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周長》教學設計、反思及評析
這里有3個圖形,請你選擇其中1個圖形。看課本45頁第2題,做在書上即可。都完成了嗎?好,請你看仔細,答案馬上就要揭曉了(出示答案:第一個圖形的周長是13 cm,第二個圖形的周長是10 cm,第三個圖形的周長是8 cm)。
選擇長方形的能說說是怎么測量和計算的嗎?有不同方法嗎?大家真聰明,關于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后面我們還要研究。
第一關誰成功了?請為自己加上100分!
下面兩關需要小組合作完成,要求小組內每人都會才能加分。明白嗎?
2繼續闖第二關。(課本45頁第3題(2))
請看(課件出示圖):這是兩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它們的周長一樣嗎?
繼續看,把第二個正方形沿虛線剪掉一塊,變成了這樣。它的周長是哪一部分呢?(指名說說)
這一關的問題就是:這兩個圖形的周長一樣嗎?為什么?
請小組利用學具討論。
好!它們的周長一樣嗎?哪組來說明理由?(可展臺演示)有不同的方法嗎?
我們再來看看(根據學生回答演示移動的方法):讓兩個圖形的邊重合,可以看出,這幾條邊(閃動)分別相等,只來比較其余兩邊是否分別相等就行了。通過觀察,可以發現(閃動豎邊并移動)這兩條豎邊相等,(閃動橫邊并移動)這兩條橫邊相等,所以它們的周長相等。
誰闖過了這一關?祝賀你們!每人加200分!
回想一下,剛才大家是用什么方法比較圖形周長的?下面我們就用這些方法繼續闖最后一關!
3第三關。(課本45頁第3題(1))
請看(課件出示):這是兩個同樣的長方形。我們分別剪一下。
問題是:它們兩個的周長還一樣嗎?為什么?小組利用學具趕快討論。
找到答案了嗎?誰來說說理由?我們來看一下正確答案(課件演示)。
這一關哪組闖過去了?請加上300分!
現在算算自己得了多少分?祝賀你們!其他同學不要灰心,有信心趕上他們嗎?希望你們找出自己的不足,下一次迎頭趕上!
(五)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周長,并且用周長的知識解決了一些問題。你能談談自己的感受嗎?
五、教學反思
這節課學生興趣高漲,進行了充分的活動,并且自主探索,在充分的體驗中,感悟到了周長的實際含義。教學過程比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這一理念。具體說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
1在豐富的生活背景上學習數學,建立概念。
首先利用微機向學生展示了許多漂亮的樹葉,給了學生美的享受以后,學生有了得到樹葉的欲望;緊接著教師創設了第二個教學環節,描樹葉的輪廓,這樣教師就抓住了學生的心態,使課堂氣氛驟然升溫;然后教師又讓學生通過找一找、摸一摸活動,使學生把周長這個抽象的概念與生活中具體的事例聯系起來,加深了學生對周長的理解。
2在有意義的實踐活動中強化概念。
先讓學生估測老師的腰圍,然后選用合適的工具實際去測量,借此來估計自己的腰圍,通過這個環節拓寬對周長意義的理解,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3在一系列基本練習和變式練習中深化概念。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了闖關比賽形式的練習,一下子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并且將本節課的練習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到練習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第一關中,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學生出現了不同的測量和計算方法,體現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并且為后面學習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第二、三關比較圖形的周長,學生通過比較圖形的周長,掌握了比較的方法(移動、測量),再運用這種方法來解決下面的問題就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