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愛你啊,中國(精選12篇)
我們愛你啊,中國 篇1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反復吟誦,感受詩歌的句式特點,并能依照詩的第二至六節寫一到兩節。
4.通過理解詩歌內容和吟誦詩句,激發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有感情朗讀,逐層次理解重點字詞,關鍵句子,體會詩歌所表達的真摯而強烈的愛國之情,并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課時數: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清課文脈絡。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清課文脈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假期你們都到過什么地方旅游了?你知道我國有哪些著名的風景區嗎?
(安徽黃山、杭州西湖、桂林山水、山東泰山、蘇州園林……)
每一個地方除了景色不同,還有不同的特產。你知道我國有哪些著名的特產嗎?
(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河北的大棗、蘇州的絲綢、碧螺春、浙江的龍井茶……)
2.看來同學們不僅了解祖國的大好河山,而且知道祖國豐富的特產。是啊,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物產豐饒、文化燦爛。生活在這樣的國度里我們應該感到自豪,我們更應該深深地熱愛自己的祖國。
板書課題:我們愛你啊,中國
3.指導讀好課題。 讀出自豪、驕傲之情。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生詞和不理解的詞、句。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詞,朗讀,識記。
要求:讀準字音,記清字形。
帕米爾高原 景德鎮瓷器 屋脊 碩果 開拓 醇美 布達拉宮
指名讀:開拓――讀得要有氣勢
這個詞語怎樣讀呢?“飄渺”,指名讀――女生齊讀
不同的詞語要讀出不同的美來,出示相關的詞語,讀出詞語的味道來。
銀裝素裹 波瀾壯闊 希望之火 清奇俊秀 光潔絢麗 滾滾春潮
群星閃爍 濃妝淡抹 波瀾壯闊 天工巧奪 民族之林 云霧飄渺
指名讀 把詞語讀好,我們就能把句子讀得更好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作上記號。
(3)指名分節朗讀,糾正。要求讀通順。
(4)理清脈絡,整體把握課文。
師:在這首詩歌里,作者飽含激qing地抒發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愛祖國什么呢?仔細讀讀課文,琢磨琢磨每個小節,你能用一個詞語概括嗎?
學生分小節默讀課文,思考填空,我們愛你啊,中國,我們愛你的 。引導孩子們從詩作中概括出國土遼闊、大好河山、豐富物產、民族風情、歷史悠久、巨大成就。
3.課文可分為幾部分?
提示:從詩的結構來入手,仔細觀察,詩歌的2--6小節都是以“我們愛你——”總起每小節內容的。
(1)學生讀文,分小組討論。
(2)交流。
第一段:寫祖國幅員遼闊,總起全詩。
第二段:以“我們愛你”作為起句,從不同角度,歌頌贊美可愛的祖國。
第三段:總結全文。回顧過去,驕傲自豪;展望未來,奮發開拓。
4.朗讀全詩,體味祖國的可愛。
三、學習第一段。
1.第一小節具體描繪了祖國的幅員遼闊。自由讀這一節,邊讀邊把文中每句話想象成畫面,看看你能欣賞到哪些美景,你的頭腦中會出現哪些美的畫面。
(學生讀書,教師邊巡視邊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品讀、想象)
2.感受著這些美好的畫面,此刻,你心中涌動著怎樣的情感呢?你想怎樣表達這種情感?
指導讀好:啊,我們愛你,中國!
每首詩歌都有一個主題,一個歌唱的主題,這句話也是這首詩歌所歌唱的主題,它總領全詩,是全詩的主旋律。
3.品味一下,這一段是從什么角度寫祖國幅員遼闊的?(時空、季節的反差)
師生交流:一夜相差得很大。
學生:季節的相差也很大,
季節差距大,說明經度和緯度差別大
4.指導朗讀:這一小節的語言非常含蓄,你覺得應該怎么讀呢?
師生交流: “燦爛、銀裝束裹”要重讀,這些詞語可以體現幅員遼闊,各種各樣的風光。
前幾句要帶著自豪的語氣讀出祖國的幅員遼闊,“啊,我們愛你,中國!”一句要讀得深情、高昂。
四、作業。
1.用鋼筆描紅、臨寫生字。
2.朗讀課文。
3.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頌詩句,激發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通過有感情朗讀,逐層次理解重點字詞,關鍵句子,體會詩歌所表達的真摯而強烈的愛國之情,并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教學難點:理解詩歌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朗讀全詩,說說你知道了祖國哪些可愛的地方。
板書:國土遼闊、大好河山、豐富物產、民族風情、歷史悠久、巨大成就
二、學習第二段。
1.學習第2節。
(1)朗讀第2節。提出不理解的詞語。
(2)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解決問題。
(3)這一小節描述了幾處有代表性的景物,表現了祖國河山的壯美。你去過哪里旅游過?能介紹一下其中的一個景點嗎?媒體展現美景。
這些壯麗的美景讓游人陶醉,讓人激qing,讓人震撼。許多文人寫下了大量的詩句來贊美這些美景,你知道有哪些?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黃河之水天上來……;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4)除了詩里寫的,你還知道哪些祖國的美麗風景。
(5)指導有感情朗讀第2節。
“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兩句讀得輕柔點,“黃河、廬山”讀得神秘點。
(6)朗讀、背誦。
(7)小結學法:
朗讀詩句,理解詞語。
展開想象,再現畫面。
聯系積累,豐富畫面。
感情朗讀,聯系背誦。
三、運用學法,自學3~6節。再交流討論。
1.邊讀邊理解各小節的內容
第3節:介紹祖國名產。理解:醇美、光潔絢麗、巧奪天工
第4節: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風物。簡介:傣家竹樓、布達拉宮、吐魯番、戈壁灘。理解“巍峨”。
第5節:古老燦爛的文化,改革開放的成就。介紹戰國編鐘。戰國編鐘奏出的古曲,改革開放譜寫的新歌。
知道我們的改革開放譜寫了哪些新歌?
第6節:偉大的民族精神。理解:“松樹的偉岸、梅花的高潔,博大的胸懷、恢弘的氣魄。”反映了中華民族的什么精神?(剛強不屈、純潔高尚、胸襟博大、氣魄恢弘)舉個例子說說這些精神。
2.朗讀第2~6節,進一步體會祖國的可愛。練習背誦。
四、學習第三段。
1.朗讀第七節,“我們驕傲,我們自豪”,我們“驕傲、自豪”什么?
(為祖國山河的雄渾壯麗、物產豐饒、豐富的民族特征、優秀的文化遺產、古老燦爛的歷史文化而驕傲和自豪)
2.“奮發、開拓”又說的是什么?
(永不滿足、銳意進取,努力建設更加富饒美麗的國家)
3.理解“我們愛你啊,中國”在全詩中的作用。(總結全詩、呼應開頭、升華主題)
4.有感情朗讀,表現豪邁之氣及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奮斗的堅定決心。
五、朗讀、背誦全詩,總結課文。
愛國是一個語言,愛國也是一種平凡的小事,就在我們身邊,為了讓祖國燃起熊熊的希望之火,我們作為一個小學生,應該做些什么呢?從哪些小事做起呢?
難怪梁啟超說過:“少年強,則國強。”讓我們齊讀最后一節。
六、布置作業
以“我們愛你啊”為題,以“我們愛你——”起句,讓學生自主挑選一小節內容,根據原句進行仿寫。
附:
我們愛你——
北京故宮的富麗堂皇,
蘇州園林的精雕細琢。
張家界、九寨溝的如畫風景,
鄱陽湖、洞庭湖的浩渺煙波。
我們愛你——
云錦的絢麗,
蘇繡的精美,
惠山泥人的笑容可掬,
宜興紫砂的古典質樸。
我們愛你——
藏民手中潔白的哈達,
蒙古包里飄香的馬奶,
天山的雪蓮,長白的參,
華南的老虎,揚子江的鱷。
板書設計
幅員遼闊
山河壯麗
1.我們愛你啊,中國 物產豐富
文化燦爛
民族偉大
奮發開拓
我們愛你啊,中國 篇2
班級六(4)學科語文教時第一課時時間2004.2、11課題《我們愛你啊,中國》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5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能在規定的時間內描紅、臨寫好5個要求會寫的生字。3、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反復誦讀,激發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難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反復誦讀,激發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課前準備:中華民族的版圖;《配套光盤》。教學 過 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思考、添改 【談話切入】1.投影打出中華民族的版圖,老師介紹中國國土面積、東南西北各具特色的地理風貌。2.播放《配套光盤》中配樂朗誦,導入新課。 【朗讀感知】1.提出自讀要求:
自由朗讀全詩兩遍,要求讀準字音,把詩句讀流暢,劃出不理解的句子。2.組織小組練讀,交流問題,組內討論解決一些問題。3.組織各小組匯報朗讀情況,引導交流還未解決的問題。 1.看老師打出的投影片,根據老師的介紹了解中國國土的面積和東南西北各不相同的地理風貌。2.欣賞配樂朗讀,初步感知課文。 1.按教師提出的自讀要求自由朗讀全詩兩遍,讀準字音,力求把詩句讀流暢,并劃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練讀,交流自讀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在小組內討論;把討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記錄下來,準備全班交流。 通過出示祖國版圖,使學生了解祖國的幅員遼闊,從而理解全詩第一小結的前四句詩。 在自由讀——小組合作讀——全班交流讀的過程中, 教 學 過 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思考、添改 4.組織全班自由練讀全詩。
5.指名讀、齊讀全詩。 【品讀體味】
1.提問:“我們愛你——”是全詩的一條情感主線,作者從哪些方面表達自己的這種情感的?
2.提問:感受到作者對祖國炙熱情懷,你有沒有產生和作者一樣的情懷?自由交流。3.組織再次練讀,準備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朗讀比賽。
4.引導進行朗讀比賽。
5.老師做總結評價。 【課堂小結】對學生本節課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評價。 3、各四人小組的代表進行朗讀課文情況匯報;提出自己組里的問題。其他小組圍繞各組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4、自四練讀全詩。5、聽其他同學朗讀本詩,簡單評議;齊讀全詩。 1、品讀體味作者通過遼闊的幅員壯麗的山河、豐富的特產、光輝的歷史、偉大的成就等幾方面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2、全班互相交流自己讀了全文后所產生的情感。3、自由再練讀。4、小組推選代表進行朗讀比賽,評選讀得好的小組。5、根據教師評價針對重點段落和句子再練讀。 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精神,引導他們在同學的互相交流中促使自己的理解由淺表向深入。 通過初步的品讀體味,理清全文的線索及作者表達情感的幾個方面。在自由交流中較深入地體會愛國的情感。 在反復練讀、評價中進一步品味課文的語言文字,為下一階段的學習作出充分鋪墊。 板書:1、我們愛你啊,中國山河無比壯麗物產聞名世界“我們愛你,中國” 民族風物迷人文化古老燦爛民族精神偉大 課 后 隨 想 懷著對新學期的憧憬,又背負起即將畢業的心理負擔,孩子們開始學習第一篇課文——《我們愛你啊,中國》。課前預習都很認真,大部分寫了一面半(雙線抄),有的甚至達到兩面多,在預習中談了自己學習后的感悟及一些問題。正因為課前預習較充分,所以學習的時候大家都很輕松,也很投入。在解題的時候我請他們連讀了四遍課題:(第一遍)“請大家齊讀課題”——讀得很響亮;(第二遍)“想一想再讀”——讀得較柔和;(第二遍)“品一品再讀”——讀得較深情;(第四遍)“能再深情一點嗎?”——讀得非常深情。在充滿深情的氛圍中,我開始范讀課文,讀下來整體感覺好極了,我感覺自己也很投入,而我的投入又打動了孩子們。孩子們很愛讀這首詩,下節課還得留更多的時間讓他們自由地讀,把詩讀好、讀透。留的作業是湯許順同學在預習中提出的幾個問題,我覺得挺不錯的:1、為什么(2——6小節)第一節都要以“我們愛你——”開頭,省去這一句下面的內容不是不受影響嗎?2、“你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強者”,為什么文中要說“世界民族之林的強者”?光說“強者”不行嗎?那中國為什么又能成為“世界民族之林的強者”呢?3、“松樹的偉岸,梅花的高潔”指什么?與愛偉大祖國有什么聯系?這三個問題很有價值,所以以此作為作業,一方面調動了湯許順以后預習時深入思考的積極性,一方面也鼓勵大家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我們愛你啊,中國 篇3
教材簡析
這首詩作者以飽含激情的筆墨贊美祖國的美麗富饒以及悠久的歷史、光輝的成就,抒發了對偉大祖國的無比熱愛之情。全詩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總寫對祖國的熱愛;第二部分從不同的側面歌頌祖國的壯麗山河、豐富的物產、多樣的民族、光輝的歷史和偉大的成就;第三部分表達了誓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的堅定決心。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反復吟誦,感受詩歌的句式特點,體會詩歌的寫作技巧,能仿照詩歌的第二至六節寫一到兩節。
4、通過理解詩歌內容和吟誦詩句,激發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通過反復吟誦,感受詩歌的句式特點,體會詩歌的寫作技巧,能仿照詩歌的第二至六節寫一到兩節。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整首詩。
2、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部分詞語。
教學重難點
1、重點了解“帕米爾高原”、“布達拉宮”、“戰國編鐘”、“改革開放”。
2、理清詩歌的脈絡,初步感知詩歌結構上的特點。
教學步驟
一、板書課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我們愛你啊,中國
(2)創設情境:播放歌曲《我愛你中國》,邊聽歌曲邊想像。
(3)交流:你眼中的祖國是怎樣的呢?
(4)學生自由交流。
二、初讀詩歌,理清脈絡
(一)初讀感知
1、出示讀書要求:(1)邊讀邊畫出生詞,不理解的詞句可以做上記號。(2)把你最有感觸的段落讀好。
2、學生帶著要求自讀。
3、檢查預習情況
檢查生詞讀寫情況
帕米爾高原銀裝素裹南疆洋溢清奇俊秀濃妝淡抹云霧飄渺波瀾壯闊茅臺酒醇美光潔絢麗景德鎮陶瓷天工巧奪傣族屋脊布達拉宮戰國編鐘改革開放碩果偉岸高潔博大恢宏氣魄開拓
(1)自讀生詞,關注那些容易讀錯或寫錯的字。
(2)請學生做小老師,重點帶讀那些容易出錯的字,范寫容易寫錯的字。
如果學生沒有提到,老師則可做如下提示:
讀準翹舌音:“妝”、“碩”;平舌音:“瓷”;容易讀錯的:“傣”、“脊”。“脊”字的上邊不應先寫中間的“人”,而是先寫兩邊的點、提、撇、點,后寫中間的“人”。“人”的兩筆之間要寬大些,罩住下面的“月”字。
(3)學生在習字冊上對這個字進行描紅和臨寫。
(4)完成補充習題第一題。
(設計說明:六年級字詞教學已經不是重點,所以可以采取學生自學、互教,重難點教師點撥的形式進行。部分達成目標2)
檢查生詞理解情況
重點了解如下知識:
(1)帕米爾高原:中國古代稱“蔥嶺”,是自漢武帝以來開辟的絲綢之路之必經之地。據《西河舊事》“其山高大,上生蔥”而得名,地理上屬亞洲中部,位于中國西端、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的邊境上。高原最高峰為中國境內的公格爾山(7719米)。帕米爾高原也是亞洲主要山脈的匯集處,包括喜馬拉雅山、興都庫什山等五大山脈。
學生看一組帕米爾高原圖,感受祖國的幅員遼闊。
(2)布達拉宮:布達拉宮聳立在西藏拉薩市紅山之上,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宮堡之一,海拔3700多米,占地總面積36萬余平方米,建筑總面積13萬余平方米,主樓高117米,共13層,其中宮殿、靈塔殿、佛殿、經堂、僧舍、庭院等一應俱全,是當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規模最大的宮殿式建筑群,集中了藏族建筑藝術的精化。布達拉"系舟島,是梵語音譯,又譯作“普陀羅”或“普陀”,原指觀世音菩薩所居之島。
學生看一組布達拉宮圖,感受它壯觀的氣勢及異域風情。
(3)戰國編鐘:指1978年在湖北隨州曾侯乙墓中出土的青銅樂鐘。全套共64件,韻律準確,音色優美,迄今還可演奏出各種曲調。該鐘設計精巧,工藝水平極高,是研究先秦音樂史與青銅鑄造工藝的珍品。
學生看戰國編鐘圖,感受祖國古老燦爛的文化。
(4)改革開放: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實行的改革經濟政策、對外開放的政策。改革開放包括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我國的對內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土地承包責任制”,拉開了我國對內改革的大幕;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強國之路,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學生看一組改革開放前后社會面貌的對比圖,感受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
(設計說明:這幾個詞涉及地理、歷史和政治的領域,學生理解起來有難度,故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理解、感知,不僅減輕了第二課時的負擔,而且也有利于他們在第二課時的學習中對詩歌的深入理解。其它詞語可以隨文理解。達成目標2)
檢查讀書情況
1、指名分段朗讀。
2、其他同學先評再讀。也可以讓一些沒當眾朗讀的同學讀一讀自己感受深的段落。
(設計說明:這篇文章要求全文背誦,熟讀自然成誦,因此要采取多種形式鼓勵學生讀。部分達成目標1)
(二)整體感知全詩
1、整體感知詩歌結構
同學們,相信這首詩你們已經讀了很多遍了。那么你們有沒有發現這首詩的結構簡單明了?
引導學生發現:
(1)“我們愛你啊,中國”這條主線貫穿全文,并且首尾都以這句話呼應。
(2)課文的第二至六節詩均以“我們愛你——”起句,用排比詠唱的方式贊美我們偉大的祖國。
2、整體感知詩歌內容
作者又是從哪些方面來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呢?
引導學生概括:
全詩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小節)歌頌祖國的幅員遼闊,總寫對祖國的熱愛;第二部分(2~6小節)從不同的側面歌頌祖國壯麗的山河、豐富的物產、多樣的民族、光輝的歷史和偉大的成就;第三部分(第7小節)表達了誓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的堅定決心。
(設計說明:整體的初讀感知為后面的精讀感悟做好了鋪墊。部分達成目標1)
三、小結
這首詩結構簡明,內容豐富,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美。讓我們一起再次深情地朗讀。齊讀。
四、作業
1、收集并欣賞與詩中山河、物產等有關的名詩名篇或圖片,。
2、思考:第二部分除了詩歌中描寫的內容之外,你還可以從哪些方面表達對偉大祖國的贊頌與熱愛。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1、隨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反復吟誦,感受詩歌的句式特點,體會詩歌的寫作技巧,能仿照詩歌的第二至六節寫一到兩節。
3、通過理解詩歌內容和吟誦詩句,激發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反復吟誦,感受詩歌的句式特點,體會詩歌的寫作技巧。
2、能仿照詩歌的第二至六節寫一到兩節。
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1、完成補充習題第三題。
2、屏幕出示,集體評議。回顧上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二、精讀感悟
過渡:詩中描寫的內容有的是我們游覽過的名勝古跡,有的是我們品嘗過的美味佳肴,有的則是我們親身感受到的巨大變化……相信每位同學讀后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再讀一讀,邊讀邊想像畫面,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駐足停留片刻,把自己的感受簡單地記錄下來,一會兒和同學們交流交流。
學生讀書做批注。
匯報交流
以下內容可結合學生的回答相機教學。教師以引導點撥為主,學生說到位,教師則不必說;學生說不出來或說不到位,教師再加以引導、點撥。
(一)教學第一部分(第1小節)
1、生:我感受到祖國幅員遼闊。(板書:幅員遼闊)學生談感受。
2、教師點撥:邊讀邊想,作者向我們展現了哪幾幅形象鮮明的美麗畫卷?(東海日出、高原星空、北國雪景、南國春色)教師相機板書。
這幾幅圖分別是祖國東西南北各具特色的景色,而且在時間和季節上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1)相機出現四幅對比的圖片。
(2)圖文對照,理解部分詞語:
銀裝素裹:形容雪景中,戶外的東西象穿上了銀白色的衣服或是被白色包起來了,一片白色的景象。
洋溢:充分流露。
盎然:春色很濃的樣子。
(3)透過時空、季節的反差我們體會到祖國的幅員遼闊,我們生活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怎能不愛?讀——出示:啊,我們愛你,中國!帶著對祖國的熱愛,帶著身為中國人的自豪,自由地有感情地再讀讀這一節。指名讀。
(4)在圖片的引導下誦讀。
(二)教學第二部分(2~6小節)
壯麗的山河(第2小節)重點指導學習第二小節。
1、我感受到祖國的山河十分壯麗。(板書:山河壯麗)學生談感受。
2、教師點撥:
(1)結合積累,豐富畫面
什么是“清奇俊秀”?
出示《桂林山水》中的片段,這兩段文字就是對“清奇俊秀”這個詞語最好的解釋。
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欣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漓江這樣的水。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后移。
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游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你們在這兩段文字中找到“清奇俊秀”了嗎?指名讀一讀有關句子。
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令人叫絕,所以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什么是“濃妝淡抹”?
古人贊美西湖的詩文多如繁星,指名讀:
(1)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3)都將二十四橋月,換得西湖十頃秋。——《西湖》宋歐陽修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飲湖上初晴后雨》宋蘇軾
杭州西湖,濃妝淡抹,秀麗無比,難怪人們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黃山、廬山云霧飄渺,”
欣賞一組黃山、廬山云霧圖,感受黃山廬山的神秘莫測。安徽黃山,云霧飄渺,風光無限,讓人不由得想起徐霞客說過的話:“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3、這些景物各有特點,而且表達方式也很有特色,(定語后置),這樣的表達更突出了景物的特點。能將這些景物的特點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
4、自由練讀,指名讀,誦讀。
5、誰能總結一下我們是用什么方法來學習第二小節的。
引導總結學習方法:
(1)朗讀詩句,理解詞語;(2)展開想象,再現畫面;(3)聯系積累,豐富畫面;(4)感情朗讀,練習背誦。
同學們拿出各自查找的資料各小組用這樣的方法在組長的帶領下,重點研讀一個小節。教師巡回了解每個小組的學習情況并做相應的指導。各小組匯報,其他同學可補充。在匯報小組的帶領下背誦。
豐富的物產(第3小節)
1、通過理解“清香”、“光潔絢麗”、“天工巧奪”等詞語,體會作者是怎樣熱情贊美聞名世界的的祖國名產的。
2、祖國還有哪些名產?
多樣的民族(第4小節)
1、“竹樓”是傣族人世代居住的居所,“布達拉宮”是藏族同胞集中的西藏,“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是新疆的物產,那里生活著能歌善舞的維吾爾族同胞,“大草原的羊群、戈壁灘的駱駝”則是蒙古族的風情。
2、同學們還知道我們祖國有哪些民族?
3、欣賞《愛我中華》,感受對祖國的熱愛。
光輝的歷史、偉大的成就(第5、6小節)
1、通過對“古典”、“新歌”、“滾滾春潮”、“希望之火”等詞語體會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改革開放的成就的熱情贊頌。
2、通過“史冊”、“碩果”等詞語體會作者對祖國悠久歷史和對人類的的謳歌。
3、通過“偉岸”、“高潔”、“胸懷”、“氣魄”等詞語體會作者對中華民族高尚品格的贊美。
三、學習第三部分(第7小節)
(1)“我們驕傲,我們自豪”,我們“驕傲、自豪”什么?
(為祖國山河的雄渾壯麗、物產豐饒、豐富的民族特征、優秀的文化遺產、古老燦爛的歷史文化而驕傲和自豪。)
(2)“奮發、開拓”又說的是什么?
(永不滿足、銳意進取,努力建設更加富饒美麗的國家。)
(3)理解“我們愛你啊,中國”在全詩中的作用?
(4)有感情地朗讀,體現出豪邁之氣及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奮斗的堅定決心。
四、總結全課,說寫深化
1、課文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點所在,引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贊美祖國的風光明媚可愛,山河雄偉壯觀,贊美聞名世界的祖國物產,著重體會生活在祖國大家族里兄弟民族的友愛之情,體會對祖國古老燦爛的文化、改革開放偉大成就的熱情贊頌。讓我們一起深情地背誦全詩。
2、除了詩歌中描寫的內容之外,還可以從哪些方面表達對偉大祖國的贊頌與熱愛?
(1)學生自由發言。
(2)以“我們愛你啊”為題,以“我們愛你——”起句,學生自主挑選一小節內容根據原句進行仿寫。完成補充習題第四題。
五、作業
你的家鄉一定也有著或短或長的歷史,也一定有著各種物產,也一定有著先賢、名人,也一定有著美麗的風景,你能模仿《我們愛你啊,中國》的結構,以贊美家鄉為主題,寫一首詩嗎?試試看。
六、課文鏈接
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欣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漓江這樣的水。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后移。
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游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你們在這兩段文字中找到“清奇俊秀”了嗎?指名讀一讀有關句子。
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令人叫絕,所以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什么是“濃妝淡抹”?
古人贊美西湖的詩文多如繁星,指名讀:
(5)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6)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7)都將二十四橋月,換得西湖十頃秋。——《西湖》宋歐陽修
(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飲湖上初晴后雨》宋蘇軾
板書設計
1我們愛你啊,中國
壯麗的山河豐富的物產多樣的民族光輝的歷史偉大的成就
我們愛你啊,中國 篇4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誦讀,感受祖國幅員遼闊、景色優美、物產豐富,民族眾多、歷史悠久的特點,偉岸高潔的品質,開拓進取的精神。
課文解讀:
全詩感情充沛,真摯熱烈,從祖國東西南北各具特色的景色入手,展現了四幅形象鮮明的美麗畫卷——東海日出、高原星空、北國風雪、南國春色,讓讀者從四幅畫面中感受祖國幅員遼闊,景色秀美神奇。
接著,作者選擇奇山秀水——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長江黃河,用簡練傳神的筆觸向讀者展現了一幅絢麗多姿、富有變化的山水畫卷。
龍井茶、茅臺酒、江南絲綢、景德鎮陶瓷、吐魯番葡萄、哈密瓜……傣家竹樓、布達拉宮……大草原、戈壁灘……豐富的物產、各具風情的建筑、各具特色的風光,讓讀者心中
升騰起一種自豪之情。
最后作者由祖國悠久的歷史,看到充滿希望的未來,用飽蘸激情的筆大聲歌唱——!
教學過程 :
談話切入:
1、 幻燈打出中華民族的版圖,老師介紹中國國土面積、東南西北各具特色的地理風貌。
2、 播放《配套光盤》中配樂朗誦,導入 新課。
朗讀感知:
1、 自由朗讀全詩兩遍,要求讀準字音,把詩句讀流暢,劃出不理解的句子。
2、 小組練讀,交流問題,組內討論解決一些問題。
3、 各小組匯報朗讀情況,交流還未解決的問題。
4、 全班自由練讀全詩。
5、 指名讀、齊讀全詩。
品讀體味:
1、“我們愛你——”是全詩的一條情感主線,作者從哪些方面表達自己的這種情感的?
2、感受到作者對祖國炙熱情懷,你有沒有產生和作者一樣的情懷?自由交流。
3、 再次練讀,準備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朗讀比賽。
4、 進行朗讀比賽。
5、 老師做總結評價。
拓展探究:
1、 根據自己感興趣的方面,收集祖國之最。(如最長的河、最高的山、最長的鐵路線等。
2、 收集有關贊美祖國的古代、現代詩文,進行朗誦比賽。
我們愛你啊,中國 篇5
1、我們愛你啊,中國 主備:蔣愛華 復備:殷明星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會寫本課生字,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頌詩句,激發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4、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創作一首詩。 二、教學重點 通過有感情朗讀,逐層次理解重點字詞,關鍵句子,體會詩歌所表達的真摯而強烈的愛國之情,并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時間:兩課時 五、學情分析: 《我們愛你啊,中國》這首詩歌的作者以飽含激情的筆墨贊美了祖國的博大遼闊、美麗富饒以及悠久歷史和光輝成就,抒發了對偉大祖國無比熱愛的感情。本文是詩歌,教學時切忌橫講解豎分析,重要的是引導學生讀好詩歌,在讀中體會、感受到祖國的偉大。面對不太出家門的農村孩子可運用一些音像、語言資料來讓他們身臨其境般地領略祖國的山河的壯麗、物產的豐富、歷史的悠久。第一課時課前準備:看雄偉的圖片,聽《大中國》。 (課前通過音樂、圖片創設良好的情景把學生帶入詩中的情景。) 一、激情導入 1、老師激情演唱《大中國》“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每當聽到這熟悉的旋律老師都會情不自禁唱起這首歌,因為“中國”這個名字,對于所有華夏兒女來說,是多么親切!在升旗儀式時,同學們在《義勇軍進行曲》的旋律中一定無數次默念著它。你的腦際一定也無數次出現它雄雞狀的版圖,你一定會聯想起許多關于它的輝煌記憶!那時,你的心中是否也涌起了陣陣波瀾,想高歌一曲,來贊頌我們偉大的母親——中國呢?相信你若讀了《我們愛你啊,中國》,一定會產生強烈的共鳴。 2、今天我們要學習這一首歌唱祖國的詩歌。 3、讀題《我們愛你啊,中國》 二、配樂范讀 1、每當打開課本,看到這激揚的文字,老師都想大聲朗誦,想聽嗎? 2、教師配樂(我愛你,中國)朗誦。 三、學生齊讀 四、學習第一小節 1、多媒體出示第一段,教師范讀后讓學生自由讀這小節,邊讀邊想象詩中描繪的畫面。 2、交流腦海中出現的畫面,以及讀后的感受。 3、多媒體演示文中的畫面,感受祖國的幅員遼闊。 4、試背第一小節。 五、學習第二小節 1、引讀課文 2、讀了這一小結你的腦海中出現了哪些畫面?全班交流。 3、多媒體演示詩中描繪的畫面,感受祖國山河的壯麗。 4、你還了解哪些祖國的名勝古跡、名山大川?全班交流。 5、仿照第二小節寫法,創作一段小詩,然后全班交流。 六、學習第三小節 1、齊讀。 2、交流腦海中出現的畫面。 3、多媒體演示詩中描繪的畫面,感受祖國豐富的物產。 4、說說我們偉大的祖國還有哪些物產? 5、仿照第三小節寫法,創作一段小詩,然后交流。 七、學習四——六小節 1、自由讀詩。 2、想象畫面,小組交流。 3、多媒體演示詩中的畫面。 4、仿照課文,創作小詩。 5、全班交流。 八、學習第六小節 1、齊讀。 2、讀了這段你體會到什么? 3、齊背。 過渡:學到這你的心情如何? 九、學習第七小節。 1、我們自豪地、驕傲地齊讀課文。 2、讀了這小節,談談你的體會。 十、欣賞歌曲《我愛你,中國》 1、聽歌曲。 2、讀歌詞。 十一、作業 1、有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2、完成自己課上創作的詩歌。 3、我們家鄉也有著百年的歷史,也有著各種物產,也有著先賢、名人,也有著美麗的風景,你能模仿《我們愛你啊,中國》的結構,以贊美家鄉為主題,寫一首詩嗎?試試看。體的演示讓學生真真切切感受到祖國的博大遼闊、美麗富饒以及悠久歷史和光輝成就。讓在調動了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同時,也進一步感受到祖國的偉大。最后通過欣賞歌曲《我們愛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2、朗讀全詩,說說你知道了祖國哪些可愛的地方。 二、學習第二段 1、學習第2節。 (1)朗讀第2節。提出不理解的詞語。 (2)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解決問題。 (3)默讀體會,第2節表現了什么?(祖國山河的雄渾壯麗) (4)有感情朗讀第2節。 (5)除了詩里寫的,你還知道哪些祖國的美麗風景。 (6)朗讀、背誦。 (7)小結學法: 朗讀詩句,理解詞語。 展開想象,再現畫面。 聯系積累,豐富畫面。 感情朗讀,聯系背誦。 2、運用學法,自學3~6節。再交流討論。 第3節:介紹祖國名產。理解:醇美光潔絢麗巧奪天工 第4節: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風物。簡介:傣家竹樓、布達拉宮、吐魯番、戈壁灘。理解“巍峨”。 第5節:古老燦爛的文化,改革開放的成就。介紹戰國編鐘。 第6節:偉大的民族精神。理解:“松樹的偉岸、梅花的高潔,博大的胸懷、恢弘的氣魄。”反映了中華民族的什么精神?(剛強不屈、純潔高尚、胸襟博大、氣魄恢弘)舉個例子說說這些精神。 3、朗讀第2~6節,進一步體會祖國的可愛。練習背誦。 三、學習第三段 1、朗讀第七節,說說“驕傲、自豪”是針對什么說的,“奮發、開拓”又是針對什么說的。 2、理解“我們愛你啊,中國”在全詩中的作用。(總結全詩、呼應開頭、升華主題) 3、有感情朗讀,表現豪邁之氣及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奮斗的堅定決心。 四、朗讀、背誦全詩 五、作業 1、有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2、利用班會時間,把自己游覽過的某個地方,知道的某個特產,古老的歷史文物等,向同學們說說。 《我們愛你啊,中國》作業設計一、聽寫詞語。帕米爾 濃妝淡抹 陶瓷 屋脊 碩果 開拓二、填空。課文贊美了祖國 、 、 、 、 ,抒發了對祖國的無比熱愛之情。三、背誦課文。四、仿照這首詩第2至第6節寫一到兩節。 欣賞《我愛你,中國》,你聽這首歌時心里是什么感受?誰來說說看? 多叫幾個同學讀 看書中的圖片感受。齊誦最后一句:啊,我們愛你,中國! 安排在第二課時 在這一環節后加入仿寫詩句。
我們愛你啊,中國 篇6
設計理念:《我們愛你啊,中國》是一首詩歌,作者以飽含激情的筆墨贊美了祖國的美麗富饒以及悠久的歷史、光輝的成就,抒發了對偉大祖國的無比熱愛之情。可以由“解讀祖國”入手,以“讀”為經,以“悟”為緯,讀悟結合,引領學生在讀悟文本中走進文本,升華主題。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吟誦詩句和收集整理一些關于祖國的春聯、資料,激發并豐厚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 通過有感情朗讀,逐層次理解重點字詞,關鍵句子,體會詩歌所表達的真摯而強烈的愛國之情,并通過朗讀表達出來。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和課外資料中一些較難理解的詞句和知識點。教具準備:錄音,投影(小黑板)課前先學:通過系列圖畫以及文字欣賞祖國江山,獲得初步感受。教學時間:2課時。第一課時一、導入。1、引導學生回憶游覽過的名勝古跡,激發愛國之情。(同學們,你們都到過祖國的哪些地方?能把你的所見所聞說給大家聽聽嗎?當時你的感受如何?)引導: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具有5000年文明史,地大物博的偉大國家,華夏民族在這塊大地上繁衍生息,作為中國人,她是我們應該共同熱愛的。2、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歌唱祖國的詩歌。板書課題:1、我們愛你啊,中國!指導學生飽含深情地齊讀課題。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生詞和不理解的詞句。 2、檢查自讀情況。(1)、出示生詞,朗讀,識記。要求:讀準字音,記清字形。(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作上記號。(3)、指名分節朗讀,糾正。要求讀通順。 3、默讀全詩,想想課文講述了祖國的哪些可愛之處,邊讀邊畫出重點詞句。小結: 幅員遼闊 山河壯麗 物產豐富 文化燦爛 民族偉大 奮發開拓4、課文可分為幾部分。提示:從詩的結構來入手。(1)學生讀文,分小組討論。(2)交流。 第一段:寫祖國幅員遼闊,總起全詩。 第二段:以“我們愛你”作為起句,從不同角度,歌頌贊美可愛的祖國。 第三段:總結全文。回顧過去,驕傲自豪;展望未來,奮發開拓。 5、朗讀全詩,體味祖國的可愛。三、學習第一段 1、齊讀。理解:“碧波”、“群星閃爍”、“銀裝素裹”、“洋溢”、“盎然”。 2、思考:(1)這一段是從什么角度寫祖國幅員遼闊的?(季節差)(2)“啊,我們愛你,中國!”這句詩在全詩中有什么作用?(總領全詩,是全詩的主旋律) 3、指導有感情朗讀。四、指導寫字:1、 用鋼筆描紅、臨寫生字。2、 教師巡視指導。五、課內作業: (1) 朗讀全詩,盡量能夠背誦。 (2) 完成學習手冊剩余題目。 (3) 抄寫全詩一遍。拓展延伸:桂林山水 ,杭州西湖 黃山、廬山 ,長江、黃河 ,龍井茶 ,茅臺酒 ,江南絲綢 ,景德鎮陶瓷 。2、黃山的“四絕”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桂林的“四絕”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提到多處風景名勝,你能寫出下列與之有關的詩句嗎?桂林:__________________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廬山:__________________長江:__________________你還知道家鄉有哪些風景名勝?_____、____、____[1] [2] 下一頁 第二課時一、復習導入(1)指名朗讀全詩。(2)齊讀第一節,說說這一節主要寫了什么。二、學習第二段 1、學習第2節 (1)朗讀第2節。提出不理解的詞語。 (2)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解決問題。 (3)默讀體會,第2節表現了什么?(祖國山河的雄渾壯麗) (4)有感情朗讀第2節。 (5)除了詩里寫的,你還知道哪些祖國的美麗風景。 (6)朗讀、背誦。 (7)小結學法: 朗讀詩句,理解詞語。 展開想象,再現畫面。 聯系積累,豐富畫面。 感情朗讀,聯系背誦。 2、運用學法,自學3~6節。再交流討論。 第3節:介紹祖國名產。理解:醇美光潔絢麗巧奪天工 第4節: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風物。簡介:傣家竹樓、布達拉宮、吐魯番、戈壁灘。理解“巍峨”。 第5節:古老燦爛的文化,改革開放的成就。介紹戰國編鐘。 第6節:偉大的民族精神。理解:“松樹的偉岸、梅花的高潔,博大的胸懷、恢弘的氣魄。”反映了中華民族的什么精神?(剛強不屈、純潔高尚、胸襟博大、氣魄恢弘)舉個例子說說這些精神。3、朗讀第2~6節,進一步體會祖國的可愛。練習背誦。4、學習第2~6節的寫法。三、學習第三段 1、朗讀第七節,說說“驕傲、自豪”是針對什么說的,“奮發、開拓”又是針對什么說的。 2、理解“我們愛你啊,中國”在全詩中的作用。(總結全詩、呼應開頭、升華主題) 3、有感情朗讀,表現豪邁之氣及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奮斗的堅定決心。四、朗讀、背誦全詩1、學生采用各種方法練習背誦。2、背誦比賽。五、作業:1、有感情朗讀背誦課文。2、仿照課文第三節寫法,介紹連云港山水或特產。我們愛你——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4、根據不同意思造句。驕傲:a.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別人。b.自豪拓展延伸:1、以“我們愛你啊,連云港”為題目,你想從幾方面來介紹她。請你簡要的寫下來。2、利用班會時間,把自己游覽過的某個地方,知道的某個特產,古老的歷史文物等,向同學們說說。 板書設計: 幅員遼闊 山河壯麗 1、我們愛你啊,中國 物產豐富 文化燦爛 民族偉大 奮發開拓 教學后記:上一頁 [1] [2]
我們愛你啊,中國 篇7
基礎練習
一、在正確有答案下面畫上橫線。
盎然(àn àng)屋脊(jí jǐ )傣家(dǎi tài )
粉(裝 妝)玉砌 邊(疆 韁) 戈(壁 璧 碧)
氣(魂 魄) (憤 奮)發 哈(密 蜜)瓜
二、加帶點的字選擇合適的解釋。
天工巧奪 (1)技術高明 (2)恰好 (3)虛浮不實的 ( )
希望之火 (1)往 (2)的 (3)它 ( )
清奇俊秀 (1)清秀 (2)聰明 (3)特別優秀的 ( )
三、按課文內容填空。
1.當( )跳出( ),( )依然是( );當北國還是( ),南疆早已( )。啊,( )
2.這首詩從( )、( )、( )、( )、( )幾方面抒發了作者對偉大祖國的無比熱愛之情。
發展練習
一、你知道下面的詩句中的山在什么地方嗎?
(1)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請你試一試。 “勤于收集資料”是幫助我們豐富知識,提高語文自學能力的重要方法。課文中向我們介紹了祖國的悠久的歷史,著名的特產,美麗的山水……你能選擇其中的一種,收集相關的資料,或剪貼,或摘抄嗎?
我們愛你啊,中國 篇8
1我們愛你啊,中國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頌詩句,激發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有感情朗讀,逐層次理解重點字詞,關鍵句子,體會詩歌所表達的真摯而強烈的愛國之情,并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具使用:幻燈片、磁帶
備課時間: 教學時間:
教 學 過 程
修 改 欄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欣賞歌曲《我愛你,中國》,簡單說歌曲內容。
2、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歌唱祖國的詩歌,揭題、范讀。請學生談自己的初步感受。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生詞和不理解的詞、句。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詞,朗讀,識記。要求:讀準字音,記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作上記號。
(3)、指名分節朗讀,糾正。要求讀通順。
3、默讀全詩,想想課文講述了祖國的哪些可愛之處,邊讀邊畫出重點詞句。
小結:
幅員遼闊 山河壯麗 物產豐富
文化燦爛 民族偉大 奮發開拓
4、課文可分為幾部分。提示:從詩的結構來入手。
(1)小組討論。
(2)交流。
第一段:寫祖國幅員遼闊,總起全詩。
第二段:以“我們愛你”作為起句,從不同角度,歌頌贊美可愛的祖國。
第三段:總結全文。回顧過去,驕傲自豪;展望未來,奮發開拓。
5、朗讀全詩,體味祖國的可愛。
三、學習第一段
1、齊讀。理解:“碧波”、“群星閃爍”、“銀裝素裹”、“洋溢”、“盎然”。
2、思考:(1)這一段是從什么角度寫祖國幅員遼闊的?
(季節差)
(2)“啊,我們愛你,中國!”這句詩在全詩中有什么作用?(總領全詩,是全詩的主旋律)
3、指導有感情朗讀。
四、作業
1、用鋼筆描紅、臨寫生字。
2、朗讀課文。
3、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2、朗讀全詩,說說你知道了祖國哪些可愛的地方。
二、學習第二段
1、學習第2節。
(1)朗讀第2節。提出不理解的詞語。
(2)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解決問題。
(3)默讀體會,第2節表現了什么?(祖國山河的雄渾壯麗)
(4)有感情朗讀第2節。
(5)除了詩里寫的,你還知道哪些祖國的美麗風景。
(6)朗讀、背誦。
(7)小結學法:
朗讀詩句,理解詞語。
展開想象,再現畫面。
聯系積累,豐富畫面。
感情朗讀,聯系背誦。
2、運用學法,自學3~6節。再交流討論。
第3節:介紹祖國名產。理解:醇美光潔絢麗巧奪天工
第4節: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風物。簡介:傣家竹樓、布達拉宮、吐魯番、戈壁灘。理解“巍峨”。
第5節:古老燦爛的文化,改革開放的成就。介紹戰國編鐘。
第6節:偉大的民族精神。理解:“松樹的偉岸、梅花的高潔,博大的胸懷、恢弘的氣魄。”反映了中華民族的什么精神?(剛強不屈、純潔高尚、胸襟博大、氣魄恢弘)舉個例子說說這些精神。
3、朗讀第2~6節,進一步體會祖國的可愛。練習背誦。
三、學習第三段
1、朗讀第七節,說說“驕傲、自豪”是針對什么說的,“奮發、開拓”又是針對什么說的。
2、理解“我們愛你啊,中國”在全詩中的作用。(總結全詩、呼應開頭、升華主題)
3、有感情朗讀,表現豪邁之氣及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奮斗的堅定決心。
四、朗讀、背誦全詩
五、作業
1、有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2、利用班會時間,把自己游覽過的某個地方,知道的某個特產,古老的歷史文物等,向同學們說說。
板書設計:
我們愛你啊,中國
幅員遼闊
山河壯麗 驕傲 自豪
物產豐富 奮發 開拓
文化燦爛
民族偉大
教學反思:
我們愛你啊,中國 篇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朗讀、誦讀,感受祖國幅員遼闊、景色優美、物產豐富,民族眾多、歷史悠久的特點,偉岸高潔的品質,開拓進取的精神,激發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誦詩句,激發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通過朗讀、誦讀,感受祖國幅員遼闊、景色優美、物產豐富,民族眾多、歷史悠久的特點,偉岸高潔的品質。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切入:
1、補充:我愛你,
2、欣賞歌曲《我愛你,中國》。聽了這首歌,你感受到了什么?
3、揭題:說說你對祖國有哪些了解。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歌唱祖國的詩歌,板題,范讀。
二、朗讀感知:
1、自由朗讀全詩兩遍,要求讀準字音,把詩句讀流暢,劃出不理解的句子。
2、小組練讀,交流問題,組內討論解決一些問題。
3、各小組匯報朗讀情況,交流還未解決的問題。
4、全班自由練讀全詩。
5、指名讀、齊讀全詩。
三、了解大意,理清層次。
1、 初步讀了課文,你覺得祖國有哪些可愛之處?請用幾個詞或幾句話來概括一下。
幅員遼闊 山河壯麗 物產豐富 文化燦爛 民族偉大 奮發開拓
2、 理清課文層次。
你能根據這些詞語來給課文分一分層嗎?你打算分幾個部分,說說你的理由。
⑴總起全文,祖國幅員遼闊。
⑵從不同角度歌頌祖國、贊美祖國。
⑶總結全文。
四、學習第一節。
1、輕讀第一節,理解“碧波、群星閃爍、銀裝素裹、洋溢、盎然”等詞語的含義。
2、你從前兩句話中知道了什么?出示中國地圖。
小結:幅員遼闊
3、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祖國幅員遼闊的?對于祖國的幅員遼闊還有哪些地方能體現,請聯系生活實際或資料說一說。
4、最后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總領全詩,是全詩的主旋律)
5、學到這你能把它美美地讀出來嗎?練一練。
6、指名讀,齊讀。
7、練背。
第二課時
一、讀題導入,復習檢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一課——請讀課題,要求有深情。
2、課文中有幾處寫到了題目?(首尾直接寫明,中間每一小節的開頭都寫了一半。)
3、齊讀第一節。這一節寫了什么?(幅員遼闊)
二、學習第二節。
過渡:第一節從時間差和季節差方面寫出了我國幅員遼闊。在這個大面積的國土上,有什么讓我們如此熱愛呢?
1、指讀第二節。思考:這一節中告訴我們,在我國遼闊的國土上有什么?(壯麗的山河或具體的內容: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廬山黃山云霧、長江黃河)
2、你最喜歡讀哪一個句子?由這個句子中你想到了什么?怎樣把這個句子讀好?讀前老師先讓大家看幾幅照片。[出示圖片]
3、指名讀二小節。
有沒有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這一小節的?(如分角色、接口讀、表演讀……)
齊讀第二小節。欣賞央視“請您欣賞”欄目中的有關片斷。
4、回顧學習過程。
三、學習第三——第六小節
1、前后四人為一小組,自由選擇一個小節,用剛才的方法學習。
2、自學后全班交流。
重點指導第三、四小節。如有小節沒人學習,則簡單介紹,指導朗讀。
4、齊讀第二——六小節。
5、小結:這五個小節,用相同的形式,從山河、特產、文化、精神幾個方面介紹了我們的祖國是偉大的祖國,我們的民族是偉大的民族,更加激發了我們熱情。
四、學習最后一節。
1、齊讀。
2、你認為哪些詞要讀好?為什么?
3、結尾再一次點明了題目,是不是與第一節有重復的感覺?
(開頭只為祖國的遼闊而感嘆,現在想到祖國有著無比壯麗的山河、世界聞名的特產、迷人的民族風物、燦爛的歷史文化和偉大的民族精神,展望未來將會更加美好,更加輝煌,怎能不激動萬分,情不自禁地發出贊嘆——)
五、品讀全詩:
1、“我們愛你——”是全詩的一條情感主線,作者從多方面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炙熱情懷你有沒有產生和作者一樣的情懷?自由交流。
2、把你的這種感受通過你的讀有感情地讀出來。
3、練讀,準備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朗讀比賽。
4、進行朗讀比賽。
5、老師做總結評價。
六、指導背誦。
回憶每一節詩歌的內容來試著背誦。
[板書設計]
1.我們愛你啊,中國
山河無比壯麗
物產聞名世界
“我們愛你,中國” 族風物迷人 “我們愛你,中國”
(幅員遼闊) 文化古老燦爛 (奮發開拓)
民族精神偉大
[基本想法]
本文是一首詩歌,既具有詩歌凝練形象,富有節奏和韻律美,也適合小學生閱讀特點。教學時可創設情境,讓學生去讀、去聽、去想、去說,激發學生熱愛偉大祖國之情。以“我們愛你啊,中國”這條主線指導學生精讀。通過對關鍵詞語、重點句子的導讀、吟誦,領悟內涵,訓練語感。
我們愛你啊,中國 篇10
班級六(4)學科語文教時第二課時時間2004.2、12課題《我們愛你啊,中國》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并能恰當地運用“清奇俊秀、濃妝淡抹、云霧飄渺、波瀾壯闊”等詞語說一段話。3、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誦詩句,激發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難點1.能恰當地運用“清奇俊秀、濃妝淡抹、云霧飄渺、波瀾壯闊”等詞語說一段話。2、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反復誦讀,激發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課前準備: 教學 過 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思考、添改一.復習1.組織聽寫詞語。2.指名朗讀全詩,讓學生說說“你知道了祖國有哪些可愛的地方”。3.從詩的內容和表現形式看,課文可分為幾個部分?二.學習第一段1.齊讀。2.說說自己最欣賞的詞語或還存在問題的地方。3.思考并討論:這一段是從哪兩個角度寫祖國幅員遼闊的?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三、學習第二段1.學習第2節(1)指名朗讀。(2)說說自己最欣賞的詞語及為什么欣賞的原因。 (3)提問:讀了這幾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聽寫詞語。2.聽同學朗讀全詩,并說說自己通過上節課的學習知道了祖國有哪些可愛的地方。同學之間互相補充發言。3.討論全詩可分幾個部分。 1、齊讀全詩。2、理解欣賞“碧波”“群星閃爍”“銀裝素裹”“洋溢”“盎然”等詞語。3.討論理解第一段詩從時差、溫差兩方面寫出了祖國的幅員遼闊。4.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1.聽同學朗讀第2節。2.理解欣賞“清奇俊秀”“濃妝淡抹”“飄渺”“波瀾壯闊”等詞語。 3.展開豐富的想象,結合上述詞語的理解,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讀出了什么)。 (4)引導用自己的朗讀表現出祖國山河的雄偉壯觀。(5)組織討論:除了詩里寫的,你還知道祖國有哪些美麗的風景?(6)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背誦。(7)小結學法。朗讀詩句,理解詞語。展開想象,再現畫面。聯系積累,豐富畫面。感情朗讀,練習背誦。2.組織用同樣的方法自學第3~6小結,對學習有困難的同學進行個別指導。 3.組織交流討論,教師適當指導補充。給學生提供“傣家竹樓”“布達拉宮”“吐魯番”的圖或錄像;結合圖片向學生介紹“戰國編鐘”;引導學生舉例說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華民族具有剛強不屈、純潔高尚、胸襟博大、氣魄恢弘的偉大精神。4、組織朗讀第2~6節,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祖國的迷人可愛。四、學習第三段1.朗讀第7節,引導理解“驕傲、自豪、奮發、開拓”。2.引導理解“我們愛你啊,中國”在全詩中的作用。3、指導齊讀。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4、練習用自己的朗讀表現出祖國山河的雄偉壯觀。5.全班展開討論,說說自己所知道的祖國的美麗風景。6.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小節,練習背誦。7.參與教師的小結,對剛才學習第二小結的方法進行概括,掌握學習的步驟和方法。 1.用同樣的方法自學第3~6小結,學習中有問題可向同桌或老師請教。第3節:著重理解“醇美”“光潔絢麗”“巧奪天工”第4節:理解“巍峨”,了解“傣家竹樓”“布達拉宮”“吐魯番”等。第5節:理解“新歌”“滾滾春潮”“希望之火”。第6節:理解“松樹的偉岸、梅花的高潔,博大的胸懷、恢弘的氣魄”。 2.在教師組織下展開討論,同學之間互相補充發言。3.朗讀第2~6節,進一步體會祖國的迷人可愛,練習背誦。 1.朗讀第7節,理解“驕傲、自豪、奮發、開拓”分別是針對什么說的。2.理解“我們愛你啊,中國”總結全詩、呼應開頭、深化主題的作用。3.齊讀全詩,表現出豪邁之氣及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奮斗的堅定決心。 板書:1、我們愛你啊,中國
山河無比壯麗
物產聞名世界
“我們愛你,中國” 民族風物迷人 “我們愛你,中國”
(幅員遼闊) 文化古老燦爛 (奮發開拓)
民族精神偉大
我們愛你啊,中國 篇11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的生字只認讀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頌詩句,激發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通過有感情朗讀,逐層次理解重點字詞,關鍵句子,想象重點句子描繪的畫面,體會詩歌所表達的真摯而強烈的愛國之情,并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三、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引導學生回憶游覽過的名勝古跡,激發愛國之情。(同學們,你們都到過祖國的哪些地方?能把你的所見所聞說給大家聽聽嗎?當時你的感受如何?)2、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歌唱祖國的詩歌,板書、揭題。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生詞和不理解的詞、句。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詞,朗讀,識記。要求:讀準字音,記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作上記號。
(3)、指名分節朗讀,糾正讀音。
3、默讀全詩,想想課文講述了祖國的哪些可愛之處,邊讀邊畫出重點詞句。
(1)指名說說。
(2)教師引導小節并板書。
幅員遼闊 山河壯麗 物產豐富 文化燦爛 民族偉大 奮發開拓4、再讀課文,思考可以分為幾部分。提示:從詩的結構來入手。
(1)小組討論。
(2)交流,小結。
第一段:寫祖國幅員遼闊,總起全詩。
第二段:從不同角度,歌頌贊美可愛的祖國。
第三段:總結全文。回顧過去,驕傲自豪;展望未來,奮發開拓。
5、朗讀全詩,體味祖國的可愛。
三、學習第一段
1、齊讀。理解:“碧波”、“群星閃爍”、“銀裝素裹”、“洋溢”、“盎然”。
2、思考并交流:(1)這一段是從什么角度寫祖國幅員遼闊的?(時空、季節的反差) (2)“啊,我們愛你,中國!”這句詩在全詩中有什么作用?(總領全詩,是全詩的主旋律) 3、指導有感情朗讀。
四、作業
1、用鋼筆描紅、臨寫生字。
2、熟讀課文。
3、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一課—深情齊讀課題。
2、檢查、復習(1) 指名朗讀全詩。
(2) 齊讀第一節,說說這一節主要寫了什么。
二、學習第二節。
過渡:第一節從時間差和季節差方面寫出了我國幅員遼闊。在這個大面積的國土上,有什么讓我們如此熱愛呢?
1、指名讀第二節。思考:這一節中告訴我們,在我國遼闊的國土上有什么值得我們熱愛?(壯麗的山河或具體的內容: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廬山黃山云霧、長江黃河)
2、你最喜歡讀哪一個句子?由這個句子你想到了什么?
3、除了詩中所描繪的美麗山水,你還知道祖國的哪些壯麗河山?(可以是自己見過的,也可以是電視上看到的,還可以是書中讀過的)
4、欣賞壯麗河山的圖片。
5、練習有感情的朗讀這一節。
6、引導總結學習這一節的方法。
三、學習第三—第六小節
1、前后四人為一小組,自由選擇一個小節,用剛才的方法學習。
2、自學后全班交流。重點指導第三、四小節。
3、如有小節沒人學習,則簡單介紹,指導朗讀。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二—六小節。
5、小結:這五個小節,用相同的形式,從山河、特產、文化、精神幾個方面介紹了我們的祖國是偉大的祖國,我們的民族是偉大的民族,更加激發了我們熱情。
四、學習最后一節。
1、齊讀。
2、你認為哪些詞要讀好?為什么?
3、結尾再一次寫到“我們愛你啊,中國”是不是重復羅嗦?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呼應開頭,突出文章中心,升華感情)
4、有感情朗讀這一小節,讀出中國人民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奮斗的堅定決心。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2、模仿詩歌形式,學習寫作。
板書設計: 1、我們愛你啊,中國
山河無比壯麗
“我們愛你,中國” 物產聞名世界
(幅員遼闊) 民族風物迷人 “我們愛你,中國”
文化古老燦爛 (奮發開拓)
民族精神偉大
作業設計:一、比一比,再組詞。
恢( ) 裝( ) 瀾( ) 醇( ) 魄( )詼( ) 妝( ) 斕( ) 諄( ) 魂( ) 二、寫近義詞。
自豪 依然 閃爍胸懷 高潔 洋溢 三、在括號里添上合適的詞。
( )的桂林山水 ( )的杭州西湖 ( )的黃山( )的長江 ( )的松樹 ( )的梅花
我的不同見解:
1、教學第二段中,要緊緊抓住每小節"我們愛你---"這一起句來導入講解.破折號的作用是解釋說明,并用排比詠唱的形式來贊美祖國各個方面的可愛.教學過程中,抓住第二小節作為精講,3-6放手讓學生圍繞學習第二小節的方法自主學習討論,教師作點撥,最后師生達成共識。
2、作業設計不同的是:
照樣子,寫一寫。例:杭州西湖的濃妝淡抹---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1)松樹的偉岸,梅花的高潔---
(2)長江、黃河的波瀾壯闊---
(3)黃山、廬山的云霧飄渺---
(4)大草原的羊群---
教后小記:
這是一首兒童詩,作者以包含激情的筆墨贊美了祖國的美麗富饒以及悠久的歷史、光輝的成就,抒發了對偉大祖國的無比熱愛之情。我在教學中,緊緊地抓住詩歌“總--分--總”的結構,指導學生朗讀,理解詩歌表達的情感。教學2--6自然段,抓住“我們愛你---”為起句,引導學生詠唱出排比句式所表達的情感,激發自己熱愛偉大的祖國。
教學作業4時,引導學生從平時的文字資料、影視圖象、旅游實踐中說出自己了解到的祖國的大好河山,然后再讓學生討論,哪些景色可用清奇俊秀、濃妝淡抹,哪些景色可用云霧飄渺和波瀾壯闊。以此練習來培養學生的運用詞語的能力,增加對祖國的了解,進一步激發他們熱愛偉大的祖國。
我們愛你啊,中國 篇12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頌詩句,激發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通過有感情朗讀,逐層次理解重點字詞,關鍵句子,體會詩歌所表達的真摯而強烈的愛國之情,并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三、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1、欣賞歌曲《我愛你,中國》,簡單說歌曲內容。
2、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歌唱祖國的詩歌,揭題、范讀。請學生談自己的初步感受。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生詞和不理解的詞、句。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詞,朗讀,識記。要求:讀準字音,記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作上記號。
(3)、指名分節朗讀,糾正。要求讀通順。
3、默讀全詩,想想課文講述了祖國的哪些可愛之處,邊讀邊畫出重點詞句。小結:
幅員遼闊
山河壯麗
物產豐富
文化燦爛
民族偉大
奮發開拓
4、課文可分為幾部分。提示:從詩的結構來入手。
(1)小組討論。
(2)交流。
第一段:寫祖國幅員遼闊,總起全詩。
第二段:以“我們愛你”作為起句,從不同角度,歌頌贊美可愛的祖國。
第三段:總結全文。回顧過去,驕傲自豪;展望未來,奮發開拓。
5、朗讀全詩,體味祖國的可愛。
三、學習第一段
1、齊讀。理解:“碧波”、“群星閃爍”、“銀裝素裹”、“洋溢”、“盎然”。
2、思考:(1)這一段是從什么角度寫祖國幅員遼闊的?(季節差)
(2)“啊,我們愛你,中國!”這句詩在全詩中有什么作用?(總領全詩,是全詩的主旋律)
3、指導有感情朗讀。
四、作業
1、用鋼筆描紅、臨寫生字。
2、朗讀課文。
3、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2、朗讀全詩,說說你知道了祖國哪些可愛的地方。
二、學習第二段
1、學習第2節。
(1)朗讀第2節。提出不理解的詞語。
(2)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解決問題。
(3)默讀體會,第2節表現了什么?(祖國山河的雄渾壯麗)
(4)有感情朗讀第2節。
(5)除了詩里寫的,你還知道哪些祖國的美麗風景。
(6)朗讀、背誦。
(7)小結學法:
朗讀詩句,理解詞語。
展開想象,再現畫面。
聯系積累,豐富畫面。
感情朗讀,聯系背誦。
2、運用學法,自學3~6節。再交流討論。
第3節:介紹祖國名產。理解:醇美光潔絢麗巧奪天工
第4節: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風物。簡介:傣家竹樓、布達拉宮、吐魯番、戈壁灘。理解“巍峨”。
第5節:古老燦爛的文化,改革開放的成就。介紹戰國編鐘。
第6節:偉大的民族精神。理解:“松樹的偉岸、梅花的高潔,博大的胸懷、恢弘的氣魄。”反映了中華民族的什么精神?(剛強不屈、純潔高尚、胸襟博大、氣魄恢弘)舉個例子說說這些精神。
3、朗讀第2~6節,進一步體會祖國的可愛。練習背誦。
三、學習第三段
1、朗讀第七節,說說“驕傲、自豪”是針對什么說的,“奮發、開拓”又是針對什么說的。
2、理解“我們愛你啊,中國”在全詩中的作用。(總結全詩、呼應開頭、升華主題)
3、有感情朗讀,表現豪邁之氣及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奮斗的堅定決心。
四、朗讀、背誦全詩
五、作業
1、有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2、利用班會時間,把自己游覽過的某個地方,知道的某個特產,古老的歷史文物等,向同學們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