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案五年級下冊:02課 逛大街
[分析]逛大街
一、教材逛大街分析
現代社會的發展給我們的城市帶來了一片繁華的景象。逛大街大馬路上人來車往,熱鬧非凡;逛大街兩旁的商店里擺滿了琳瑯滿目的各類商品,是人們生活購物的場所,它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逛大街本課即以城市中的“大街”為教學內容。
本單元逛大街的學習活動的設置一為畫街頭的小設施,二為想像畫大街的場景,三為畫櫥窗商品陳列的設計圖。逛大街活動一的教學,教師應該促使學生養成收集、利用資源的學習行為和習慣。一方面教師要安排學生課前在雙休日去大街或商業步行街去逛一逛,看一看,可以采取用dv攝像或數碼照相,也可以畫速寫的方式記錄下大街兩旁供人們休息使用的小設施或供人們觀賞的小景物,以及方便人們的電話亭及各種宣傳廣告牌等,為課堂教學的實施作準備。逛大街另一方面,教師本人也要收集更多關于城市街道以及各種小設施的資料供教學用。教學中,教師首先應想法解決“平面到立體”的問題,可以通過設置幾個環節:一、出示不同角度的同一物體供學生比較,讓學生感受從不同角度看到的物體形狀有什么不同。二、讓學生嘗試著畫一畫不同角度的物體,從而理解、認識從平面到立體的變化過程,以解決教學中遇到的難點問題。三是如何教學生掌握用“線”來造型的基本方法。線的畫法,線的組織搭配,物體結構、前后空間的處理,細節描繪與整體感如何表現,教師要通過恰當的方法和手段讓學生認知掌握。
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把握好畫面構圖的美感,掌握好用線繪畫的要領,做到線條要流暢,畫線要準確,構圖要簡潔,畫幅要整體,通過線的表現能表達出個人對物體的認識和感受。
活動二的教學,是以觀察、記憶、想像為主畫大街的活動。大街包括的內容很廣泛,道路、車輛、商店、行人等,他們構成了一幅又一幅熱鬧、生動的畫面,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大街熱鬧的景象對學生而言很難真實完整地表現出來,特別是對空間關系中的景、人、物等的處理,也只能通過上下、左右、大小表現出景物和人物,所以,怎樣幫助學生對立體空間進行認識和表現是本活動的重要內容。教材呈現的兩幅作品從不同角度再現了大街的熱鬧場景,一幅是從平視的角度表現了人與街道建筑,體現出了人與景的前后關系和大街的感覺。另一幅是從俯視的角度看街景,體現了人們在大街上活動時的場景,街道呈t形,街中的雕塑非常醒目,街邊的建筑、商店、路燈、行人由近到遠,由大到小,有高有低,較好地表現了大街的景象。教學中,如何使學生既體現大街豐富的內容和熱鬧的場面,又能抓住人物、景物前后、大小的空間關系,教師要逐步引導學生通過記憶,認識大街各種各樣的景物、場面,理解景物相互之間的關系(空間、距離、前后、大小、形狀),將這些因素合理地安排、表現,教材中的“添畫”小訓練,就是讓學生自己去試著感受這其中的變化,通過小訓練,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使學生在后面的創作表現中能較好地把握作業的效果。
活動三的教學是體現設計意識的活動——櫥窗設計,以平面的形式來設計商品的擺放。櫥窗的設計包括了外形、色彩、商品、展臺等幾方面,要做到既美觀又合理,能吸引人們的視線,起到宣傳的作用。教材中的兩個櫥窗以不同的形式陳列了所展示的商品,一個是服裝,一個是精品,通過櫥窗的色調,商品的擺放,展示了各自的風格特點,商品前后、大小的搭配使人感覺錯落有致而且協調,既有對比又很和諧,體現了較好的視覺效果。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運用多媒體的功能,給學生提供有關櫥窗設計的資料和實物圖片讓他們認識、感受設計櫥窗的要領,例如櫥窗色彩的運用與商品色彩的搭配,商品擺放位置的高低變化,大小商品的搭配擺放,商品展臺的設計等等。教材通過商品擺放的小練習,讓學生親身體驗、感受、學習,認識物品怎樣擺放才合理,了解簡單的構圖原理。活動中要讓學生思考如何用多種形式來進行擺放,力求用多種擺放的方法,尋求多種結果,使他們在活動中感受學習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