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各樣的線條
三、學生主動參與自覺成為審美表現的主人
接下來的連續環節學生參與欣賞名畫家畢加索的《坐在柳條椅上的多拉、馬而》具體分析欣賞畫家對線條的運用,再欣賞學生作品,為了學生在作畫時揚長避短。為學生提供多角度、多方面、多渠道的情感體驗,學生能有機會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進行課堂上的自我表現及交流。例如進入第二環節的欣賞中,我們分析每一位同學的優秀作品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參與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提升學生情感價值的目的。
此外欣賞結束,在《口哨與小狗》的音樂的伴奏下,請學生根據音樂的節奏性和自己對音樂的感受來畫畫。讓學生耳聞目睹深切體會音樂美術的同源關系,靈動乃本課教學設計中精彩一筆。
五、課外延伸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
在全課結束前教師安排課后延伸部分,放一段關于天一廣場的音樂噴泉的音樂與水線條的完美組合,再次激發學生有興趣時音樂畫感受,讓更多師生欣賞到這些抽象畫,同時可以把我們這節課介紹給其他班級的同學,讓他們也去天一看看音樂噴泉的水珠線條聽聽音樂的組合,體現藝術課課程改革的應用價值,即讓學生在本堂藝術課中獲得的藝術能力和經驗能畢生受益,他們的學習生活由此開始由課堂拓展到網絡,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更充滿藝術情趣 。
課后反思:本堂課的整個活動基本完成教學目的,比如通過不同音樂的對比,使學生在音樂節奏強弱中來分析使自己對音樂產生不同的感覺用點、線、面的形式表達出來。多媒體的教學發揮很好的效果,使學生身臨其境。教學中,設計的活動上配合悅耳的音樂,勞勞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體現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精神,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探究性學習、自主性學習。寓教與樂,活躍課堂氣憤,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中達到教學目的。這點滴無疑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理念的著眼點。
但有些細節仍有待加強:比如音樂沒有貼切學生的生活,學生不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含義,有些問題不能更好地滲透,有時會造成學生片面的思維限度。學生活動時個別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夠,缺乏與他人合作的意識,應及時啟發學生團結力量大,不要和同學們脫節;要仔細傾聽學生的回答,發現小錯誤,應該及時予以糾正,作到真正意義上的師生交流;另外要在學生講解的過程或結束后給予適當的補充總結。因為現在教師的身份是指導者、解決問題的參與者。同時這也體現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互動環節中。這些方面是我今后應該加強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