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教案
第二單元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 在搭立體圖形和多方位觀察立體圖形的活動中,逐步發展空間觀念以及觀察和操作能力。 2 經歷用正方體搭立體圖形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 3 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右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4. 在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教材分析 “觀察物體”這一單元的主要內容是從正面、右面、上面三個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通過觀察使學生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并能用語言表示物體的相對位置。這一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在二年級已經學過的“從三個方向觀察簡單物體”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二年級學習時,主要是通過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只管物體,描述所看到圖形的不同形狀,而本單元主要是通過“搭一搭”的活動,讓學生根據一些指令,想象所搭立體圖形的形狀,以提高學生形象思維的能力,從而反戰他們的空間觀念。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具有活動性、過程性和體驗型的特點。教學時,教師應為學生準備好正方體學具或由學生自備正方體的積木。教師應利用教材提供的市井活動,一道所有學生參與到操作活動中來,讓學生在搭立體圖形的過程中觀察、思考、想象、交流,根據自己的時間體驗,感悟從不同角度觀察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本單元的教學強調學生的實踐體驗,教師要讓學生充分活動。教學活動可以用多種形式的游戲展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題 目
搭一搭(觀察立體圖形)備課人
教 學
目 標1.通過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空間想像能力。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3.在學習活動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習熱情,培養與同學合作交流的習慣。
教 學
重 難 點
正確辨認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準確把生活中的實物抽象成立體圖形。教 學準 備
課件、正方體積木課 時安 排
1
教 學 過 程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1、情景導入 同學們,你們看過奧運健兒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的領獎場面嗎?[出示課件:奧運領獎]【奧運領獎】(場景1) 說明:出示奧運領獎場面,突出領獎臺,播放中國國歌,四周有觀眾為背景。2、溫舊知新
下一步 我們在二年級已經學過“從三個方向觀察簡單物體”: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那什么是從正面觀察,什么是從側面觀察,什么是從上面觀察?那么各個位置的觀眾從這三個方向看“領獎臺”會是什么形狀的呢?[ (場景2)]【奧運領獎】(場景2) 說明:以不同方位的攝像機拍攝角度或通過鼠標移動自由旋轉,讓學生理解什么是從正面、側面、上面看。并能大致說出看到的形狀。大致平面圖如下: