成的高度凝練概括的詞立刻豐滿具體起來了,我們的眼前似乎出現(xiàn)了那么多美的畫面。來,一起讀這首詞。一邊讀一邊想象這幅活動的畫。
2、你們真能干,自己就能讀懂詞了,但這還不夠,咱們還要把這首詞讀成一個字,這個字就是我們常說的“詞眼”,有信心接受挑戰(zhàn)嗎?
來,讀讀這首詞,看看,這首詞是圍繞這里邊的哪一個字來寫的?(隨機板書學生的答案)
3、圍繞“醉”來感悟
文章是怎樣圍繞這個“醉”字展開的?是什么讓他們深深地陶醉了?(板書:醉)
(1)、陶醉于美酒、美景
這首詞中的哪些句子,哪些詞語讓你讀懂這個“醉”字?
① 一二句描繪了一幅“溪亭日暮”圖
1、咱們先來讀讀一、二句
從哪里讀出“醉”字了?
交流:“不知”(為何會“不知”?)
“沉醉”是啊,同學們想想,她是在哪里喝酒啊?(溪亭)什么時間?(日暮)
你的腦中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說說日暮時湖邊的美景。
交流:黃昏時候,太陽慢慢地從山的后邊落下去了,晚霞染紅了整個天空,遠處的山,近處的水,還有小亭子,都籠罩在晚霞的余輝當中。水面上波光粼粼的。這樣的情景,多么富有詩情畫意呀。
看著這樣的景色,你的腦海中不由得浮現(xiàn)出了哪些詩句?
(如:;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雖然這里不是長江黃河,但落日美景有異曲同工之妙。)
師:在那樣的地方,那樣的時候,詞人會在溪邊的亭子里干什么?請你調(diào)動想象說一說
(生:喝酒 生:聊天 生:做詩、對對子 生:看風景。)
是啊,在這樣的地方,品著美酒、(板書:美酒)賞著美景、聞著酒香、荷香,那可真是全身心的享受啊!這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咱們一起讀一讀這兩句,讓我們閉上眼睛帶著濃濃的醉意讀一讀
還有什么讓他們深深地醉了?我們讀下去
畫面2:誤入藕花深處
②繼續(xù)交流:三四句描繪了一幅“藕花深處圖”
從“藕花深處”這句詞,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述一番。
大片的荷花,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樣的荷塘使你聯(lián)想起哪些詩句?
(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多美的荷葉荷花呀!這個時候啊,已經(jīng)是黃昏了,一切都變得朦朦朧朧,“藕花深處”,那是一個清香四溢、色彩繽紛、幽靜而神秘的世界。鼻子里還可能會聞到陣陣的……是的荷花的香味、酒香味,
2、太美了,讓我們來美美地讀一讀
3、當一彎明月如水般傾灑荷花時,眾人才猛然驚醒,等他們警醒起來的時候,他們已經(jīng)將船劃到了藕花深處,可見他們真的是醉了!于是開始――“爭渡,爭渡”,讀下去!
如果剛才是“酒不醉人人自醉”的話,那現(xiàn)在該是“景不醉人人自醉”了。詞人陶醉于美麗的意外
的景色中。(板書:美景)
(2)畫面3:爭渡驚起鷗鷺
1、此時你仿佛聽到了什么?
聽——嘻嘻哈,嘩啦啦……你聽到了什么?(聽到了鷗鷺的聲音、聽到了劃漿的聲音、聽到了詩人的笑聲、聽到了爭吵的聲音……)
從哪些詞聽出來的?(驚、爭渡)
2、古代的女子平時受到的約束比較多,花香、酒氣,使詞人暫時擺脫了封建社會名門閨秀的重重枷鎖,那種少女活潑的天性也就全部流露出來了,大聲的笑哇叫啊,那場面多么歡快熱鬧! 讀出他們搶著劃船的熱鬧情景! 指名讀
3、你還看到了什么?給大家描述一下。
仔細看——看到了什么?(鷗鷺飛起來了。)多不多?你是從哪個詞當中讀出來的?(一灘)如果詩人杜甫在《絕句》中所描述的是——“一行白鷺上青天”的話,那么眼前該是——“一灘鷗鷺上青天”了。?
4、是啊,她們拼命地劃著船,水聲,笑聲,叫聲那么響,那么喧嘩,這個時候把棲息著的鷗鷺一下子驚飛起來。“撲拉拉”一聲,一群鷗鷺沖破夜幕,飛上天空,那情景該多么壯觀啊!這樣的情景詞人平時能看到嗎?那可真是大自然的奇觀啊!
師:你覺得這個“驚”,除了指白鷺受驚,還向我們傳遞了詞人當時怎樣的心情?
生:驚喜 師:為什么那么驚喜?
生:壯觀的景象令人驚喜;因為白鷺落下的地方就是岸邊了。
師:這真是美麗的意外!該是多么意外的驚喜啊!所以是“鳥驚人也驚啊!”誰來讀一讀這兩句?讀“爭……驚……”
④看著美景,品著美酒,還伴著這美麗的意外。詞人深深地……(醉了)。這難忘的郊游的經(jīng)歷她忘的了嗎?所以這首詞一開篇就說“常記”。
5、剛才我們邊讀邊想象,讀出了那么多美的畫面,有“溪亭日暮”,還有“藕花深處”,還有“一灘鷗鷺”。她陶醉在日暮時的美酒中,陶醉在沁人心脾的荷香中,陶醉在鷗鷺驚飛的意外中,陶醉在與朋友相約游玩的快樂里,她的心都醉了!(板書:游玩樂趣)
(3)美好的生活讓她陶醉
我們常說“景中藏情”,這首詞字里行間都向我們傳遞著李清照當時內(nèi)心無盡的喜悅。你能從這首詞中猜測到李清照當時生活得怎么樣嗎?(幻燈出示:適當補充李清照的早年生平)
小結:的確,早期時候的李清照一直生活在幸福美滿當中,生活在她的眼睛里邊充滿了色彩,充滿了愉快,充滿了生機,也充滿了樂趣。
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她記下的美好的生活場景,(板書:美好生活)讓我們跟隨李清照再次回憶起她那次難忘的郊游。有感情的齊誦這首詞。
曾記得:人悅時,鳥亦歡顏,花也笑。
李清照早年時生活如此幸福美滿,那么他晚年生活境況如何呢?
五、請同學們再欣賞一首她晚年寫的《聲聲慢》,你聽一聽,體會體會,感覺有什么不同。
1、 聽配樂朗誦。(視頻)
2、聽了這首詞你感受到李清照晚年的生活境況怎樣?
(凄涼、慘淡、愁苦)
師:你從哪些句子當中讀出了她的這種苦和愁?請你把句子讀出來。
生:“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師:一連串的疊詞表達了她的愁和苦。
生:“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
生:“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師:這滿地的黃花在她看來都憔悴了。
生:“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師:這樣的情景一個“愁”字怎么概括的了啊!
生:“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師:看到以前為她傳遞過書信的大雁,更讓她傷心。
生:“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師:這樣的情景她覺得太難挨了。 生:“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
師:夠了,同學們,這首詞當中的每一個字幾乎都是詞人內(nèi)心深處吐出來的愁和苦。兩首詞同樣出自李清照之手,但所表達的感情截然不同,一喜一悲。這是為什么呢?
探詢凄苦原因。
3、 學生再看資料。(課件出示李清照晚年生活狀況資料)
4、看了這段資料,大家知道原因可吧。在國破、家亡、夫死,晚年無家可歸,流亡在外,飽嘗了生活的艱辛的情況下,她的詞的風格發(fā)生了變化。
6、 指導讀。(齊讀前兩句兩句)從疊詞當中您體會到了什么。痛苦,傷心,絕望,無助……讓我們再讀這一句話。讀得再慢一點
7、你覺得她在尋覓什么?(往日的歡樂、幸福的家園、完整的國土、親人、友情。 美好的生活!)
師:但這一切不復存在了。“借酒澆愁愁更愁’于是這無法排遣的痛苦心情化作了一行行心酸的文字。再讀第一句。
師:從一個無憂無慮的貴族小姐到孤苦無依的悲慘老婦,一代詞人李清照飲盡了這酒中的酸甜苦辣。在凄苦漂泊的晚年生活中,她肯定會常常想起她曾經(jīng)有過的幸福時光,讓我們再一次跟她一起幸福地回憶吧。
生:齊背《如夢令》。
總結:她以一個女性作家的獨特的創(chuàng)作成為中國古代文學一道亮麗的風景,而且甚至成為太陽系當中一道亮麗而獨特的風景。為什么這么說呢?1987年,國際天文學會用15個世界名人的名字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環(huán)形山,其中一座環(huán)形山的名字就叫李清照。我想,這應該是在外太空惟一一個用中國古代女性的名字命的天體了。這是很大的榮耀,這體現(xiàn)了李清照在人們內(nèi)心世界里邊的一種價值。
六、布置拓展作業(yè)
1、課外可以找些李清照的詩詞、文章來細細品讀,并能用今天課上所學的知識去分辨分別是她什么時期的作品;同時能有心地背一背,作些積累。
2、夕陽的余暉,清清的池塘,嬌美的荷花,驚飛的鷗鷺,爭渡的船只……詞人在我們面前展現(xiàn)的是這樣一幅美妙的畫面,可惜,我們卻不能親眼目睹。
(1)請會畫畫的同學課后將這幅美麗的畫面畫出來,展現(xiàn)給大家看。
(2)或者用你的生花妙筆將其改寫成一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