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案二年級上冊:11課 搖滾小精靈
[分析]搖滾小精靈 一、教 材 分 析 [教案]轉帖網友的教案 教學目標: [教案]長沙市芙蓉區大同小學賀佳妮老師的教案 教學程序 達成目標 學生活動 學習方式 一 活動激趣 1 、生滾動自己帶來的物品 體驗樂趣,了解滾動的一些常識 3-4 個學生臺前滾動自己帶來的物品 自主學習 2 、生搬動和滾動車胎進行對比 體驗滾動可以省力 3 、欣賞一些能滾動的物體的圖片 觀看 接受學習 4 、欣賞雜技表演圖片 5 、看彩色 紙怎樣 變成會滾動的小精靈的,導入課題 初步了解制作方法 思考討論、觀看紙制滾動小精靈的制作方法。 自主學習 二體驗探索 1 、師生共同做一個紙制小精靈,(生卷貼紙環—— 生討論 制作內容——師畫、剪外形——生畫細節等——師粘貼——完成) 回憶鞏固制作方法和步驟 積極思考和參與制作。 自主學習 2 、學生滾動各種紙制小精靈范品 在玩耍中欣賞范品 3 、啟發學生討論:怎樣用其他材料做會滾動的小精靈。 開拓思路,嘗試將生活中的各種材料變成有趣的玩具。 思考怎樣利用自己手中的物品制作。 探究學習 4 、欣賞分析其他材料做的會滾動的小精靈。 拆分范品,欣賞討論制作方法 5 、討論:準備怎樣做滾動小精靈。 自主學習 三創作 表現 1 、交代要求 在練習中鍛煉動手能力,學會知識,進一步感受滾動玩耍的樂趣 制作、討論,玩耍 自主學習 2 、學生作業,教師指導 3 、做完后可在中間的斜板上滾動。 四展示 評價 1 、展示 用展示 和評價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發展 參與展示和評價 自主學習 2 、評價(自評,師評) 3 、玩耍 4 、總結 [作者:牛牛]
搖滾小精靈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式各樣的玩具成品占據了兒童市場,兒童自己制作玩具的機會越來越少,動手能力的訓練和培養顯得日趨重要。本課搖滾小精靈融游戲、訓練、知識為一體,利用身邊的各種色彩紙、易拉罐等多種材料,運用卷、折、剪、貼、插等基本方法制作成會滾、會搖、會轉的各式玩具。
本課搖滾小精靈遵循由簡至繁、由單一材料至多種材料綜合運用的循序漸進的原則,設計了三個活動。學習活動的展開首先以個體制作為基礎,再通過集體游戲體驗自制玩具的樂趣和愉悅,在玩中感受平衡的觀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培養設計意識。 小學美術教案二年級上冊:11課 搖滾小精靈
由于學習內容接近學生生活,學生也基本接觸過不倒翁等玩具,對自己制作這一形式將更感興趣。教材提供了各種樣式的范例,方法不難掌握,每個學生都能制作出自己喜歡的搖滾玩具。
二、教 學 目 標
*運用多種方法、多種材料設計制作各式各樣的搖滾玩具。
*在游戲中感受平衡的觀念,體驗自制玩具的愉悅。
*培養動手能力和設計意識。
搖滾小精靈
三、教 學 設 計
本課搖滾小精靈教學須重視學生的積極參與、自主表現,鼓勵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將制作、裝飾表現與游戲活動作為教學主要內容,旨在把“美術”與“生活”緊密聯系,培植學生對學習美術的感情,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能力。
教學過程的安排可以設計為以下幾個環節:欣賞感受——體驗發現——創造表現——游戲活動——交流評析。
欣賞感受時可借助教材和范品結合進行。
體驗發現時教師應準備幾組能形成正誤對比的范品(制作可簡單些),讓學生演示玩的過程,在感受玩的愉悅中激發制作的欲望,在體驗玩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如有些滾得遠,而有些則滾不動,引導學生在討論中分析原因并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教材p24范例中的滾動玩具,如果紙條里面的青蛙太大或紙條太軟、太窄,就不容易滾動;游戲時是用嘴來吹動的,如果力氣控制不好,也不容易滾動,這也就是在制作時應提醒學生要引起注意的。
創造表現根據活動安排出現了三個梯度。
活動一:制作比較簡易的滾動玩具。以單一的紙質材料為主,教學時可以啟發學生在紙圈的外形和剪貼的形象上做多種變化,制作時注意平衡感。
活動二:制作不倒翁式的搖擺玩具,仍以紙質材料為主,對裝飾和設計意識方面要求更高。教材呈現了幾種不同的制作形式,可在紙筒上添加,也可將紙筒經剪切加工等方法均可行,必須將石頭或其他小物件固定在紙筒內作為重心,重心的位置確定要反復擺放以找到最佳點。
活動三:要求分析教材范例的制作方法,運用綜合材料做一個比較復雜的搖滾玩具。難度有所增大,旨在拓展學生思維,拓寬制作方法、選用材料,豐富學生的表現形式。教材的呈現用以啟發學生善于發現身邊的各種材料,善于運用不同材料進行綜合創造,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發現、善于自我創造的良好習慣。
游戲活動和交流評析可以結合進行,可以組為單位,采取競賽的形式。比如:看誰的小精靈滾得遠,看誰的小精靈搖的時間長,比誰的最有創意……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活動中感受成功的快樂,體驗自主表現與合作交流的愉悅。
本課可以根據三個活動安排三個課時。
四、教 學 建 議
*課時可根據學情作靈活安排?梢愿鶕䦟W生的動手能力、材料準備等讓學生自主選擇,可以把活動三結合在活動一和活動二中進行。比如,設計為兩課時,第一課時:①全覽教材,欣賞感受;②制作你喜歡的滾動玩具;③進行游戲活動。第二課時:①制作不倒翁式的或會轉動的玩具;②在游戲活動中交流評析。
*游戲活動可安排在每一課時的制作之后進行,也可以集中在一課時進行。如將本課安排三課時:第一、二課時制作,第三課時游戲活動,交流評析。
*滾動玩具如果準備一斜板,讓其在斜板上表演,氣氛會更熱烈。
*材料準備要豐富,除教材p26呈現的以外,還可以啟發學生尋找更多的適合材料。紙質材料宜有一定厚度,否則支撐不起,瓦棱紙、彩色卡紙或包裝紙最適合。
*裝飾可以繪畫和剪貼相結合。
(郭小紅)
1、學習制作滾動玩具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制作興趣,提高動手能力,發展審美能力。
2、嘗試強生活中的東西變成有趣的玩具,體驗滾動玩具的樂趣。
教學重點:讓學生學會滾動玩具的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滾動靈活。
教學準備:1、多媒體課件(包括相關圖片、情境設置、制作方法演示、學生作業音樂等)2、教師示范用工具材料(彩色紙,剪刀,雙面膠)3、范品(用各種材料制作的搖滾小精靈)4、教室中間放一塊斜板。
一活動激趣
1、今天一上課老師就看到同學們的桌子上擺了不少東西,都是些什么呀?(易拉罐、薯片筒等)
2、把你帶來的東西放到教室中間的斜板上來玩一玩好嗎?(3-4個) 3-4個學生臺前滾動自己帶來的物品。
3、老師今天也搬來了一個汽車輪胎,誰愿意幫我把它從講臺這邊搬到那邊?
4、誰還有更好的辦法搬動它呢?(生嘗試滾動)你剛才用的是什么方法?為什么要用滾的方法呢?原來滾動可以更省力。
5、大家想一想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可以滾動?(生答)對了,能滾動的東西可多了。(課件圖片1:能滾動的物體的圖片,例如:球,輪胎,環等)
6、這些能滾動的東西都是什么形狀的?(圓形)對。不是圓形的東西方便滾動嗎?是的,剪刀,書本等都不方便滾動。 觀看一些能滾動的物體的圖片。找出能滾動的物品的共同特點
7、雜技團的叔叔阿姨們根據圓的東西能滾動的原理編排了一個雜技叫滾動地圈,我們來看看他們的表演吧!(課件圖片2)瞧!他們滾得多有意思。
8、雜技團要編排更多這樣的節目,需要招聘一些會滾動的小精靈來表演,彩色紙知道這個消息后決定去應聘,這是怎么回事呢?
9、我們來看看彩色紙是怎樣變成會滾動的小精靈的。(課件演示)先用剪刀剪出小青蛙的頭部和身體,然后把頭和身體粘貼起來,再剪出小青蛙身體的其他部分粘貼上去,這樣一只小青蛙就剪貼好了。然后將一根紙條粘貼成圓環,將小青蛙粘貼進去。這樣一個會滾動的小精靈就做好了。!(課件圖片)這些會滾動的小精靈都是用這個方法做成的。瞧他滾動得多有意思!我們也來做一個會滾動的小精靈,和他們玩一玩好嗎?板書課題:會滾動的小精靈
二體驗探索
1、下面和老師一起來做一個小精靈好嗎?首先做什么?請學生來卷貼紙條,然后呢?剪出中間的形象,老師準備剪貼一個太陽小子,我用綠色剪出太陽的外形,然后用黃色貼出太陽的臉。這個太陽的臉上還少了點什么?鼻子和眼睛,請一個同學來把它畫上好嗎?最后將太陽粘貼到紙環上,小精靈就做完了。
2、這些小精靈都是用這個方法做的。(出示范品)誰愿意上來玩一玩?(在玩耍中欣賞范品并開拓眼界)
3、剛才看了這么多的搖滾小精靈都是用彩色紙制作的,可不可以用別的材料,別的方法來制作搖滾小精靈?比如:這個衛生紙筒,可不可以讓它變成搖滾小精靈?怎么變?你們手中的其他材料呢?
4、這里有薯片筒,易拉罐,一次性紙杯,圓形鐵盒,衛生紙筒等制作的搖滾小精靈,老師把它們發給每個小組,拆開來看一看。 (拆分范品,欣賞討論制作方法)
5、你準備怎樣做一個什么樣的會滾動小精靈呢?用什么材料制作?(學生討論:明確自己的想法,或從別人的想法中得到啟發。)
三創作表現
1、交代要求:制作一個和多個能滾動的小精靈,做得新穎,有趣,滾動靈活。
2、教師指導巡回指導,發現問題及時提出來。
3、做完后可在教師中間的斜板上滾動玩耍。
四展示評價
1、展示,請放到講臺前的展示臺上。
2、評價(自評,師評)實物投影儀(學生說說自己的小精靈有什么特點。)
3、玩耍,3個一批到斜板上滾動自己的小精靈。
4、總結:今天大家做出了很多有趣的能滾動的小精靈。真不錯!從這堂課中我們知道了要善于用我們的眼睛和雙手,去觀察,發現,創造出更美的東西,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能搖一搖的小精靈。
教學后記:
本教案是湘版美術實驗教材第三冊《搖滾小精靈》的活動一的教案, 是基于新課程理念設計的,旨在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去發現,探索本課的知識。
在教學的實踐中,學生對玩輪胎發現滾動的知識,猜一猜紙是怎么滾動的,討論自己要做什么,拆分范品發現其他材料制作小精靈的方法等自主學習的環節很感興趣,再加上情境的渲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學習,課堂氣氛,學生作業效果都比較好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制作滾動玩具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制作興趣,提高動手能力,發展審美能力。
2、嘗試將生活中的東西變成有趣的玩具,體驗滾動玩具的樂趣。
二、活動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