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贊》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抓住“巍峨豐碑”和“壯麗奇觀”等關鍵詞語,體會作者盛贊長城深廣的歷史、現實意義,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觀察事物,并在觀察中展開聯想的寫作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介紹長城現狀的資料,說說保護長城的主意,增強學生的民族責任感。
教學過程:
會讀——讀懂——誦讀——積累
一、會讀
第一課時我們初讀了課文,了解到作者用對聯的形式贊美了長城。這節課,我們再跟隨作者的腳步,深入到字里行間,體會作者盛贊長城的真正意義,并學習作者描寫《長城贊》的方法。
誰再來把課文讀給大家聽聽。要求:字音正確,語句通順。
【出示幻燈】
起春秋,歷秦漢,及遼金,至元明,上下兩千年。數不清將帥吏卒,黎庶百工,費盡移山心力,修筑此偉大工程。堅強毅力,聰明智慧,血汗辛勤,為中華留下巍峨豐碑。
跨峻嶺,穿荒原,橫瀚海,經絕壁,縱橫十萬里。望不斷長龍烽垛,雄關隘口,猶如玉帶明珠,點綴成江山錦繡。起伏奔騰,飛舞盤旋,太空遙見,給世界增添壯麗奇觀。
1、指名朗讀,學生評價。
2、再指名朗讀,教師評價。
二、讀懂
讀的真不錯,可謂瑯瑯上口,那么通過我們再一次朗讀這幅長聯你又有哪些新的感受呢?(學生回答,教師點撥。在理解含義的基礎上,指導有情朗讀。)
重點匯總:
1、時間:介紹資料,這么長的時間,作者沒有泛泛去寫,而是用了幾個字就巧妙的將其鏈接起來,表達的效果卻非同一般。是哪幾個字?(起、歷、及、至、上下)齊讀這幾個字,放在這句話里,我們怎樣讀才能充分讓人感受出長城的歷史悠久呢?(重音、語速可根據感情表達的需要,適當調節。)指名朗讀(兩名)
2、空間:(介紹資料)它也像上聯第一句描寫長城悠久的歷史一樣,用了幾個字,分別是(跨、穿、橫、經)將縱橫十萬里的長城揮于筆下。來,試著讀讀,讀出長城的磅礴氣勢。朗讀
3、數不清將帥吏卒,黎庶百工,費盡移山心力,修筑此偉大工程。
數不清:比喻人員太多,難以數清。
將帥吏卒:軍隊的指揮官;地方的政府官員;普通的士兵。
黎庶百工:黎民百姓、手工業者。
移山之力:比喻修建長城的難度極高。
數不清,經歷過此工程的人太多了,據歷史記載:【幻燈】
萬里長城,這一偉大防御工程所經行的地區情況十分復雜,既有巍峨群山,滔滔大河,又有浩瀚荒漠和茫茫草原,在這樣不同的地理環境下要把城墻以及關隘、戍樓、等防御設施修建起來,并連成一氣, 綿延萬里,不說在古代,就是在現代技術已達到一定水平的今天,也是會遇到重重困難.同學們,打開你想象的閘門,將帥吏卒、黎庶百工在修筑長城的過程中會遇到什么困難呢?(學生個性回答,教師相機點評。)
【幻燈2】你對他們充滿了同情,試著讀出來。身體的折磨沒有耗損他們的智慧,面對艱難的工程,他們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到了極限。【幻燈3】
長城建起來了,而且建的是如此壯觀!所以作者發出了這樣的贊嘆:堅強毅力、聰明智慧,血汗辛勤,為中華留下巍峨豐碑。(齊讀)
4、望不斷長龍烽垛,雄關隘口,猶如玉帶明珠,點綴成江山錦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