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溝橋烽火教案
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 小學 2,學科:語文
2,課時:2
3,學生課前準備:
(一)、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二)、 自學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的讀音,想想詞的意思。
(三)、 自學課文,思考課后的問題。
教學課題
知識方面:
1、 學會本課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和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按時間順序講述“盧溝橋事變”的經過。
3、通過關鍵詞句感受敵我雙方表現,激發對侵略者憎恨和對我軍民打擊侵略者行為的敬佩。
4、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方面:
1、激發學生的愛國心。
2、 激發學生對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對我軍的崇敬之情。
能力方面:
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教材分析:
《盧溝橋烽火》具體敘述了“盧溝橋事變”的經過,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蠻侵占我國領土的滔天罪行,謳歌了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侵略者的頑強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及措施
了解“盧溝橋事變”的經過,體會中國守軍不怕犧牲、奮勇抗敵的英雄氣概。激發對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對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侵略者的英勇行為的崇敬之情。教學之前用百度在網上搜索《盧溝橋烽火》的相關教學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參考,了解到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確定課堂教學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據課堂教學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中小學教程網找到課文的朗讀錄音和課文插圖參考,課堂上帶領學生朗讀課文和觀看圖片,給學生直覺上感受。
五、教學方法
學生通過瀏覽讀、品味讀、展示讀、探究讀,不難體會到作者通過語言文字所要表達的對日本侵略者的憎恨和對我國守軍英勇頑強的敬佩之情,為此我花費教學的大部分時間,通過自讀、討論、交流、匯報等多種形式展開教學活動,學生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了強烈的共鳴,隨后,再要求學生朗讀本段,找出動詞,加以體會,使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了課文內容,教學難點迎刃而解。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前提測評入新課
聽寫詞語
咽喉 妄圖 挑釁 狼狽
同仇敵愾 猝不及防 如火如荼
指名板演
反饋講評矯正
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引導生根據默寫的7個詞語選取其中的2到3個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二,導學達標
(一)學習第一段
問:盧溝橋事變的原因是什么?你能找到嗎?
學生自由朗讀第一段,在不懂處做個記號。
同位互相交流,引導生理解“蠶食”、“魔爪”意思。
重點理解“咽喉”意思
【百度搜索】中國地形全圖:
打開中國地圖,學生看圖找出“東北三省”及“華北”位置,進而理解“咽喉”意思,想想文中把什么比作“咽喉”,為什么這樣比?
指導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