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贊教案(精選2篇)
長城贊教案 篇1
在古代,我們修筑看得見的長城,在現代,我們修筑看不見的長城。無論看得見看不見,在背后我們看到中華民族的精神。也許只有經過坎坷與挫折,才有中華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也許只有經過災難與橫逆,才有中華民族民族走向強健的步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在憂患中我們笑對風雨。
4(4)一個“費”字寫出了歷史的沉重,一個“費”字也寫出歷史的厚重,一個“費”字寫出了對苦難的超越,一個“費”字“寫出了我們民族的精神。我們再來對比。
數不清將帥吏卒,黎庶百工,費盡移山心力,修筑此偉大工程。
有多少將帥元戎、戍卒吏丞、百工黔首,費盡移山心力,修筑此偉大工程。
有什么不同?前面不同,我們一起讀讀,感覺上哪個寫出了歷史的沉重與厚重。
有感覺了嗎?有多少拋妻棄子的役夫,有多少戰死沙場的士兵,長城的歷史是苦難的歷史,長城的歷史是奮斗的歷史,這費盡無數人移山之力的長城,是血淚的長城,是血肉的長城。
4(5)同樣,如果用這一句的一小句來概括,用那句話合適?(費盡移山心力)我們真的要費這么大勁去讀。
5(1)到現在,我們可以想象,這飽滿熱淚血肉的長城僅僅是費了中華兒女一年的時間嗎?僅僅費了中華兒女十年的時間嗎?僅僅費了中華兒女百年的時間嗎?那是費盡中華兒女幾十個世紀的移山之力。雖然艱難,我們無怨無悔,因為那是我們的祖國,那是我們生長的沃土。我們能不贊嘆嗎?
贊嘆中華兒女的堅強毅力,贊嘆中華兒女的聰明智慧,贊嘆中華兒女的血汗辛勤。留給后代子孫的是巍峨的豐碑。(板書)
6(1)于是,我們想起縈繞了幾個世紀的長城,輕輕地慢慢地讀起:
起春秋、歷秦漢、及遼金、至元明,上下兩千年。數不清將帥吏卒,黎庶百工,費盡移山心力,修筑此偉大工程。堅強毅力、聰明智慧、血汗辛勤,為中華留下巍峨豐碑。
6(2)于是,我們想起凝聚了萬千滄桑的長城,悲壯地讀起:
起春秋、歷秦漢、及遼金、至元明,上下兩千年。數不清將帥吏卒,黎庶百工,費盡移山心力,修筑此偉大工程。堅強毅力、聰明智慧、血汗辛勤,為中華留下巍峨豐碑。
6(3)于是一個似乎永遠沉睡又永遠充溢著激情的建筑出現在我們眼前,我們贊嘆:
起春秋、歷秦漢、及遼金、至元明,上下兩千年。數不清將帥吏卒,黎庶百工,費盡移山心力,修筑此偉大工程。堅強毅力、聰明智慧、血汗辛勤,為中華留下巍峨豐碑。
6(4)于是,追憶、悲壯、贊嘆,百感交集,我們搖頭晃腦地讀起:
起春秋、歷秦漢、及遼金、至元明,上下兩千年。數不清將帥吏卒,黎庶百工,費盡移山心力,修筑此偉大工程。堅強毅力、聰明智慧、血汗辛勤,為中華留下巍峨豐碑。
6(5)長城,中華兒女的脊梁,長城,中華民族的象征。不到長城非好漢,只要我們的心與長城在一起,我們就是到了長城的好漢!
長城贊教案 篇2
第二單元總7課時第1課時精讀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從不同的觀察點抓住事物特點、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按一定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并在觀察中展開聯想,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仔細體會文章字里行間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背
教學重點、難點: 1.指導學生掌握觀察事物的具體方法和如何在觀察的基礎上展開聯想。
2.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體會“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等重點句子的意思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一、教學過程:
(一) 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我國有世界聞名的萬里長城,有哪些同學去過長城?誰能把自己親眼見到的長城給大家描繪出來?并說說你在游長城時有什么感受。
好,萬里長城的雄偉堅固給我們每一個到過長城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們深深地感到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那么,今天讓我們通過《長城》這篇課文的學習,再次游覽一下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吧!
(二)預習探究
1、自由讀文,讀準字間,圈出文中的重點詞語。
2、讀過課文,你有什么感受?你覺得它的體裁是什么?(生判斷其體裁,師引導生區分各種體裁之間的區別)
3、你見過對聯嗎?它有什么特點?本文與你以前見過的對聯有什么明顯的不同?
(生談自己認識的對聯,簡單談談其形式內容上的特點)
4、下面,我們按對聯的特點,逐句找一找對應關系。(播放背景資料1)(生按照對聯的特點,分析本文體裁特點,找出字與字、詞與詞、內容與內容之間的對應關系,感受本文的音韻之美。)
(三)合作交流
1、自讀全文,把全文正確、流利。同桌間、小組間互相讀一讀,評一評。
2、研讀上聯。
(1)認真默讀,勾畫重點詞句,小組討論:上聯從哪方面贊美長城,理解每一句話的意思。全班交流,師點撥引導,適時板書:
上下兩千年
上 聯費移山之力 民族自豪感
(時間) 巍峨的豐碑
(四)品讀體驗
1、上聯從時間起筆,點明了長城是經過幾千年的艱苦勞動而完成的,盛贊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那么,下聯又是怎樣贊美長城的呢?(生默讀思考:逐句理解每一句話的意思。小組討論每一句話的內涵,每解一句,品一句,品一句,再解一句。全班交流。師適時點撥,引生領會每一句話的內涵,并適時板書:其中黑體字為本節課的新板書。)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下聯,組內互評。
[有感情地朗讀是本課的一個目標,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語氣由舒緩到激昂,對斷句及頓挫的適當指導,能更好地體悟作者的情感,以及民族自豪感。]
3、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全詩的情感是統一的,我們學習課文必須把握全詩的基調。]
4.、背誦課文
1、播放背景資料
2、生觀看,結合課文說說自己的觀看感受。
[播放此片,使學生從整體上對長城有一個更感性的認識,從而更好地理解全文,體會作者的獨具匠心及其民族自豪感的表達,并為下面的背誦打基礎。]
3、再讀全詩,試著背誦。自由背,同桌互背,小組背,展示背。多種方式練習背誦。
[由讀到背,各種形式的練習,有利于完成本課的積累任務。]
4、播放背景資料4
生觀看,說說自己的觀看感受。
[播放此片,旨在喚起學生保護長城的意識。]
(五)、拓展延伸
對聯在許多古跡上都有,你愿意把你搜集到的古跡上的對聯與大家分享嗎?(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古跡上對聯。)
[激發學生誦讀,積累古跡上對聯的興趣。]
板書設計
上下兩千年
上 聯 費移山之力
(時間) 巍峨的豐碑
長城贊民族自豪感
縱橫十萬里
下 聯如玉帶明珠
(空間)壯麗的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