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的認識
二、動手實踐,感受質量單位克1.認識天平。講解天平的使用方法。小結:天平常用來稱比較輕的物品。2.小組活動1、稱出10克重的黃豆學生活動時教師要針對天平的使用情況進行指導。提問:大家掂一掂,10克黃豆有多重呢?又有多少粒呢?引導學生感受到:10克黃豆只有幾十粒,1克是很輕的。2、感受質量單位1克讓學生將黃豆大約平均分成十份,拿一份放在手里掂一掂,這就是1克的重量。和小組同學交流l克黃豆拿在手上有什么感覺。老師給出標準的質量單位克。讓學生感受。3、小組活動3請每個同學拿出事先準備好的一根羽毛和一把學生尺,一支鉛筆用手掂一掂。?指名回答,這三件物品各有多重。提問:一根羽毛比一克重還是輕,一把學生尺呢?4.學會用克稱物品的重量。提問:你能看出圖中的兩個水果大約各重多少克嗎?哈密瓜的重量你是怎么看的?要提示學生,稱物品時要看秤是以克還是以千克為單位的,這樣才能準確讀出所稱物品的重量。5.了解千克與克之間的進率。出示一袋鹽,談話:這袋的重量是500克,那么兩袋這樣的鹽是多少克呢?(板書:1000克)你是怎樣算出來的?把這兩袋鹽放到以千克為單位的臺秤上,提問:這個臺秤上的刻度是以什么為單位的?看一看這兩袋鹽重多少千克?(板書:1千克)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說出1千克=1000克。(板書:1千克=1000克)6.估側質量練習。請學生拿一件小物品,再稱量之前,掂一掂,然后估測出質量并表達出來,然后通過稱量對比,當誤差小于質量的一半時,給予表揚。三、課堂練習,鞏固深化完成“想想做做”的題目。第l題:讓學生觀察插圖,指名回答書上的問題,再提問: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的重量是以克為單位的?第2題:讓學生先猜一猜這三種物品比l克重還是比l克輕,實際掂一掂,在比較中加深對1克有多重的體會。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說出答案。追問:填寫2千克=克時,你是怎樣想的?你又是怎樣想到9000克=9千克的?第4題:出示圖,指名說說圖的意思。你知道杯子里的水有多重嗎?你是怎么想的?回家后照樣子稱一稱,算算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四、全課總結,課后延伸談話:這節課,我們又認識了一個新的質量單位克。知道了克是一個比較小的質量單位,在表示比較輕的物品重量時常用到它。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做有心人,哪些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作單位,哪些物品的重量常用克作單位,下節課我們來交流一下。 教 學 后 記板 書 設 計
克的認識
1、感覺質量單位克
2、小物品的稱量
3、估測練習
4、千克和克的換算
練習
稱一稱教學內容: p38教學目標:1、通過稱一稱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經歷稱物體的過程,進一步感受千克與克的實際意義,提高實際操作能力。2、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培養與同學的交往、合作意識。3、通過計算和稱量體重,了解自己的身體發育狀況,促進良好的生活習慣的形成。教學重點、難點:在活動中進一步形成有關質量單位的觀念。教具、學具準備:水果、蔬菜若干,體重秤、臺秤,統計表等。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教學過程
修改意見從熟悉的情境引入,較好地拉近了學生與數學的距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激趣引入 今天,我們班醞釀以久的“稱一稱”數學主題活動終于來到了!(出示課題:稱一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