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荊請罪》導學案(通用14篇)
《負荊請罪》導學案 篇1
《負荊請罪》學案導學
年級 六 班級 2 教師 科目 語文 課題 《負荊請罪》學案 學習內容: 這篇課文是個歷史小話劇。劇本開頭先寫明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劇中人物。劇本中的方括號內主要交代舞臺布景及人物活動情況;圓括號內交代人物說話時的表情、動作等。劇本通過人物對話,講述了戰(zhàn)國時期趙國大將軍廉頗向遭其侮辱卻不與之計較的上卿藺相如負荊請罪的故事。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說說“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由來。 3.通過朗讀理解劇本語言,體會廉頗知錯就改及藺相如顧全大局的品質。 4.學會閱讀劇本。練習排演小話劇。 5.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學習重點、難點: 通過語言文字體會藺相如為國家而不計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頗知錯就改的可貴精神。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 反思重構 揭題,質疑 (5分鐘) 1、大家看過話劇嗎?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歷史小話劇的劇本,出示課題。 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去看課文。 交流 齊讀 質疑 3、讀了課題,大家想知道什么? 目標一 (15分鐘) 教師巡視指導 按要求自學 出示自學要求 ①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結合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詞的意思。 ②弄清劇中人物的身份,了解這個小話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③弄懂題目的意思。 目標二 (13分鐘) 指名試讀課文 指名讀 正音 交流詞義 指名讀,交流 討論 交流 1、指名認讀生字新詞 讀準:荊 恕 藺 卿 分析:“藺、庸”的字形 2、說說你理解了哪些詞語的意思?還有哪些不理解,需要別人幫助的? 3、交流這個小話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講清:時間、地點、原因、經(jīng)過與結果。) 4說說“負荊請罪”的意思: “負”是什么意思?“荊”指什么?文中講誰向誰請罪? 目標五 (7分鐘) 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評議 第二課時 一、復習 (3分鐘) 交流 說說“負荊請罪”的意思。 目標三 (13分鐘) 指導 交流 輕讀課文,看一看這課和平時學的課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自讀,交流 指名讀藺相如說的話。 指名讀第一幕 1、開頭寫明了什么?劇始和劇中方括號中寫了什么? 2、讀第一幕的內容說一說韓勃為什么事而生氣? 練一練:這一段話該怎么讀?為什么?如果你站在那兒,你會怎么樣呢? 3、藺相如真怕廉頗嗎?他為什么讓著廉頗呢? 從中可以看出藺相如是怎樣的一個人? 目標三 (14分鐘) 指導朗讀這部分內容 小結 分角色讀第二幕。 交流 讀這部分內容。 分小組練讀 分角色讀。 評議 嘗試表演 1、思考討論 a、韓勃為什么那么緊張? b、藺相如神態(tài)怎樣?為什么他只是奇怪?“一點兒也不緊張”,說明了什么呢? c、當聽說廉頗沒穿上衣還背一根荊條來時,藺相如是怎么說的呢?為什么要“快請廉將軍進來”?說明了什么? d、廉頗見了藺相如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藺相如又是怎么說的?自已怎么做的?你覺得這個場面感人嗎?為什么? e、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廉頗和藺相如分別是怎樣的人? 目標四 (10分鐘) 練習排演小話劇。 小組排練 交流 1、學會排演:小組分角色演示 2、分組練習 3、上臺表演:評選最佳小演員 布置作業(yè) 1、理解詞語:負荊請罪 唇槍舌戰(zhàn) 針鋒相對 2、寫出兩個人物的特點 廉 頗—— 藺相如—— 板書設計 5 負荊請罪 藺相如:一再忍讓 尊重熱情 一心為國 寬容大度 廉 頗:多次擋道 負荊請罪 知錯就改 教后記
《負荊請罪》導學案 篇2
《負荊請罪》教學反思
今天我上的是《負荊請罪》,這篇課文是一篇劇本,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新的文學樣式。我想,編者為什么沒有人教版的《將相和》,而改成劇本,無非是讓學生接觸一下這種新體裁。所以,教學中,我把了解劇本作為教學的重點之一。本篇又是話劇,全文主要是人物對話,文章是通過怎樣的語言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品質的,這又聯(lián)系到習作教學了。
課時,我從理解課題出發(fā),題目是文章的眼睛。理解了“負荊請罪”的意思,就理解了文章的大意。誰請罪,為什么請罪?帶著問題去學習課文。接著,我讓學生說說本篇課文與平時學的課文有什么不同,借機了解戲劇、劇本等相關知識。學習字詞,提醒“廉”、“庸”的寫法。詞語的理解也很重要,本課中的許多詞語都要學生查工具書或資料理解。指名讀課文,力求讀正確、流利。
在理解課文階段,我抓住幾個關鍵問題:藺相如真的怕廉頗嗎?你的理由是什么?廉頗為什么有轉變?學生能從課文中找出答案,說明已大致理解文意了。在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階段,我提醒學生注意圓括號里的提示語。
文中藺相如和廉頗的性格特點就是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的描寫來表現(xiàn)的,我先讓學生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并思考說說從這些語言和動作中看出什么,學生大都能理解。我告訴學生,要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品質,就要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等描寫來體現(xiàn)。 課余,我還組織學生演課本劇,學生的積極性很高。
高年級的閱讀教學,我認為不能什么都講,這樣不但時間不夠,而且教師也講得很累,應選擇一個重點,組織學生訓練,使學有所獲。教學中,我覺得只有教師一言堂的課堂是很糟糕的,學生的思維得不到訓練,教師也不知學生心里想些什么,教學就會顯得盲目。所以,教師要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度,使學生可以暢所欲言。閱讀教學不能把理解課文內容作為唯一的目標,應與習作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因為每一篇課文其實就是一篇很好的范文,值得學生去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同時使閱讀與寫作不脫節(jié)。
《負荊請罪》教學反思
《負荊請罪》是篇歷史小話劇,它通過人物對話,描寫了戰(zhàn)國時期趙國大將廉頗向上卿負荊請罪的故事,在擋道與避讓、請罪與攜手的對比之中,突出人物鮮明的個性。
在今天的這節(jié)課中,我通過緊扣戲劇沖突,揣摩“潛臺詞”,來體會人物的精神品質,繼而挖掘文本資源,認識中國的“和”文化。課前重視學生的預習作業(yè),讓學生讀通、讀準、讀懂,為上課打好基礎。課中啟發(fā)誘導學生,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樂思、樂想、樂說。
第一幕的教學主要抓戲劇沖突,這是閱讀劇本的關鍵。我拋出一個問題:“藺相如與韓勃在討論什么問題?”學生很容易就了解到一個信息,即“韓勃認為藺相如怕廉頗,而藺相如自己卻堅持說不怕”,這就是戲劇沖突。我?guī)ьI學生緊扣這個沖突,深入文本,揣摩臺詞,引出“和為貴”這一個中心。
第二幕的教學通過研究廉頗是怎樣請罪的,抓藺相如寬恕廉頗的細節(jié)描寫,體會到廉頗請罪是誠心誠意的,藺相如也是真心原諒廉頗的,彼此的真,彼此的誠,才有了負荊請罪這樣好的結局。
整堂課上下來,雖然是流暢的,學生也是投入的,但總感覺少了什么。過后,王校長跟我聊了一下,指出朗讀不夠,如果能指導朗讀,借朗讀來體會品質、升華情感,學生的心與課堂就更融洽了!再想想自己的課堂,朗讀的確做得不夠。其實有很多環(huán)節(jié)可以設計朗讀,更好地品味“潛臺詞”。第一處:藺相如的兩次“笑”。原設計是出示這兩處“笑”,讓學生模仿藺相如的口吻,任選一句,繼續(xù)往下說說他的想法,然后總結藺相如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現(xiàn)在想想,如果在學生說過之后,再指導朗讀這兩處“笑”,然后總結人品,是不是更好呢?第二處:分角色朗讀。課上隨機選了呂鎵均、呂嘉偉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了第一幕,但都沒能很好地把握藺相如、韓勃的語氣,特別是藺相如的兩處“笑”,沒能讀出他的寬容大度。當時我怕后面的環(huán)節(jié)跟不上,草草地評了一下,讓他們注意讀出人物的語氣,體現(xiàn)人物的特點,沒再指導讀,就進入到下一環(huán)節(jié)。如果我當時讓學生評評讀的不足,應該怎樣讀,為什么這樣讀,或許能更好地體現(xiàn)人物的特點。第三處:藺相如的五處“請”。這是藺相如寬恕廉頗的細節(jié)描寫,教學中,我只設計了學生從五個“請”字中體會到什么。如果當時我把這五處“請”出示出來,指導學生讀好這些話,再從“請”字中體會,學生是不是更能體會到其中的內涵呢?
對“和”文化的拓展,設計時考慮到人際關系的和諧,社會的和諧,乃至世界的和平,還播放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活字印刷——和。但在實際教學中,卻少了和諧,有些倉促,沒能與學生融洽地交流“和”文化,現(xiàn)在想想,有點遺憾。
關注課堂,反思課堂,才能讓我們的學生愛上課堂。
《負荊請罪》教學反思
今天,我教《負荊請罪》,上課的一剎那,突然想起一個詞——放手。
于是,我對孩子們說,我給他們二十分鐘的時間,讓他們自學:自己讀生字,自己讀詞,自己理解不懂的字詞,自己想一想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不會的可以來問我,可以問同桌,也可以下位與別的同學交流,還可以去查閱手頭的資料,可以去問不開口的老師……
二十分鐘左右,匯報開始,我想,可以讓學生先說說對詞語的理解,學生只要一開口,字音的問題就可以隨機解決了。 拋出來了磚,引來的是學生的玉了,我這樣想。
生:(一位同學率先站了起來)我向大家匯報“府邸”這個詞的意思,“府邸”就是指當官司的人家住的地方。
生:我來補充一下,“府邸”不僅是指做官的人家住的地方,只要是有權有勢的人家住的地方都可以叫府邸。
生:大財主家住的地方也叫府邸!
師:你們這一說,老師心里明白了,“府邸”絕對不是茅草房,那種連大門口都掛著燈籠,都臥著石獅子,都站著門衛(wèi)的人家,他們住的地方一定是府邸了。
生:我知道“針鋒相對”就是“針尖對麥芒,寸步不讓”。
生:我知道“寬容大度”就是心胸很寬廣。
生:“寬容大度”就是宰相的肚量,能撐船。
生:“寬容大肚”就是大肚之人能容天下難容之事。
生:“昏庸”就是耳聾眼花老糊涂。
生:“昏庸”就是不明白糊里糊涂。
生:我知道“上卿”是古代的一種官職。
生:“上卿”大概相當于宰相。
生:就像國務院總理,像外國的總統(tǒng)。
生:“懼怕”就是害怕。
生:跟害怕還不一樣,“懼怕”是說內心很恐懼,非常害怕。
生:我弄懂了“門客”就是指家里的傭人。
生:是跑堂的。
生:不是,“門客”是藺相如出錢供養(yǎng)的能為他出謀劃策的人。
師:對,門客可不是傭人,剛才這位同學說的很對,門客可是謀士啊!
生:我知道“負荊請罪”就是背著帶刺的荊條到別人的家里去請罪。
生:“負荊請罪”就是指登門謝罪。
生:“負荊請罪”這個故事出自司馬遷的《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負荊請罪”還是一個成語,比喻誠心誠意地道歉。
……
不知不覺,下課的鈴聲響了,我們卻久久地沉醉在交流的氛圍里。
曾經(jīng)看過這樣一段話:“精彩的有智慧的語文課,不在于教師講授無數(shù)個知識點,而在于學生提出更多的為什么;不在于教師運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學生是否在學習過程中有大量的參與和自由表達的機會;不在于設計的課堂有無其基礎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于學生是否對所學的東西感興趣,通過學習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學生從課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們質疑和評判了多少,在于他們是否展開想像的翅膀,拓展廣闊的心靈,在于學生對自己的發(fā)展是否有足夠的自信。”能夠讓學生借助課本發(fā)展語言、訓練思維、培育智慧也一直是我的追求,雖然我的課堂還存在著許多缺點,還留下了不少遺憾,但正是有了這樣地探索,我們才能不斷地前進。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是語文課堂教學研究的主題,是時代的呼喚。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更應該巧妙點撥,善于激勵,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負荊請罪》導學案 篇3
片斷一:交流描寫藺相如的對聯(lián)
生:“針鋒相對斗秦王,寬容大度讓廉頗。”對待秦王,寸步不讓,而對廉頗,一讓再讓,藺相如知道這樣做都是為了趙國的利益,所以我這副對聯(lián)的橫批是“一心為國”。
生:我寫的下聯(lián)和朱瑩一樣,但上聯(lián)是“機智果斷就趙王”,橫批是“膽氣大胸懷廣”。
生:我寫的與他們差不多,上聯(lián)是“針鋒相對與秦王斗,寬容大度把廉頗讓”,橫批“忠心為國”。
師:有韻味,讀起來感覺不同。
生:我寫的是:“秦王侵犯仗勢欺人,相如迎戰(zhàn)寸步不讓”,橫批“針鋒相對”。
生:“完璧歸趙封大夫,澠池之會升上卿”。橫批“汗馬功勞”。我這副對聯(lián)概括了藺相如的功績。
生:王亞的這副對聯(lián)非常好,既點明了事實又交代了藺相如封官的原因,尤其是“封”和生用的非常恰當。不過,橫批用“步步高升”是否也可以?
師:王亞寫得好,你評的妙。好,就這樣有什么說什么。
生:我寫的是“寸步不讓對付秦王,溫文爾雅說服韓勃”,橫批“智勇雙全”。對付強大的秦王他寸步不讓是勇者,對待門客他和藹謙虛是智者。
師:對聯(lián)不錯,說明更精彩!
生:我的對聯(lián)比他們的精彩,概括了藺相如的高尚品質,是這樣的:“心系國家利益,不計個人得失。”橫批“寬廣胸懷”。你們看,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都講了藺相如為了國家,不顧生死名利。而且,我對得工整:“心系”對“不計”,“國家”對“個人”,“利益”對“得失”。
師:確實不錯。
生:我只寫了上聯(lián),下聯(lián)沒想好,請大家?guī)臀覍σ粚ΑI下?lián)是“澠池會以死護國面”。
師:大家想想,幫幫他。
生:我來對。下聯(lián)可以對“小巷遇以心感將軍”。
生:不行,姜海明的上聯(lián)有個“以”,下聯(lián)又對個“以”不恰當,而且“將軍”與“國面”不對。
生:“小巷遇憑心感將軍”。
生:我對的是“小巷遇憑德感將心”。
師:“國面”對“將心”可以,“感”字不順。
生:“小巷遇憑德動將心”。
生:“小巷遇憑德?lián)Q將心”。
生:“贏將心”怎么樣?
師:到底哪個更妥呢?
生:我感到“換”更好,既有感到的意思,又與上聯(lián)的“護”更對稱。
片斷二:交流描寫廉頗的對聯(lián)
生:我寫的是“心懷不服罵相國,得知事由負荊條”,橫批“可嘆可敬”。廉頗心胸如此狹窄,公開罵藺相如,實在可嘆;知道事情真相后,堂堂大將軍居然會背著荊條跪著請罪,這種知錯就改的品質真是可敬!
師:橫批絕了。
生:我感覺“負荊條”不大好,我是這樣寫的:“心存妒忌欺相如,待知此事夸上卿。”一欺一夸,判若兩人。
生:我給廉頗寫的是“老邁昏庸小巷相遇向前沖,翻然悔悟相府門前跪請罪”,橫批“勇氣可佳”。
師:嗬!這副對聯(lián)最長,大家評一評。
生:我覺得“相府門前”改成“相府再見”與上聯(lián)的“小巷相遇”才對,“向前沖”和“跪請罪”不是太相對,但我又想不好。
生:橫批“勇氣可佳”不妥,只能說明下聯(lián)。我認為可改成“痛改前非”。
師:提醒得對。
另外,還有一些不錯的對聯(lián):
出生入死做前卒,屢立戰(zhàn)功封大將,橫批:英勇善戰(zhàn)。
爭名奪利心不甘,處處侮辱挑事端,橫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不服氣頂撞車轎,頓省悟負荊請罪,橫批:知錯就改。
身手高強屢立戰(zhàn)功人人夸,心胸狹窄爭名奪利個個罵,橫批:可惜,實在可惜。
片斷三:評議描寫藺相如、廉頗兩人的對聯(lián)
我先讓學生將描寫兩人的對聯(lián)寫在黑板上:
相如有功升上卿,廉頗不服鬧矛盾,橫批:將相不和。
為了趙國不計較,聽人提醒來請罪,橫批:文武和好。
痛痛快快飲酒,親親密密交談,橫批:友好交往。
廉頗不讓相如,相如寬待廉頗,橫批:天壤之別。
文有相如斗秦王,武有廉頗保趙王,橫批:齊心協(xié)力。
師:請同學們評價評價。
生:“痛痛快快飲酒,親親密密交談”這副對聯(lián)好,很好懂,假如橫批改為“心心相印”更好。
生:“廉頗不讓相如,相如寬待廉頗”人名重復,是不是將下聯(lián)改為“上卿寬待將軍”?
生:我覺得不改好,一改讀起來不順口。
生:原來的對聯(lián)象個順口溜,還是改了好。
師:大家說得有道理,不過,這是對聯(lián),而且是高級對聯(lián),它叫“回文對”,讀起來非常有韻味,大家再讀讀體會體會。(生讀)感謝李平,幫大家又長了見識。
生:“文有相如斗秦王,武有廉頗保趙王”對聯(lián)中兩個“王”,讀起來不順,我建議將“趙王”改成“趙國”。
生:“秦王”對“趙國”,不行!不行!
生:“秦王”對“趙王”也不好啊!
生:我覺得可以把“趙王”改成“趙主”,你們看怎樣?
師:太棒了!大家一起讀讀。
生:(齊)“文有相如斗秦王,武有廉頗保趙主”。
師:同學們,我突然發(fā)現(xiàn)這副對聯(lián)還有一個妙處。(生讀了仍疑惑)想想我們曾學過的“秦時明月漢時關”的詩句,推敲推敲。
生:噢,對了,相如斗秦王也是保趙主,廉頗保趙主也是斗秦王,橫批“齊心協(xié)力”真是恰當。
師:看來我們的水平真的提高了。
讀著一副副精彩絕妙的對聯(lián),看著一張張因勝利而興奮的笑臉,我不由思索這課堂的亮點:
首先是實現(xiàn)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這個實踐活動將理解、積累、運用巧妙的整合在一起。要想編好對聯(lián)必需深入地讀課文,揣測每個詞每句話的意思,感悟人物的個性特征。其間,咬文嚼字,思辯推敲,學生大大鍛煉了遣詞造句的能力。“唇槍舌戰(zhàn)”、“寬容大度”、“深明大意”、“負荊請罪”等等詞語推敲選用的背后往往是復雜的思維活動,這不只積累了語言,積淀了語感,更培育了智慧,使學生感受了對聯(lián)的魄力,提高了文化品味。
《負荊請罪》導學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說說“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由來。
2、通過朗讀理解劇本語言,體會廉頗知錯就改及藺相如顧全大局的品質。
3、學會閱讀劇本。練習排演小話劇。
4、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語言文字體會藺相如為國家而不計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頗知錯就改的可貴精神。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了解“負荊請罪”的起因,交流《將相和》中的“完璧歸趙”和“湎池之會”這兩個小故事,初步認識廉頗和藺相如這兩個人物形象。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說說“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由來。
3、了解劇本的特點。
教學過程預設:
一、揭示課題,故事激趣。
1、揭題板書。談話。
負荊請罪是什么意思?你由這個這個成語想到了哪些問題? (你知道誰向誰請罪嗎?為什么請罪?請罪的結果怎樣?) 根據(jù)初步的回答板書:廉頗 藺相如
2、在負荊請罪這個故事之前,還發(fā)生了什么樣的事情呢?
(1)請一生介紹戰(zhàn)國時期七雄并立的情況,了解秦國的實力。
(2)請幾生介紹“完璧歸趙”和“湎池之會”這兩個小故事,老師和同學做補充和評價。
(3)說說從故事中你認識了怎樣的廉頗和藺相如? (英勇善戰(zhàn) 忠心為國的廉頗 有勇有謀、忠心為國的藺相如)
3、導入課文。
因為這樣,趙國的兩根頂梁柱一個文官,一個武將之間竟有了隔閡。故事又是如何發(fā)展的呢?我們今天一起來走進課文。
二、自讀課文,疏通詞句
1、自由輕聲讀,要求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3)這篇文章與其他課文從形式來看,有什么特別之處?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詞語。
(2)指名讀課文,結合正音,理解詞義。 厲害:難以對付。 懼怕:害怕。 寬恕:寬容。 昏庸:糊涂而愚蠢。
(3)提示閱讀劇本的一般方法。
這篇文章與其他課文從形式來看,有什么特別之處?
認識多幕劇。了解劇本的一般特點和閱讀劇本的基本要求。
(劇本開頭先寫明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劇本中的任務。劇始和劇中的方括號內主要交代舞臺布景及任務活動情況,劇中的小括號內交代人物說話時的表情、動作等。劇本一般都是通過尖銳的戲劇沖突來展示人物性格特點。閱讀時,要弄清故事情節(jié),仔細品味人物語言,了解人物性格特點。)
三、感知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想一想:這兩幕劇分別講了什么?
2、交流。
四、作業(yè)
抄寫詞語、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通過劇本中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的揣摩,體會廉頗知錯就改、顧及大局及藺相如顧全大局的品質和他寬廣的心胸。
2、體會當時情境,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預設:
一、復習“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來源。
1、“負荊請罪”是什么意思?這個成語的來源是什么?
2、課文又是如何描述的呢?我們來看劇本第一幕。
二、品讀第一幕,感受藺相如這個人物形象。
1、默讀課文,想一想:你從這一幕中讀懂了什么?認識了怎樣的藺相如?你是通過那些語句感受他的這些品質的?
2、交流
感受藺相如:顧全大局 胸懷寬廣 深明大義
(行動:在路上有意避讓廉頗的車子;好幾天不上朝,避免與廉頗見面。
語言:“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略我國,是因為我們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要是我跟將軍鬧翻了,后果將會怎樣?” 態(tài)度的對比:藺相如笑笑 再笑笑 韓勃:生氣 不滿 )
3、深入體會藺相如的語言。
(1)指名說;藺相如避讓廉頗為的是什么?
(2)討論:假如他們倆鬧翻了,將會出現(xiàn)什么結果?這結果藺相如有沒有考慮到了?
(3)指導朗讀這幾句話。
4、分角色朗讀第一幕。評點。
三、品讀第二幕,感受廉頗的鮮明特點,深化藺相如的形象。
1、默讀課文,想一想:你從這一幕中讀懂了什么?認識了怎樣的藺相如?怎樣的廉頗?你是通過那些語句感受他的這些品質的?
2、交流
(1)藺相如是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謙虛有禮的人。
(2)廉頗知錯就改 ,態(tài)度誠懇,深明大義。
3、品析表現(xiàn)廉頗特點的語言行為的詞句
(1) 負荊請罪、身為大將,光著上身,到門上來請罪。
(2) 跪、抽、不肯起來。
(3) 重點品味:老邁昏庸。
※如果說他是老邁昏庸的,表現(xiàn)在哪?(聯(lián)系第一幕,處處侮辱、為難藺相如)
※如果說他并不老邁昏庸,從哪里看出來?(經(jīng)人提醒明白。也能從趙國的利益出發(fā)來負荊請罪。出示廉頗的話,指導學生讀好。并恰當?shù)丶由咸崾菊Z)
4、品析表現(xiàn)藺相如特點的語言行為的詞句
(過去的事就別提了 迎上去 扶起 雙手扶起 扔在一邊)
5、賞析:“你真是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啊!”
(1)理解“深明大義、寬容大度”。
(2)讀下面一組句子,比較一下哪種說法好? 你真實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啊! 你是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啊!
(3)指導朗讀。
6、指導分角色朗讀。
五、作業(yè)
將劇本連同其他兩個故事講給家長聽。并準備進行表演。
板書設計:
負荊請罪
廉頗 藺相如
勇于改過 顧全大局
態(tài)度誠懇 謙虛有禮
英勇善戰(zhàn) 有勇有謀
深明大義 深明大義
《負荊請罪》導學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說說“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由來。
2、學會閱讀劇本。
教學重點:學會閱讀劇本。
教學難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說說“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由來。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簡單提示閱讀劇本的一般方法。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是一個劇本。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曾經(jīng)學過
么劇本?劇本的一般特點是什么?閱讀劇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劇本開頭先寫明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劇本中的任務。劇始和劇中的方括號內主要交代舞臺布景及任務活動情況,劇中的小括號內交代人物說話時的表情、動作等。劇本一般都是通過尖銳的戲劇沖突愛展示人物性格特點。閱讀時,要弄清故事情節(jié),仔細品位任務語言,了解人物性格特點。)
2、板書課題,啟發(fā)談話。
看了課題,你知道誰向誰請罪嗎?為什么請罪?請罪的結果怎樣?我們讀惡劣這個劇本就知道了。
二、自讀課文,疏通詞句
1、自由輕聲讀,要求: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3)邊讀邊思考揭題時所提的問題。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詞語。
(2)用鋼筆描紅。
(3)指名讀課文,結合正音,理解詞義。
厲害:難以對付。
懼怕:害怕。
寬恕:寬容。
昏庸:糊涂而愚蠢。
三、感知課文,理清脈絡
1、理解“負荊請罪”。
(1)“負荊請罪”是什么意思?
(2)誰向誰請罪?
(3)為什么要請罪?
此題不作過高要求。
(3)結果怎樣?
2、默讀課文,想一想:這兩幕劇講了什么?
四、指導書寫
五、作業(yè)
1、抄寫詞語、朗讀課文。
2、收集廉頗、藺相如的有關資料。
《負荊請罪》導學案 篇6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shù):402
(第一范文 www.jcsycorp.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請罪)本文轉載
這同樣是一篇歷史故事,與《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所不同的是它是話本劇。話本劇主要是以對話的方式來敘事,展開劇情,在敘事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點。那如何引領學生讀懂劇本中的人物語言,進而感受人物內心的精神品質和思想境界呢?本課,我做了如下嘗試。
片段一:
師:廉頗一再擋藺相如的道,并常常在別人面前侮辱藺相如,而藺相如卻有意避讓著他,好幾天不上朝,不見廉頗,那是怕廉頗嗎?請大家自讀第一幕,邊讀邊思考這個問題,注意根據(jù)括號內的提示語讀好人物語言。
學生自讀第一幕。
交流討論,指名說答案。
師出示: “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還會怕廉將軍嗎?”
誰能讀好這句話,注意后面的問號。
指名讀。
師:你們從這句話中讀出了什么意思?
生:藺相如既然連秦王都不怕,就不會怕廉將軍。
生:藺相如既然連秦王都不怕,當然也不會怕廉將軍。
師: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到了藺相如連秦王都不怕,請大家再讀第一幕,畫出相關的句子。
學生默讀第一幕。
指名讀畫出的句子。
師:(補充閱讀《完璧歸趙》的故事)能說說從故事的什么地方讓我們感受到藺相如連秦王都不怕,針鋒相對,唇槍舌劍,寸步不讓。
……
藺相如連勢強力大的秦王都不怕,當然也不會怕廉頗。現(xiàn)在我就是韓勃,請你對我說這句話,用你的語氣告訴我你避讓廉頗的車子,好幾天不上朝并不是怕他。
指名說這句話,其他學生評議。
師小結:藺相如既然不怕廉頗,那為什么要讓著他的車子,幾天不上朝呢?藺相如心里面到底是怎樣想的?請大家再讀第一幕,邊讀邊思考這個問題,畫出相關的句子。
學生默讀第一幕。
指名讀畫出的句子。出示:
秦王不敢侵犯我國,就是因為我們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要是我跟廉將軍鬧翻了,后果將會怎么樣?這一點你想過沒有?
1、請大家仔細讀這段話,細細揣摩藺相如內心的想法。
2、請大家用以下兩個關聯(lián)詞說說藺相如避讓著廉頗,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之所以…是因為…
因為…所以…
指名學生說
生:秦王之所以不敢侵犯我們趙國,是因為我們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
生:因為我們趙國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所以秦王不敢侵犯我國。
生:我之所以一直避讓著廉頗,是為了我們趙國著想。
師:誰能具體說說:因為我們趙國武有廉頗能干什么,文有藺相如可以怎么樣,所以秦王不敢侵犯趙國。
生:因為我們趙國武有廉頗能奮勇殺敵,文有藺相如可以出謀劃策,所以秦王不敢侵犯我國。
生:因為我們趙國武有廉頗能馳騁沙場,文有藺相如可以出謀劃策,二者雙臂合一,勢均力敵,所以秦王不敢侵犯我國。
師小結:是啊,正是因為趙國有了廉頗和藺相如這兩名文武大將,所以勢強力 大秦王才不敢對趙國輕舉妄動。那我們想一想,如果藺相如和廉頗真的鬧翻了,后果將會怎么樣呢?
生:那秦王就會乘虛而入,趙國就有被滅亡的危險。
生:那秦王就會趁機出兵攻打趙國,沒有了廉頗和藺相如兩員大將,那時趙國或許就不攻自破。
生:如果他們倆真的鬧翻了,秦王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
師:同學們說的這些都有可能發(fā)生。而這一點韓勃沒有想到,廉頗也沒有想到,只有——想到了。可見,藺相如的這一番話真是意味深長啊。如果我是韓勃,你怎樣對我說這段話。(一名學生扮演藺相如,老師扮演韓勃,師生表演,大家評議。)
如果我是韓勃,聽了這番話,應該是怎樣的表現(xiàn)?
生:點點頭,表示明白了。(學生邊說邊演示)
生:應該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連連稱贊:“對,對,大人您做得對!” (學生邊說邊演示)
師:現(xiàn)在,能說說你們感受到了藺相如的可貴之處了嗎?
《負荊請罪》教后記(二)
片段二:
師:同學們,我有一個疑問,廉頗在路上擋藺相如的道,在別人面前侮辱藺相如,這頂多犯的是個錯誤,可課題上為什么是“請罪”呢?對此,你們是怎么想的。
(問題一出,學生有點不知所措)
師:那請大家再讀讀藺相如對韓勃說的那段語重心長的話。
(學生小聲讀)
師:這下是不是有了啟發(fā),說說看你們的看法。
生:廉頗如果和藺相如鬧翻了,趙國就有滅國的危險,到時候國家沒有了,遭殃的就是老百姓。
生:如果趙國被秦國吞滅了,受害的是趙國的人民,那趙國的人民就會指責廉頗,廉頗就成了罪人。
……
師:是呀,廉頗在路上擋藺相如的道,在別人面前侮辱藺相如,看似犯的是小錯,其實最終的后果就是導致國家滅亡,人民遭殃,那他就成了禍國殃民的罪人了,明白了嗎?
(第一范文 www.jcsycorp.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請罪)本文轉載
片段三:
師:廉頗知錯能改,藺相如顧全大局,最后他們終于和好了,但我想,除了這一點之外,你們想過他們和好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嗎?
生:他們都是為了趙國的利益著想,在國家的利益面前,他們都放棄了個人的名聲,所以能和好。
生:他們都能為趙國的利益,趙國的人民著想,所以最后和好了。
生:他們都很愛自己的國家
師小結:是呀,是國家的利益,是趙國的安危,是人民的生死讓他們想到了一起,因而他們和好了。所以,千百年來,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也隨著他們身上的高貴品種一起流傳了下來,成為人們百說不厭的美談佳話。
(第一范文 www.jcsycorp.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請罪)本文轉載
《負荊請罪》導學案 篇7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shù):563
《負荊請罪》教研課
作者:朱斌
《負荊請罪》第二課時教案
教學目標
1、能進入角色品讀劇本第二幕,為課后表演做好準備。
2、感悟廉頗和藺相如的性格特點,懂得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3、積累詞句,豐厚學生的語文底蘊。
教學重難點
進入角色品讀課文,說好臺詞。
教學準備
1、練讀第二幕。
2、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課前板書:21
負荊請罪,廉頗,藺相如)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劇本——《負荊請罪》,這個劇本主要講的是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讀了劇本的第一幕,廉頗和藺相如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廉頗:小肚雞腸、心胸狹窄、傲慢無禮、自私自利、爭名奪利、居功自傲、盛氣凌人、耀武揚威
藺相如:忍辱負重、心胸寬廣、顧全大局、大公無私、寬容大度、一心為國
二、初讀劇本
1、過渡:讀了劇本的第一幕,廉頗和藺相如留給我們的印象是不同的,那么接下來到了劇本的第二幕,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不斷發(fā)展,廉頗和藺相如還會給我們留下怎樣的印象呢?請同學們大聲地朗讀劇本的第二幕,一邊讀一邊體會。
2、交流初讀課文的感受:初讀了劇本的第二幕,廉頗和藺相如給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板書:知錯能改,寬容大度
三、角色品讀
1、過渡:像這樣的廉頗和藺相如,他們的臺詞我們應該怎樣來讀呢?從他們的臺詞中,我們還能感受到什么呢?怎樣才能通過他們的臺詞把這兩個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現(xiàn)出來呢?這堂課我們一起來研究研究。
2、感悟方法
出示文本:
〔幕啟。幾天以后。藺相如在客廳踱步。一會兒,韓勃匆匆走上。〕
韓 勃 (緊張地)大人!大人!
藺相如 什么事?
韓 勃 廉將軍來了!
藺相如 (奇怪地)什么,廉將軍來找我?
韓 勃 廉將軍他沒穿上衣,還背著一根荊條呢。
藺相如 快請廉將軍進來!
韓 勃 是!
教學思路:
(1)這是劇本開始的一個片段,說的是韓勃和藺相如之間的事情。我想請同學們迅速地瀏覽一下這個片段,根據(jù)你學習第一幕的體會,想一想要讀好韓勃和藺相如的臺詞,應該要注意什么?
(2)下面請大家根據(jù)剛才的討論試著自由地讀一讀這個片段的臺詞,直接讀韓勃和藺相如的臺詞。
(3)請兩位同學分角色讀一讀這個片段的臺詞,其他同學注意聽,你覺得他哪兒讀得好,你覺得哪句臺詞還可以怎樣讀?
(4)根據(jù)學生的交流,隨機點撥:
面對韓勃的緊張,藺相如緊張嗎?藺相如聽說廉頗找上門來了,很奇怪,大家聽我讀一遍,像我這樣讀行不行?他會大驚失色、驚慌失措嗎?即使心里緊張也不會表現(xiàn)出來,僅僅只是表現(xiàn)出一點奇怪。
藺相如又聽說堂堂的趙國的大將軍廉頗光著個身子,還背著個荊條站在門外站在大街上,藺相如這時又會想到什么?
3、男女生分角色讀開始片段。
4、總結讀書要領。
5、運用讀法學讀劇本其他內容
讀書貴在得法,下面請大家拿出筆來,運用我們剛才所學到的方法,讀讀劇本第二幕剩下的內容,一邊讀一邊動筆給沒有小括號和提示語的地方添上小括號和提示語。(即使有小括號和提示語的地方,你也可以寫出你自己的理解、感受。學生讀后提醒學生動筆,留一些時間給學生動筆)
教學思路:
(1)運用讀法,自主試讀,
(2)交流品評,隨機點撥,感悟人物,練讀句子。
引導語:你覺得讀哪句話時要注意什么?可以給大家提提建議;剛才你寫了些什么,可以說給大家聽一聽。如果你還有其他的想法,也可以和大家一起討論討論。
點撥要點:
①哎呀,廉將軍,您這是——
破折號表示語氣的延長,表現(xiàn)吃驚。
②藺大人,請你用這根荊條狠狠地抽我一頓吧。
一、讀好這句臺詞要注意什么?請你……地讀,
二是體會真誠,
廉頗說這句話的動作是怎樣的?(提示看背景介紹)廉頗的這種真誠的認錯行為不僅使他名垂千古,而且還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成語?是什么?現(xiàn)在我們想象自己就跪在地上,真誠地向藺相如請罪,一起說——
廉頗的真誠還表現(xiàn)在接下來藺相如一再地請他起來他都不肯起來。廉頗不肯起來,他怎么說的?
還有一句臺詞,也是說廉頗在向藺相如自責、悔過的,是哪一句?你們寫了什么?
③藺大人,請你寬恕我這個老邁昏庸的人吧!我常常在別人面前侮辱你。現(xiàn)在,我知道,那完全是我的過錯。
一、讀好這句臺詞要注意什么?指名讀
二、讀好討論:你覺得廉頗這是在干什么?(自責、悔過)我覺得他還是在罵人?從哪些詞中可以感受到廉頗是在罵自己?老邁昏庸是廉頗在罵自己怎么樣?他是低著頭還是抬著頭說的?為什么?那就請同學們慚愧地低下頭來,自己痛罵自己吧。自由讀
三、廉頗對藺相如說這句話,還是在向藺相如表白,他以后要怎樣做?
(痛改前非、棄舊圖新、洗心革面、浪子回頭、迷途知返、改頭換面、改過自新)這是一種多么可貴的品質啊,再讀。
還有一句臺詞,也是說廉頗真誠地向藺相如認錯的,是哪一句?你們寫了什么?
④哈哈哈,廉將軍,您能明白我的心思,我實在太高興了!韓 勃,快叫人準備筵席,我要跟廉將軍痛痛快快地飲幾杯!
為誰而高興?(提示聯(lián)系后面方括號背景的提示想)讀
藺相如為自己有了知心朋友而高興,為廉頗知錯能改而高興,更多的是為了國家而感到高興。讀
范讀練讀:我要跟廉將軍痛痛快快地飲幾杯!
⑤(忙迎上去)廉將軍!
(連忙取下荊條扔在一邊,伸手去扶廉頗)廉將軍,別這樣,快請起,快請起。
(雙手扶起廉頗)請起來,廉將軍,請起來吧。
迎——笑,扔——急切,雙手——真誠
學生說到哪一句,引出另外兩句。
這三句話都在小括號里都提示了藺相如的動作,從這些動作中,你能體會到什么?藺相如做這些事情有沒有想到自己,他想到的都是什么?(他想到的就是要維護將相的和好,保證國家的安危)像藺相如這樣的行為,我們就可以說是……像這樣全然不顧個人利益的得失,一心只為大局著想,就叫做深明大義。
另外隨機點撥:別提——原諒,明白——由衷贊美等。
7、三人小組分角色朗讀第二幕。
要讀好劇本說好臺詞,劇本的每一句臺詞、每一個詞語都值得細細地推敲。雖然課堂上,我們沒有這么多的時間,但是我相信,現(xiàn)在大家再來讀劇本,一定能讀得更好,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現(xiàn)在請前后座位的同學三人一組,分角色完整地說一說第二幕的臺詞。
8、推薦三名學生分角色朗讀第二幕。(或者男女生分別做廉頗和藺相如,一位學生做韓勃,老師讀背景提示;或者愿意做廉頗的一起讀,愿意做藺相如的一起讀,愿意做韓勃的一起讀,其他欣賞)
三、感悟提升
1、感悟內容(機動)
師:讀了劇本的第二幕,說了劇本第二幕的臺詞,相信同學們心里一定會有很多的話要說?能不能請你選用下面的關聯(lián)詞語來說說你的感受、你的理解?也可以選用其他的關聯(lián)詞語。
不僅……還……,雖然……但是……,因為……所以……,如果……就……,無論……都……,寧可……也不……
2、感悟人物
(1)現(xiàn)在,廉頗和藺相如留給你的印象除了知錯能改,除了寬容大度,還有什么?點撥并板書:兩個省略號,一心為國。
(2)對于這樣的兩個著名的歷史人物,我們可以用這樣一組成語來形容他們,一起讀讀。
廉頗:知錯能改,迷途知返;負荊請罪,痛改前非。
藺相如:顧全大局,寬容大度;深明大義,一心為國。
(3)自從廉頗負荊請罪后,兩個人就團結合作,共同保衛(wèi)趙國。趙國也因為有了他們兩個人,國勢大增,成為當時非常強大的諸侯國。像他們的這種親密合作的情形,可以用哪些成語來形容?讀:親密無間,志同道合;同心協(xié)力,風雨同舟;肝膽相照,生死與共。
四、拓展延伸
1、編寫對聯(lián)(機動)
當時趙國的國都就是現(xiàn)在的河北省的邯鄲市,在邯鄲市古城中有一個回車巷,回車巷里一座碑亭,碑亭高4.4米,寬2.3米。碑文記載就是藺相如和廉頗的歷史故事。如果現(xiàn)在要重新整修這個碑亭,我想建議在碑亭的兩個高高的石柱上寫上一幅對聯(lián)。我已經(jīng)寫了個上聯(lián),下聯(lián)還沒想好。如果請你來對下聯(lián),你準備對什么樣的下聯(lián)?
上聯(lián):廉頗知錯負荊請罪 下聯(lián):( )
這是我出的上聯(lián),同學們也可以自己出上聯(lián),對下聯(lián)。課后可以繼續(xù)進行編寫碑亭對聯(lián)的比賽。
2、自由組合,合作制作道具,表演課本劇《負荊請罪》
劇本是為了表演而寫的,這堂課,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說好臺詞,表演那是不在話下了。課后先自由組合演練演練,然后請老師給個時間展示一下,再評出“將相杯”最佳主角獎和最佳配角獎。預祝同學們演出成功。
評課情況:
1、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在文本、教師、學生相互對話中,讓學生充分地說出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悟、所疑、所惑。問題讓他們去提,答案讓他們去辯,結論讓他們去得。在教學中,處處體現(xiàn)了她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讓學生自由讀文,告訴學生想怎么讀就怎么讀,還學生自主權。
2、在教學中注重讓學生參與閱讀實踐,引導他們從讀中質疑,讀中釋疑,既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閱讀實踐的環(huán)境和空間,又很好地發(fā)展了學生的智力,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訓練了思維的敏捷性、深刻性。
3、訓練了孩子的多種能力,朗讀,概括,思維,感悟,說話,表演,學生充分得到了訓練。
評課人:__崔霞 華麗 鄭洪俞霞___________
(第一范文 www.jcsycorp.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請罪)本文轉載
教學反思:
首先是實現(xiàn)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這個實踐活動將理解、積累、運用巧妙的整合在一起。要想編好對聯(lián)必須深入地讀課文,揣摩每個詞每句話的意思,感悟人物的個性特征。其間,咬文嚼字,思辯推敲,學生大大錘煉了遣詞造句的能力。“唇槍舌戰(zhàn)”、“寬容大度”、“深明大意”、“負荊請罪”等等詞語推敲選用的背后往往是復雜的思維活動,這不僅積累了語言,積淀了語感,更培育了智慧,使學生感受了對聯(lián)的魄力,提高了文化品味。
其次是實現(xiàn)了個性化的學習。學習內容,自主選擇:詳讀什么,選讀什么,品味什么,個體決定。默讀,朗讀,瀏覽……讀書方式,不加限制。思維方式,開放自由:多角度評述藺相如、廉頗,可以總體概括,可以細節(jié)描繪,可褒揚可貶抑。在此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是一種交互主題關系,誰都可以認同,誰都可以提出異議,自由評定,思維飛揚,呈現(xiàn)出價值的多元化。這一切造就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濃濃氛圍(第一范文 www.jcsycorp.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請罪)本文轉載
《負荊請罪》導學案 篇8
教學目標
1、能進入角色品讀劇本第二幕,為課后表演做好準備。
2、感悟廉頗和藺相如的性格特點,懂得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3、積累詞句,豐厚學生的語文底蘊。
教學重難點
進入角色品讀課文,說好臺詞。
教學準備
1、練讀第二幕。
2、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課前板書:21
負荊請罪,廉頗,藺相如)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劇本《負荊請罪》,這個劇本主要講的是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讀了劇本的第一幕,廉頗和藺相如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廉頗:小肚雞腸、心胸狹窄、傲慢無禮、自私自利、爭名奪利、居功自傲、盛氣凌人、耀武揚威
藺相如:忍辱負重、心胸寬廣、顧全大局、大公無私、寬容大度、一心為國
二、初讀劇本
1、過渡:讀了劇本的第一幕,廉頗和藺相如留給我們的印象是不同的,那么接下來到了劇本的第二幕,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不斷發(fā)展,廉頗和藺相如還會給我們留下怎樣的印象呢?請同學們大聲地朗讀劇本的第二幕,一邊讀一邊體會。
2、交流初讀課文的感受:初讀了劇本的第二幕,廉頗和藺相如給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板書:知錯能改,寬容大度
三、角色品讀
1、過渡:像這樣的廉頗和藺相如,他們的`臺詞我們應該怎樣來讀呢?從他們的臺詞中,我們還能感受到什么呢?怎樣才能通過他們的臺詞把這兩個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現(xiàn)出來呢?這堂課我們一起來研究研究。
2、感悟方法
出示文本:
〔幕啟。幾天以后。藺相如在客廳踱步。一會兒,韓勃匆匆走上。〕
韓勃(緊張地)大人!大人!
藺相如什么事?
韓勃廉將軍來了!
藺相如(奇怪地)什么,廉將軍來找我?
韓勃廉將軍他沒穿上衣,還背著一根荊條呢。
藺相如快請廉將軍進來!
韓勃是!
教學思路:
(1)這是劇本開始的一個片段,說的是韓勃和藺相如之間的事情。我想請同學們迅速地瀏覽一下這個片段,根據(jù)你學習第一幕的體會,想一想要讀好韓勃和藺相如的臺詞,應該要注意什么?
討論明確:小括號中的緊張、奇怪,方括號背景提示中韓勃的行為也能說明緊張匆匆走上,韓勃因為緊張,是急匆匆的,他是一邊走一邊喊,那是一聲比一聲近,一聲比一聲高哇,誰再來喊一喊?
提醒:韓勃是不是只有第一句臺詞是緊張的?藺相如其他的臺詞也沒有提示語,我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在心里補充出提示語。
(2)下面請大家根據(jù)剛才的討論試著自由地讀一讀這個片段的臺詞,直接讀韓勃和藺相如的臺詞。
(3)請兩位同學分角色讀一讀這個片段的臺詞,其他同學注意聽,你覺得他哪兒讀得好,你覺得哪句臺詞還可以怎樣讀?
(4)根據(jù)學生的交流,隨機點撥:
面對韓勃的緊張,藺相如緊張嗎?職位:上卿,掌管著一個國家,什么樣的世面都見過,遇到突發(fā)事件,處變不驚,鎮(zhèn)定自若;身份是文人,慢條斯理;聯(lián)系經(jīng)歷:想當年
藺相如聽說廉頗找上門來了,很奇怪,大家聽我讀一遍,像我這樣讀行不行?他會大驚失色、驚慌失措嗎?即使心里緊張也不會表現(xiàn)出來,僅僅只是表現(xiàn)出一點奇怪。
藺相如又聽說堂堂的趙國的大將軍廉頗光著個身子,還背著個荊條站在門外站在大街上,藺相如這時又會想到什么?(認錯;關心廉頗,不要凍著,丟面子;關心國家,有失體統(tǒng),丟國家的面子)他還可能想到此時最好的做法是什么?他想了這么多,有沒有想到以前廉頗侮辱他、一再擋道的事情?由此,你想到藺相如怎樣?藺相如是為了國家為了廉頗而熱情地迎接廉頗的到來。這是一種多么博大的胸懷啊,讀
3、男女生分角色讀開始片段。
4、總結讀書要領。
短短的幾句臺詞,經(jīng)同學們這么一說,人就活了,韓勃和藺相如仿佛就站在了我的眼前。大家之所以能夠讀得這樣好,就是因為同學們在讀臺詞時,不僅能夠抓住人物的臺詞、動作、神情,還能聯(lián)系人物的職位、身份、經(jīng)歷等等來體會人物的內心,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品質。沒有動作神情提示的地方,我們還補充出了動作、神情的提示。
5、運用讀法學讀劇本其他內容
讀書貴在得法,下面請大家拿出筆來,運用我們剛才所學到的方法,讀讀劇本第二幕剩下的內容,一邊讀一邊動筆給沒有小括號和提示語的地方添上小括號和提示語。(即使有小括號和提示語的地方,你也可以寫出你自己的理解、感受。學生讀后提醒學生動筆,留一些時間給學生動筆)
教學思路:
(1)運用讀法,自主試讀,
(2)交流品評,隨機點撥,感悟人物,練讀句子。
(你為什么要這樣說?還有沒有同學對這句臺詞的說法提出建議?說好這句臺詞還要注意什么呢?還有沒有同學想說說這句話?)
點撥要點:
①哎呀,廉將軍,您這是
破折號表示語氣的延長,表現(xiàn)吃驚。
②藺大人,請你用這根荊條狠狠地抽我一頓吧。
一、讀好這句臺詞要注意什么?請你地讀,
二是體會真誠,
廉頗說這句話的動作是怎樣的?(提示看背景介紹)跪。不僅是跪著,光著身子,背著荊條,知道荊條是什么東西嗎?隨機介紹荊條。他還不顧自己的身份,不怕別人笑話,這樣做是為了什么呢?廉頗的這種真誠的認錯行為不僅使他名垂千古,而且還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成語?是什么?現(xiàn)在我們想象自己就跪在地上,真誠地向藺相如請罪,一起說
廉頗的真誠還表現(xiàn)在接下來藺相如一再地請他起來他都不肯起來。廉頗不肯起來,他怎么說的?
還有一句臺詞,也是說廉頗在向藺相如自責、悔過的,是哪一句?你們寫了什么?
③藺大人,請你寬恕我這個老邁昏庸的人吧!我常常在別人面前侮辱你。現(xiàn)在,我知道,那完全是我的過錯。
一、讀好這句臺詞要注意什么?指名讀
二、讀好討論:你覺得廉頗這是在干什么?(自責、悔過)我覺得他還是在罵人?從哪些詞中可以感受到廉頗是在罵自己?老邁昏庸是廉頗在罵自己怎么樣?他是低著頭還是抬著頭說的?為什么?那就請同學們慚愧地低下頭來,自己痛罵自己吧。自由讀
三、廉頗對藺相如說這句話,還是在向藺相如表白,他以后要怎樣做?
(痛改前非、棄舊圖新、洗心革面、浪子回頭、迷途知返、改頭換面、改過自新)這是一種多么可貴的品質啊,再讀。
還有一句臺詞,也是說廉頗真誠地向藺相如認錯的,是哪一句?你們寫了什么?
④哈哈哈,廉將軍,您能明白我的心思,我實在太高興了!韓勃,快叫人準備筵席,我要跟廉將軍痛痛快快地飲幾杯!
為誰而高興?(提示聯(lián)系后面方括號背景的提示想)讀
藺相如為自己有了知心朋友而高興,為廉頗知錯能改而高興,更多的是為了國家而感到高興。讀
范讀練讀:我要跟廉將軍痛痛快快地飲幾杯!
⑤(忙迎上去)廉將軍!
(連忙取下荊條扔在一邊,伸手去扶廉頗)廉將軍,別這樣,快請起,快請起。
(雙手扶起廉頗)請起來,廉將軍,請起來吧。
迎笑,扔急切,雙手真誠
學生說到哪一句,引出另外兩句。
這三句話都在小括號里都提示了藺相如的動作,從這些動作中,你能體會到什么?藺相如做這些事情有沒有想到自己,他想到的都是什么?(他想到的就是要維護將相的和好,保證國家的安危)像藺相如這樣的行為,我們就可以說是像這樣全然不顧個人利益的得失,一心只為大局著想,就叫做深明大義。
另外隨機點撥:別提原諒,明白由衷贊美等。
7、三人小組分角色朗讀第二幕。
要讀好劇本說好臺詞,劇本的每一句臺詞、每一個詞語都值得細細地推敲。雖然課堂上,我們沒有這么多的時間,但是我相信,現(xiàn)在大家再來讀劇本,一定能讀得更好,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現(xiàn)在請前后座位的同學三人一組,分角色完整地說一說第二幕的臺詞。
8、推薦三名學生分角色朗讀第二幕。(或者男女生分別做廉頗和藺相如,一位學生做韓勃,老師讀背景提示;或者愿意做廉頗的一起讀,愿意做藺相如的一起讀,愿意做韓勃的一起讀,其他欣賞)
三、感悟提升
1、感悟內容(機動)
師:讀了劇本的第二幕,說了劇本第二幕的臺詞,相信同學們心里一定會有很多的話要說?能不能請你選用下面的關聯(lián)詞語來說說你的感受、你的理解?也可以選用其他的關聯(lián)詞語。
不僅還,雖然但是,因為所以,如果就,無論都,寧可也不
2、感悟人物
(1)現(xiàn)在,廉頗和藺相如留給你的印象除了知錯能改,除了寬容大度,還有什么?點撥并板書:兩個省略號,一心為國。
(2)對于這樣的兩個著名的歷史人物,我們可以用這樣一組成語來形容他們,一起讀讀。
廉頗:知錯能改,迷途知返;負荊請罪,痛改前非。
藺相如:顧全大局,寬容大度;深明大義,一心為國。
(3)自從廉頗負荊請罪后,兩個人就團結合作,共同保衛(wèi)趙國。趙國也因為有了他們兩個人,國勢大增,成為當時非常強大的諸侯國。像他們的這種親密合作的情形,可以用哪些成語來形容?讀:親密無間,志同道合;同心協(xié)力,風雨同舟;肝膽相照,生死與共。
四、拓展延伸
1、編寫對聯(lián)(機動)
當時趙國的國都就是現(xiàn)在的河北省的邯鄲市,在邯鄲市古城中有一個回車巷,回車巷里一座碑亭,碑亭高4.4米,寬2.3米。碑文記載就是藺相如和廉頗的歷史故事。如果現(xiàn)在要重新整修這個碑亭,我想建議在碑亭的兩個高高的石柱上寫上一幅對聯(lián)。我已經(jīng)寫了個上聯(lián),下聯(lián)還沒想好。如果請你來對下聯(lián),你準備對什么樣的下聯(lián)?
上聯(lián):廉頗知錯負荊請罪
下聯(lián):
這是我出的上聯(lián),同學們也可以自己出上聯(lián),對下聯(lián)。課后可以繼續(xù)進行編寫碑亭對聯(lián)的比賽。
2、自由組合,合作制作道具,表演課本劇《負荊請罪》
劇本是為了表演而寫的,這堂課,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說好臺詞,表演那是不在話下了。課后先自由組合演練演練,然后請老師給個時間展示一下,再評出某某學校某某班級將相杯最佳主角獎和最佳配角獎。預祝同學們演出成功。
《負荊請罪》導學案 篇9
教學內容:
1、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說說“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意思和由來。
3、學會閱讀劇本。練習排演小話劇。
4、通過對劇本臺詞的閱讀品味,感受廉頗知錯就改及藺相如顧全大局的精神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語言文字體會藺相如為國家而不計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頗知錯就改的可貴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板題
1、“負荊請罪”是什么意思?這個成語的來源是什么?
2、廉頗是怎樣向藺相如請罪的呢?我們來看劇本第二幕。
二、出示目標
三、自學指導
1、默讀課文,想一想:你從這一幕中讀懂了什么?把讀懂的內容在書旁做簡單的批注。海洋什么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集體交流讀懂的及不懂的。
3、指導歸納出不懂的幾個主要問題,再次默讀課文,思考:
(1)為什么說藺相如“真實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
(2)廉頗是怎樣的人?(知錯就改。從語言、動作可以看出。)
四、先學(比讀書、比寫字)
學生展開充分自學,讀、說、想,教師巡視。
五、后教(更正比說話)
出示:“你真是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啊!”
(1)理解“深明大義、寬容大度”。
(2)藺相如的“深明大義、寬容大度”表現(xiàn)在哪里?
(3)讀下面一組句子,比較一下哪種說法好?
你真實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啊!
你是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啊!
六、全課小結(比歸納)
第二幕劇本主要通過語言、動作刻畫了廉頗勇于改過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點,對藺相如的深明大義、寬容大度也有一定的了解。
七、當堂訓練(比完成作業(yè))
(1)學生練習分角色朗讀。
(2)指名朗讀,師生評價。
板書設計:
廉頗藺相如
對不住你避讓要是……
寬恕我過去的事別提了
背荊條扔在一邊
跪下扶起
(勇于改過)(顧全大局)
為了趙國的利益
《負荊請罪》導學案 篇10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個歷史小話劇。劇本開頭先寫明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劇中人物。劇本中的方括號內主要交代舞臺布景及人物活動情況;圓括號內交代人物說話時的表情、動作等。劇本通過人物對話,講述了戰(zhàn)國時期趙國大將軍廉頗向遭其侮辱卻不與之計較的上卿藺相如負荊請罪的故事。
二、學情分析:
在掌握課文大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重點部分。劇本一般都是通過尖銳的戲劇沖突來展示人物性格特點,可指導學生認真閱讀,弄清故事情節(jié),了解人物性格特點。教學時,可從讓學生說說“負荊請罪”這個成語意思入手,引導學生進入文本。
三、教學要求: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說說“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由來。通過朗讀理解劇本語言,體會廉頗知錯就改及藺相如顧全大局的品質。
四、教學重難點:學會閱讀劇本。練習排演小話劇。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說說“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由來。
2.通過朗讀理解劇本語言,體會廉頗知錯就改及藺相如顧全大局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簡單提示閱讀劇本的一般方法。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是一個劇本。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曾經(jīng)學過什么劇本?劇本的一般特點是什么?閱讀劇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劇本開頭先寫明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劇本中的任務。劇始和劇中的方括號內主要交代舞臺布景及任務活動情況,劇中的小括號內交代人物說話時的表情、動作等。劇本一般都是通過尖銳的戲劇沖突愛展示人物性格特點。閱讀時,要弄清故事情節(jié),仔細品位任務語言,了解人物性格特點。)
2.板書課題,啟發(fā)談話。
看了課題,你知道誰向誰請罪嗎?為什么請罪?請罪的結果怎樣?我們讀惡劣這個劇本就知道了。
二、自讀課文,疏通詞句
1.自由輕聲讀,要求: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3)邊讀邊思考揭題時所提的問題。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詞語。(2)用鋼筆描紅。
(3)指名讀課文,結合正音,理解詞義。
厲害:難以對付。
懼怕:害怕。
寬恕:寬容。
昏庸:糊涂而愚蠢。
三、感知課文,理清脈絡
1.理解“負荊請罪”。
(1)“負荊請罪”是什么意思?
(2)誰向誰請罪?
(3)為什么要請罪?
此題不作過高要求。
(3)結果怎樣?
2.默讀課文,想一想:這兩幕劇講了什么?
四、指導書寫
五、作業(yè)
抄寫詞語、朗讀課文。
教學后記:
韓勃為什么如此氣憤?教學伊始就突出韓勃生氣的形態(tài),接著理順成章地提出疑問,探究韓勃生氣的緣由,尤其是生動模擬廉頗擋道的架勢,以及“給他個下不去的”揚言,致使藺相如“避讓”和“躲開”,進而由“怕”與“不怕”的討論,自然而然引出劇本的中心。
《負荊請罪》導學案 篇11
一、復習檢查
1、負荊請罪是什么意思?這個成語的來源是什么?
2、廉頗是怎樣向藺相如請罪的呢?我們來看劇本第二幕。
二、精讀劇本第二幕
1、默讀課文,想一想:你從這一幕中讀懂了什么?把讀懂的內容在書旁做簡單的批注。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集體交流讀懂的及不懂的。
3、指導歸納出不懂的幾個主要問題,再次默讀課文,思考:
(1)為什么說藺相如真是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
(2)廉頗是怎樣的人?(知錯就改。從語言、動作可以看出。)
4、討論:
出示:你真是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啊!
(1)理解深明大義、寬容大度。
(2)藺相如的深明大義、寬容大度表現(xiàn)在哪里?
(3)讀下面一組句子,比較一下哪種說法好?
你真是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啊!
你是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啊!
5、第二幕劇本主要通過語言、動作刻畫了廉頗勇于改過的光明磊落的性格特點,對藺相如的深明大義、寬容大度也有一定說明。下面我們來看文中插圖,想像一下他們當時的神情、心理活動。
6、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作業(yè)
將劇本改寫成一篇記敘文。
《負荊請罪》導學案 篇12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shù):238
作者:踏浪而歸
《負荊請罪》這人故事人物性格鮮明,教學時,我設計了一個語文實踐活動——對對聯(lián)。如交流描寫相如的對聯(lián):“唇槍舌劍斗秦王,寬容大度讓廉頗”、“針鋒相對把秦王斗,寬容大度把廉頗讓”、“秦王侵犯仗勢欺人,相如迎戰(zhàn)寸步不讓”、“寸步不讓對付秦王,溫文爾雅說服韓勃”……又如交流描寫廉頗的對聯(lián):“爭名奪利心不甘,處處侮辱挑事端”、“不服氣頂撞車轎,頓醒悟負荊請罪”。再如描寫相如廉頗兩人的對聯(lián):“相如有功升上卿,廉頗不服鬧矛盾”、“為了趙國不計較,聽人提醒來請罪”、“痛痛快快飲酒,親親密密交談”、“廉頗不讓相如,相如寬待廉頗”……,這堂課學生興趣高漲,課堂不僅有學生精彩的對聯(lián),更有精彩的對話,巧編對聯(lián),張揚學生個性。
(第一范文 www.jcsycorp.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請罪)本文轉載
《負荊請罪》導學案 篇13
今天的課堂,簡單、務實,沒有華麗的設計,只有扎實的訓練。我想,對于六年級的同學的課堂來說,扎實、有效的訓練要比精美設計來的更加實惠些,在充分閱讀課文的基礎上,既為第二課時的閱讀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也能讓孩子在無形之中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整堂課基本上是在檢查孩子的預習,不僅有字詞的掌握情況,課文的朗讀情況,更包括整體把握文章的能力,把握文章能夠脈絡的能力。 我覺得,扎實上好第一課時是高效完成第二課時的前提,那些沒有進行第一課時教學而直接進行第二課時的教學看似高效,實則有些囫圇吞棗,孩子們是否真正理解了教師上課硬塞的“知識”。又到底能夠吸收多少?是有待于進一步了解的。
所以,在上第二課時我突然想起一個詞——放手。 于是,我對孩子們說,我給他們二十分鐘的時間,讓他們自學:自己讀生字,自己讀詞,自己理解不懂的字詞,自己想一想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不會的可以來問我,可以問同桌,也可以下位與別的同學交流,還可以去查閱手頭的資料,可以去問不開口的老師……
二十分鐘左右,匯報開始,我想,可以讓學生先說說對詞語的理解,學生只要一開口,字音的問題就可以隨機解決了。 拋出來了磚,引來的是學生的玉了,我這樣想。
生:(一位同學率先站了起來)我向大家匯報“府邸”這個詞的意思,“府邸”就是指當官司的人家住的地方。
生:我來補充一下,“府邸”不僅是指做官的人家住的地方,只要是有權有勢的人家住的地方都可以叫府邸。
生:大財主家住的地方也叫府邸!
師:你們這一說,老師心里明白了,“府邸”絕對不是茅草房,那種連大門口都掛著燈籠,都臥著石獅子,都站著門衛(wèi)的人家,他們住的地方一定是府邸了。
生:我知道“針鋒相對”就是“針尖對麥芒,寸步不讓”。
生:我知道“寬容大度”就是心胸很寬廣。
生:“寬容大度”就是宰相的肚量,能撐船。
生:“寬容大肚”就是大肚之人能容天下難容之事。
生:“昏庸”就是耳聾眼花老糊涂。
生:“昏庸”就是不明白糊里糊涂。
生:我知道“上卿”是古代的一種官職。
生:“上卿”大概相當于宰相。
生:就像國務院總理,像外國的總統(tǒng)。
生:“懼怕”就是害怕。
生:跟害怕還不一樣,“懼怕”是說內心很恐懼,非常害怕。
生:我弄懂了“門客”就是指家里的傭人。
生:是跑堂的。
生:不是,“門客”是藺相如出錢供養(yǎng)的能為他出謀劃策的人。
師:對,門客可不是傭人,剛才這位同學說的很對,門客可是謀士啊!
生:我知道“負荊請罪”就是背著帶刺的荊條到別人的家里去請罪。
生:“負荊請罪”就是指登門謝罪。
生:“負荊請罪”這個故事出自司馬遷的《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負荊請罪”還是一個成語,比喻誠心誠意地道歉。
……
不知不覺,下課的鈴聲響了,我們卻久久地沉醉在交流的氛圍里。
曾經(jīng)看過這樣一段話:“精彩的有智慧的語文課,不在于教師講授無數(shù)個知識點,而在于學生提出更多的為什么;不在于教師運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學生是否在學習過程中有大量的參與和自由表達的機會;不在于設計的課堂有無其基礎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于學生是否對所學的東西感興趣,通過學習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學生從課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們質疑和評判了多少,在于他們是否展開想像的`翅膀,拓展廣闊的心靈,在于學生對自己的發(fā)展是否有足夠的自信。”能夠讓學生借助課本發(fā)展語言、訓練思維、培育智慧也一直是我的追求,雖然我的課堂還存在著許多缺點,還留下了不少遺憾,但正是有了這樣地探索,我們才能不斷地前進。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是語文課堂教學研究的主題,是時代的呼喚。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更應該巧妙點撥,善于激勵,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底能夠吸收多少?是有待于進一步了解的。
《負荊請罪》導學案 篇14
[廉府。
廉頗(內唱二黃導板)老廉頗在府中心中暗想,
(上唱回龍)想起了封相事悶轉愁腸。
(轉二黃原板)藺相如小孺子未曾把功勛立上,
一旦間封首相位壓朝堂。
想此事不由人氣往上撞。
想老夫東擋齊國,西抗強秦,立下蓋世之功,才得上將軍之職。那相如小兒,不過是口巧舌能,僥幸成功。如今封為首相,位居老夫之上,真真氣煞人也!
(接唱碰板)怨君王有偏向埋沒了功臣亂封賞,
思來想去叫老夫怒滿胸膛。
(轉二黃散板)為此事終日里心中不爽,
誓不與小孺子并立朝堂。
(廉府家將上)
家將啟稟老將軍,虞大夫到。
廉頗虞大夫到?有請。
家將有請。(虞卿上)
虞卿老將軍。
廉頗虞大夫。大夫到此,有何貴干?
虞卿老將軍數(shù)日未朝,敢莫是身體不爽嗎?
廉頗唉,廉頗雖老,我這銅筋鐵骨,卻還不老,數(shù)日不朝,為了一人。
虞卿莫非為了藺丞相?
廉頗哼,什么藺丞相!
虞卿啊,老將軍,想那藺丞相有功于趙國,人人敬重啊!
廉頗僥幸成功。
虞卿那藺丞相膽識過人,老將軍不可輕視于他呀。
廉頗你道他膽識過人,依老夫看來,不過是個懦弱的書生。
虞卿老將軍何以見得?
廉頗老夫在長街之上,三次擋他的去路,他都不敢向前。
虞卿你道他三次退讓是懼怕老將軍你嗎?
廉頗嗯。
虞卿哎,請問老將軍,那秦王可有吞并我趙國之意?
廉頗怎么無有?
虞卿他為何不來?
廉頗你道為何?
虞卿他不敢進犯,怕的是我趙國有人。
廉頗人是哪個?
虞卿老將軍與那藺丞相。
廉頗哎,那藺相如是甚等樣人,怎能與老夫相提并論?
虞卿老將軍此言差矣!
廉頗何差?
虞卿想那藺丞相首次入秦,完璧歸趙,澠池會上,迫使秦王擊缶,那時兵似兵山,將似將海,他尚且不懼,難道說他懼怕老將軍不成?他怕的是將相不和,國家之害呀!想你二人,一將一相,一文一武,同心輔趙,秦兵不敢侵犯。倘若你二人,一旦失和,那秦邦不動刀兵,便可滅趙。那時國破家亡,宗廟無存,社稷不保,這誤國殃民之罪,應在哪個的身上?
廉頗這個……
虞卿那藺丞相言道,他以國事為重,私見不去計較,情愿讓將軍,不愿亡趙國!
廉頗呀!
(唱二黃散板)一番言問得我無有話講,
這是我自己錯愧在心房。
低下頭口問心暗自思量,
好似刀割肉箭刺胸膛。
廉頗呀,廉頗!想你身為上將軍,只顧自己私見,不以國事為重。倘外邦聞之,趁機而入,那時國破家亡,黎民涂炭,這誤國殃民之罪,就在你的身上,你于心何忍,問心何安!這這這……唉!
虞卿老將軍,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只要老將軍回心轉意,那藺丞相還要親自過府與老將軍賠禮呢!
廉頗哎呀大夫啊!這都是廉頗一人之錯,怎敢勞動丞相。待俺身背荊杖親到相府賠罪便了!
(唱二黃散板)我心中愧對藺丞相,
負荊請罪走一場。(下)
虞卿不免回復我主便了。(笑下)
[藺府。藺相如上。
藺相如(唱二黃搖板)虞大夫過府去勸說老將,
這件事倒叫我掛在心旁。
每日里思國事愁眉難放,
都只為虎狼秦暗算我邦。
(藺府舍人上)
舍人啟稟丞相,老將軍單身一人,闖進府來!
藺相如怎么,老將軍他他他來了嗎?帶路!(廉頗負荊上,跪)
藺相如老將軍,你,你這是何意?
廉頗哎呀,丞相啊!(舍人下)
廉頗廉頗老邁昏庸,居功自傲,感蒙丞相寬宏忍讓,
如今身背荊杖,過府請罪。望丞相念在同朝之情,
打也打得,罵也罵得,還望你多多教訓哪!
藺相如(唱二黃散板)見此情不由我傷心淚降,
我和你秉忠心扶保朝堂。
讓將軍為的是國家為上,
怕的是文武不和手足相傷。
廉頗(唱二黃散板)深感你大義心將我來讓。
藺相如(接唱)藺相如敬你蓋世無雙。
廉頗(接唱)從今后你如同我的師尊一樣。
藺相如(接唱)你,你,你是個前輩的老先生,
廉頗(接唱)愧不敢當。
藺相如(接唱)保國家我憑文,
廉頗(接唱)我憑武,
藺相如
(同唱)忠心秉上,
廉頗
從今后將相和國富民強。
五年級北師版《負荊請罪》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說說“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由來。
2、學會閱讀劇本。
教學重點:學會閱讀劇本。
教學難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說說“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由來。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簡單提示閱讀劇本的一般方法。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是一個劇本。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曾經(jīng)學過
么劇本?劇本的一般特點是什么?閱讀劇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劇本開頭先寫明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劇本中的任務。劇始和劇中的方括號內主要交代舞臺布景及任務活動情況,劇中的小括號內交代人物說話時的表情、動作等。劇本一般都是通過尖銳的戲劇沖突愛展示人物性格特點。閱讀時,要弄清故事情節(jié),仔細品位任務語言,了解人物性格特點。)
2、板書課題,啟發(fā)談話。
看了課題,你知道誰向誰請罪嗎?為什么請罪?請罪的結果怎樣?我們讀惡劣這個劇本就知道了。
二、自讀課文,疏通詞句
1、自由輕聲讀,要求: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3)邊讀邊思考揭題時所提的問題。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詞語。
(2)用鋼筆描紅。
(3)指名讀課文,結合正音,理解詞義。
厲害:難以對付。
懼怕:害怕。
寬恕:寬容。
昏庸:糊涂而愚蠢。
三、感知課文,理清脈絡
1、理解“負荊請罪”。
(1)“負荊請罪”是什么意思?
(2)誰向誰請罪?
(3)為什么要請罪?
此題不作過高要求。
(3)結果怎樣?
2、默讀課文,想一想:這兩幕劇講了什么?
四、指導書寫
五、作業(yè)
1、抄寫詞語、朗讀課文。
2、收集廉頗、藺相如的有關資料。
五年級北師版《負荊請罪》教學反思
《負荊請罪》,是一篇劇本。上課伊始,我讓孩子們介紹“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意思,接著講講這個成語的來歷、出處等,孩子們顯得饒有興趣。緊跟著我讓同學們回憶劇本的基本特征,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的發(fā)言顯得瑣碎而不完整,指名幾個同學交流后,我隨即做了總結_的概括,讓孩子們對劇本的特點進行再次強化。
初讀課文階段,我提出最基本的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即出示詞語:府邸、唇_舌劍等。請一名后進生讀,此生起立后無語,心中慶幸抓得準,又請一生,又無語,無奈只得請一名“尖子生”來救場,此生流利地將背投上的五個詞語非常準確地讀了出來。生詞檢查完,該檢查課文的朗讀情況了,指名幾位同學分角_分別扮演藺相如、廉頗、韓勃……孩子們讀得比較投入,個別同學感情非常充沛,已超出了我的要求,值得表揚。讀完后,生點評,由我來做最后總結_的發(fā)言。
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部劇本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生聚精會神地默讀課文,不久一名男生舉手,回答得簡潔、準確,這讓我信心大增。感慨:語文能力是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訓練的結果。概括完全文,又讓同學們概括每一幕的主要內容,當然是手到擒來,吹灰之力即搞定。離下課還有幾分鐘,拿出補充習題做幾道簡單的題目。
今天的課堂,簡單、務實,沒有華麗的設計,只有扎實的訓練。我想,對于六年級的語文課堂來說,扎實、有效的訓練要比精美設計來得更加實惠些,在充分閱讀課文的基礎上,既為第二課時的閱讀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也能讓孩子在無形之中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整堂課基本上是在檢查孩子的預習,不僅有字詞的掌握情況,課文的朗讀情況,更包括整體把握文章的能力,把握文章能夠脈絡的能力。我覺得,扎實上好第一課時是高效完成第二課時的前提,那些沒有進行第一課時教學而直接進行第二課時的教學看似高效,實則有些囫圇吞棗,孩子們是否真正理解了教師上課硬塞的“知識”。又到底能夠吸收多少?是有待于進一步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