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時計時法 教學設計(新人教)
24時計時法
教學內容:書88頁--89頁,練習十六1、2、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24時計時法的來歷,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2、能計算不超過24時的中間經過時間。
3、能夠在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之間進行換算。
教學重點:掌握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出示對話:
中央電視臺第一套節目7時播“東方時空”。
不!中央電視臺第一套節目7時播“新聞聯播”。
他們誰說得對?( 生爭議)
實際上中央電視臺第一套節目早上7時播“東方時空”,
晚上7時播“新聞聯播”。
為了簡明不易出錯,郵電、交通和廣播等部門都用24時計時法。
出示3副掛圖
觀察24時計時法的表示方法
在一天的時間里,時針正好走兩圈,共24時。第一圈從凌晨0時到中午12時,是12時;第二圈從中午12撕到晚上12時,也是12時。
二、用24時計時法計時
用鐘面演示上午12時,在演示到下午1時。
問:剛才是幾時?現在時針又走了幾時?
議一議:
下午 1時是13時,下午2時是( )時,下午6時是( )時,晚上12時( )時,也是第二天的( )時。
三、應用24時計時法
例1 用24時計時法說一說
下午什么時候上第一節課?什么時候放學?晚上什么時候睡覺?
在鐘面上撥一撥
15時 21時 20時40分 23時17分
例2 計算中間經過時間
出示郵局掛圖
指導畫圖分析,介紹中間經過時間的概念。
方法指導:減法
四、課堂活動
對口令 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間的兌換
五、課堂練習
1、練習十六1題
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2、練習十六2題
找朋友 把表示時刻相同的用線連接起來。
3、練習十六3題
芳芳的一天 連線
生獨立完成,在集體交流
計算中間經過時間
教學內容:書90頁例3練習十六4--8題
教學目標:掌握由已知時刻求中間經過時間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一天共( )時
下午3時是( )時
晚上8時是( )時
二、教學新知
出示小名睡覺、起床的時間掛圖
問:小名什么時候開始睡覺?
問:小名什么時候起床?
問:小名一共睡了多少小時?
用前一節課學習的方法能解決嗎 ?
那應該怎么辦呢?
小組討論
先計算第一天24時前睡了多少小時?
再計算第二天誰了多少時間,加起來。
24-21+7=10(時)
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計算自己一天的睡覺時間,同方交流。
三、課堂練習
1、練習十六4題
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
2、練習十六5題
觀察,分析題儀,先計算在比較
時間短的車速較快
3、練習十六6題
讀題,分析獨立解決
四、課外作業
7、8題
實踐活動
做一個家庭年歷
目標:
1、通過自制家庭年歷,鞏固與年月日有關的所有知識。
2、在制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課時安排:2課時
過程:
一、交代目標任務
二、調查
1、家中重要的紀念日
2、自制活動經費預算計劃
3、選者年歷紙
4、調查制作年歷的每個月的第一天是星期幾
5、設計年歷的外觀
6、完成年歷
三、展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