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 《十六年前的回憶》優質課教學設計(通用12篇)

《十六年前的回憶》優質課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3-07-22

《十六年前的回憶》優質課教學設計(通用12篇)

《十六年前的回憶》優質課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認識“瞅、釗”2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軍閥、娛樂、僻靜、恐怖、憲兵、魔鬼、苦刑、匪徒、押下去、舅老爺、絞刑。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李大釗在被捕前、被捕時和被捕后與敵人作斗爭的事跡,受到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

  4.領悟課文前后照應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深入領會描寫李大釗同志革命精神的重點語句。體會課文前后照應的寫法。

  教學準備:李大釗同志照片及相關資料。

  第二課時

  一、結合印象深刻的語句體會李大釗的革命精神。

  1.同學們好!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課《十六年前的回憶》。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對李大釗的革命精神有了初步的認識。

  請同學們在小組里把上節課畫出的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語句互相讀一讀,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學生分小組學習交流)2.現在讓我們來交流一下感受吧。

  (1)“父親是很慈祥的……父親竟這樣含糊的回答我。” 李大釗知道局勢危險,可他還是不肯躲起來,真是對工作負責。

  (2)“你要知道現在是什么時候”當時很危險,隨時都有被捕和犧牲的的可能,從這里我體會到李大釗對革命負責任的態度。

  (指導朗讀,讀出這種堅定的語氣)當時,軍閥瘋狂地鎮壓革命者,許多革命者被迫離開北京,整個北京處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局勢這樣緊張,李大釗同志為了革命事業置個人安危于不顧,多么忠誠于革命事業呀!(進一步朗讀體會情感)

  (3)“父親不慌不忙地……就向外走。” “不慌不忙”看出李大釗處變不驚、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有一種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4)“父親保持著……沒有道理可講。”從這里可以看出李大釗大無畏的精神和視死如歸的態度,而且還體現出李大釗很蔑視敵人。

  (5)“在法庭上,我們跟父親見了面……平靜而慈祥的臉”李大釗即使受過苦刑,還是這么平靜、慈祥。從這里可以體會到他對革命事業有著堅定的信念。

  (6)“他臉上的表情……”面對親人的哭喊,李大釗仍然安定、沉著,正是因為他對革命事業充滿必勝的信心。

  無論面對的是敵人的苦刑還是親人的哭喊,李大釗的態度始終是那樣的堅定,那樣的從容。正是他對革命的信心使他臨危不懼,視死如歸!

  3.我們看,這是李大釗就義前說的話。(出示李大釗就義前說的話。老師聲情并茂地朗讀)同學們,當這段話響在我們耳邊時,你們有什么話想說嗎?

  小結:是的,李大釗那為了中國的進步、人民的解放而慷慨赴死的凜然正氣,對革命事業無比忠誠的革命信念深深感染了我們。那么,我們再來看看課文,哪句話最令你感動,就請你站起來讀一讀,把你對李大釗的崇敬之情表達出來。

  二、學習前后呼應的表達方法,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這篇文章是李大釗的女兒李星華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寫成的,不僅回憶了父親被捕、被害的前后經過,也表達了自己強烈的感情。請同學們再讀讀文章開頭的一個自然段和結尾的三個自然段,看看有什么發現?然后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寫法。)

  2.誰能試著讀讀這幾個自然段,把那種悲痛的心情讀出來。

  3.是呀,十六年前的回憶令人傷心悲痛,催人淚下。然而,忘不了的僅僅是4月28日這樣一個日期嗎?想一想,“我”忘不了的還有什么?

  三、總結:

  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體會到了李大釗對革命事業忠貞不渝、充滿信心的精神。我們忘不了的是李大釗犧牲前慷慨的講演,忘不了的是李大釗為革命勇于獻身的精神,更忘不了的是那千千萬萬為革命拋灑熱血的革命先烈!

  最后,請同學們把課文中需要積累的詞語及感受深刻的句子抄在筆記本上。

  四、作業:

  這篇課文我們就學到這里。同學們回去后查找關于李大釗的事跡,可以把這些故事講給同學或家長聽,也可以在班里舉行一次故事會。

《十六年前的回憶》優質課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針對課文的特點,借助課外資料和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真誠對話,在讀書體悟中,感受李大釗不僅是一個普通的父親,更是一個偉大的人,并從中受到熏陶與感染。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前后照應的寫作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緊扣文中描寫李大釗言行的重點語句,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在讀中加深對人物的了解,表達自己心中的情感體驗。

  教學難點:

  1、創設情境,挑起學生的讀書欲望,引發學生探究的心理。

  2、搭建平臺,拉近時空距離,以文本為載體,讓學生、教師、作者之間情感交融。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

  1、師生談話,單元整體導入。

  2、讀題質疑,導入新課。

  3、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4、師生交流資料。

  5、學生默讀課文,圍繞自己感受很深的地方作批注。

  6、集體交流“被捕前”、“被捕時”這兩部分的內容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

  1、集體交流“被捕后”這一部分。

  2、有感情朗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三個自然段,感受前后照應的寫作手法對表達感情所起的作用。

  3、讀寫結合。

  《十六年前的回憶》課后反思

  上了教研課后,有同事說:這下子心情緊張過后該輕松了吧。其實不然。這節課備課評課過程中,有很多的東西值得我學習,也有太多的東西令我思索。

  把這樣的老課文拿來教學,我首先從人性的角度去解讀文本,讓學生在咀嚼涵詠中感受人性光輝。因此,普通人的情感成為我和學生對話的平臺。我從親情、父親這個角度提醒學生去解讀李大釗,這個定位告訴孩子李大釗是活生生的人,是有血有肉的人,這樣能較好地把握人性的特點。

  教學這樣的課文教者首先自己要感動,然后才是如何讓學生感動。不僅僅是學生,甚至還包括我們自己,對李大釗都是知之甚少。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情感積累,與文本的情感內涵相距甚遠,再加上文章篇幅較長,學生很難被文章打動。課堂上我安排了一段資料的介紹,以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渲染情境。我也沉浸其中,因為我被李大釗的人性光輝感動著!

《十六年前的回憶》優質課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了解李大釗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時和被捕后與敵人作斗爭的事跡,感受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

  體會本課前后照應的寫法以及這種寫法的好處。

  學習本課7個生字。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深入領會描寫李大釗同志革命精神的重點語句。

  體會課文前后照應的寫法。

  三、課前準備:

  收集關于李大釗的故事,大家互相交流。

  四、教學媒體:

  1、投影片

  學習本課7個生字。

  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了解李大釗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時和被捕后與敵人作斗爭的事跡,感受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

  抓住李大釗被捕前、被捕時和被捕后的言行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并說出自己的體會。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情:

  同學們,看著你們胸前的紅領巾,你可曾想到什么?它是國旗的一角,是無數革命烈士的鮮血染成的。今天,我向大家介紹一位革命先烈——李大釗同志,(出示:李大釗的畫像。)一起學習第13課,(板題、讀題)。下面讓我們隨著課文回到十六年前,看看李大釗同志與敵人作斗爭的英雄事跡。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

  2、桌互相檢查預習情況。

  要求: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交流預習中遇到的問題。

  (三)檢查自學:

  1、讀生字,正音。

  2、通過預習你知道什么?(簡要地復述課文以及簡介作品背景。)板書:被捕前、被捕時、被捕后

  通過預習,同學們已經知道課文是寫李大釗被捕前、被捕時、被捕后的事,請瀏覽一遍課文,找出相應的三部分。

  (讀后提問。)

  3、細讀課文。

  4、默讀課文,從李大釗被捕前、被捕時、被捕后的言行中劃出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讀一讀。

  5、小組互學:你讀了這些句子體會到什么?在小組里交流。

  6、匯報交流情況:

  ①被捕前:

  (示句)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離開呢?”板:堅決地說

  (“輕易”看出李大釗的地位——當時他是北京黨組織的負責人;“重要”聯系上下文——他要聯系各成員開展革命地下黨工作,為避免黨組織被破壞,還要經常處理大量的書籍與文件。他完全明白形式的險惡,處境的危險,但決不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板:忠于革命)

  導讀:李大釗這種堅守革命崗位的態度應該怎樣讀?(練讀)

  ②被捕時:

  (示句)父親不慌不忙地從抽屜里取出一支閃亮的小手槍,就向外走。板:不慌不忙

  (“不慌不忙”看出李大釗處變不驚、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板:視死如歸)

  導讀:誰能把李大釗這種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讀出來?

  ③被捕后:

  (示句)父親瞅了瞅我們,沒對我們說一句話。板:瞅了瞅沒說

  (“瞅了瞅”看出李大釗不因親人的喊聲、哭聲而憂傷,相反他要用“安定、沉著”影響親人,使他們化悲痛為力量。板:堅貞不屈)為什么會這樣呢?(聯系上下文)

  導讀:對,這就是他對革命事業堅決的信心,堅定的信念。你能通過讀表現出來嗎?試一試。

  (四)總結全文

  (1)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第13課,主要抓住了李大釗的言行來體會他高尚的革命情操。

  (2)學完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想?(發散思維,進行思想教育)

  (五)課外延伸

  收集關于革命烈士、革命前輩的故事,下一課,我們開一個小故事會。

《十六年前的回憶》優質課教學設計 篇4

  一、看拼音寫詞語

  jūn  fá  yú  lè  piān  pì  jiǎo  xíng  kǒng  bù

  (  ) (  )(   ) (    )  (    )

  xiàn  bīng  hán  hú  shū  jí  yì  yōng  ér  rù

  (  )  (  ) (  ) (         )

  二、多音字組詞

  三、劃去不正確的讀音

  勉強(qiáng、qiǎng)  待會兒(dài、dāi)   書籍(jí、jì)

  含糊(hú、hu)     擁入(rōng、yōng)  夾襖(jiá、jiā)

  四、比一比,組詞語

  閥(  )  娛(  ) 僻(  )  刑(  )

  伐(  )  誤(  ) 避(  )  型(  )

  峻(  )  詳(  ) 絞(  )

  竣(  )  祥(  ) 咬(  )

  五、搭配要恰當,用直線連起來

  偉大的  態度    耐心地  問

  慈祥的  力量    奇怪地  說

  嚴峻的  面龐    堅決地  講

  六、選詞填空

  嚴峻 嚴肅 嚴格 嚴厲

  1、不管怎么說,(  )要求自己總是有好處的,因為它會讓人進步得更快。

  2、他一再違反紀律,今天終于被老師(  )地批評了一頓。

  3、形式非常(  ),傷員必須馬上轉移。

  4、升旗時要(  )認真。

  劇烈 猛烈 激烈 強烈

  5、曉慶生過病,上體育課不能(  )運動。

  6、孩子們(  )要求周末不要上課。

  7、敵人占領的高地被我軍(  )的炮火摧毀了。

  關于 盡管 除了 為了 按照

  8、(  )達到共同的目的,我們必須努力奮斗。

  9、(  )開會的內容,我們必須認真研究一番。

  10、(  )他的意見去辦,果然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11、假期里,(  )休息之外,還要注意學習和鍛煉。

  12、今年夏天,(  )天氣炎熱,同學們仍然堅持學習。

  七、讀課文,找出與下面的句子相照應的句子,并寫下來

  1、1927年4月28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蹲在旁邊,看他把書和有字的紙片投到火爐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友閻振三一早上街買東西,直到夜里還不見回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法官拿起驚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四月六日的早晨,妹妹換上了新夾衣,母親帶著她到兒童娛樂場散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選擇正確答案,在括號里畫“√”,并說說為什么選它

  《十六年前的回憶》一文:

  1、歌頌了李大釗同志忠于革命事業,堅貞不屈的偉大精神。(  )

  2、抒發了作者對父親深切懷念之情。(  )

  3、歌頌了李大釗同志忠于革命事業,堅貞不屈的偉大精神,揭露了反動軍閥兇狠殘暴的本質,抒發了作者對父親深切的懷念之情。(  )

  九、說說帶下劃線的詞語的意思,再理解句子

  1、“沒有什么,不要怕。星兒,跟我到外面看看去。”父親不慌不忙地從抽屜里取出一支閃亮的小手槍,就向外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們奪下了父親的手槍,把父親全身搜了一遍。父親保持著他那慣有的嚴峻態度,沒有向他們講任何道理。因為他明白,對他們是沒有道理可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讀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練習

  奇異的星空

  無邊無際的天空,原來就是一個星星世界。月球、太陽以及我們生活著的地球,都是這個星星世界的一分子。要是你站到別的星球上看過來,地球也像其他星星一般只是眨著眼的一小點。

  月球,我們俗稱月亮。它離地球最近,人們已經到過月球了,發現那里到處是荒涼的“環形山”。不過,在晴朗的夜晚,當它給大地披上銀輝的時候,人們面對著燦爛群星中的那一輪皎潔的明月,總是贊賞不絕。其實,月球只是反射太陽所發出的光,它本身是不會發光的。

  月球比地球小;而太陽卻比地球大得多了。一個太陽相當于130萬個地球合在一起那么巨大。由于它距離地球太遠了,因此,我們所看到的太陽,就和月亮的大小差不多。

  從天文望遠鏡里看到,太陽的表面是一片浩瀚的火海,那火海仿佛像怒吼的風暴,漫天卷蕩。它的光和熱射到地球上,我們稱作陽光,是生物不可缺少的東西。

  星空中跟太陽一樣會發光發熱的星星,多得數也數不清,有很多星星比太陽還大,只不過離地球更遙遠,他們看起來都是一小點兒。這無數的星星,組成了一個絢爛美麗的星星世界。每當夜幕降臨以后,它們便閃耀出光芒,紅的、藍的、黃的、白的,各種顏色交相輝映,好像彩色的珍珠,布滿夜色朦朧的天空。

  這布滿星星的天空,太奇異了。

  1、把短文分為三段,用“△”標在段尾。

  2、全文是圍繞哪句話寫的?寫下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每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出反義詞

  浩瀚──(  )  奇異──(  )一、看拼音寫詞語

  jūn  fá  yú  lè  piān  pì  jiǎo  xíng  kǒng  bù

  (  ) (  )(   ) (    )  (    )

  xiàn  bīng  hán  hú  shū  jí  yì  yōng  ér  rù

  (  )  (  ) (  ) (         )

  二、多音字組詞

  三、劃去不正確的讀音

  勉強(qiáng、qiǎng)  待會兒(dài、dāi)   書籍(jí、jì)

  含糊(hú、hu)     擁入(rōng、yōng)  夾襖(jiá、jiā)

  四、比一比,組詞語

  閥(  )  娛(  ) 僻(  )  刑(  )

  伐(  )  誤(  ) 避(  )  型(  )

  峻(  )  詳(  ) 絞(  )

  竣(  )  祥(  ) 咬(  )

  五、搭配要恰當,用直線連起來

  偉大的  態度    耐心地  問

  慈祥的  力量    奇怪地  說

  嚴峻的  面龐    堅決地  講

  六、選詞填空

  嚴峻 嚴肅 嚴格 嚴厲

  1、不管怎么說,(  )要求自己總是有好處的,因為它會讓人進步得更快。

  2、他一再違反紀律,今天終于被老師(  )地批評了一頓。

  3、形式非常(  ),傷員必須馬上轉移。

  4、升旗時要(  )認真。

  劇烈 猛烈 激烈 強烈

  5、曉慶生過病,上體育課不能(  )運動。

  6、孩子們(  )要求周末不要上課。

  7、敵人占領的高地被我軍(  )的炮火摧毀了。

  關于 盡管 除了 為了 按照

  8、(  )達到共同的目的,我們必須努力奮斗。

  9、(  )開會的內容,我們必須認真研究一番。

  10、(  )他的意見去辦,果然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11、假期里,(  )休息之外,還要注意學習和鍛煉。

  12、今年夏天,(  )天氣炎熱,同學們仍然堅持學習。

  七、讀課文,找出與下面的句子相照應的句子,并寫下來

  1、1927年4月28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蹲在旁邊,看他把書和有字的紙片投到火爐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友閻振三一早上街買東西,直到夜里還不見回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法官拿起驚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四月六日的早晨,妹妹換上了新夾衣,母親帶著她到兒童娛樂場散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選擇正確答案,在括號里畫“√”,并說說為什么選它

  《十六年前的回憶》一文:

  1、歌頌了李大釗同志忠于革命事業,堅貞不屈的偉大精神。(  )

  2、抒發了作者對父親深切懷念之情。(  )

  3、歌頌了李大釗同志忠于革命事業,堅貞不屈的偉大精神,揭露了反動軍閥兇狠殘暴的本質,抒發了作者對父親深切的懷念之情。(  )

  九、說說帶下劃線的詞語的意思,再理解句子

  1、“沒有什么,不要怕。星兒,跟我到外面看看去。”父親不慌不忙地從抽屜里取出一支閃亮的小手槍,就向外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們奪下了父親的手槍,把父親全身搜了一遍。父親保持著他那慣有的嚴峻態度,沒有向他們講任何道理。因為他明白,對他們是沒有道理可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讀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練習

  奇異的星空

  無邊無際的天空,原來就是一個星星世界。月球、太陽以及我們生活著的地球,都是這個星星世界的一分子。要是你站到別的星球上看過來,地球也像其他星星一般只是眨著眼的一小點。

  月球,我們俗稱月亮。它離地球最近,人們已經到過月球了,發現那里到處是荒涼的“環形山”。不過,在晴朗的夜晚,當它給大地披上銀輝的時候,人們面對著燦爛群星中的那一輪皎潔的明月,總是贊賞不絕。其實,月球只是反射太陽所發出的光,它本身是不會發光的。

  月球比地球小;而太陽卻比地球大得多了。一個太陽相當于130萬個地球合在一起那么巨大。由于它距離地球太遠了,因此,我們所看到的太陽,就和月亮的大小差不多。

  從天文望遠鏡里看到,太陽的表面是一片浩瀚的火海,那火海仿佛像怒吼的風暴,漫天卷蕩。它的光和熱射到地球上,我們稱作陽光,是生物不可缺少的東西。

  星空中跟太陽一樣會發光發熱的星星,多得數也數不清,有很多星星比太陽還大,只不過離地球更遙遠,他們看起來都是一小點兒。這無數的星星,組成了一個絢爛美麗的星星世界。每當夜幕降臨以后,它們便閃耀出光芒,紅的、藍的、黃的、白的,各種顏色交相輝映,好像彩色的珍珠,布滿夜色朦朧的天空。

  這布滿星星的天空,太奇異了。

  1、把短文分為三段,用“△”標在段尾。

  2、全文是圍繞哪句話寫的?寫下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每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出反義詞:

  浩瀚──(  )  奇異──(  )

《十六年前的回憶》優質課教學設計 篇5

  佚名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了解李大釗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與敵人作斗爭的事跡,使學生受到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

  2.體會本課前后照應的寫法以及這種寫法的好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深入領會描寫李大釗同志革命精神的重點語句。

  2.體會課文前后照應的寫法。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讓學生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二)了解時代背景,正確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二)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激發興趣。

  同學們,今年的10月1日是我國建國五十周年的日子。正因為有無數共產黨員拋頭顱、灑熱血為了解救苦難的中國人民,為了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不伯犧牲自己,才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才換來了幸福的今天。我們國家不會忘記這些英雄,我們每一代人也不會忘記他們的。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主要人物是李大釗。

  (二)時代背景簡介。

  1.自己輕聲讀讀預習部分。

  2.當時中國軍閥割據,北洋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在帝國主義分子的支持下,下令逮捕共產黨人。1927年4月6日早晨,李大釗被捕。這篇課文按照李大釗同志被捕之前、被捕、被審、被害之后的順序,分為四大段。

  (三)學生自己初讀課文,并畫出文中生字。

  (四)教師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檢查學生初讀課文的情況,并注意糾正錯誤讀音。

  1.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被難日(nàn)

  2.指導學生分析字形結構。

  本課共有7個生字。先讓學生查字典寫出每個字的偏旁、余筆、選擇哪個字義。

  3.課堂討論識記重點字的方法。

  在指名7位同學完成后,討論識記重點字的方法。比如:“閥”里外結構,用同音字替換的方法記住字形,并注意與形近字比較,加強記憶。如“閥”同“伐”“筏”比較,注意丶和要寫全。“劇”字可以用舊字換部首的方法去記。如用“據”換偏旁。聯系生活實際記字,如“袍”字同衣服有關所以用“衤”旁。“押”字用手按住、抓住對方,所以是“扌”。“舅”是媽媽的弟弟或哥哥,是男性,所以下邊是“男”字。“娛”和“憲”字,可以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記住它。

  (五)理解詞語。

  1.讓學生自由輕聲讀文,從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用“——”畫出質疑。

  (1)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以“閥”字為例:“閥”在課文中組成的新詞是“軍閥”,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閥”作為帶點字,查字典,找出“軍閥”一詞在字典中的解釋是憑借權勢造成特殊地位的個人或集團。接著,教師再讓學生從文中找出帶有“軍閥”一詞的句子讀讀。軍閥指張作霖,有勢力有權力投靠日本人的賣國頭子。

  (2)以“娛”字為例,找出新詞“娛樂場”。聯系生活實際討論“娛樂場”的意思是使兒童得到快樂的活動場所。

  (3)以“劇”字為例,找出新詞“劇烈”,直觀演示。老師猛烈地搖桌子表示桌子劇烈地晃動。

  2.出示重點詞語,討論學習。

  書籍:書的總稱。

  慈祥:和藹、安祥。

  僻靜:偏僻、安靜。

  勉強:使人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在本課中的意思是: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嚴峻:嚴厲、嚴肅。

  一擁而入:(人群)擠著走進去。文中指許多警察一下子擠過來。

  幼稚:字典中是年紀小的意思。在本課中,用的是它的比喻義,是知識見解淺薄,缺乏經驗的意思。學生查字典時,要指導他們正確地選擇比喻義。

  輕易:隨隨便便。

  會意:領會別人沒有明白表示的意思。

  恐怖:驚慌、害怕。

  沉著:鎮靜、從容、不慌不忙的樣子。

  (六)正確地朗讀課文,指導長句的讀法。

  1.自由輕聲通讀全文,畫出讀不好的句子來。

  2.小組二人討論讀不好的句子如何讀。

  3.提出問題,全班共同練習朗讀。

  (1)“父親不慌不忙地從抽屜里取出一支閃亮的小手槍,就向外走。”

  讀的時候語速要慢,可這樣停頓:父親/不慌不忙地/從抽屜里取出/一支/閃亮的/小手槍,/就向外走。

  (2)“穿灰制服和長筒皮靴的憲兵,穿便衣的偵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擁而入,擠滿了這間小屋子。”

  讀的時候語速要快,記住先是憲兵,再是偵探,再是警察。服裝有變化。

  (3)“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著。這個力量就是他平日對我們講的——他對于革命事業的信心。”

  教師有感情地范讀,全班齊讀,達到會背誦。找學生領讀,其他學生接讀。

  (七)作業 。

  1.熟讀課文。

  2.抄課后“讀讀寫寫”中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通過學習第一、二段,了解李大釗在被捕前、被捕中的事跡,體會李大釗的革命精神。

  (二)從一、二段中找出照應的句子體會這種寫法的好處。

  (三)有感情地讀一、二段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找出前后照應的句子體會好處。

  2.通過重點句深入理解課文思想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指導學生分段。

  1.默讀課文思考:按事情的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成四段。

  被捕以前:(1~7自然段)

  被捕經過:(8~18自然段)

  在法庭上:(19~29自然段)

  被害以后:(30~33自然段)

  2.如果按時間分段,找出表示時間變化的詞來。

  找出“那年春天”,“4月6日的早晨”,“十幾天過去了”,“28日黃昏”等表示時間的詞語。小結:段落的劃分可以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分;可以找一些明顯的表示時間變化的詞語。分清段落后逐段學習。

  (二)學習第一段。

  1.讓學生小聲自讀第一段。思考:從哪些詞語和句子中知道出了什么事?邊畫邊思考。

  學生自由讀,邊畫邊練說。

  “父親每天夜里回來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他什么時候又出去了。”可以體會出李大釗每天起早貪黑、廢寢忘食在外面為革命事業奔忙。

  “有時候他留在家里,埋頭整理書籍和文件”,“把書和有字的紙片投到火爐里去”。“埋頭”指工作很專心,體會出李大釗在家里也在緊張的工作,看出局勢越來越嚴重,怕黨的機密文件落入敵人之手。表明他忠于黨的事業。

  2.你還有哪些詞語、句子不理解找出來。

  (1)“被難日”指什么意思?

  指李大釗被敵人殺害的日子。

  (2)為什么平時慈祥的父親這一次卻含糊地回答我的問題。

  作者奇怪地問父親為什么把書和有字的紙片燒掉時,平時對兒女總是那樣“慈祥”、“耐心”的李大釗,竟“含糊”地回答作者的問題,這件事突出地說明李大釗在這一階段中工作緊張的程度,同時也怕泄露了黨的機密。

  (3)工友閻振三的被捕為什么讓我們替他著急呢?

  “閻振三”是我們黨北方革命指揮機關的交通聯絡員。他的被捕,預示著敵人將瘋狂地鎮壓革命,共產黨人處境非常危險。

  3.讀“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的話,這里寫了幾層意思?表現了李大釗什么精神?

  寫了兩層意思:

  (1)“我哪兒能離開呢?”這個反問句表示李大釗堅決不離開北京,不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表明他堅持到底,忠于黨。

  (2)“知道現在是什么時候”,他明白自己的處境很危險,但他更知道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為了革命工作,他早已把個人的安危置之度外。表現了他高度的革命責任感,舍身為黨的革命大無畏精神。

  (三)指導朗讀。

  帶著對李大釗的崇敬之情讀第7自然段父親的講話。

  (四)學習第二段。

  1.“可怕的一天果然來了”指什么?指李大釗被捕的那天,4月6日清晨。

  (1)“父親不慌不忙地從抽屜里取出一支閃亮的小手槍,就向外走。”這句你讀懂了什么?

  說明他對敵人早有準備,從容不迫。

  (2)用畫出描寫敵人的詞句,再讀一讀你能體會出什么?

  “沉重的皮鞋聲”和“粗暴的吼聲”、“一擁而入”、“擠滿”、“像一群魔鬼似的”、“每人拿著一支手槍,槍口對著父親和我”。“滿臉橫肉”、“冷笑”、“搜了一遍”……可以體會出敵人的兇狠殘暴,從反面襯托出李大釗沉著、機智、臨危不懼的英雄形象,也反映出李大釗對敵人的極度的蔑視。

  2.帶著對敵人的仇恨及對李大釗的臨危不懼的敬佩感情讀這一段。

  3.思考:這一段寫敵人逮捕李大釗時,干嘛帶來了工友閻振三呢?

  實際上敵人為了要從閻振三口中得到李大釗的情況。但是,敵人的打算落空了。閻振三同志身受酷刑,可是仍搖頭表示不認識李大釗,說明共產黨人忠于組織,不出賣同志。

  4.“閻振三”在這一段出現,與上一段有什么聯系?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工友閻振三一早上街買東西,直到夜里還不見回來。第二天,父親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局里去了。

  5.打出兩組句子分別讓學生讀。這叫什么句子呢?

  (這叫前后照應的句子。)

  6.反復讀這兩個句子。

  (1)工友閻振三一早上街買東西,直到夜里還不見回來。

  在軍警中間,我發現了前幾天被捕的工友閻振三。

  (2)體會前后照應的句子好處在哪?

  使文章結構嚴謹,使讀者對內容不致產生無頭緒之感。

  7.練習。

  讀下面的句子,再從課文中找出和它照應的句子。

  (1)我蹲在旁邊,看他把書和有字的紙片投到火爐里去。

  (后來聽母親說,軍閥張作霖派人來檢查。為了避免黨組織被破壞,父親只好把一些書籍和文件燒掉。)

  (2)“他們奪下了父親的手槍。”

  (“父親不慌不忙地從抽屜里取出一支閃亮的小手槍。”)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三、四段抓住前后照應的句子。

  (二)通過重點句的學習,體會李大釗的精神。

  (三)體會開頭、結尾呼應的作用。

  (四)有感情地讀三、四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通過重點句的學習體會李大釗的精神。

  (二)認識開頭結尾的作用。

  三、教學過程 

  (一)學生讀第三段,思考本段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寫李大釗在敵人的法庭上,表現堅定、沉著、毫不畏懼。

  (二)教師指名讀第三段,找出與下面這句話照應的句子來。

  “法官拿起驚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法官怒氣沖沖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塊木板狠狠地拍了幾下。”)

  從這兩句話中,看出什么?(討論)看出敵人在審訊中理屈詞窮,只能使勁地敲著驚堂木,為自己壯膽。

  (三)分析重點句:

  1.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著。(偉大的力量指什么?)

  指對于革命事業的信心。

  2.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什么?

  體會出忠于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

  3.比較三組句子,哪個好,為什么?

  (1)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2)我看到了他那頭發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3)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下面的臉。

  從李大釗的外貌上看出李大釗在獄中受到了非人的折磨,短短十幾天頭發就亂蓬蓬的,可見敵人多么兇狠毒辣。但李大釗的神情仍舊平靜而慈祥,說明他對革命事業有必勝的堅定信念,不畏懼敵人,不怕犧牲的從容態度。

  4.帶著這種感情讀這一段。大家評一評誰讀得最好?好在什么地方?

  (四)學習第四段:

  1.默讀最后一段,講了什么意思?

  全家人得知李大釗同志被害后,心情無比的悲痛。

  2.指導朗讀。

  (1)指名讀,說優點、缺點。

  (2)老師范讀。

  (3)跟讀,體會感情。

  (4)再指名讀,評一評,議一議。

  3.思考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與開頭有什么聯系?你從這樣的開頭、結尾中體會到了什么?

  (1)讀開頭和后三個自然段。

  (2)討論問題。

  (3)發言總結。

  內容上首尾連貫、前后照應,使文章結構謹嚴,表達清楚;表現了作者對父親深切懷念的沉痛心情。

  (五)練習設計:

  1.找出與下面句子相照應的句子來?

  (1)1927年4月28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

  (2)4月6日早晨,妹妹換上了新衣,母親帶她去散步了。

  答案:

  (1)母親醒過來了,她低聲問我:“昨天是幾號?記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2)在高高的磚墻圍起來的警察廳的院子里,我看見母親和妹妹也都被帶來了。

  2.課文圍繞李大釗講了哪幾件事情?

  講了四件事。第一,李大釗在局勢十分危急時刻,仍然在北京堅持革命工作;第二,李大釗被捕經過;第三,李大釗在法庭上所表現的堅定與沉著的意志品質;第四,全家得知李大釗被害消息后,無比悲痛的情形。

  3.李大釗的表現怎樣?

  李大釗堅貞不屈、臨危不懼、忠于革命事業的崇高精神。

  (六)作業 :

  有感情地讀課文。

《十六年前的回憶》優質課教學設計 篇6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生字:閥、娛、劇、憲、袍、押、舅。

  2.新詞:軍閥、嚴峻、幼稚、恐怖、輕易、會意、沉著、一擁而入。

  3.重點句子

  (1)1927年4月28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

  (2)我蹲在旁邊,看他把書和有字的紙片投到火爐里去。

  (3)工友閻振三一早上街買東西,直到夜里還不見回來。

  (二)能力訓練點

  1.按事情的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2.理解課文思想內容,歸納中心思想。

  3.學習本文前后照應的寫法,理解這樣寫的好處。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德育滲透點

  學習李大釗同志忠于革命事業的品質和在敵人面前堅貞不屈的偉大精神。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共產黨的思想感情。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被捕、被審兩部分是重點,教學時通過重點讀、反復讀,來了解李大釗的革命精神。

  (二)課文前后照應的寫法是重點,也是難點。主要通過勾畫、抄寫前后照應的句子,反復朗讀的方法來解決。

  三、課時安排

  三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一)勾畫、抄寫前后照應的句子,體會好處。

  (二)獨立思考、分組討論、集中交流。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練習用前后照應的方法寫一篇小短文。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檢查預習情況,質疑問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主要內容。

  3.理清層次,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整體感知

  本文通過對李大釗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憶,表現了李大釗同志忠于革命事業的精神和在敵人面前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

  (三)重點、難點及目標完成過程

  1.導入。

  李大釗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1927年4月6日,他被反動軍閥張作霖逮捕,同年4月28日遇難。他的女兒李星華為了表達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寫了一篇回憶錄,題目是《十六年前的回憶》。

  2.揭題。

  課文為什么用“十六年前的回憶” 做題目?作者回憶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本文是李大釗的女兒李星華1943年在延安寫的,正值李大釗同志遇難十六周年,所以文章題目為“十六年前的回憶”。作者回憶的主要內容是李大釗被捕前、被捕、被審、被害的經過。)

  3.檢查自學,質疑問難。

  (1)生字(要求讀準字音、了解字義、掌握字形、會組詞):閥、娛、劇、憲、袍、押、舅。

  (2)多音字組詞。

  (3)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

  軍閥:舊時擁有武裝部隊,割據一方,占據特殊地位的個人或集團。

  嚴峻:嚴肅而厲害。

  幼稚:這里形容因年紀小、缺乏經驗,考慮問題比較簡單。

  恐怖:驚慌、害怕。

  輕易:指隨隨便便。

  會意:領會別人沒有明白表示的意思。

  沉著:鎮靜、從容、不慌不忙的樣子。

  一擁而入:形容很多人同時闖進門來。

  (4)質疑問難,教師行間巡視,組織討論、交流。

  4.引讀課文,學生自悟。

  (1)學生自讀課文,說說課文寫的是哪一年的事,當時中國是怎樣的情況?

  (2)課文回憶了李大釗同志的哪幾件事?

  (3)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說說你學懂了什么?交流、整理:

  ①課文寫的是1927年的事,當時中國正值反動軍閥張作霖血腥震壓革命時期。《十六年前的回憶》是回憶十六年前的事。

  ②出示李大釗同志投影片,簡單、概括地介紹李大釗的生平。李大釗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他1889年生于河北省樂亭縣,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最早的傳播者之一。1927年4月6日,他被張作霖逮捕,同年4月28日,李大釗同志在北京遇難。本文主要寫了李大釗同志被捕前、被捕、被審、被害的經過。

  ③課文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的,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屬非回憶部分,可以獨立成段。這樣,按事情發展的過程可以把回憶部分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2—7)寫被捕前。

  第二部分(8-18)寫被捕。

  第三部分(19-29)寫在法庭上(被審)。

  第四部分(30—末)寫被害后。

  5.指導分段方法——把握好過渡句。

  (1)“那年春天,父親每天夜里回來得很晚。”

  (2)“可怕的一天果然來了。”

  (3)“十幾天過去了,我們始終沒看見父親。”

  (4)“28日黃昏,警察叫我們收拾行李出拘留所。”

  (四)課堂練習

  默讀課文,思考:文中寫了李大釗的哪幾件事?表現了李大釗同志的哪些崇高品質?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學習文章前三部分,理解課文內容。

  2.初步了解前后照應的寫法。

  3.學習李大釗同志忠于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和在敵人面前堅貞不屈的崇高品質。

  (二)目標完成過程

  1.復習檢查。

  (1)指名朗讀課文。

  (2)本文主要寫了李大釗同志哪幾件事?表現了李大釗同志的哪些崇高品質?

  2.自學,教師點撥,突破重、難點。

  (1)投影,出示第一自然段、回憶部分第一部分的自學提綱:

  ①自由讀,思考:

  a.第一自然段是講什么的?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b.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局勢越來越嚴重?李大釗的工作越來越忙?

  c.李大釗同志為什么堅決不愿離開北京?表現了他的什么精神?

  d.作者 “蹲在旁邊,看他把書和有字的紙片投到火里去”,文章后面對這個問題有沒有回答?找出照應的句子,畫在書上。

  ②討論、交流、整理。

  a.第一自然段是講1927年4月28日是父親的被難日,我永遠忘不了這一天。它在文中起總領全文的作用。

  b.從父親每天早出晚歸;埋頭整理、燒掉書籍和文件;工友閻振三失蹤等可以看出局勢越來越緊張,父親工作越來越忙。

  c.因為李大釗同志是北京黨組織的負責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完全明白形勢的險惡,處境的危險,但絕不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這表現了他對革命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

  d.與此句相照應的句子是:“后來聽母親說,軍閥張作霖要派人來檢查。為了避免黨組織被破壞,父親只好把一些書籍和文件燒掉。”

  ③教師點撥:像上面的兩個句子,在寫法上叫前后照應,前有原因后有結果或前有結果后交代原因,這樣使讀者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首尾連貫。

  ④指導感情朗讀。

  a.讀本段中前后照應的句子。

  b.有感情地朗讀第7自然段,要讀出父親對革命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來。

  (2)投影,出示第二段自學提綱。

  ①思考:李大釗同志被捕過程中,敵人、作者和李大釗同志有哪些不同的表現?作者是通過哪些方法刻畫李大釗這個人物形象的?表現了李大釗怎樣的精神?畫出本段前后照應的句子。

  ②討論、交流、整理:

  (李大釗被捕過程中,表現了敵人的心虛、殘暴。“心虛”表現在捕人前先放槍,再喊叫,還派出了憲兵、偵探、警察,這么大的舉動只為了抓一個人。“殘暴”表現在語言和動作上,如粗暴地吼叫“不要放走一個人!”;“他們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們包圍起來。他們每人拿著一支手*·槍,槍口對著父親和我”。“我”當時是驚慌、恐怖。父親李大釗則是沉著鎮定,從容不迫。李大釗這個人物的刻畫主要是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來完成的。表現了李大釗同志處變不驚,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前后照應的句子請學生讀出來。)

  ③指導感情朗讀,深化理解。(要讀出表現李大釗鎮定、沉著,對敵人蔑視,以及敵人的兇殘、狠毒的語氣。)

  (3)投影,出示第三段自學提綱。

  ①默讀思想:李大釗同志在法庭上被審時是怎樣表現的?表現了他的什么精神。

  ②議論、交流、整理:

  (李大釗同志在法庭上被審時臉“平靜而慈祥”、“非常安定”、“非常沉著”。表現了他對革命事業的堅定信念、對人民深沉的愛、對革命事業充滿必勝的信心。)

  ③分角色感情朗讀,用不同的語調區分出 “我”、“父親”、“法官”的不同神態,深化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課堂練習

  摘抄文中前后照應的句子,體會好處。

  第三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學習回憶部分第四段。

  2.總結全文,歸納中心。

  3.學習前后照應的寫作方法,寫一篇寫人的小短文。

  (二)目標完成過程

  1.學習第四部分。

  (1)投影,出示自學提綱,思考:

  ①李大釗同志被害的消息傳來后,全家人的表現怎樣?

  ②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與開頭有什么關系?你從這樣的開頭、結尾中體會到了什么?

  (2)討論、交流、整理:

  ①李大釗同志被害的消息傳來后,舅老爺“從街上哭著回來”;我“立刻感到眼前蒙了一團云霧,昏倒在床上了”;母親“傷心過度,昏過去三次”都說明全家人無比悲痛的情形。母親的“記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一句表達了懷念親人、痛恨敵人、要報仇血恨的思想感情。

  ②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與開頭前后照應,這樣寫首尾連貫,更加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親的被害牢記在心頭的思想感情。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要讀出悲痛欲絕、痛恨敵人、報仇血恨的思想感情。

  2.總結全文,歸納中心。

  本文通過對李大釗同志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憶,贊揚了李大釗同志忠于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和在敵人面前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

  (三)總結、擴展

  1.圍繞重點,學習表達。

  (1)本文的寫作特點是前后照應、首尾連貫。

  (2)試找出與下面句子照應的句子,說說有什么好處。(出示幻燈片)

  ①1927年4月28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

  ② 我蹲在旁邊,看他把書和有字的紙片投到火爐里去。

  ③工友閻振三一早上街買東西,直到夜里還不見回來。

  (與上面三句分別照應的句子是:a.母親醒過來了,她低聲問我:“昨天是幾號?記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低聲對母親說:“媽,昨天是4月28。”b.后來聽母親說,軍閥張作霖要派人來檢查。為了避免黨組織被破壞,父親只好把一些書籍和文件燒掉。c.在軍警中間,我發現了前幾天被捕的工友閻振三。這些句子前后照應,讀者讀了就會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了解得更加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就更加深刻。)

  (3)你認為文中哪些地方寫得好?為什么?

  (例如:我認為文中刻畫李大釗神態的三處詞語寫得好。敵人搜身時神態:嚴峻;提審時神態:平靜而慈祥;審訊時神態:非常安定、非常沉著。“嚴峻”表現了李大釗同志處變不驚,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平靜而慈祥”表現了李大釗對革命事業的堅定信念和對人民深沉的愛。“非常安定,非常沉著”表現了李大釗對革命事業充滿必勝的信心。)

  學生可以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只要能自圓其說即可。

  2.綜合訓練,發展技能。

  學習前后照應的寫法,寫一篇寫人的短文,通過一個典型事例,表現人物的精神品質。

  例:提起我們班××同學,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大家都夸他是個助人為樂的好同學。

  一次,……(舉一典型事例反映他助人為樂的好品質。)

  ××同學真不愧是助人為樂的標兵,同學們學習的好榜樣。

  六、布置作業

  1.給下面的生字注音、組詞。

  閥f2(軍閥) 娛y*(娛樂) 劇j)(劇本) 憲xi4n(憲兵)

  袍p2o(棉袍) 押y1(關押) 舅ji)(舅爺)

  2.形近字組詞。

  3.給句中的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醒”字在字典里有四種解釋,根據句子意思,選擇正確解釋,把序號填入(    )里。

  (1)睡眠狀態結束。(2)明顯、清楚。

  (3)昏迷后神志恢復正常。(4)醒悟、覺悟。

  ①母親傷心過度,昏過去三次,每次都是剛剛叫醒又昏過去了。(3)

  ②柜臺前那幅“急顧客之所急”的標語非常醒目。(2)

  ③ 清晨,我醒來一看,太陽已經露出笑臉了。(1)

  4.練習用前后照應的寫法寫一篇短文,用一件典型事例表現一個人的精神品質。

《十六年前的回憶》優質課教學設計 篇7

  “以問題為中心”的“六環”“三步”教學模式的推廣,使我受益匪淺。近日,我采用“六環”“三步”教學模式講了《十六年前的回憶》,課后反思如下:

  首先師生能在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能夠在安排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進行自學方式及學習收獲的調查、交流,以此培養學生自學意識和能力。引導學生更深入地與文本進行對話。在生本、生生、師生的不斷對話中去發散學生的思維,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梳理問題時緊緊扣住本文的主旨部分:“李大釗是一個怎樣的人,為什么能這樣?”解決問題采用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教師點撥的學習方式,注意了教師的評價與學生的評價相結合,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從中感受到李大釗同志的高大的形象和革命的精神,與文本產生共鳴,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啟迪,審美樂趣。學會了前后照應的寫法,并進行運用,對所學知識能夠進行拓展。

  通過教學,我深刻地感受到,“六環”“三步”教學模式,符合新課程理念,是培養學生自主閱讀、創造思維的最好的方法。

《十六年前的回憶》優質課教學設計 篇8

  【劇情快遞】

  本劇是根據人教新課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10課編寫的。課文作者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李大釗的女兒李星華。課文以作者的經歷,記敘了李大釗1927年4月遇難前后的經過,表現了李大釗為革命事業臨危不懼,在敵人面前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

  【戲外說戲】

  劇中主要人物是李大釗。他對自己的兒女是慈祥的,在危險面前,在敵人面前,是嚴峻而鎮定的。表演時要注意人物說話時的神態、語氣、動作等,表現不同人物的個性。

  第一幕

  時間:1927年春天。

  地點:李大釗家里。幕布徐徐拉起。李大釗在整理書籍和文件,并把書和有字的紙片投到火爐里去。女兒李星華蹲在旁邊。

  李星華:(奇怪地)爹,為什么要燒掉呢?怪可惜的。

  李大釗:(待了一會兒)不要了就燒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母親:(把李星華拉到一邊,悄悄地)聽你父親說,軍閥張作霖要派人來檢查。為了避免黨組織被破壞,你父親只好把一些書和文件燒掉。

  李大釗:(嘆了口氣,沉重地)昨天一早,工友閻振三上街買東西,直到夜里還不見回來。今天我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廳里去了。

  母親:(不安地拉著李大釗的手)那你趕快離開北京吧!這里太危險了。

  李大釗:(堅決地)不是常對你說嗎?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你要知道現在是什么時候,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離開呢?

  母親:(張了張口想說什么,終于什么也沒有說)嗯。

  妹妹:(蹦蹦跳跳地上)媽,我剛換了新夾衣,你帶我到娛樂場去玩吧?

  母親:(輕輕地點點頭)好,我帶你去玩。(拉著妹妹從舞臺右側下)

  (李大釗坐在桌子前寫字,李星華坐在長椅上看報。忽然,啪,啪……外面傳來幾聲尖銳的槍聲,接著是一陣紛亂的喊叫。)

  李星華:(驚恐地瞪大眼睛)什么?爹!

  李大釗:(從抽屜里取一把小手*·槍,不慌不忙地)沒有什么,不要怕。星兒,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幾個憲兵、便衣偵探、警察推搡著工友閻振三,從舞臺左側蜂擁而上,他們每人拿著一把手*·槍,槍口對著李大釗和李星華。)

  便衣偵探:(用手*·槍指著李大釗問閻振三)你認識他嗎?

  閻振三:(搖搖頭)不認識。

  便衣偵探:(冷笑著)哼!你不認識?我可認識他。(吩咐手下)看好,別讓他自殺,先把手*·槍奪過來!帶走。

  (殘暴的匪徒把李大釗綁起來,拖走了。)

  ──幕徐徐降落

  第二幕

  時間:十幾天后。

  地點:法庭上。幕布拉起。李大釗穿著灰布舊棉袍,沒戴眼鏡,亂蓬蓬的長頭發下面是平靜而慈祥的臉。

  李星華:(激動地)爹!

  法官:(拿起驚堂木重重地一拍)不許亂喊!

  李大釗:(鎮靜地)這是我的妻子,這是我的兩個女孩子。

  法官:(指著李星華)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嗎?

  李星華:上前一步搶著說)是的,我是最大的。

  法官:(拿起木板狠狠拍幾下)不要多嘴!

  李大釗:(沖女兒點點頭)是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個鄉下人。我的孩子年紀都還小,她們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們沒有關系。

  法官:(指著李大釗)把他打入死牢。(又指了指李星華母女)好了,把他們都放了。

  旁白:我們就這樣跟父親見了一面,匆匆分別了。想不到這竟是我們最后的一次見面。第二天,舅老爺到街上去買報。他是從街上哭著回來的,手里無力地握著一份報。我看到報上用頭號字登著“李大釗等昨已執行絞刑……”

  ──幕急落

《十六年前的回憶》優質課教學設計 篇9

  佚名

  課前準備:閱讀革命故事(看錄象《烈火中永生》)

  讀熟課文

  教具準備:課文重點語句打印列出示屏展示儀

  教學要求:

  1、感受李大釗同志忠于革命、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培養學生愛憎分明的情感。

  2、體會本課前后照應的寫法及這種寫法的好處。

  3、學習本課直接描寫主要人物的語言、神態等和對比描寫不同人物的方法來表現主要人物的精神。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5、小練筆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確定目標

  (1)速讀課文,回憶本文主要寫了李大釗的哪幾件事情?

  板書:堅持工作不幸被捕沉著斗爭英勇就義

  (2)這節課我們將細細品讀課文,你想學些什么?

  二、學習第一段

  (1)本文所寫的故事發生在1927年,這一年的4月28日,對于我們一家來說是個沉痛的日子,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因為……

  (2)學生齊讀,師說明:文章開頭就點題,使讀者印象深刻。

  三、學習第二段

  (1)導語 :于是,作者打開了記憶的閘門,回憶起了十六年前的那些痛苦的往事。速讀第二段,想一想,這一段講了什么?

  (2)李大釗堅持工作,從那些地方可以看出?

  (3)引讀2—6節

  (4)出示:“他不論多忙……含糊地回答我。”

  A 自讀,概括這兩句話分別寫什么?

  B 聯系上文思考:父親的態度為什么不同?

  C 小結:同是對“我”提出的問題,父親的態度截然不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板書:對比)

  D 自讀,聯系上文體會李大釗對待親人和革命工作的態度分別是怎樣的?(慈愛和善認真嚴肅)

  (5)有感情地朗讀2—6節,思考:從這一段你可以體會到李大釗具有怎樣的精神?(板書:忠于革命)

  (6)指讀課文第二節,李大釗為什么燒掉書和有字的紙片?并說說你是怎樣知道的。

  小結:這種前面說到了,后面有作必要交代的方法叫“照應”(板書)

  (7)引讀第七節

  (8)有感情朗讀第二段

  四、學習第三段

  (1)默讀,然后簡要說一下李大釗被捕的經過。

  (2)找出本段中描寫敵人的一個比喻句“魔鬼似的”體現在那里?

  (3)文章是怎樣寫李大釗當時的表現的?從他的表現中你能體會到李大釗具有怎樣的精神?(板書:英勇無畏)

  (4)這一段除了寫父親、“我”和敵人以外,還寫了誰?

  你根據書上的描寫介紹一下當時的閻振三嗎?

  通過外表,你能想象他此時心里會想些什么?

  前文和處也提到了閻振三(找出來)這里有沒有交代清楚他到哪里去干什么?現在學了第三段,你知道原因了嗎?這種寫法我們稱它叫什么?(照應)

  (5)感情練讀第三段,再質疑。

  (6)小結

  四、小練習

  根據課文內容,想象閻振三被捕以后的情形,盡量運用對比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注意想象合理。

《十六年前的回憶》優質課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了解李大釗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與敵人作斗爭的事跡,使學生受到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

  2.體會本課前后照應的寫法以及這種寫法的好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深入領會描寫李大釗同志革命精神的重點語句。

  2.體會課文前后照應的寫法。

  第一課時

  一、教學過程

  (一)激qing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了。清明節有什么意義?

  (清明節,我們要到親人的墓前懷念過世的親人。

  清明節,我們經常去烈士碑前緬懷革命先烈。

  清明節,我們拜祭先人,獻上鮮花,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懷念。)

  師: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緬懷一個偉人,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傳播到中國的第一人李大釗同志。(出示“民族魂”網上人們悼念李大釗的網上留言)

  師:許許多多人,他們通過各種方式緬懷李大釗同志,這是“民族魂”網上,人們給李大釗同志的留言,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讀。

  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緬懷這位梅花品格、君子蘭名字一樣的革命先驅李大釗同志。

  (二)、 初讀課文,感受人物形象。

  1、學生自己初讀課文,并畫出文中生字。

  2、教師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檢查學生初讀課文的情況,并注意糾正錯誤讀音。

  3、邊讀邊畫,畫出文中描寫李大釗神情、神態的句子。

  交流出示:

  父親是很慈祥的,從來沒罵過我們,更沒打過我們。 (不慌不忙)

  父親保持者他那慣有的嚴峻態度,沒有向他們講任何道理。

  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他臉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著。

  相機標出文章的順序(被捕前 被捕時  審問時  被害后)

  自己讀讀這幾個句子,李大釗給你留下來什么印象?

  同時,在我的心頭,也起來疑惑,你再讀讀這幾個句子,可以同位討論下,把你的疑問說出來?

  交流討論

  (三)、再讀課文,深度探究。

  過渡:在作者的印象中,父親是個慈祥的人。

  出示:父親是很慈祥的,從來沒罵過我們,更沒打過我們。我總愛向父親問許多幼稚可笑的問題。他不論多忙,對我的問題總是很感興趣,總是耐心地講給我聽。

  1、給“慈祥”換個詞語,(和藹),你從哪里看出他的慈祥、和藹?   你來讀讀這一段話。

  2、父親既不罵又不打,那么他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什么? 你來猜看。   這樣的一個父親,孩子們肯定很幸福。

  3、可是最近一段時間,作者發現父親許多方面的舉動很異常?

  (學生肯定先說“含糊” 引導到前面的段落:回來很晚,早上出去很早 ; 整理 燒書籍)

  4、從李大釗的這些舉動來看,據你觀察,可能發生來什么情況?

  (發現  風聲緊了  抓共產黨)

  5、介紹背景,當時中國軍閥割據,北洋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在帝國主義分子的支持下,下令逮捕共產黨人。(插入李大釗的介紹。)

  6、可作者當時還小,沒有發覺,作者奇怪父親的做法,問父親……

  5、父親確含糊的回答——真的是不要了嗎?  為什么要燒掉呢? 那他為什么不直接告訴作者呢?  讀這句話。

  6、對話讀。

  過渡:后來,作者知道了事情的原因。北洋軍閥開始追捕共產黨,因為共產黨在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他們認為是在故意搗亂,故意跟政府作對。當父親的工友閻振三被捕后,(他當時就是一名共產黨的聯絡員,) 氣氛更加緊張了。我們自己的心理也非常不安,因為危險正在一步一步地逼近,聯絡員被抓,說明他們肯定知道了這個線索,下一個被抓得就可能是北方共產黨的負責人李大釗了。

  可父親的朋友、母親勸他離開的時候,父親卻說:

  出示:不是常對你說嗎?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你要知道現在是什么時候,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離開呢?”

  1、 讀這段話,父親認為認為他不能離開的原因是什么?讀后面兩句話。

  2、 你就是他的孩子,你來告訴他,現在是什么時候了——

  3、 父親知道我們所說的危險嗎?(知道)可他確不愿意離開,你來讀整句話。

  4、 注意父親說這句話時的語氣啊?堅決,你把這種堅決地語氣讀出來。

  5、 給堅決換個意思相近的詞。 (斬釘截鐵 堅定)讀。

  6、 他認為越危險的時候越要留下來,對黨組織負責,不讓更多的同志犧牲,保全黨組織。

  7、 他身邊的戰友肯定在勸說他,你來勸勸他。可父親還是——

  8、 你是他的妻子,三個孩子的母親,為了家庭,你再來勸勸他。——

  9、 然而父親還是繼續留在北京,而且還那么堅定,讓我們再讀這句話。

  這樣的一位革命戰士,深深的打動了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出示:

  多么_____的革命戰士啊!在最危險的時候,你毅然放棄了__________,依然選擇了___________

  7、帶著對李大釗的崇敬之情讀第7自然段父親的講話。

  過渡:危險真的到來了,4月6日的早晨,憲兵帶著閻振三來了。當父親被捕的時候,

  父親保持著他那慣有的嚴峻態度,沒有向他們講任何道理。因為他明白,對他們是沒有道理可講的。

  從被捕時李大釗那慣有的嚴峻態度中,你讀懂了什么?

  可以體會到“父親”在殘暴敵人面前,保持革命者的尊嚴。

  (四)、回顧拓展。

  這堂課,我們學習了李大釗被捕前,和被捕時的兩個片段,一個高大的共產主義者形象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馬上就到清明節了,他離開我們已經是62年了,如果讓你在網上悼念的地方,寫下一段留言,你會寫些什么呢? 學生自由小練筆。

  評課:滿意兩點,不滿意四點:

  1、父親確含糊的回答處的處理。

  在解讀這句話的時候,我穿插了當時的背景介紹,就讓學生更好的了解當時面臨的形勢,這樣再來讀父親含糊的這句話。不時直接問學生,父親為什么含糊的說,而是有個層次性。——真的是不要了嗎?  為什么要燒掉呢? 那他為什么不直接告訴作者呢? 學生理解到了父親是不想讓家人也連累,保守黨的秘密。設計中有變化,符合學生的思維順序。

  最滿意的一點:

  2、李大釗堅定留下的那句話,在讀中悟,在悟中讀。

  1、 讀第二句話,父親認為現在是什么時候?讀后面兩句話。

  2、 你就是他的孩子,你來告訴他,現在是什么時候了——

  3、 父親知道我們所說的危險嗎?(知道)可他確不愿意離開,你來讀整句話。

  4、 注意父親說這句話時的語氣啊?堅決,你把這種堅決地語氣讀出來。

  5、 給堅決換個意思相近的詞。 (斬釘截鐵 堅定)讀。

  6、 他認為越危險的時候越要留下來,對黨組織負責,不讓更多的同志犧牲,保全黨組織。

  7、 他身邊的戰友肯定在勸說他,你來勸勸他。可父親還是——

  8、 你是他的妻子,三個孩子的母親,為了家庭,你再來勸勸他。——

  9、 然而父親還是繼續留在北京,而且還那么堅定,讓我們再讀這句話。

  這樣的一位革命戰士,深深的打動了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出示:

  多么_____的革命戰士啊!在最危險的時候,你毅然放棄了__________,依然選擇了___________

  10、帶著對李大釗的崇敬之情讀第7自然段父親的講話。

  最后學生的填空表達豐富多彩,而且這些語言都是有自己個性,不是程式化的。

  多么大義凜然的革命戰士啊!在最危險的時候,你毅然放棄了逃生機會,依然選擇了寧死不屈。

  多么堅強的革命戰士啊!在最危險的時候,你毅然放棄了自己的生命,依然選擇了浴血奮戰、保衛家園。

  多么勇敢的革命戰士啊!在最危險的時候,你毅然放棄了自己的是生命,依然選擇了保衛國家。

  多么堅強的革命戰士啊!在最危險的時候,你毅然放棄了家庭和生命,依然選擇了站在對抗軍閥的第一線。

  多么的革命戰士啊!在最危險的時候,你毅然放棄了自己的生命,依然選擇了保衛祖國。

  1、抽象和形象的問題:

  在感受形式緊張和嚴峻的時候,我通過的方式是讀一個《李大釗工作介紹》的文字,認識李大釗的工作特點。再讓學生去根據這個背景來理解當時李大釗面臨的形式是非常緊張的。        可以用形象的方式去來感受當時的形勢嚴峻,老師先舉幾個例子,如有特務跟蹤他,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讓學生去猜想遇到的特殊情況。這樣更形象、更直觀。

  2、問題設置要通俗化,階梯性。

  在感受李大釗慈祥和藹的時候,有個問題,他可能是怎樣教育孩子的?這個問題問的不好。太抽象。有同學就回答說教育方式就是用“慈祥的方式”。

  起始問題的設置要在學生的嘴邊,能找到,或稍加思考。

  3、注意學生回答中的用詞準確性。

  這次學生說到了“國家領導人”感受慈祥、和藹過程中,教育方式就是用“慈祥的方式”,像這個情況,教師要注意聽,及時的糾正。要有對語言的敏感性。

  4、評價語言幾乎沒有。

  對于學生回答問題的評價,自己感覺很難,評價不是故意的去點評而是要和上課的內容有機的銜接,上課中只注意自己的語言,少注意學生的語言,這方面要改進,這和平時的教學習慣有很大關系。

《十六年前的回憶》優質課教學設計 篇11

  《十六年前的回憶》這一課一共分三課時,第一課時的效果令人滿意,學生自讀課文后,多數能夠概括出課文的內容,結合字典理解課文的生字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第二課時主要結合李大釗言行的句子,深入體會李大釗同志的革命精神,理解李大釗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無所畏懼的氣概。在小組進行討論時,發言的只是極個別同學,還有的同學采取等待的態度,等別人發表了自己的意見,隨波逐流,沒有自己的獨到見解。課堂上出現冷場現象,老師還怕耽誤時間,完不成教學任務就越俎代庖,唱獨角戲。這一課老師細致地備了課,準備得非常充分,為什么學生發言不夠積極,思維狹窄,缺乏語言表達能力?可能是學生朗讀得不夠充分,沒有深入到語言文字當中去,沒有推敲重點詞句、精心研讀吧?也可能是老師沒有想到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吧?我想應該讓學生首先大量閱讀革命書籍,讓足夠的革命先烈的動人事跡感化他們,再去開講這一課也許效果會更好些吧?也許是現在的學生生活得過于幸福,根本體驗不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盡管結合了李大釗的被捕后的資料,兇惡的敵人剝去了他的十個指甲仍然沒有向敵人屈服,但是只有少數同學面帶憤恨,多數表情冷漠,沒有激情。總體的感覺就是學生對英雄的大無畏氣概領悟得不夠徹底,課堂上能夠根據重要句子發表意見的只有趙琳、劉彥平、商夢瑤、牛楠楠、牛林杰幾個同學,要不是他們幾個起著引領作用,恐怕難以完成任務。第三課時,找出課文的表達方法,小組內在討論時意見一致,能找出首尾呼應和對比描寫的句子、段落,但是為什么這樣表達,多數同學還是說不清楚,原因就是在第二課時,沒有在讀中感悟李大釗的高貴品質。只有通過老師的講解,解決了課文為什么要用首尾呼應和對比的表達方法。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一得一惑

  今天學習《十六年前的回憶》一課,課文通過對李大釗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憶,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和面對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感受李大釗的高貴品質。我的教學設計主要有兩方面:

  1、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課文,理解李大釗的高貴品質。

  2、指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人物的高貴品質。

  在實際教學中,第一個目標完成得較理想。(原本我還怕學生因為對時代背景不熟悉,難以體會人物的品質)課堂上我先和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和寫作順序,然后讓他們用足夠的時間自讀課文,找出能夠表現出李大釗高貴品質的句子,說說自己的體會。我給了學生大約十五分鐘,他們大多數能準確找出文章中能反映李大釗革命精神的句子,并談出自己的體會,最后統一整理出李大釗有沉著冷靜、從容鎮定、忠于革命、置生死于度外的革命精神。

  反思:高年級的閱讀課文,應該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教給他們方法,提出要求,讓他們自己去完成閱讀任務,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從這課的學習來看是可以做到的。老師只要抓住課文的主線,給學生明確的指引,引導學生去找出課文的關鍵句子,并感悟句子所表達的意思、情感,學生是能從中體會文章的思想的。

  但第二個目標卻進行得很不順利。本文是悼念文章,朗讀基調應是悲痛的,語速要適中,語氣要低沉些。而描寫父親神態、語言的句子,要讀得堅定有力。但是無論我怎么引導學生,用范讀,用講解等方法,學生就是無法讀出那種基調,一遍兩遍三遍……就是讀得平平淡淡,象一鍋沒放鹽的白粥,怎樣品都缺少味道。最后,只好帶著這一遺憾下課。

  反思:這課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展開朗讀訓練,按理說應該順理成章,可是為何學生總是讀不出語氣呢?我試過給學生解釋,試過范讀,也試過叫學生個別讀,個別讀時有一兩個學生還是讀得可以的,可是一到全班講讀,又讓人聽得搖頭了。課堂上如何指導學生朗讀,讀出感情?真想聽聽其它老師的指點。

《十六年前的回憶》優質課教學設計 篇12

  《十六年前的回憶》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三組教材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通過對李大釗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憶,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和面對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除開頭外,文章是按照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被害后的順序敘述的。被捕前寫父親燒掉文件和書籍,工友閻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勢的險惡與處境的危險;被捕時寫了敵人的心虛、殘暴與父親的處變不驚;法庭上描寫了李大釗的安定、沉著;被害后寫了全家的無比沉痛。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借助語言文字感受李大釗先生的革命精神,受到革命傳統的熏陶感染。

  難點是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李大釗先生能夠從容面對危險,平和面對親人的悲傷,無所畏懼地面對死亡。同時,教材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除了使學生借助課文,激起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外,還讓學生領悟課文前后照應的寫法。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李大釗在被捕前、被捕時和被捕后與敵人作斗爭的事跡,受到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3。領悟課文前后照應的表達方法。我設計了如下教學思路:

  一、借助學生已有情感基礎,深刻領會文本內容及思想本學期,我們教研組的教研課題是“感悟,提高表達技巧”。

  既是感悟,就一定要有所感才能有所悟。學生只有走進了作者的情感世界,才能和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在此基礎上感受人物偉大精神和崇高品質,而學生只有在感悟之后,才能真切地體會到文章中表達技巧的妙處,從而得到啟示,在平時的習作中嘗試運用此種方法。為了引導學生迅速進入作者的角色,具體的情境中升華,使學生在心靈上受到震撼的同時,感受肩上所擔負的歷史使命。這樣,既使學生在預設的情感氛圍中感知了女兒李星華眼中的李大釗先生,深入理解了課文,又使課文的教學在減少說教意味的同時,對學生潛移默化地進行了革命傳統教育。

  二、多法并舉,理解重點,突破難點。

  突出對課文重、難點的教學,既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也可以減輕學生負擔,使課堂四十分鐘對學生產生最大的效益,同時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更透徹。所以,在理解重、難點時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在理解“被捕”這一部分時,我采用“講授法”“對比法”的訓練方法。通過講解,指導朗讀,使學生了解李大釗在被捕時神態、動作、語言以體會他沉著鎮定,從容不迫的精神。通過劃出“我”和憲兵表現的詞語,采用“對比法”教學求理解,使學生體會正面描寫人物、對比表現人物、反襯突出中心的妙用,從而學習這種對比寫人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2、在理解“被審”時,我采用“自學法”“演示法”“直觀法”教學。通過學生自學默讀這部分課文,畫出描寫李大釗在被審時的神態詞語,然后討論這些詞語,提出:你從中體會到什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使李大釗能在兇狠的敵人和摯愛的親人面前沉著冷靜呢?通過聯系上文,補充相關背景資料,朗讀文中描寫李大釗外貌、神態的語句,來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使其對文本的學習達到思想和內容的和諧,互為映襯。同時,通過學生演課本劇的形式,進一步培養學生表演、朗讀、把握人物情感的能力,以提高學生的感悟水平,從而更好地在習作中對這些表達技巧加以恰當運用。

  3、在指導學生理解前后照應,首尾呼應的表達方法時,我采用“引讀法”暗示課文中的前后照應關系,而后采用“講授法”,使學生了解“前后照應”的含義,弄清這種寫法的好處,以便在以后習作中應用。

  三、指導朗讀,以讀促悟,受到教育。

  在學生理解課文基礎上,指導學生體會作者當時的心境,以期使學生和作者產生共鳴時去朗讀課文,讀出愛憎分明之感;通過指名、默讀、齊讀、自由讀等多種形式,讀出對李大釗的懷念之情;通過教師領讀,讀出“前后照應,首尾連貫”的好處;最后用引讀把學生帶入情境,再一次體會課文情感,總結課文。

  這節課我依據教材特點,學生實際,采用多種教法和朗讀形式,既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又訓練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語言整合和“感悟,提高表達技巧”的能力。

《十六年前的回憶》優質課教學設計(通用12篇) 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与禽交av在线播放 | 不卡的av在线免费观看 | 好大好深好猛好爽视频免费 | 精品久久一 | 久操国产精品 | av免费看大片 | 免费看黄色a级片 |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视屏在线观看 |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爆 | 成人免费视频网站在线看 | 日本激情久久 | 在线观看国产丝袜控网站 | 巨女丰满爆乳潮喷喷汁视频 | 国产在线青青不卡 | 毛片真人毛毛片毛片 | 国产老肥熟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首页 | 一二三四视频社区在线播放中国 |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播放 | 丰满年轻岳欲乱中文字幕 | 天天做夜夜做狠狠做 | 成人羞羞视频免费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歐美性受XXXX黑人XYX性爽 | 玩弄人妻少妇500系列视频 | 国色A片V一区二区三区下 | 大战丰满人妻性色Av偷偷 |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 |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视频 | xxxxxxxxx欧美 | 欧美疯狂xxxxbbbb牲交 | 国产黄色麻豆视频 | 国产69精品福利视频 |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 人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黑人巨大xxx| 欧美1区 |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