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案六年級下冊:02課 城市靈光
執教 耿興華
教學程序
教學活動
媒體運用
欣賞導人
1.欣賞香港和上海的城市建筑影視片段。問:在這些畫面當中給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各種各樣的城市建筑。)
2.畫面定格為香港中國銀行大廈和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教師做簡單介紹:中國銀行大廈:在大片閃爍著霓虹燈光的建筑群中,無論是高度。還是整體的風格造型,中國銀行大廈都充分體現出了標志性建筑的獨特風范和氣勢,為香港這座不夜之城增添了更加迷人的光彩。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高聳在迷霧中的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是這座現代化大都市的重要標志。霧色掩映中的東方明珠電視塔,與外灘的萬國建筑博覽群隔江相望,人稱“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兩個巨大的球體,以及仿佛馬上就要劃破云霄的高高的塔尖,突顯出了它有著美好曲線的“身段”。
3.導人課題。建筑的藝術是生活的藝術,它見證了人類社會漫長而偉大的發展歷程。優秀的建筑往往能成為一座城市的標志甚至象征,成為名副其實的“城市靈光”。板書課題。
課件1:香港和上海城市景色的錄像片段。
課件2:圖片顯示:香港中國銀行大廈和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
課件3:以藝術字形式出示課題《城市靈光》。
交流感受
1.討論交流。同一小組的同學相互交換課前調查到的信息,分析這些建筑之所以成為所在城市的標志性建筑甚至城市象征的根本原因。
2.交流欣賞。每一組推選一位代表來介紹自己喜愛的建筑。強調抓住建筑的造型特點。
3.教師小結提升。
課件4:展示學生所搜集到的標志性建筑的圖片 資料。
繪畫體驗
1.提出作業要求
(1)選擇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試著描繪自己喜愛的建筑或者建筑模型。
(2)注意抓住建筑最有特點的部分。
(3)以記憶畫為主,也可適當加入學生自己的 構想。
2.播放輕音樂,學生自由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課件5:播放輕音樂。
展示評價
完成創作的同學將作業貼至展示板后自由欣賞,與身邊的同學說一說,評一評。
作業展示板。
課目
第2課城市靈光(活動二)
年級
6年級下冊
執教
耿興華
教學程序
教學活動
媒體運用
欣賞分析
1.學生通過課件欣賞各種形式以及各種材料制作的建筑模型。問:建筑的基本形一般有哪些?這些建筑模型分別采用了哪些材料來進行制作?你認為它們造型的獨特之處在哪里?(學生分小組自由交流討論。)
2.教師歸納總結:建筑的基本形:長方體、圓柱體、圓錐體、多面體等。建筑模型的制作材料:kt板、泡沫板、木材等。
課件l:各種形式以及各
種材料制作的建筑模型。
課件2:圖片顯示:各種
基本形以及各種制作材料的圖片資料。
課件3:課件出示課題 《城市靈光》。
交流體驗
1.展示紙制建筑模型。其實,簡單的紙材通過剪貼折壓成型也能做出很多富有造型變化的建筑模型。
2.看一看、拆一拆、學一學。每一小組發給一座建筑模型,學生觀察和討論其制作方法,也可以引導學生以拆開重組的方式更直觀地掌握制作步驟。構思新的設計創意。
3.學生代表簡單演示制作過程并總結制作方法:折——粘——剪——整理成型。
直觀展示紙制建筑模型。
課件4:展示制作方法和步驟。
自主創作
1.提出作業要求
(1)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合適的紙張,集合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制作一件或多件建筑模型進行組合拼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