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加連減集體備課教學設計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教學內容:
一年級上冊p65,連加連減。
教學目標:
1、鼓勵在具體、鮮明的情景中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初步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培養(yǎng)口頭表達能力。
2、能按照圖的有序排列,找出規(guī)律,發(fā)展初步的探索意識和體驗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理解并說出連加連減的含義。
教學難點:按照圖意,找出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師:非常高興能與孩子們共同學習!孩子們的口算能力是不是很棒呀?(是)非常有自信!那老師就來考考你們。
算式接龍
全班學生開火車口算.
師:孩子們的口算能力真棒!真是個口算小能手!仔細觀察這兩道算式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匯報:上面一道題都是加了又加,下面一道題都是減了又減;兩道口算題都是用前面算得的得數接著加或者減。
今天我們就運用這樣的知識來學習新的本領!好嗎?
二、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體會
1.教學例1:
(一)教學連加:
師:上周末,老師去了一趟農場,在農場里認識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明明。你們想認識他嗎?展示圖1,瞧!他在干什么?
生:他在喂小雞。
師:明明是個熱愛勞動的好孩子。你們想不想像他一樣?(想)那么在家里要多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嗎?
1、出示喂小雞的情景,教師分步操作,學生觀察:
操作1:5小雞在吃食,又跑來了2只。
師:看到這里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7只小雞)
誰會列式?口頭
操作2:又來了1只。
師:這下你又想告訴大家什么?生:又來了1只。。。。。。
師:誰會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剛才的畫面?
生:明明喂5只小雞,跑來了2只,又跑來1只。
師:你表達得很清楚,真好!那么,地上的小雞由幾部分組成?(三部分)地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雞?
誰會列式?
(生說,教師板演5+2+1=8)
你會讀這個算式嗎?(5加2再加1等于8。)(帶讀)
板演:5+2+1=
師:5+2+1與我們以前學習過的加法算式一樣嗎?
生:不一樣,(不一樣在哪?)以前學的是有一個加,現(xiàn)在學的是有兩個加。
師:像5+2+1這樣的加法算式我們叫它做連加。(板書:連加)連加是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第一個新知識。這道算式該怎樣計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強調:第二步是由哪兩個數相加?
(學生說,老師板演)
2、小結:像這樣把三個數合起來的算式,在計算時,要先把前兩個數相加的得數記在心理,再用記在心里的得數加上地三個數,算出結果。
2.教學例2:
(二)連減教學:
1、連接上面的情景,讓學生猜想,小雞吃完食物會怎么樣?(動畫演示)
生:又去玩了,走開了。。。。。。
師:誰會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剛才的畫面?
生:明明原來喂8只小雞,走了2只,又走了2只。
師:你表達得很精彩,真棒!
師:草地上還剩幾只小雞?(2只)
誰會列式?
(生說,教師板演8-2-2=4)
師:8-2-2=4與我們以前學習過的減法算式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