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美術教案
2,請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民間飾物資料,并用簡短的語言作介紹。重點介紹造型和色彩。
3、教師小結學生的介紹并總結民間飾物;造型夸張、簡潔、色彩鮮艷。今天我們也用這些手法,運用手套襪子,來進行有趣的活動。
(二)進入新課:用組合拼貼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設計制作。
1、教師表揚資料展示充分的學生,并鼓勵學生設計夸張簡潔的造型
2、教師出示作品,你覺得這些小玩意有趣嗎?原來襪子還有這用途。這么有趣的“變”是經過怎樣的步驟做出來的呢?
小組討論,你覺得這作品什么地方最值得你欣賞的?(學生回答)
3、教師以一小動物的造型,結合襪子的外形進行想象,變形,制作。
4、看了老師的想象制作后,有什么想說的,或你發現了什么?
5、出示作品,進一步啟發學生,讓學生明白原來手套,襪子還可以進行巧妙的制作的
3、請學生發揮自己的創新意識,鼓勵學生運用各種方法設計制作造型,并說一說制作的過程,教師一邊完善、總結制作方法:
1)構思形象
2)用、剪、折、等方法得到基本圖形。
3)組合造型。
(三)學生設計制作:鼓勵學生開展思路設計各種襪子手套造型的作品。教師隨機展示學生作品以激發學生制作的熱情。
(四)進行美化教室的活動
1、組織學生分小組布置美化分配的場地,要求小組協作。
2、學生評價所布置效果,教師小結,評出優勝組
教學后記:學生能大膽地創新,巧妙的運用襪子,制作出許多有趣的作品的初稿,也有一部分同學沒有帶齊用具,沒有完成本節課的任務。
第二課時
一、 學生說說上堂課的學習內容給你什么收獲,談談體會。
二、小組活動,互相說說制作的動物手套襪子的特別之處
三、學生活動,把作品制作完整
四、小觀摩活動,學生下位互相交流,互相交流自己想象,體會樂趣。
五、學生表演:學生表現,師生共評。
啟發鼓勵學生觀察自己的周邊環境,“物以致用”設計制作裝飾品去美化生活。
教學后記:學生能按自己的構思完成作業,但就不會評價。
五彩的泡泡
教學目標:
1.培養幼兒學習運用不同材料的技能。
2.充分發揮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以及構圖能力。
教學重難點:
學生根據泡泡的形與色進行想象,創作出一幅有趣的作品。
課前準備:
三種顏色的肥皂水、吸管、三個小瓶、彩筆、畫紙每人一份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引起興趣
1.教師吹泡泡,引起學生的注意。老師邊吹邊提問:“小朋友,老師在干什么?”(吹泡泡)“泡泡是什么形狀的”“(圓形)”“泡泡美不美?”“這么美的泡泡一會兒就碎了,我們怎樣把它留住呢?”請學生來想辦法(拍照、用筆畫、錄相……)
二、引導學生學習泡泡畫的制作方法
(1)“小朋友想的辦法都非常好,老師也有個辦法把泡泡留住,你們看”,老師拿出白紙,平放在桌面上,吹泡泡并把它輕輕地落在白紙上,紙上出現一個又大又圓的圓形痕跡。請學生看看這個泡泡像什么(蘋果、太陽)。老師再在圓形上添畫幾筆使它變成蘋果或是太陽的樣子。
(2)師:“蘋果、太陽是圓形的,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圓形的呢?”(皮球、花、糖葫蘆、輪子、鐘表……)
(3)交待作畫要求
三、學生練習:
師:“小朋友說得真好,今天咱們來用泡泡作一幅畫,作畫之前要先想想你們的泡泡要變成什么,然后再用吸管蘸上彩色的肥皂水,輕輕吹起泡泡之后,慢慢地落在你的作業紙上,待畫面稍微干后,再用彩筆添畫,你需要什么畫就把泡泡落在合適的位置上,這樣的畫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