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溝橋烽火教案(精選3篇)
盧溝橋烽火教案 篇1
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 小學 2,學科:語文
2,課時:2
3,學生課前準備:
(一)、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二)、 自學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的讀音,想想詞的意思。
(三)、 自學課文,思考課后的問題。
教學課題
知識方面:
1、 學會本課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和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按時間順序講述“盧溝橋事變”的經過。
3、通過關鍵詞句感受敵我雙方表現,激發對侵略者憎恨和對我軍民打擊侵略者行為的敬佩。
4、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方面:
1、激發學生的愛國心。
2、 激發學生對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對我軍的崇敬之情。
能力方面:
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教材分析:
《盧溝橋烽火》具體敘述了“盧溝橋事變”的經過,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蠻侵占我國領土的滔天罪行,謳歌了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侵略者的頑強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及措施
了解“盧溝橋事變”的經過,體會中國守軍不怕犧牲、奮勇抗敵的英雄氣概。激發對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對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侵略者的英勇行為的崇敬之情。教學之前用百度在網上搜索《盧溝橋烽火》的相關教學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參考,了解到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確定課堂教學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據課堂教學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中小學教程網找到課文的朗讀錄音和課文插圖參考,課堂上帶領學生朗讀課文和觀看圖片,給學生直覺上感受。
五、教學方法
學生通過瀏覽讀、品味讀、展示讀、探究讀,不難體會到作者通過語言文字所要表達的對日本侵略者的憎恨和對我國守軍英勇頑強的敬佩之情,為此我花費教學的大部分時間,通過自讀、討論、交流、匯報等多種形式展開教學活動,學生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了強烈的共鳴,隨后,再要求學生朗讀本段,找出動詞,加以體會,使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了課文內容,教學難點迎刃而解。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前提測評入新課
聽寫詞語
咽喉 妄圖 挑釁 狼狽
同仇敵愾 猝不及防 如火如荼
指名板演
反饋講評矯正
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引導生根據默寫的7個詞語選取其中的2到3個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二,導學達標
(一)學習第一段
問:盧溝橋事變的原因是什么?你能找到嗎?
學生自由朗讀第一段,在不懂處做個記號。
同位互相交流,引導生理解“蠶食”、“魔爪”意思。
重點理解“咽喉”意思
【百度搜索】中國地形全圖:
打開中國地圖,學生看圖找出“東北三省”及“華北”位置,進而理解“咽喉”意思,想想文中把什么比作“咽喉”,為什么這樣比?
指導朗讀
引導學生抓住“蠶食”、“魔爪”、“東北三省”、“華北”、“咽喉”等重點詞語朗讀
小結板書:
日寇蠶食,欲占交通要道
過渡:盧溝橋事變是怎么發生的?經過是怎樣的?
(二)品讀第二段
瀏覽第二段,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
同位交流,指名說
師摘要板書:
1937年7月7日深夜
第二天凌晨
當天晚上
品讀第二段,畫出敵我雙方舉動的關鍵詞語,然后就其中一個時間段進行小組合作討論交流,把討論結果填寫在下表里,同時思考交流你從這些詞語中體會到什么。
時間 舉動關鍵詞語 體會
1937年7月7日深夜 敵人
我軍
第二天凌晨 敵人
我軍
當天晚上 敵人
我軍
師巡視了解學生合作探究情況
小組按時間段匯報交流
師針對匯報完善表空
1937年7月7日深夜
敵方:全副武裝 氣勢洶洶 首先
我軍:喝問 嚴詞拒絕 還擊
說說從雙方舉動關鍵詞你能體會到什么?
指導朗讀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體會日軍的蠻橫無理、不可一世
【百度搜索】播放課文錄音
播放錄音片段,學生聽
學生練習朗讀,指名讀,學生評議
小結:可見事件的發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預謀精心策劃的。
板書:
蓄意挑釁 嚴詞拒絕
第二天凌晨
日軍:人仰馬翻 狼狽
我軍:同仇敵愾 舉 冒
說說從雙方舉動關鍵詞你能體會到什么?
引導生通過抓重點詞語、句朗讀并想象體會日軍的殘暴以及我軍民不怕強敵的英勇氣概
【百度搜索】播放課文錄音
播放錄音片段
學生邊聽邊想象
學生練習朗讀,指名讀,學生評議
小結板書:
同仇敵愾 大舉進攻
當天晚上
日軍:猝不及防 抱頭鼠竄
我軍:手握 腰佩 悄悄
說說從雙方舉動關鍵詞你能體會到什么?
【百度搜索】課文插圖:
看插圖想象體會在威武不屈的正義面前侵略者遭到慘敗的可恥下場以及我軍民抗擊侵略者的應用氣概
【百度搜索】播放課文錄音
學生再聽和想象
練習朗讀,比一比看誰能朗讀好
指幾名讀,其余評議
師小結:盧溝橋事變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預謀,精心策劃的,俗話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在強大的敵人面前,我軍將士同仇敵愾,奮起還擊,令侵略者遭到可恥的慘敗。
過渡:共產黨的大聲疾呼產生了怎樣的效果呢?引:全國人民迅速行動起來…………
1、你能用一些詞語來描述剛才你讀中的感悟?
出示,面對侵略者,面對共產黨的大聲疾呼,中國軍民( 團結一致、同仇敵愾、眾志成城、齊心協力、)
2、齊讀上述詞語,引發盧溝橋事變的意義:
(1)師引:盧溝橋事變拉開了…………。從此,…………。
(2) “序幕”是什么意思?
(3) “如火如荼”是什么意思?能找意思相近詞語替換一下嗎?(紅紅火火、蓬蓬勃勃)
(4) 總結:抗戰之火,由盧溝橋的烽火點燃,盧溝橋上的石獅子見證了這段歷史。在同是中國人,同樣愛祖國這根紅線的連接下,抗戰之火很快燃遍祖國各地。經歷了8年艱苦卓絕的斗爭,中國軍民才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了中國的領土。
三、升華認識:(齊讀課題)
師:同學們,由盧溝橋的烽火,由日寇的蠻橫,不可一世,你有什么想說的?
師:歷史,警醒世人;歷史,催人奮進。中華兒女永遠不會忘記中華民族的恥辱日——1937年7月7日(齊讀),不會忘記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的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讓我們銘記:落后就要挨打!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我們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和平與發展——這是中日兩國人民的心聲,是亞洲各國人民的心聲,這是時代的最強音。希望大家將來能為維護中日和平、維護世界和平而努力!
布置作業
1、復述“盧溝橋事變”的經過。
2、了解盧溝橋事變后的戰事情況;收集抗日戰爭中其他的重要歷史事件。
板書設計
5、盧溝橋烽火
日寇蠶食,欲占交通要道
1937年7月7日深夜 蓄意挑釁 嚴詞拒絕
凌 晨 同仇敵愾 大舉進攻
當天晚上 猝不及防 主動出擊
《盧溝橋烽火》是一篇很好的愛國主義教材,它反映的是中國現代史上一起具有深遠意義的歷史事件,課文敘寫了“盧溝橋事變”的經過,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蠻侵占我國領土的強盜行徑,歌頌了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侵略者的頑強精神,點明了偉大的抗日戰爭從此拉開了序幕。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同學們對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對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侵略者的英勇行為的崇敬之情,教學中,我采用“以述促讀”方式,引導學生反復研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找出敵我雙方舉動的關鍵詞語,并想想從中能體會到什么,通過多種方式朗讀去領悟感情,激發學生愛國情感,同時我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最后從課堂效果反饋來看達到了一定的效果。
盧溝橋烽火教案 篇2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揭題、導入:
揭題:板書:盧溝橋烽火
審題:從題目看文章是寫什么?(理解“烽火”)
——烽火:報警的煙火。
討論:看了題目,你心中有什么疑問嗎?
在盧溝橋發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板書)
為什么說盧溝橋燃起了“烽火”?是什么樣的“烽火”?
這次事件有什么特殊的意義?
要求:
同學們通過上網查尋有關的資料,看看盧溝橋到底曾經發生過什么事?
學生上網進行資料查詢
——通過“網易”查詢“盧溝橋”。
每個資料要說明出處,以利交流。
查到資料后,可同桌或小組進行討論,寫出自己的書面調查。
查詢結果總匯,誘發學生情感
——學生回答研究,討論的結果,教師點拔,小結。
a:通過資料可了解:
“七•七”盧溝橋抗戰(介紹)——盧溝橋事變的經過
中華英雄→無名英雄碑→中國版圖
——說明盧溝橋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中華英雄(國恥日)→“九•一八”事變——時代背景
→說明日本帝國主義此時已開始全面侵略中國。
南京大屠殺(圖片、內容)——說明日本帝國主義的殘暴。
中國臺灣南部院校師生觀感暢然——不忘歷史。
學者分析:日本為何再次篡改歷史教科書——要牢記歷史
名山景色:盧溝橋——了解盧溝橋。
英雄人物:趙登禹。——了解“大刀隊”,抗戰英雄。
b:總結:
通過同學們查找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出,“盧溝橋事件”是日本帝國主義陰謀侵占我國領土,而蓄意挑戰的事端,它是日本全面侵略中國的信號烽火事件。但中國人民不是好欺負的,自盧溝橋本變后,全中國人民團結起來,同仇敵愾,英勇抗戰,終于取得了八年抗戰的勝利。它在中國歷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c:過渡:課文是怎樣向我們介紹盧溝橋烽火的呢?
初讀課文,發展情感
初讀感知,要求:
自讀課文,讀通課文。
邊讀邊想,理清事件的來龍去脈,給課文分段。
檢查討論:
指名讀課文(分小節)
分段:第一段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第二段經過。
第三段號召。第四段歷史地位。
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盧溝橋事變的經過)
說說為什么?
全課總結
第二課時
精讀課文,升華情感
指名讀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說說為什么?
圈劃出文中的關鍵詞語。
——注意表示時間順序的詞語。(投影欣賞大刀隊的圖片)
從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具體敘述了“盧溝橋事變”的經過,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的事端,野蠻侵占我國領土的滔天罪行,謳歌了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侵略者的頑強精神。
讀第小節思考:
從盧溝橋事變中,我們可以看出,日本野心,正因為如此,的第二天,中國共產黨。(齊讀課文第節)
分析最后小節。
盧溝橋事變暴露了日本,點燃了中國人民抗日的烽火,拉開了(齊讀課文第節)
延伸思考,鞏固理解
——抗戰勝利,時間也過去了年,今天,我們又應該如何看待歷史呢?大家看兩篇文章。
閱讀《不該忘卻的紀念,——九•一八祭》《看看日本在和歷史教材里是怎么說的》
讓學生談談自己的讀后感受。
盧溝橋烽火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學會用“逐步”“萬籟俱寂”造句。
2.按時間各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能按時間先后講述“盧溝橋事變”的經過。
3.通過了解“盧溝橋事變”的史實,激發對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各對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搞擊侵略者的英雄行為的崇敬之情。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
[教學重點]
目標中的2、3,目標1中的造句。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
[主要板書計劃]
盧溝橋烽火
敵軍 我軍
7月7日深 全副武裝 喝 問
氣勢洶洶 嚴詞拒絕
首先 還擊
第二天凌晨 人仰馬翻 同仇敵愾
狼狽 舉、冒
當天晚上 抱頭鼠竄 悄悄
可恥下場 英勇頑強
[作業設計、安排]
[課內]
1、抄寫詞語。
2、填寫成語。
3、造句。
4、組詞、多音字組詞。
[課外]
1、抄默詞語
2、把課文復述給父母聽
3、完成練習冊。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導入新課,質疑問難。
2、檢查預習情況
3、初讀課文,理清課文條理。
4、指導學生書寫詞語。
一、導入新課
1.聽歌曲<松花江上>
2。揭題質疑
看了課題,有什么疑問?
學生提問,比如“烽火”是什么?.歷史背景如何?盧溝橋在哪里?……
解決問題:
事先請同學預習,搜集有關歷史材料,這時可請學生自己匯報預習成果,并及時表揚這些同學,鼓勵其他同學向他們學習。
相機介紹“九一八”事變的經過——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熱點了我國東北及華北部分地區,為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國,又蓄意制造了盧溝橋事變。
二、初讀指導
1. 自學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學生字詞,劃分段落。
2. 檢查自學情況。
(1)小黑板出示詞語。
(2)開火車讀,指名讀,齊讀,去掉拼音讀。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3. 指導分段:
(1)默讀課文,想想每個自然段的內容,再想想哪幾個自然段講的是同一個內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2)指名分段,并說說理由。
第一段(1):寫九一八事變后的局勢和盧溝橋所處的戰略地位。
第二段(2-5):寫“盧溝橋事變”的經過。
第三段(6-8):寫中國共產黨號召全國人民團結抗戰,全國人民對盧溝橋守軍的慰問與聲援。
第四段(9):寫“盧溝橋事變”揭開了中國人民全國抗戰的序幕。
三、指導寫字
四、作業
(1)抄寫詞語
(2)解釋加點字
同仇敵愾 萬籟俱寂 眾寡懸殊 如火如荼 猝不及防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第一、第二段,通過了解“盧溝橋事變”的史實,激發對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各對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搞擊侵略者的英雄行為的崇敬之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第二段。
3、能復述“盧溝橋事變”的經過。
一、復習
出示詞語,指名讀。
1. 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精讀訓練
1、學習第一段。
(1)自由讀第一段,讀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學生質疑。
蠶食:像蠶吃桑葉一樣。比喻逐步侵吞。
魔爪:比喻日本帝國主義兇惡的勢力。
咽喉:形容險要的交通要道。
(3)這一段寫了什么?(九一八事變后的局勢、盧溝橋的戰略地位)
2、學習第二段。
(1)讀每二段,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
(2)交流并板書:
1937年7月7日深夜
第二天凌晨
當天晚上
3、細讀第二段,畫出描寫敵我雙方的關鍵詞語。
按三個時間,分別交流圈畫的詞語,并說說從中體會出了什么?
交流并相機板書:
1937年7月7日深夜
日軍 我軍
全副武裝 喝問
氣勢洶洶 嚴詞拒絕
首先 還擊
通過理解這些詞語,讓學生體會這顯然是日本帝國主義“蓄謀已久的行為”
指導讀第2、3自然段,讀出日寇的蠻橫無理,不可一世。指名讀,評議,齊讀。
小結:可見,事變的發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預謀、精心計劃的。
第二天凌晨
日軍 我軍
人仰馬翻 同仇敵愾
狼狽 舉、冒
通過理解“震耳欲聾”“吼叫”及聯系電視、電影、書報的畫面來體會日寇的殘暴。
通過理解我軍的表現,體會我國守軍不怕強敵的英雄氣概。
通過理解“人仰馬翻”等詞語來體會在我軍面前,侵略者必然遭到的慘敗的下場。
當天晚上
日軍 我軍
抱頭鼠竄 悄悄
通過討論進一步理解我軍抗擊侵略者的英勇行為及敵人的可恥下場。
指導朗讀
(5)換時間順序講述“盧溝橋事變”的經過。
聽錄音,加深印象
看板書,同桌互相復述
指名復述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1、學習第三、第四段。
2、指導造句。
一、復習
1.指名說說“九一八”事變后的中國局勢及盧溝橋的戰略地位。
2.指名復述“盧溝橋事變”的經過
過渡:日寇豈肯就此罷休?
二、繼續精讀訓練
1.學習第三段
(1)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
當時的形勢十分危急(聯系前文談談自己的理解)
中國共產黨在民族危急之時所發揮的巨大作用。
全國人民對盧溝橋守軍的慰問及聲援
(3)指導朗讀好這一自然段
2.學習第四段
(1)自由讀,讀不懂的做上記號。
(2)學生質疑、解疑。
(3)你們知道,中國軍民是怎樣英勇的抗擊侵略者的呢?
(4)討論,引導學生體會抗擊侵略者戰斗的激烈。
三、指導造句
1.逐步
(1)指名讀帶有“逐步”的句子
(2)這里的“逐步”是什么意思?
(3)我們可以說逐步怎么樣?
(4)用“逐步”說一句完整的話。
2.萬籟俱寂
四、延伸作業
搜集一個戰爭故事,繪聲繪色地講給其他同學聽,從中體會軍隊的善戰和戰士的英勇。
教后感:
這篇課文按時間順序講述了“盧溝橋事變”的經過,所以我在教學中緊緊圍繞這一重點組織教學。而這是一件具有深遠意義的歷史事件,是一篇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所以我重視了學生有感情朗讀的訓練。實踐證明,朗讀確實是學習此類教材的好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