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案五年級下冊:02課 逛大街
二、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記憶、想像,理解物體近大遠小的空間關系,表現出逛大街的熱鬧場景。
◆能較好地掌握畫線的基本方法,并用線條較準確地描繪出物體的形狀和結構特征。
◆培養學生關心社會、熱愛家鄉的情感,養成細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三、教學思路
本課教學中,三個學習活動,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確立教學目標,合理安排課時,設計教學環節;顒右划嬓≡O施為線描的表現,應指導學生仔細地觀察物體,認清物體的結構,嘗試用線條來表現出物體的基本形態。本節的教學安排可考慮為:觀察分析——認知方法——指導嘗試——自主表現——交流評價;顒佣怯洃浵胂瘛⒈憩F創造,教師可通過對大街的場景進行欣賞分析,讓學生談自己的認識和感受:我會怎樣來表現大街的情景。這節的教學安排可考慮為:欣賞——感知——訓練——創意——表現——評析,同時考慮到作業的效果,可用兩個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顒尤慕虒W可對櫥窗陳列的作品進行欣賞分析,讓學生談個人的看法和認識,在擺放嘗試后講一講個人的構想:我為什么會考慮這樣來設計,我會用什么方法來進行表現。在這一節的教學中,教學安排可考慮為:作品賞析——動手實踐——構思設計——交流討論——設計表現——分析評述。
四、教學選擇
本課教學,城市學校的教師可有選擇地安排在學校春游或秋游之后實施,并事前布置學生有意識地注意觀察、記憶大街上的熱鬧場景和街道旁的各種設施以及各類商店櫥窗內的布置和設計,使他們有一個初步的認識,要求他們注意從不同方向看大街會有哪些不一樣;鄉鎮農村學校由于受條件的局限,看不到大街的景象,就可以讓學生去集市、鄉村路邊小店去看一看,去感受人們購物時的情景。教師要提出目標任務,讓學生主動去收集、整理信息,以解決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受、認識、看法談出來,形式可以是分組,也可以是全體。在進行自主表現的活動中,教師要善于把握問題,發現問題,為學生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五、教學建議
1.安排學生收集、整理有關城市街道、建筑、設施、櫥窗廣告的圖片資料和與此有關的繪畫作品,在教學中參考或與同學之間交流欣賞。
2.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通過多種形式、多種途徑給學生提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文,解決學習中的難點,同時要鼓勵學生在繪畫表現中發現問題,尋找規律。
[教案]楊哲老師的教案
課目
第2課逛大街(活動一)
年級
5年級下冊
執教
楊哲
教學程序
教學活動
媒體運用
游戲導入
1.教師設置一個“猜猜看”的游戲環節,逐一出示四張范畫。
(1)立式廣告牌的幾何形。
(2)平面的立式廣告牌。
(3)立體的立式廣告牌。
(4)添畫了細節的立式廣告牌。最后出示這張立式廣告牌的攝影照片。
2.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從平面到立體,從簡略到細節的過程。
師生交流
師生之間交流所見街邊的小設施。在記憶和敘說中喚起學生對美麗街市的留戀,以及細致觀察生活的能力。
欣賞、發
現與交流
1.分小組欣賞各自帶來的街邊小設施的圖片(教師也可以為學生預備幾張)。能說出它們的出處及造型可愛之處。
2.說一說所帶來的圖片哪一張你認為最難畫?難在哪里?
3.學生互相交流,再師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