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美術第二冊全冊教案(蘇少版)
運用畫筆進行大膽的表現,并嘗試性地運用各種繪畫表現方法。
4.作畫過程,互評互進。
引導學生在作畫的過程中,以自己為中心,結合同組的同學的意見,完善畫面的形象。建議學生給自己重新設計發式和服飾。同學之間的互評,不夠使每位同學更準確地表達特征,情趣更濃厚。
5.課后拓展,初步感知。
教師可讓學生把描繪自己形象的畫面放在面前,進行趣味性評價。讓學生課后收集制作材料和觀察自己的照片、錄象等來發現自己的特征。
第10 課 紙線繩小浮雕
一、教學目標:
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嘗試各種工具、材料,進行組合創作。
在創作過程中自然地引導學生注意點、線、面的結合要具有美感。
二、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按組重新排列桌椅,集體協作完成。
(2).感受材料:
1.以小組為單位,學生接觸所帶的材料,說出質感。
2.用小手觸摸老師所帶的材料。
3.講述感受:選擇某些紙、線、繩,說好所你覺得它們適合表現何種物體?
4.再次加工:對已有的材料根據其特性進行加工:染色、卷曲、打結等,使學生完全融入其中。
5.嘗試創作:
1)欣賞范圖,學習經驗。
2)勾勒草圖。
3)選擇材料。
4)動手粘貼。
6.展示交流:
1)開一個小小展覽會,請學生展示、介紹自己的作品。
2)互相評價,教師點評。
可以贈給你的好朋友,和他(她)共享藝術之美。
第11課 神奇的瓦楞紙
一、教學目標:
通過對瓦楞紙的觀察,是學生們感受肌理,加深他們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力。以瓦楞紙的剪、撕、切、貼等方法組成一幅幅浮雕式的繪畫,加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利用對比手法進行創作的能力,是學生能夠大膽地想象與表現。
二、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1.紙張比較(宣紙、卡紙、餐巾紙、瓦楞紙等)。
1)直觀對比;
2)感覺、觸摸對比(重點感覺瓦楞紙)。
2.研究表述。
1)講述各類紙張對比結果。
2)瓦楞紙的特點及功能;
3)可以再次加工的方法:撕、剪、貼等。
3.欣賞范作。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范畫的表現方式及形式美感。
4.嘗試制作。
試著用撕、剪、貼等方法做一幅簡單的畫。
學生互評,教師總結。
第12課 畫味覺 畫嗅覺
一、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