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周長》教學設計、反思及評析
一、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
2在具體情境中,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能力。
二、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平面圖形周長的教學。舊教材是把對周長的認識和長方形周長的計算編排在了一起,而現在我們是用一整節課的時間讓學生感知什么是周長,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通過觀察、操作,親身體驗、充分感受,從而理解周長的含義。
三、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縣直小學,學生大都來自縣直各單位,具有較好的家庭背景;學校是全省一流的名校,教學條件優越,多媒體教學設備齊全,為學生的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又由于一些圖形都是學生所熟知的,所以學生學起來比較順利。
四、教學設計
(一)描一描,說一說
1同學們,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天是樹葉飄落的季節。老師從網上搜集到了各種各樣的樹葉圖片,想欣賞一下嗎?請看(播放課件)這些樹葉漂亮嗎?想不想描下它們的形狀來?
請你拿出一張紙,選擇一片最喜歡的樹葉,用彩筆沿著樹葉的邊線一筆描出它的輪廓來。開始吧!
2好!誰愿意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是怎么描的?(實物投影展示)
請用筆指著,說清楚是從哪里開始的,又到哪里結束。
描的對嗎?表達得非常清楚,請回。
3你們是從哪里開始描,又到哪里結束的?(說得真好!誰再來說?)
4小結:看來,不管從哪里開始,大家都是沿著樹葉的邊線描了一周,請看(動態演示),這一周的長度,我們把它叫做樹葉的周長。(板書課題:周長)
5再來看(出示圖),你能描出下面圖形的邊線嗎?
請拿出紙,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用一筆描出來。
描完后在小組里相互交流一下。
剛才同學們沿著圖形的邊線描了一周,這一周的長度就是圖形的周長。
(二)找一找,摸一摸
1你能從我們身邊找一個例子說說什么是周長嗎?下面請你們同桌合作找一找,并且摸一摸它的周長,也可以下位找。(指導:地面周長、課桌面的周長、課本封面的周長、黑板面的周長、鞋底周長)
2誰來說一說你們找的結果?你可以邊說邊指一指。
(三)量一量
1大家找到了很多,是嗎?看來周長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而且周長的應用也非常廣泛。比如,我們去做褲子時,裁縫都要量一量你的腰一周有多長,也就是平時所說的腰圍。
2現在請大家估計一下老師的腰圍大約是多少厘米?
估計的準不準呢?誰來量一量?(注重測量方法的指導:腰圍怎么測量?)告訴大家測量結果。
3根據這個結果,請你估計一下自己的腰圍是多少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
誰來說說自己的腰圍?看來同學們的腰圍大約在60 cm左右。
4小結。
通過前面的學習,老師發現同學們善于觀察、愛動腦筋,所以想邀請你們參加下面的闖關比賽。有興趣嗎?
請看(出示):這里共有3關,每闖過一關都會得到相應的分值。最后得分最多的就是今天的勝利者!有信心嗎?讓我們充滿自信迎接挑戰!
(四)闖關練習
1先看第一關,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圖形的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