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美術全冊教案(浙美版)
課題第八課 路燈設計
課時第一課時
課時
教學
目標1.通過學習了解路燈的種類、形式和功能,了解設計路燈應從美觀、實用和環境協調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2.初步了解路燈造型的基本要素,能設計一組造型新穎、構思巧妙與環境協調的路燈。3.感受路燈造型的美感,提高學生對生活物品和環境的關注,激發美化生活的愿望,培養設計意識。
課時教學
重難點重點:路燈的造型設計。難點:燈桿、燈罩及燈體的統一設計。
教學
準備(學生)課前分組:以小組為單位,明確小組成員間的分工和責任,各組做好拍攝、收集圖片等工作。(教師)課件,各種路燈造型的圖片資料,范畫。
教學活動設計1.直觀感知。播放不同地方的路燈(農村、不同城市之間),讓學生欣賞不同造型、不同材質的路燈。通過欣賞,讓學生述說看到的路燈基本結構(燈罩、燈體、燈桿)。2.交流反饋。通過課外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匯報成果。可以是文字述說,也可以是圖片、dv展示。3.探討研究。(1)結合書中圖片,交流路燈的設計思路。(2)探討燈桿、燈罩、燈體的設計元素。4.拓展思維。路燈功能的創意,如: ①可以通話、拍照、放音樂;②可以在熱天噴出水霧給人以涼爽;③路燈燈具可以如同花朵一般,白天成花蕾狀,晚上綻開時具照明功能; ④可以投幣充電(無論是手機還是電動車等)。5.嘗試練習。設計一組造型優美、功能獨特的路燈,并說明設計意圖。注意造型之間整體與局部的關系、主次關系、線條的疏密關系等。6.交流評價。表揚有創意的路燈設計。 第九課 適合紋樣
課題第九課 適合紋樣
課時第一課時
課時
教學
目標1.認識什么是適合紋樣,了解適合紋樣的種類及構成特點。 2.學習用多種方式制作適合紋樣。用顏色繪制、雕刻制作、剪紙粘貼、實物拼貼等方法來制作,不拘泥于形式,使學生感受到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形成開放的思維意識,并掌握適合紋樣的設計方法。3.通過學習,感受適合紋樣的藝術特色,發現適合紋樣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藝術的生命力和實用性,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課時教學
重難點重點: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適合紋樣的構成特點。 難點:掌握適合紋樣的創作方法。
教學
準備(學生)收集適合紋樣圖片和生活中有適合紋樣的物品,繪畫工具。(教師)課件、范作,生活中有適合紋樣的物品。
教學活動設計1.欣賞揭題。教師用課件展示生活中有適合紋樣的物品,引導學生感受適合紋樣美化生活的作用。在教師展示部分圖像后請學生也展示自己收集的作品,并請學生簡單說說自己對紋樣結構特點的認識。由于師生未曾探討過,所以學生還不能講清楚紋樣的結構特點,這時教師引出課題——適合紋樣。 2.討論研究。(1)適合紋樣的結構特點是怎樣的? ①學生欣賞分析教材中的范圖。 ②教師請學生說說自己的認識,同時歸納并板書學生的觀點。(2)結合教材中的圖例,教師組織學生集體交流討論,同時小結板書適合紋樣的結構形式:對稱式、均衡式、向心式、離心式、旋轉式等。教師再利用課件讓學生感知圖案樣式。(3)組織學生討論適合紋樣的內容選擇。 ①教師播放課件收集的適合紋樣作品,引導學生了解適合紋樣的圖案內容。 ②師生共同歸納紋樣內容選擇:花卉、人物、動物、風景、幾何形狀等。(4)教師展示設計作品,引導學生欣賞感知,激發學生設計興趣。 ①學生看圖片范作。 ②教師引導學生觀看教材中展示的“制作步驟”。 3.學生作業。作業要求:(1)設計創作一幅適合紋樣作品。(2)允許用不同的繪畫工具。(3)圓形或方形均可。 4.交流評價。(1)老師展出學生的作品。(2)請學生介紹自己的創作想法,并對自己的作品做出評價。(3)同學之間互評并提出建議。(4)教師評價,并提出建議。 5.教師小結本節課學習情況。 6.提示學生:下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是用不同材料設計適合紋樣:編制、雕刻、剪貼、物品粘貼等,以便學生為下節課的學習做好材料準備工作。第九課 適合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