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一位數除三位數》教材解析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及前后聯系
本節知識是建立在學生學習過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基礎上,把一位數除兩位數除法的算法遷移到一位數除三位數的除法中,并重點解決當被除數的最高位不夠商1時,如何試商的問題。它為學生今后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進而學習除數是多位數的除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2、教材編寫特點
教材在例3安排了一位數除三位數商是兩位數的除法。意在例2的學習基礎上重點解決當被除數的最高位不夠商1,要用除數去除被除數的前兩位數的問題,學生有了前面知識的基礎,對算理的理解相對容易一些。
3、情境圖的分析
教材以整理照片為素材引出除法算式238/6,然后呈現了兩個學生估算和筆算的過程,一方面注意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另一方面使學生體會估算、筆算各自不同的特點。圖中兩個學生的筆算過程沒全寫出,目的是引導學生總結探索試商方法。
二、學情分析:三年級學生的思維較活躍,想像豐富,善于發表個人觀點。并且他們已經初步具備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這就為我們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提供了有利條件。
三、相關知識點的梳理: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并掌握用一位數除三位數(商是兩位數且有余數)的筆算方法。
2、學會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生動現實的情景,探索一位數除三位數被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在計算前估算意識,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并掌握用一位數除三位數(商是兩位數且有余數)的筆算方法。
難點:被除數的最高位不夠商1,怎么辦?商的最高位定在哪里?
五、教學實施的思考
1、教材的重組問題
教材中的安排是直接出示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百位不夠除)的筆算,我認為在這里應該對教材進行重組。在教學例3之前,先出示一位數除三位數(百位夠除)習題讓學生嘗試筆算,理解筆算順序,然后嘗試百位有余數的筆算,最后再讓學生嘗試百位十位個位都有余數的筆算,這樣的處理將難點進行逐一分解,學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2、例3的教學,教師可適當放手,組織學生以小組探討的方式進行學習,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系,培養學生遷移能力。在總結算法時,先讓學生討論匯報,然后小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對知識的構建能力。
3、習題的設計要突出有針對性的對與錯的問題進行訓練。 重點先放在學生對算法的理解和運用上,最后進行拓展和延伸,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